回覆列表
  • 1 # 不惑閒談

    公子趙成是趙武靈王爸爸趙肅侯的弟弟,是趙武靈王的叔叔,趙成對趙國忠心耿耿,趙肅侯常年四處征伐,趙肅侯不的時候內政全部都由趙成主管。

    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決心開啟軍事改革遭遇到很大的壓力,其中趙國宗室反對派以趙成為首,趙武靈王親自上門遊說趙成,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說服趙成同意改革。第二天趙成親自傳胡服上朝,趙武靈王改革遂成。

    可以說沒有趙成的支援就沒有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

    但公元前295年,趙成將趙武靈王圍困在沙丘宮中三個月,最終趙武靈王餓死在沙丘宮中。趙成為什麼要這麼做?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沙丘宮變起因是廢太子趙章企圖在沙丘暗殺自己的弟弟趙惠文王趙何,表面是兄弟王位之爭,但實際卻是因為趙武靈王一直包庇縱容趙章,才使得趙章恣意妄為。

    二、除了包庇縱容趙章平日裡胡作非為,趙武靈王甚至想過要將趙國一分為二,分一半給趙章,這顯然是不成熟的政治理念。

    三、公元前299年,趙武靈王讓位給幼子趙何,自己當主父,主管趙國軍事,趙何年幼,內政全部交給肥義趙成等大臣主管內政,對趙何來說,兵權在握的趙武靈王無疑就是最大的威脅。

    如果趙成不圍困趙武靈王,最嚴重的後果就是趙武靈王回去就會廢了趙惠文王,而趙成他們苦心經營的趙國也會亂作一團,畢竟有兵權的趙武靈王是個有實權的太上皇,這個結果趙成和趙國都承受不了的。

  • 2 # 生物學家講歷史

    公子成是戰國中期趙國宗室,趙武靈王趙雍的親叔,趙肅侯的弟弟。

    公子成,即趙成,他是四朝重臣不錯,歷仕趙成侯、趙肅侯、趙武靈王和趙惠文王。但是否為忠臣,就有待商榷了。

    趙武靈王的父親趙肅侯趙語在宗室中人緣並不好,在他登基前後,都有兄弟反對他,甚至兵圍邯鄲。趙成這裡面發揮過多少作用,並沒有什麼準確的資料。但有一點可以看出趙肅侯對趙成的態度,趙肅侯臨死前,給還未成年的趙雍留的輔政大臣是親信肥義和宗室趙豹,趙肅侯對趙成是有戒心的。

    趙武靈王繼位後,對趙成這位叔叔也是敬而遠之,趙成並沒有領兵或參政的記載。

    到了趙武靈王欲胡服騎射的時候,最大的阻力就是宗室權威趙成,趙武靈王放下王的身段,親去勸說,趙成才勉強同意。

    趙雍的雄心和魄力固然可嘉,但是政治情商並不高。趙國自他開始稱王,但他後來又自行降階,把趙華人搞的一頭霧水。退位後偽裝使者出使秦國,不似人君所為。外人看了可能敬佩,趙國宗室看了,可完全是另一番感受了。

    趙成作為趙國宗室資歷最高的人,趙雍父子一直是有意見的。趙語的窮兵黷武,臨終還不許他輔政,趙雍的年少輕狂,從不把他放在眼裡。

    趙雍壯年退位,稱主父,把王位給了幼子趙惠文王趙何,自己專心去邊疆搞軍事,不再管國內政事。後來覺得愧對長子趙章,打算把趙國分一半給長子。聽聞這個動靜,新朝的臣子們已經和趙惠文王綁定了,自然不甘心交出權力。

    趙章也不樂意只接收一半趙國,他想要更多。於是借父子三人出遊夜宿沙丘宮的時候,趙章先行發難,打算殺掉弟弟。然而趙惠文王的支持者實力更強,趙章失敗了,然後逃到主父趙雍那兒。

    趙國新貴李兌是最早的應變者,他也是新朝最大的既得利益者。趙惠文王此時年紀還小,日後必將倚重於他。李兌以抓捕趙章的名義包圍了主父趙雍的宮殿。隨後趙成趕到,他和李兌一拍即合。入宮抓捕了趙章,困死了趙雍。

    趙武靈王趙雍死後,年輕的趙惠文王只能依賴德高望重的叔爺趙成。而趙成至少六十多歲了,沒幾年就病逝了,李兌得以專權趙國數年。

    依據這些史料,趙成並沒有什麼可以作為忠臣的材料,但是他對趙國宗室還是很有責任感的。推倒趙武靈王,對趙國可能不是好事,但對趙氏是件好事。

  • 3 # 邊聊邊侃

    感謝邀請。公子成這樣做的原因是:公子成既是趙家宗室,又是四朝元老,他的忠心耿耿耿不是單純的針對某個趙王,而是整個宗室和國家。所以,公子成對趙武靈王在王位繼續人問題上的朝三暮四導致政局動盪肯定是不滿的。只有除掉政局動盪的始作俑者趙武靈王,才能實現趙國政局的穩定。而且沙丘之變中公子趙章已被公子成等人殺死,為求自保,並在新趙王那裡繼續得到重用,除掉趙武靈王也是勢在必行。

