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郭三心
-
2 # 小小灰色運動鞋
自己孩子報輔導班對於其他孩子根本不存在公不公平這一說法,等孩子長大了,如果別的孩子的工作和工資比你家孩子好,你還會這樣覺得嗎?現在報各種輔導班也只是為了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基礎,誰都不想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同時也是為了提高孩子的素養,比如練琴和跳舞,男孩子可以學樂高,同樣提高孩子的思考和動手能力。我有一個女兒,今年5歲,其實從3歲開始已經報了幼兒園學前班,然後小班開始報了中國舞,現已經考好3級,中班報了英語班,然後又報了網課英語和數學,9月升大班,準備再報個小主持人班。總之孩子是自己的,也是心頭一塊肉,在父母眼裡就是最棒的。希望您的孩子也是棒棒噠加油,謝謝!
-
3 # 萌娃張西西
現在的孩子負擔比我們小時候要大的多,他們從上幼兒園開始就步入父母的攀比時期,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輸給別人家的孩子,可能小小時期就開始了課外輔導生涯。教育產業化,已經成了大家不爭的事實。孩子不上教育機構,基本是不可能的,但上教育機構,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應該去上。在上教育機構問題上,家長只是踢了一腳球給了別人。我們的教育怎麼啦?我們的孩子可憐兮兮的的東奔西跑!可他們學到了什麼?看似好像掌握了一些東西,但真的好嗎?我們不禁反思。個人僅以帶孩子去玩的心態參與,學不學倒無所謂。
-
4 # 兩個彤可愛
我覺得沒有什麼公平不公平,機會都是平等的,只是每個人對寶寶的教育方式不同而已,也不能自己不想讓小孩學,而又去覺得別人學了對於你家孩子來說不公平,對於上輔導班的孩子的家長而言,他們也付出了時間與金錢,只是希望自己家孩子更優秀一點而已。
現在的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方面都是比較有超前意識的。對培養孩子都比較的上心,盡心盡責,都希望孩子能多才多藝,全方面發展。讓孩子能有自己的閃光點,能儘早的進入學習狀態,以至於不會比別人落後。這是受教育的大環境影響,都想讓孩子以後能跟上這個節奏,你不努力那你就永遠比別人慢一步。
往往現在有很多家長不想讓孩子過早的報輔導班,說幼兒園的小朋友就應該玩,應該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既然家長都這麼想了幹嘛又要覺得不公平,在學校孩子接受教育都是一樣的,脫離學校的教育只是別人對自己的孩子的要求。輔導班是面向社會的,學與不學是你自己的選擇。對於學校舉行的各類活動演出與比賽,你又覺得自己的孩子沒有機會上而不公平,別人都是學過的,不公平?別人付出了時間和金錢去培養孩子,當你的孩子在開心玩的時候,別人家的在勤學苦練。別人孩子優秀這是家長和孩子付出換來的結果。
孩子就像一顆種子,學校是讓他成長的土地。輔導班是能給種子提供養分的營養液,家長同樣的去播種,有的種下去讓他自己成長,不願去幹涉自然的生長規律。有的給種子提供額外的養分,細心的打理,讓他快快長大。這是家長們自己的選擇培育方式,沒有不公平的存在。
-
5 # 優數學
題主想多了,現在的幼兒園孩子大多數除了幼兒園課程,興趣班,還有很多上外教課,家長領著出去旅遊長見識。更有甚者家裡有要好的親戚在國外,孩子影片等渠道可以掌握多門外語。還有朋友因為工作關係領著孩子國外生活幾年,孩子扔進英文版的幼兒園,回國時英語已經很厲害了。更不要說那些門路廣,高學歷等等的家長,給孩子請的老師,受到的薰陶已經是普通人無法企及的,這在一二線城市也是在周圍常見的了。沒什麼公平不公平,一代的努力換來二代的起點。反過來說,只是上幼兒園的輔導班真的沒有對沒上過幼兒園輔導班構成什麼威脅。
-
6 # 帥帥育兒
自己的孩子都操心不過來,別人家孩子有人家爸媽自己的教育方式啊,沒所謂什麼公不公平啊哈。
你覺得你的孩子上了輔導班,擔心別人家孩子跟不上嗎?人家可能還覺得孩子這麼小要多玩兩年更賺了呢,人家並不在乎這些什麼所謂的輔導班啊哈。
現在的大環境可能也的確這樣,讓家長們不免都有點焦慮,幼兒園就想著給孩子報各種班,害怕因為沒報孩子一不小心就輸在了起跑線啊。
但其實靜心下來想想,很多時候我們這些大人都是嘴上說著孩子快樂健康就好,我們對他沒什麼要求,實際心裡可能並不是對孩子要求的這麼簡單。
從平時跟寶媽們一起溜娃就能感覺很明顯,比如誰家娃會走的早啊,吃飯好啊,會說話早啊,等等,這些可能都會對媽媽們有很多觸動。更別說孩子上幼兒園之後接觸更多的孩子和各種家庭,不過,多數人其實都是跟風,看別人給孩子報班自己也跟著報,別的孩子學這個他們也想去試試。
就我個人來說,我可能會對自己的要求多一點,像更多的從每天的日常中去影響孩子,給孩子做好榜樣吧。
對於孩子喜歡的課外班我也會帶她們多嘗試,至少幼兒園就補習知識,我覺得沒什麼必要,簡單的數數、認字、說英語單詞等,我覺得這些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從遊戲裡自然而然的就能掌握了,不用非得去刻意學。就算平時沒學到,上小學也會教啊,孩子可能開始顯得會比沒補過課的接受慢點,我我相信孩子學習習慣養好了,慢慢會跟上的。
所以,讓我們都放下焦慮,跟著孩子一起慢慢成長吧,加油!
