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喵玩遊戲
-
2 # 雅逸80562120
說元曲是通俗話的宋詞,我不贊成這種說話,自從上古至今,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開始對自然界發生的一切,以及人們生活交流過程中發生的種種事情,想要表達並記錄下來,不斷地思考、觀察、模仿而發明了可以記錄的符號,由此產生了文字,這由此帶來了文化的大發展,四句詩到五言、七言,五律到七律,詞、曲、戲劇。這都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發展的。由上古神話傳說到魏晉南北朝的志怪傳奇,到唐朝的傳奇小說,由簡而長。再到明清時期的四大名著巨擘力作的聞世,都是因為時代發展的需要而演變進化。故而我以為元曲是通俗的宋詞不妥。
-
3 # 皓月Lh2088
宋詞是宋代文學的靈魂,元曲是元代文學的輝煌,兩者雖然都脫胎於詩,但風格卻大相徑庭,詞貴雅,曲尚俗;詞貴含蓄,曲尚顯露。但二者各臻其妙,但也不乏相似的地方,因此有人認為,元曲是從宋詞發展而來的,是宋詞的通俗化表現,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提及中國的古典文學成就,人們首先就會說起唐詩、宋詞和元曲。王國維在《宋元戲曲史·自序》中說“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後世莫能繼焉者也。”在中國的詩歌史上,元曲是最後的輝煌,因語言自然明快,反映生活圖景生動活潑,對人物的刻畫淋漓盡致,字裡行間有著深厚的民間基礎和市井氣息,因此是元朝最為重要的一種文學形式。在唐詩、宋詞、元曲三者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有人稱宋詞為“詩餘”,即說明宋詞是在唐詩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而元曲也曾被稱為“詞餘”,如此看來,元曲似乎確實是由宋詞演變而來的,事實真的如此嗎?
元曲的產生不能說和宋詞完全沒有關係。從本質上說,詩、詞與散曲之間有著極為相似的淵源:它們的發生和發展都和音樂有著密切的聯絡,詩、詞、曲都是既可唱可詠,又要倚聲填詞,合轍押韻,在一首作品中要求同時有形、音、意三方面的表現。相對於詩而言,詞與散曲又屬於“民間物”,起於民歌一類,早就存在。但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由於曲調和民族的差異,它們雖然同為“人民創造”,在後來發展的過程中又被“文人加工”,走了一條從俗到雅的路線。因此魯迅先生曾說:“詞曲之始,也都文從字順,並不艱難”,“文人取為己有,越做越難懂”。 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宋詞與元曲的風格相差越來越遠。從現存的兩萬餘首宋詞和元曲中留存下來的小令三千八百餘首和套數四百五十餘套來看。宋詞的風格較為多樣化,如王安石的豪放、蘇軾的清曠、陸游的憤激、姜夔的典雅、李清照的婉約、賀鑄的豔麗等,在這些作品中,以高雅含蓄之作為主。散曲的風格雖然也不少,但都是以通俗暢達為主,在表達上淋漓痛快,有著較多的民間俗曲的一些特色。打個比方,同樣是描寫對征夫的思念,宋人賀鑄的詞《杵聲齊》與元人姚燧的《越調·憑欄人》就有所不同。 