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妖沒成精21

    如果我說這得益於孔子的人格魅力,肯定是會被各種鹽汽水噴死的,但是我覺得人格魅力肯定是一部分。

    孔子本人非常謙虛,“三人行,必有我師”等,孔老夫子的經典名句,而且他知識也特別淵博,可以作《春秋》的肯定也是出類拔萃。

    還有他對世事的態度,和出仕的選擇,“學而優則仕”,也是有很多人跟隨他的原因。不過這些並不都是年輕人,比如子路,就是比較倔強的那個,年齡就比孔子大。

  • 2 # 不勞而獲勞小姐

    因為孔子的學識、為人與為師之道。

    在中國,老師被比喻為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每一位老師,都是具有奉獻精神的,因此,他們總是被謳歌,被神化,似乎他們的身上有一種力量,可以力挽狂瀾,點石成金。

    老師之於學生,似伯樂,似領路人。學生寄望於老師,家長也寄望於老師。今天的老師,依舊被人賦予過高的期許,面對學生和家長的這一份期許,古代最牛的老師孔子,又是怎樣做的呢?

    古人拜師,是一件極其慎重的事情。孔子作為人師,不僅為人端正、學識淵博,而且還深諳為師之道。孔門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其中不僅有顏淵、冉有等有才之士,也不乏子游和子路這樣的有勇之士。

    臺大教授傅佩榮先生曾在《孔門十弟子》中,另闢蹊徑,以孔門十弟子為觀察視角,透過呈現孔子與其弟子的日常互動,不僅讓我們從中瞭解了孔門弟子們的修身之道、求學之道和君子之道,還窺探到了孔子作為一代名師的為師之道。

    《孔門十弟子》封面

    那麼孔子作為一代名師,他究竟是如何教學生和把握教學的尺度呢?我們不妨翻開這本《孔門十弟子》,一探究竟。

    一、教不學,誰之過?

    我的朋友Doris在為人師表的路上就一直很困惑。自從當了高校教師,Doris幾乎每天都累成狗。不但要花費大量時間來蒐集資料備課,還得完成學院各式各樣的職業培訓和考核。最讓她無語的是,身為一個授課老師,一個20多歲未婚未育的姑娘,學院竟要她去當一個專業班的班主任,這個班主任,連學生的晚自習都要管。

    Doris總是忍不住問我,為什麼她應聘的是英文教師,做的卻是和保姆一樣的工作?難道這些孩子學不學,要怎麼學,學得怎麼樣,還得靠我們當老師的去強迫嗎?

    在中國,像Doris一樣的年輕高校老師實在太多了。在這世上,大概也沒有哪一個國家,從為人師表的那一刻起,就像中國教師那樣揹負著這麼重大的責任。

    這種壓力,外國友人是很難理解的,因為在他們的文化裡,18歲的孩子已經獨立,應該自己為自己而負責。學習靠的個人,老師只是在講課,聽不聽是個人的選擇。

    他們很難理解,為什麼中國的父母和老師,都會為孩子的教育發了瘋?為什麼總會因為一個“不懂事”“不聽話”“不成才”的孩子而感到如此自責?

    其實在古代,我們的師生關係並不是這樣子的,我們最優秀的老師,也不是這樣教學生的。雖然我們也會說“苟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但我們也會尊重每個孩子的天賦,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和獨立性,而不是把一個孩子的好壞,都歸咎於其父母和師長的教導不足。

    為師者,要抓住每一個可以引導學生的機會,但至於學生最後願不願意學,學得怎樣,還是得看“個人造化”的。

    那麼,學生該要怎樣“教”?怎樣在教的過程中去把握“嚴”的尺度?我們不妨看看孔子的做法。

    二、怎樣教?因材施教!

    古語有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作為一名老師,他最大的職責,就是為學生答疑解惑。

    那在答疑解惑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些什麼呢?

