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陸叔23

    你產後除了小寶寶還有羊水的重量足有30斤吧?所以你覺得體重下降了,身懷六甲時肚子被張開了很多,現在回縮肚子不太,但卻填充了脂肪,所以見到肚子還是很大,多些鍛鍊腹肌,勤力勞動,肥胖的肚子會消失不見的。

  • 2 # 辣媽教練一帆

    那肯定是你腹直肌分離了哦,導致你的肚子還像是孕期一樣

    盆底肌損壞沒有修復,也會使得你的肚子鬆鬆垮垮的哦

    嚴重的就是腰疼,漏尿,子宮脫垂的哦,所以產後恢復很重要!

  • 3 # 二寶媽咪的育兒時光

    很多新媽媽以為生完寶寶後,肚子就會恢復原來的樣子,但天不遂人願,生完寶寶以後,體重是下降了,但是肚子還是特別大,像是懷孕幾個月的一樣,這讓新媽媽感覺到很煩惱。其實,產後肚子遲遲收不回去,是有原因的,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

    產後體重降下來為何肚子還很大,是什麼原因?

    1、一般情況下,懷孕期間準媽媽會增重8-15kg,而生完孩子後,新媽媽的體重勢必會下降,因為這個過程中不僅帶走寶寶的體重,還會帶走胎盤、羊水、血液等的重量。

    生完寶寶後,新媽媽會發現肚子還是特別大,這是因為懷孕後,為了適應胎兒的生長髮育,準媽媽的子宮會如吹氣球一樣變大,但是在生完孩子後,不可能一下子就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它大概需要3-6個月才能復原。

    2、產後體重降下來了,但肚子還很大,這是因為懷孕期間子宮增大,將腹壁的肌肉等軟組織撐開,腹壁變得鬆弛,再加上懷孕期間飲食攝入過量,皮下脂肪過度沉積,從而導致腹部增大的現象,這種情況一般要在產後半年左右才能恢復產前狀態。

    3、有的新媽媽生完寶寶後體重降下來,但是肚子還很大,也可能是因為腹直肌分離導致的。腹直肌分離是女性懷孕、生育以後經常發生的情況。整個懷孕階段,隨著胎兒的生長,腹壁就會擴張,這個時候,醫生會跟孕婦開玩笑說你這個腹壁就像一個彈簧一樣,因為受到孩子長大這方面的拉力,這個彈簧就拉開了,等到生完孩子以後,腹壁就會像彈簧一樣回縮到原來的位置。但是現在會碰到很多情況,比如胎兒過大、產婦腹壁肌肉彈性不好等,導致腹壁肌肉被過度拉扯,不能夠完全回縮到原來位置的程度,表現為生完孩子以後,經過半年,甚至更長時間,肚子始終是松的收不回去。腹直肌分離一旦產生,隨著時間的延長,會對新媽媽的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所以產後新媽媽要及時發現,進行正確積極的鍛鍊,來改善腹直肌分離的情況。如果腹直肌分離比較嚴重的話,只能去醫院進行專業的治療和康復。

  • 4 # 體創運動康復

    之前寫過一篇相關文章:產後難看的“媽媽肚”如何恢復?這裡有你想要的答案!!

    很多生過寶寶的媽媽們應該都清楚這個“媽媽肚”有多難減,不管是改變飲食習慣也好,還是不停地鍛鍊也罷,即使因懷孕而發胖的其他部分都在逐漸恢復,但凸起的肚子似乎沒有任何動搖。

    媽媽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答案很簡單:鍛鍊錯誤!

    1.為什麼說是鍛鍊錯誤?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媽媽肚”的由來!