在《杵聲齊》中,作者透過字句的表達,調動起讀者豐富的聯想,只有細心去體味,方能知道他所要表達的意思。而在《越調·憑欄人》中,作者將主人公的難處一點都不加遮掩地表達了出來,我們很容易就能看出主人公內心的矛盾:寄吧,怕影響歸期;不寄吧,又擔心征夫在外挨凍受寒。透過作者通俗直率、活潑的語言,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個女子激烈地思想鬥爭,語言真摯而有感染力。透過對這兩首作品的比較,我們會發現,元曲有著很強的開放性、很大的自由度和很強的表現力,並不同於唐詩宋詞。說到底,元曲與宋詞之間最大的區別,還是“雅”與“俗”,含蓄與通俗的區別,元曲完全顛覆了宋詞的“雅”,創造出了“俗文化”。
王國維說:“元劇實於新文體中運用新言語”,“古代文學之形容事物也,率用古語,其用俗語者絕無。又所用之字數亦不甚多。獨元曲以許用襯字故,輒以許多俗語,或以自然之聲音形容之。此自古文學上所未有也。”雖然王國維所說的是劇曲,但散曲也不例外。 元曲確實吸收和借鑑了宋詞的一些部分,其中包括了很多宋詞詞調和詞章。但是,元曲雖然有時候採用了宋詞詞調,風格卻與宋詞大相徑庭。元曲風格通俗易懂,內容詼諧,多用口語、不避俚俗,另外在元曲中,還常常加入一些襯字、不拘平仄、加密韻腳,以及改變音樂旋律等。
所以,元曲中雖有許多與宋人詞調同名,但是在格律上,二者的區別卻非常大。除了受到宋詞的影響外,元曲還深受來自北方的民族音樂曲調的影響。對漢族人而言,北方民族的歌舞曲新奇可喜,有著很明顯的民族風格和奇特的審美效果,因此,在作曲時,他們常常將番曲採入曲中加以運用。女真、蒙古等民族的流行曲調,就有很多被用到了元曲中。另外,元曲的興起,除了與宋詞有關外,唱賺、鼓子詞、諸宮調、院木、南戲以及北方少數民族的歌曲和民間樂曲,也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雖然元曲與宋詞的淵源相似,且在某些地方有共同點,但我們並不能簡單地說元曲就是由宋詞演變通俗而來。
-
4 # 愛聊城網
不贊成。
元曲並不是通俗化的宋詞。
兩者屬於不同時代的文化產物。他們有相同之處。那就是元曲和宋詞的發展都與音樂有關。宋詞和元曲都在格律上為了符合韻律做出改變,所以宋詞有了長短句,但是元曲比宋詞在韻律上更為透徹。元曲又稱元雜劇,元曲的用韻更密,比宋詞更講究韻。元曲的押韻使元曲更適宜吟唱。宋詞更講究平仄,它多少受到唐詩的影響,所以在平仄上要求比元曲更加嚴格。
元曲並不是通俗化的宋詞。雖然元曲是因為要更符合韻律,更加與音樂融合發展,所以元曲更適宜吟唱,也更加在民眾中流傳。這也就是後來所說的,元曲是雅俗兼備的。
元曲受到了詩和民歌、俚曲的影響,宋詞受到更多的是詩的影響。所以兩者受到的影響不同,發展方向也是不同的。
而且由於社會背景不同,兩者所取得的成就是不同的。總體來說,宋詞的影響要比元曲更大。這從現在,許多人認為更熟知宋詞就可以看出來。
所以我認為兩者是不同的文化產物,並非所說的元曲是通俗化的宋詞。當然,元曲多少受到了宋詞的影響。
-
5 # 閒看秋風999
人生百年有幾,念良辰美景,休放虛過。窮通前定,何用苦張羅。命友邀賓玩賞,對芳樽淺酌低歌。且酩酊,任他兩輪日月,來往如梭。(《驟雨打新荷》金•元好問)
這是“宋詞”還是“元曲”呢?
對,這就是“元曲”;元曲就是“通俗化”的宋詞;不過與宋詞相比,元曲有兩個顯著的特點;即① 格律沒有宋詞那麼嚴謹;②多“襯字”;
什麼是襯字呢?