  • 4 # sky2081

    在人性面前,忠心耿耿是看物件的。趙武靈王已經退居二線,趙何又是王位未穩,殺掉趙武靈王,就可以實權在手,趙何也只能是個傀儡,何樂而不為。

  • 5 # 水杯喝歷史

    公子成是四朝重臣,因此有能力平叛;公子成忠心耿耿,為了國家必須殺死趙武靈王,又沒人願意擔當弒君的罪名,故而選擇將其圍困餓死。

    趙武靈王欲將國家一分為二,國將不國

    趙武靈王原先是立長子公子章為太子,但因公子章的母親死的早,沒有後宮的幫助,再加上趙武靈王后來得到了心目中的女神吳娃,就改立與吳娃的兒子趙何為太子。

    吳娃死後,趙武靈王對趙何的愛也隨之鬆動,又重新疼愛原來的公子章,認為自己虧欠了大兒子。因此擬分代郡和已滅的中山國,然兩個兒子並立為王,後來被大臣們阻止了。雖然國家沒有一分為二,但這也可以看出趙武靈王是支援公子章的,而公子章認為自己才是長子,王座應該屬於他,因此後面就引發了叛亂。

    公子成平叛,為國弒君

    公元前295年,趙武靈王、趙惠文王與趙章朝會之後,一同到沙丘的行宮中游玩,他們在此處各有一處宮殿。趙章趁機發動叛亂,然還沒成功殺死趙惠文王趙何就已事情敗露,公子成和大將李兌迅速鎮壓叛亂,趙章逃到了趙武靈王的宮殿中。

    公子成和大獎李兌派兵將趙武靈王的宮殿圍了起來,他們知道現在的國王是趙惠文王,為了國家內部的安定,趙武靈王和趙章必須死,但是他們都不願意揹負上弒君的罪名。

    公子成和李兌將宮殿圍起來後不讓趙武靈王和趙章出去,“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最後歷經三個月,趙武靈王被活活餓死在沙丘宮中。

  • 6 # 醉美木瀆

    公子成屬於趙國公族,是趙肅侯的弟弟,趙武靈王的叔叔,後來的趙惠文王是他的孫子輩,他的忠心是向著趙國,向著趙國王室,並不是向著某個人,包括自己的侄子趙武靈王。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加強趙國軍力,滅中山國,大敗北方林胡,樓煩二族,開闢雲中,雁門,代郡三郡,闢地千里,威名赫赫。但是公子成等公室貴族實際上並沒有在戰爭中得到多少實際好處,另一方面,在將王位讓給兒子趙何後,趙武靈王主要精力放在軍中,和軍中將領關係親密,長此一往,公子成等老牌貴族不但得不到好處,反而會被崛起的軍中新貴取代現有的位置。

    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政策雖然使趙國軍力快速崛起,但是也事實上加劇了趙國的分裂傾向,以邯鄲為首的農耕區是趙國的政治經濟中心,而以代地為中心的半遊牧半農耕區逐漸稱為趙國的軍事中心,這種雙中心制是危險的,特別是在戰國時期,戰國時期,各國的都城實際上也是各國軍力最強的所在,是精銳之師的集聚地,而趙國則是錯位了,這種錯位無疑是危險的。

    趙國下一步該向哪裡走,到底是以邯鄲為中心參與中原爭霸,還是重心北移至代地,乃至於經過九原,雲中滅秦,在國家政策上趙武靈王和以邯鄲為中心的趙國公族勢力之間是有嚴重分歧的。

    主父欲令子主治國,而身胡服將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從雲中、九原直南襲秦,於是詐自為使者入秦。秦昭王不知,已而怪其狀甚偉,非人臣之度,使人逐之,而主父馳已脫關矣。審問之,乃主父也。秦人大驚。主父所以入秦者,欲自略地形,因觀秦王之為人也。

    於是,為了整合趙國資源實現自己強國的偉大目標,已經讓位稱為“主父”的趙武靈王想要再次奪回屬於自己的王位,因此,他扶植長子趙章去和趙惠文王爭奪王位,小編認為趙武靈王的目標很明確,兩個兒子如果爭的頭破血流,作為父親以及趙國軍事統帥的自己,自然可以閃亮登場,解決爭端,奪回王位。

    可是他是低估了公子成這一群邯鄲派公族的勢力和膽量,在沙丘之變中他們竟然活活餓死了趙武靈王,有人認為一切都是在趙惠文王的默許甚至是是授意下進行的,實際上趙惠文王當時不過是15歲的少年,他怎麼會敢於起意謀害趙武靈王,這起事變的實際策劃者和執行者,就是公子成等以邯鄲為中心的公族勢力。

    這一派人,不願意看到趙國分裂或者是遷都,也不願意被趙武靈王帶領的新興軍事將領取代現在的地位,因此,他們緊密“團結”在趙惠文王身邊,利用趙惠文王牽制趙武靈王天下的軍事戰略,不得不說的是趙武靈王滅秦的戰略雖然天才,也實際上過於大膽,一旦失敗,趙國就有滅頂之災,他們更願意國家採取保守的南下爭霸戰略。

  • 7 # 白露為霜65799235

    歷史無真相。

    如果按照我們都熟知的記載,沙丘餓死趙武靈王這事真不能怪趙成,只要不是傻子,當時那種情況,都不能放過趙雍,要不然他們這一大幫子人都得完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升初,怎樣提前學習初一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