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二八思維
-
2 # 豫姑娘的小日子
過去的十幾年中,中國的GDP不斷地增長,我們會以為做得好是因為自己做得好,其實是因為整個經濟環境做得非常好。但是現在市場遇到了同質化的問題,在面臨這樣的挑戰下,如何打造好一個品牌是我們現在面臨的課題。
近期,在香港大學SPACE中國商業學院(港大ICB)講座日上,梁淑姬女士與大家分享: 在市場上如何找尋品牌傳播的成功因素?如何把握年輕消費人群?
梁淑姬女士
面對資料海洋,如何成功打造品牌?
現在,我們缺少的並非資料,缺的是選擇系統。我們應該選擇那些具有時效性和針對性的資料。在應用資料時應該考慮到:
1)做精準營銷,傳播資訊幾乎是私人定製的。比如廣告如果投放不精準就變成了垃圾資訊,這需要我們在使用精準投放前,先掌握到消費者洞察。
2)時效性的重要性反映在怎樣很快調整戰略,特別是在處理危機的時候。處理危機時,我們可能每一、兩個小時就要知道目前輿論話題在哪裡,他們懷疑的是什麼,什麼資訊才能減少疑惑,對症下藥。
海量資料,少比多好。但問題的關鍵是怎麼篩選資料、查詢原因、應用資料。在科技發達、大資料應用廣泛的現在,新的營銷手法每天都不同。作為品牌主脫穎而出的關鍵是找到品牌的定位,找到成功的戰略,因此必須要回到品牌的核心。
朗濤先生曾經說過,“產品出自工廠,但是品牌根植於大腦,發自人心。”品牌是在大腦裡打造出來的形象、價值,而不是logo、產品、廣告傳播。它是一個承諾,它要滿足消費者的期望,它能建立長期的信心。
我們要建立一個長期的感情,必須找出一個更有意義、與眾不同的品牌溢價原因。剛才提到品牌體驗,是全品牌旅程在線上線下的閉環,一致性強,把細節做透,這樣才整體能讓顧客有一個品牌的感覺。
很多企業經營品牌遇到的問題都是品牌戰略的問題。在一個品牌同質化的時代,怎麼贏在對市場的洞察、贏在戰略上,這是很重要的。如果只有很火的促銷活動是不足夠的。一個可預見的、有前瞻性的品牌願景,才是品牌長期發展的未來。
亞洲航空公司差不多是亞洲第一家做低成本航空的公司,他們的願景是每個人都能負擔出國旅遊。以前好幾千塊錢才能坐飛機,現在每個人都能坐飛機已經成為事實。問題是亞洲航空現在的挑戰是什麼?願景也需要根據市場的變化而改變。
品牌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是中長線的考量。
飛利浦剛出來時只做一個東西,就是燈泡。燈泡變燈管,燈管變整體照明,等到照明市場成熟後,才開始做剃鬚刀、手機。但是他們走歪方向了嗎?其實沒有,因為飛利浦品牌始終堅守的就是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
品牌的核心價值到底是什麼?
企業首先要把核心價值理出來,要讓員工、消費者知道,之後就是要堅持。品牌核心價值聽起來很虛,用DNA的概念就會很清楚。營銷與傳播需要體現品牌的DNA,而核心價值就像DNA是恆久不變的。
品牌價值是企業(利潤以外)的核心價值。企業沒有利潤是不行的,利潤很低的公司往往很難生存,利潤是生存重要的一環。但企業還應該有社會責任,在過去很多研究裡指出,能與消費者共享品牌最重要的核心價值,是建立共鳴和認同感的關鍵,尤其對於80、90、00後。
這就和我們之前資源稀缺時不一樣,以前買不到好的麵包,有面包已經很好了,現在到處都能買到麵包,我們就要找我們認可的品牌。
品牌核心價值觀體現出來有很多,比如環保、資源長期可持續發展、安全、頻危動物保護、文化藝術培養、不選用基因改造食材。以前是不用轉基因食材的,有很多公司因為轉基因食材成本更低而採用,但如果有品牌堅持自己的價值,哪怕成本會比別的品牌要高,但只要配合價值觀,堅持下來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星巴克,他們的咖啡豆種植,沒有對生產咖啡豆的農民有不公平的待遇;再比如Body Shop,他們是禁止做動物測試的化妝品牌。因為他們堅守自己的原則,所以暫時沒法進入中國,喪失了一個很大的市場機會。
怎樣影響年輕消費人群?
