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蛋科夫斯基
-
2 # 貓先生內涵科普
如果再次發生小行星撞擊地球,那將是一次全球性的重大危機,而能躲過這次災難的動物,那將是幸運且極度頑強的物種。貓先生預測,首先人類可以繼續生存下去。其次是部分的地下生存的物種,以及深海中生存的物種。
6500萬年前,現在大多數理論都承認了恐龍的滅絕,和小行星的撞擊有直接的關係。那是一顆直徑接近1公里的小行星,和地球發生碰撞時產生的能量,超過人類現在擁有氫彈的總和。恐龍的生態環境瞬間覆滅,曾經地球上的霸主,現在只剩下化石,讓人憑弔。
如果把這個場景移植到今天。那麼,人類以現有科技為基礎,是可以提前發現這樣直徑的小行星,並且預測出其目的地是否地球的。按照人類的監測網路,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預警能力。然後,人類航天技術,也足以應付這麼大的小行星,提前將此在軌道推離或者攔截,將其擊碎,將傷害降到最低基本還是有把握的。
但是小行星太小,或者太大,甚至一次性來太多,那麼人類就倒黴了。只好躲到地下去,苟延殘喘個十幾年,還是不成問題的,但文明成果就付之一炬了。人類不會滅亡,但得倒退到原始社會也是很大機率的。
剩下的地下和深海物種,藉助這層保護,以及自身的相對的與世無爭或者自給自足的生存習慣,也能一併倖存下來。
只是,貓先生可不希望就這樣苟且啊。我們不要詩和遠方,起碼也渴望藍天白雲啊。同學們還是祈禱不要發生這種災難吧。
我是貓先生,感謝閱讀。
-
3 # 星光之霖
如果小星星撞地球的話,會是什麼樣的一場景!
我們假設這顆小行星和白堊紀時令恐龍滅絕的那顆小行星是同等級別……小行星的直徑有10公里,它如果直接撞擊陸地,會造成直徑達180公里的隕石坑。它產生的威力相當於200萬顆沙皇氫彈(當量5000萬噸)……隨之而來的是特大型地震,和幾百米高的超級海嘯……當撞擊的衝擊浪波過去以後。地震所引起的巨大海嘯,巨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著日本列島,北韓半島和亞洲的東部以及美洲西部。這個景像似乎只有在大洪水的時才出現過!
首當其衝的是鳥類,在小行星撞擊地球后,有兩道鬼門關會要了絕大多數鳥類的命:
第1關,爆炸時可怕的衝擊波與熱焰,還有灰塵。這會導致絕大部分在空中飛行的鳥兒死亡。它們還在空中飛行的一瞬間,會被裹挾著灰塵的過熱蒸汽(幾百度)烤成木炭。
接下來的第二關,漂浮在空中的固體灰塵會遮擋Sunny而使地球進入短暫的小冰河期。即使有膽子小的鳥兒,躲在巖縫中,僥倖的躲過第1關。也會因為地球上的植物大量滅絕所造成的食物短缺,而飢寒交迫的死去。
地球上的一切都被瞬間冷凍了。大批生活在平原和高原上的動物,幾乎無一例外,都被這場席捲全球的災難奪走生命。大批的動物會相繼死亡。體型越龐大的動物會越早面臨厄運。
但有一批幸運兒,僥倖的躲過了這場災難。它們是一些藏在峽谷裡的膽小,害羞的動物。例如長白山腳下的錦江大峽谷裡,即使是在東北的嚴寒下植物也能保持枝繁葉茂的生長狀態。其特殊的構造使得藏身其中的動物植物,免遭第1波熱焰和衝擊波的蹂躪。而且在接下來的小冰河期,只要有微弱的Sunny照射到峽谷裡,這裡就會成為動植物的伊甸園。
還有另外一些生活在天然洞穴裡的動物們也會幸運的成為倖存者。其中包括一些習慣了黑暗環境的魚類。甚至還有一些蝙蝠。和以蝙蝠糞便為食的昆蟲。山洞比起峽谷有更強的保護性。簡直可以說是刀槍不入。雖說這裡已經形成了一個小小的,自給自足的生物鏈。但是他們總還是需要外界的食物補充。例如蝙蝠需要去洞外捕食昆蟲。生活在地下河道里的魚兒,會需要外面衝進來的昆蟲和殘枝敗葉作為自己的餌料。如果時間一長,山洞裡面的動物們還是會有徹底滅絕的風險。
最後還有一些是生活在大洋最深處的厭氧生物群落。這其中包括食物鏈最底端的厭氧菌和微生物。在他們之上是以他們為食的小蝦和藤壺類,甲殼類動物。以及一些以這些低等動物為食的深海魚類……海洋的深度,緩衝了這次滅頂之災的絕大部分傷害。
-
4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小行星不時經過地球,最近的是小行星2012- DA14它在2013年2月15日與地球發生了激烈的摩擦。它們是對地球構成巨大威脅的小行星,具有無意中摧毀地球生命的巨大潛力。
大約6500萬年前,一顆撞擊地球的小行星摧毀了所有恐龍,最終導致恐龍滅絕。小行星撞擊造成這些巨獸的悲慘結局,如今被稱為白堊紀-古新世滅絕事件。撞擊將大量火成岩和有毒粒子拋入大氣層,最終在高溫和低溫下覆蓋了整個地球。令人著迷的是,還有其他動物、生物和微生物在這場天啟中倖存下來。但是問題是今天的動物中誰能生存?