就是在曲牌規定的字數之外增加的字;主要用於補足語氣,增加聲情色彩;襯字在曲牌中不佔重要拍子,不能用於句末,不能做韻腳。
明 代王驥德 在《曲律·論襯字》中說:“古詩餘無襯字,襯字自南、北二曲始。北曲配絃索,雖繁聲稍多,不妨引帶。
南曲取按拍板,板眼緊慢有數;襯字太多,搶帶不及,則調中正字反不分明。”
清 人沉起鳳 中《諧鐸·垂簾論曲》也說:“南曲少襯字,北曲多襯字。”
現代郭沫若 在《雄雞集·談詩歌問成長題》一書中說:“任何一種新詩體的出現,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由四言而騷體,由五、七言而長短句,乃至由詞而曲,曲再要加入襯字襯句,都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
前引《 驟雨打新荷》下半部分屬於文人自度散曲,最開始時,寫法也是按照填詞的路數走的;不同於宋詞的是它的曲調,配的是北曲的宮調;
所以散曲也稱為北曲(元曲)。《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裡說: 自宋趙彥肅以句字配協律呂,遂有曲譜。至元代,如《驟雨打新荷》之類,則愈出愈新。
通俗講,宋詞配上曲調,加上襯字,慢慢從文人的書齋走入尋常老百姓之中,因此元曲最開始是被稱為“貨郎歌”的。這裡確實有個通俗化過程。
-
6 # 爆笑雞肉菌
漢語的演變就是越來越口語化和通俗化。所以,相比於元曲,我們會覺得宋詞更順口,相比於宋詞,我們又會覺得元曲更順口,因為他們不僅格式上越來越自由,連內容也越來越接近日常瑣事。不過餘秋雨似乎特別討厭元曲,認為它是中國文學史的失敗。(《中國文脈》)
對了,韻腳問題是因為古音今音不一樣,細分的話會很複雜,我也不瞭解。唐詩有一部分是用粵語寫的,所以你用粵語讀會很押韻很順口
-
7 # 晨光一縷137
1.曲音調上更自由。
詞有嚴格的平仄,而曲在襯字上是自由的不講平仄。
2.曲字數上更自由。
一個詞牌限定字數很少能再變化,即便有變化也會在詞牌上反映出來,比如添聲、偷聲、攤破、添字、減字。而元曲因為有襯字要自由許多。
3.韻不同。
詞講究雅緻,可以隔行押韻,也可以換韻。而曲要求一韻到底。
4.容量不同。
詩詞曲的發展容量是越來越大的。詞發展到早期就開始從小令轉向長調,曲的容量就更大一些。
5.風格差異。
詞貴雅,曲貴俗。
-
8 # 桓曉漁
這樣說也是有道理的,欣賞宋詞,傾聽元曲,弦上清音入誰家。
美的如輕柔的春風,更是品嚐一種人生的況味,那種低調的美,輕輕的,淡淡的,如潤潤的細雨,如蜻蜓點水。
更是梅花初放,水滴清濺。元曲,就是被清代著名學者王國維稱之為宋代代表的宋詞,與唐詩、元曲三足鼎立的史話。
是誰,把元曲重拾,又是誰把我的心絃重撥,我想把萬千情愫凝於指間,舒奏深情元曲。
最美的夏花之絢爛,最美的心境,濃縮在筆端,最美的情,凝在元曲裡!
回覆列表
說到元曲我立刻就想到元曲作家馬致遠。馬致遠是我縣馬祠堂村人,我姑父馬奎江就是馬致遠的後人,據說馬祠堂村所有姓馬的都是馬致遠的後人,而且整個村子沒雜姓,都姓馬。記得小時候給姑姑姑父拜年玩耍到過馬家老墳:那是一片很大的松樹墳,在南頭有一座土山,從北面山腳下有一條石砌小路,彎彎曲曲一路到山頂,山頂上是一塊平地,稀稀拉拉長著幾棵很高的松樹,松間有一個藍色的八角亭子,裡面有一尊石雕人像,和真人一模一樣,面南,石人腳下是個四方石臺,南面有一字池,裡面有刻字,姑父告訴我,那行大字是“先賢祖馬千里”,下面的小字是“大明永樂三年”。可惜這處六百多年的名勝古蹟在文化大革命中損毀。
2002年9月我縣根據馬祠堂村及全縣人民的要求,決定重建馬致遠紀念館。紀念館座落在普照公園西南角,小巧精緻,景色宜人,那首家喻戶曉的“天淨沙·秋”雕刻在黑色大理石板上鑲嵌在大門旁邊,其他作品如《漢宮秋》等收藏在館內供遊人觀賞。朋友們,歡迎來東光觀光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