    答案是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就是老師會根據每一個學生的不同情況,來做針對性的回答。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老師會給每一個學生都提供一對一的個性化答疑服務。

    因材施教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沒有標準答案”。

    我們不妨看看孔子是怎麼教學生的。

    在《論語·季氏》中,冉有和子路都想孔子請教做官的問題,子路問孔子,“聽到該做的事應該立刻就去做嗎?”孔子說,“不行,有父親和兄長在,做事要先想好了再做,不然後患無窮,到時候後悔莫及。”

    接著冉有問孔子一樣的問題,孔子說,“可以,立刻去做吧。”

    作為聽慣了“標準答案”的我們,就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這兩個學生,問了同樣的問題,結果卻一個“行”,另一個卻“不行”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子路的個性強,過於積極,所以孔子認為,遇事的時候應該要再謹慎緩慢一些。而冉有則不一樣,個性太懦弱、太內向,所以可以推他一把。

    個性化服務其實是中國古人的智慧,從治病到教學,都是根據個人的情況,來對症下藥。當然,以前的人口不多,所以老師教起來不費勁。現在人多了,只能進行統一教育。但統一教育的初衷,是幫學生打好基礎,等基礎打好了,我們再針對學生不同的個性和學習情況,來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建議。

    比如基礎薄弱的,我們就多花點時間幫他進行鞏固;悟性高的,有餘力的,可以適當的幫他們去拓展一些新的知識。缺乏自信的學生,應多以鼓勵為主;過於自信的學生,要適當提醒一下打基礎的重要性。

    三、把握教育的尺度:點到為止,不好為人師

    讀書的時候,有個外教曾經跟我說過,如果你以後成為了別人的老師,一定要記住,你不過是那些學生生命中眾多老師中的一個。

    他的意思是,雖然你是老師,可你不是無所不能的,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教好。學習主要靠學生,你不過是個引路人而已。

    孟子就曾經說過:“人之患,在好為人師”。鍾叔河先生認為,“好”其實是一種“癮”,在生活中,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是偉大的導師,每個人都要聽他的,不聽他的建議不行。

    孟子所說的“好為人師者”,雖然並不是指正兒八經傳道受業解惑的老師,可它裡面所講的道理,也適用於現代年輕一輩的老師。

    這話的意思是,不是每一次你很熱心去教別人都是對的。為人師者,不是說“我一定要把握知道的都告訴你”,很多時候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意願和接受能力。

    在《論語》裡,我們可以發現,孔子講課的時候,都是對著每個人一起講的,他很少會單獨去跟一個人講什麼。除非那個人有問題,他才會講,而且只講對方聽得明白的,不明白的也不會去講。

    為什麼孔子要這樣做呢?因為孔子明白,學習是要靠自己的。顏回和自己的爸爸都是孔子的學生。顏回年輕又聰明,然後不斷地給孔子提問題。有一次孔子終於受不了了,大怒,問他,你到底是來幹什麼的,是來學習還是來把老師考倒的。顏回後來回去閉門思過一個禮拜,自此之後就很少問問題了。

    國學大師曾仕強先生曾講過他對“求學”和“施教”的看法,他認為,只能學生來上學,不能老師主動去教學生。所以只有學生很熱情地跑去請教老師,沒有當老師的很熱心地跑到家裡去教學生的。

    這就說明了,人要學會主動,要主動去發現自己的問題,主動找到合適的老師,主動剔除合適的問題,不管聽不聽得懂,都要好好地停下來,自己去想,想不通先去問問別人,實在沒有把握,最後才去問老師。這整個過程,才是一個有效的學習過程。

    為師者,一定要明白“施教要適當,受教要主動”的道理。學習學習,都是靠自己的。而教化你的人,比如我們的老師和父母,只是適度地去啟發你的興趣。作為老師,應該著重去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主動求學,而不是被動的接受填鴨式的教導。

    四、小結

    其實,每次讀《論語》的時候,都會很羨慕當時的師生關係。

    現在的師生關係,更像是一種契約,一種服務。學生似乎更像客戶,家長像大爺。我交了學費,就是把孩子託付給了老師和學校,你們有責任和義務,來把我的孩子教好。

    學生因為交了高額的學費,不再像從前的人一般尊師重道,把老師的無私教授,銘記於心。而大部分的老師,要不就是對學生管得太嚴,要不就是對學生不聞不問。更有甚者,因為害怕學生日後會超越自己,在教的過程中對學生有所保留。

    在讀《孔門十弟子》的時候,傅佩榮先生有一句話讓我非常感慨,他說,人類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是靠老師教學生,一代一代的傳下去。我想,我們之所以敬重孔子,是因為孔子作為一位老師,不僅在一眾學生面前沒有泰山壓頂的姿態,而且就算學生比自己優秀,他也能夠欣然接受。

    正如“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為人師者,除了善於因材施教,栽培學生,還應該努力做到“不好為人師”,能接受“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嫉妒學生的成就,為學成的成長而感到欣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煎烤?醬燜?不同的牛肉適合怎樣的烹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