剛才提到80後、90後、00後對於品牌的價值觀,朗濤在2015年時做了一個全球深度調研,分析發現年輕的消費者期望品牌發生的一些變化:
他們希望品牌跟他們有一個長期的關係,可以保持原有的傳承,但要隨著時代而改變。
真誠在年輕人的研究是經常提及的。比如綠色食品,如果沒有憑證,沒有長期的承擔與行動,其實是會讓消費者產生懷疑的。現在很多流行詞常常會被濫用,寫進廣告、印在包裝上,它們是否可信,其實消費者都是知道的。
品牌代表了消費者的性格、價值觀、style。但是消費者不希望在差異性上面那麼誇張,也需要融合,因為每個年輕的消費者也都有屬於他的社群,需要與社群融合。所以做品牌要掌握一個度。
我們天天都在講變革,營銷傳播手法天天在變,有些原則品牌是hold不住的。年輕的消費者,他們更尊重一些有原則的品牌,不會跟隨潮流變來變去,但他們也不希望品牌一成不變。他們希望品牌能夠聆聽消費者,接納他們的意見,做一些調整。
-
3 # 倪雲華
2019年中國經濟面臨變革。商業環境也進入新的十年發展週期,過去十年我們所依賴的紅利漸漸消失。商業迴歸本質,科技、產業網際網路、新零售,哪些才是我們應該捕捉的發展方向?身處商場的你,如何找到最具價值創新的商業模式,如何挖掘帶來十倍增長的盈利點。這就是這個課程想要帶給你的。
這個系列課的40個章節,帶給你全球範圍的40種創新商業模式,以及100多家優秀公司的商業案例,他們中既有傳統企業,也有科技巨頭;有百年老店,也有商業新貴。但他們中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依賴創新的商業模式,為企業帶來十至百倍的的盈利增長。
商業模式是可以借鑑利用的,我想這一個個模式和案例,一定對於你會有啟發。不論你是在創業,還是在思考轉型升級之路,你一定可以從中找到靈感和方向。哪怕你是初涉商場的新人,這個課程也一定會讓你大開眼界,讓知識升級。
我們正處於變革之中,正如彼得德魯克所說,有變化的地方,就有機會,而那些無法看到機會的人只能看到威脅。未來需要從現在開始把握。全球商業模式40講,尋找十倍創新盈利點,讓我們一起開啟學習吧。
為此,我們團隊花費了數月時間,剖析了世界上數百個公司的商業模式,既包含了傳統的長尾模型,也有經典的剃刀-刀片模式,突破盈利的差異化定價,如何展開競爭的異類突圍模式,也有新時代網際網路下的免費增殖、附加費模式,更有揭示未來的區塊鏈模式
每一代人都認為自己是歷史上最大動盪的見證。但這種看法值得懷疑。我們如何將印刷機的發明與工業革命或網際網路的出現進行比較?我們做不到。我們能做的是確定現在發生的變化的一些特徵,並思考它們如何以及為什麼塑造商業,政府和社會。
未來公司的商業模式正在制定中。一個不能重塑自我,發展可行的商業模式的公司根本就沒有前途:它會褪色而死。我們正處於變革之中,正如彼得德魯克所說,有變化的地方,就有機會,而那些無法看到機會的人只能看到威脅。未來需要從現在開始把握。
-
4 # 楊凡103
一、打造高質量
二、同品質的情況下,低價格
三、利用粉絲經濟,打造屬於自己的口碑宣傳。
回覆列表
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髮展,現在正由流量思維逐步向使用者思維方向發展,一味的追求流量,已經越來越難了,所以形成品牌效應是目前最好的選擇,你一開始的做法是非常對的,下面就個人觀點簡單談一下如何打造品牌效應。
1,明確品牌定位
要想做好一個產品品牌,首先就要明確你產品的方向定位,以後的品牌打造方面就好操作了。
2,尋找特色價值
找到自己與其他企業產品不同的特色優勢,深挖特點,分析競品,找出你可以提供給使用者的特色價值。
3,打造歸屬感
使用共同產品的使用者就會有共同的屬性,找到這些共同屬性,讓他成為使用者值得驕傲的資本,例如蘋果公司,使用者會努力維護自己使用的產品。
4,打造品牌文化
一個群體必須有文化屬性,才能使品牌矗立不倒,文化是一個企業賴以生存的根本,用文化來幫助使用者找到自己歸屬。
5,社群運營
現在社群營銷愈演愈烈,使企業成功的最快捷徑,利用社群運營,重組商業模式,把使用者拉在一個社群,更容易運營使用者,以使用者為用心,為使用者提供價值,就可以讓使用者幫自己宣傳產品,只要品牌效應。
總結一句話,就是以使用者為中心,為使用者提供真正的價值,以使用者轉介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