    我們的腹部中心有三塊比較大的肌肉,腹橫肌、腹直肌和腹內外斜肌。很多人這些肌肉都不強,沒有懷孕的話可能不會受多大影響。

    但懷孕媽媽就不一樣,隨著寶寶的長大,肚子也在一天一天變大,腹部肌肉被不斷撐大變鬆,變得更加無力,甚至腹直肌會被明顯分開(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產後媽媽會存在)。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腹直肌分離,可以透過下面的方法來檢測(腹直肌分離的程度可表示為1指、2指,指即為手指):

    平躺在墊子上,膝蓋彎曲;

    將手指放在肚臍上方並輕輕按下

    抬頭做卷腹的動作,腹部有明顯的收緊感;

    如果你感覺到肌肉間的間隙說明腹直肌發生分離,可以用手指測出分離的程度。

    當生完寶寶後,這些鬆弛無力的腹肌,尤其是腹橫肌沒有得到有效恢復,就會直接影響其功能,例如無法托住內部器官或者其他內部組織,導致這些器官或組織任性膨出,除了脂肪,這些就是造成“媽媽肚”的原因。

    除了“媽媽肚”,腹肌無力,缺乏核心力量,還會引起一個比較明顯的現象——腰痛。當你抱著寶寶幾分鐘後,會發現背部出現不適,因為腹部肌肉不能給你支撐,而背部就會更加努力工作來保持你的軀幹直立,時間久了就會出現不適甚至疼痛。

    所以我們需要恢復腹肌力量和功能,才能解決上述這些問題。

    2.但是為什麼很多產後媽媽一直堅持腹部訓練

    還是效果甚微呢?

    這就是前面說的鍛鍊錯誤的結果!

    我們肚子上有贅肉一般做的最多的訓練是什麼?

    傳統的腹肌訓練:卷腹(腳踏車卷腹、觸膝卷腹等),或者之前還會存在的仰臥起坐(現已簡化為卷腹),然而產後媽媽不知道的是,這些動作恰好就是錯誤的。

    為什麼?

    其實這些動作對腹直肌是有效果的,而對於腹橫肌效果甚微,所以在腹橫肌沒有恢復的前提下,再多卷腹也是徒然,甚至帶來的傷害比好處多。

    下面小編和大家分享幾個合適的動作,除了能很好地訓練到腹橫肌,還會對盆底肌有一定幫助,因為很多產後媽媽也會因為盆底肌無力出現失禁的尷尬現象。如果希望快速看到效果,建議至少每週4天,每天一到兩次(仰臥位時,骨盆需要向後旋轉,肚臍向下拉,減少腰椎曲度)。

    01.膝蓋夾球腹式呼吸

    仰臥位,彎曲膝蓋,雙腳平放於地面上,膝蓋之間夾一個小的瑜伽球;

    吐氣時,輕輕擠壓球,吸氣時釋放;

    這裡特別提一下,可以加入腹式呼吸運動,鼻子吸氣後腹部隆起,不是胸腔隆起哦,嘴巴呼氣時腹部慢慢落下,慢慢吸慢慢吐;

    此動作的目標不是讓球彈出來,而是擠壓球,先從10-15個開始,隨著力量增加,可以增加到20個。

    02.彈力帶抗阻伸腿

    仰臥位,彎曲膝蓋,雙腳平放於地面上,開啟與髖同寬,膝蓋上方套彈力帶;

    肩背部自然開啟,抵抗彈力帶阻力努力分開雙腿;

    分開時吐氣,收回放鬆時吸氣,先從10-15個開始,隨著力量增加,可以增加到20個;

    更高階的版本可以採用臀橋的形式提高難度。

    03. 仰臥腳跟輕觸

    仰臥位,抬起雙腳,保持膝關節和髖關節都是90°,同時吸氣;

    慢慢將一隻腳放下讓腳後跟輕觸地面,同時吐氣;

    再次吸氣,將腿回到原位,後吐氣重複另一條腿的動作,每條腿重複10次。

    04.加重版臀橋

    仰臥位,彎曲膝蓋,雙腳平放於地面上;

    在髖部上方放10斤左右的沙袋或者兩個小啞鈴,然後做臀橋動作,保持吐氣;

    吸氣時臀部回到原位,從10-15個開始,隨著力量增加,可以增加到20個。

    05.瑜伽球平板支撐

    俯臥位,將手肘放在瑜伽球上,腿伸直;

    做平板支撐動作,背部、臀部和頭部保持水平線至少30秒;

    透過你的核心去保持瑜伽球的穩定。

    以上就是訓練腹肌,消除“媽媽肚”的有效動作,一直飽受困擾的媽媽們趕緊練起來吧,除了力量訓練,建議可以配合適當的有氧練習哦,一起加油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初戀偶爾有聊天,他媳婦知道了要離婚,他說都是我的錯,還罵我,都是我的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