科學家們一致認為,一種生物在小行星的災難性影響下生存所需的三個基本條件是:
它們必須很小,它們應該廣泛分佈在世界各地,最重要的是它們必須住在地下或水下。
不要低估地下這些傢伙。它們最有可能躲過小行星撞擊。它們幾乎一生都生活在地下,這就是它們從像小行星這樣的災難事件中獲救的原因。地下棲息地可以保護它們免受捕食者、極端溫度和乾燥氣候的侵害。
比如土豚、犰狳、獾、老鼠、狐狸、倉鼠、跳鼠、袋鼠、貓鼬、鼴鼠、海狸鼠、兔子、狼蛛、鼩鼱、蚯蚓和螞蟻等是屬於這一類的一些動物。
水生動物比如鱷魚,它們是冷血動物,可以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存活很長時間,呆在漆黑和寒冷的環境中。它們幸運的兩棲生活方式,並有挖洞的能力,這可以很容易地將它們從任何災難性的攻擊中拯救出來。幸運的鱷魚!
不止鱷魚,大多數水生動物可以在任何棲息地生存,不管它們是在溫暖還是寒冷、淡水還是鹹水、汙染還是清潔的水中。它們的適應性非常強,可以根據環境輕鬆存活。
微生物能在黑暗、寒冷、炎熱和海洋酸化中生存。它們可以在一段休眠的時期存活下來,然後在條件合適時復活。
它們大多可以透過光合作用生存。所需要的只是來自太陽的光。即使沒有氧氣,它們也有很大的能力在高酸性條件下生存。
有的微生物有能力在沒有Sunny的情況下消耗物質。它們可以在任何危急的情況下生存,並且可以在灰塵和碎片中找到。微生物也可以繼續生活在昏暗的環境中。所有上述生物都可以輕易地經受住小行星的毀滅性影響。
其他動物比如蟑螂,可以面對任何災難性的氣候變化、病毒大流行、彗星碰撞或核戰爭。它們可以屏住呼吸40分鐘,沒有水也能存活幾周。
最後,是緩步動物水熊蟲。這是地球上最頑強的動物,絕對能夠在小行星撞擊的影響下存活下來。它們很小,只有1毫米長,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從最深的海溝到你小區的綠化帶。它們乘風環遊世界。
它們可以在太空真空、太陽輻射、伽馬輻射、離子輻射中生存——其劑量比殺死一個人的劑量高數百倍,但這並不僅限於此。
它們也能經受住極端的壓力和溫度,從絕對零度到遠高於水沸點的溫度。它們可以在近10年裡沒有食物和水,乾燥到只有3%或更少的水分,只要有水就能覓食和繁殖……
回覆列表
如果這次碰撞的情況和恐龍滅絕的情況差不多的話,那我們就可以參考一下曾經有哪些生物從恐龍時代活到了現在。
其實在發生災難之後,恐龍也不是馬上就滅絕了的。畢竟稱霸了地球1.5億年,在發生災難之後,人家恐龍硬生生扛了兩百萬年才完全滅絕的。
而我們人類這一種族的出現才二十萬年,比恐龍滅絕期硬扛的年頭還短。如果嚴格一些說,也許恐龍為了適應環境,進化成了其他物種,比如現在的鳥類。最新研究這些鳥類和恐龍很像。
在這之後,雖然恐龍滅絕了,但是還有百分之八十的生物活了下來,其中一部分原封不動地生存到今天。
比如鴨嘴獸、鱷魚、蛇、蜥蜴。
還有很多生物,但是我一想就自動腦補起舌尖上的中國的BGM了。比如像海參啊,蛤啊,龍蝦啊,螃蟹啊,這些都是從恐龍時代留下來的生物。我們一定要保護他們,畢竟躲過了那麼大的災難,繁衍生息數億年,真不容易,真香。
通常來說,我們需要準備好蔥薑蒜蓉和醬油,喜歡鮮味就可以蒸著吃,然後澆上調好的汁兒……
我又看了一眼題目,好像我們現在說挺過小行星撞地球的問題……
也許小行星的撞擊改變了地球大氣環境。像恐龍這樣的大傢伙,吃的也自然多。那時候地球上含氧量比較高,植物可能吃起來更香更甜。所以才可以支援這樣的大傢伙。
發生災難之後,這樣的植物沒有足夠的光照,滅絕了,恐龍也就慢慢涼了。
如果再次有小行星撞地球,那麼我們人類面臨的威脅可能更大一些,糧食減產是免不了的。地球上大一些的動物肯定要遭殃。什麼獅子、老虎、大象、長頸鹿之類的倖存率更低一些。
所以,現在再撞擊一次,估計還是那些好吃的小型生物會活下來。人類嘛,要看食物夠不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