-
7 # 小雪每一天
記得我童年時,生活是清貧的,也沒有什麼玩具,放學後只是和小夥伴們玩捉迷藏,放風箏,挖沙玩水,爬樹,從街頭跑到街尾,又瘋又野,盡情的玩,凡小腦袋想到有什麼好玩就去玩,一直玩到家裡的人叫回家吃飯為止,天天如是,這看起來是多麼的快樂,是現代大人們所向往的,但是在瘋玩的外表下藏著一些渴望是大人們不知道的就是很渴望學習,那時有個別較好家庭環境的同學在家長的指教下學拉小提琴,和吹黑管,有很多時我會停下瘋玩,注足在同學的家門口,從門縫裡偷看別人學琴,心裡是多麼多麼的羨慕,有時還會想我要是那個人的孩子就好了能學琴了,又有一位小夥伴在家裡學畫畫了,哪時我真是連玩的心思都沒了,就是想也去畫畫,反正寫毛筆字,跳舞,唱歌我都想學,但那時沒什麼培訓班,只是有特長的家長教自己的孩子.哪時真是想學都沒機會呀,童年就是這麼虛度了,現在想起也是一種遺憾,現在的孩子多幸福,家長為他們安排了去興趣班學習,反正又不是迫孩子成名成家,只是為孩子的興趣學習提供更多的機會,我到覺得人生就是學習,學習就是為了人生過得更有意義更精彩,醫學專家說,4到10歲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間,錯過了也就沒了,6歲是數學邏輯學習的最佳時機,有很多要學的東西的最好時機都在童年,我已經在哪能個特殊的年代錯過了,現在肯定是不會讓我的孩子再次錯過,所以我的孩子就一下只學了五種語言,英,日,法,中,西,5歲多就開始學奧數,效果當是好的了,現在長到一定年齡可以去健身院練肌肉了,其實補習班的存在沒什麼不好,主要是看家長如何合理地利用它了,要是說不好的也只是家長們而不是補習班,補習也是有需要和必要才去,適合才去,畢竟每一個孩子不一樣,每一個孩子的興趣不一樣,每一個孩子學習的也不一樣,每一個孩子的人生路也不一樣!
-
8 # 黃久真
本人認為不能說公平不公平,只能說教育意識。我孩子在幼兒園期間上過很多的興趣輔導班,因為幼兒園有大把的時間去開發和發現孩子的興趣和擅長的優點。多接觸更多的東西,找出孩子的興趣點,為以後專項訓練做準備。相信大多數家長和我的出發點是一樣的。所以這是教育意識問題,也是個人問題,還上升不到社會問題。試想一個不積極向上的人總說那個人太積極向上了,對於他不公平,這也不成立不是?
-
9 # 冬寧
幼兒園輔導班,我們家孩子就沒打算給他上。而且說心裡話,對於那些上輔導班的孩子,我完全沒有覺得不公平。
他們花自己的錢,想給自己的孩子怎麼花就怎麼花,有什麼公平不公平的說法。個人的教育觀念不同而已。
還有早教班,我們家孩子也沒有上過。還在懷孕的時候,有一個做早教的朋友就叮囑我,到時候和孩子去他們那邊。我只是答應著,但是一次都沒有去過。後來他們給我發過幾次微信連結,讓加入他們的早教群,我沒有加入。 包括那些免費的早教班都沒有帶孩子去過。
我個人就不太喜歡給孩子報輔導班,我家老大現在高三了,一天輔導班都沒有上過。也不是說不捨得給孩子花錢。
我認為,在小學之前,給孩子培養習慣比較重要。而這一點,家長自己就能夠幫孩子養成。比如給孩子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吃飯習慣,看繪本習慣,看電視的習慣,做每一件事情,儘量往好的地方引導。
自己好好陪伴孩子也很重要。放下手機陪著孩子出去玩,或者在家裡做遊戲。總之讓孩子感到快樂,同時也教給他一定的規則。
至於別的家長怎麼教育孩子,是否花錢讓孩子上輔導班,那是人家自己的選擇。沒必要說什麼。教育方法不同而已。
回覆列表
現在每個孩子都上啊,每個家長的心理都是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懷孕的時候不也是每個人都做胎教嗎?世界上本身就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是相對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