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叔職場觀察

    我認為,所謂職場套路,是一個偽命題,在職場,只有對路不對路的問題,而沒有套路不套路的問題。

    比如,我在機關近二十年,有很多年輕的同志很苦惱怎麼跟機關相處,總感覺自己幹了好多活,卻得不到機關的認可,反而經常會被檢查,被找麻煩。私底下,會問,是不是有套路啊。

    我告訴他們的是:沒有套路,只有不對路。對此,我有5點體會,且看:

    有個基層領導問:為啥我們事幹了不少,卻總得不到機關的認可呢?我是這麼回答他的

    跟某基層“一把手”諞喊傳,他鬍子拉碴、滿臉憂傷、憤憤不平的問我:為啥我們事兒幹得不比某某單位、某某單位少,卻總是沒有領導、沒有機關說句好呢?

    看著他那委屈、不解的小目光,我不由得也憂傷了。話頭不約而同的停住。漸漸,房間的氣氛顯得有一點壓抑和粘稠。

    通常,涉及到這些須進行對比、做出評價的話題,我都會繞道而行,或者避重就輕,講一些不痛不癢的話。

    因為我不是領導,也不是所謂的“磚家”“教授”,我沒有權力,沒有資格,也沒有能力下過多的結論和定性。

    誇耀當面的人,不會給你加多少分。貶低另外一方,不僅沒意思、不道德,還可能給扣上不穩重的帽子。兩難的事情。

    於是,在粘稠的空氣中,我只能將自己在機關工作的一些所謂的經驗串了串,跟他講了五點體會或者是建議。

    第一,在基層工作,要杜絕形式主義,但必要的形式不能沒有;領導可以不折騰你,但該折騰的你自己還真得多折騰自己

    形式並不是形式主義,後者只是前者的一種負面呈現。任何事物,都有表象的形式。任何工作,都有形式的必要。

    透過適當的形式,可以提高認識、營造氛圍、凝聚力量、擴大影響,很容易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增強工作效益。

    而折騰,也是一種形式,領導不瞭解情況、拍腦袋決策的折騰,是瞎折騰,是形式主義。但你接地氣的折騰、對自己的折騰,卻算不上什麼形式主義,反而是培養儀式感、增強執行力的有效方法,或者說是老油條的老套路。

    舉個栗子,你是單位的“一把手”,手底下管著3個部門。近期,

    你佈置了一些工作,感覺在3個部門裡遇到了阻力,有些推不動。開會啊,督促啊,個別交待啊,都不怎麼管用。

    怎麼辦?

    你不妨折騰折騰,想一些花樣,比如組織個專題承諾儀式,比如開展個挑應戰活動,比如把3個部門的領導集合在一塊兒,由你帶著親自擼起袖子加油幹,給全體幹部做好榜樣。等等。

    總之,多折騰自己,才可以創造自己;多逼逼自己,才可以超越個體;多煎熬自己,才可以昇華人生。

    這不是折騰,而是“Magotan”。不是摧殘,而是催生。

    第二,上級領導的指示要求須牢記心頭、及時落實,早一步表態早獲得表揚,早一步行動早一分主動

    很多時候,領導看部屬幹工作,看的並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你的態度,看你對他的話上不上心、對他的指示要求記沒記住。他會認為,你對事的態度,就是對他這個人的態度,對事不上心也便是對人不尊重。

    有時候,領導會上強調的工作、私下閒談提起的事情,短時間他可能會拋之腦後,看似忘記了。但你千萬不要輕視領導的記性,也許,在某一天、某一個小蝴蝶就會勾動他的心絃,讓他“睹物思人”,想起當時所強調的、提起的。

    等到那時,他若問你落實情況,你吱吱唔唔講不出來,那便糟了。大氣點的領導,也許只是批評你幾句,提點提點,你及時改之便過去了。如果是心眼兒有點小的領導,或者領導當時心情正不好,那麼,你便等著吧,這事兒絕壁會作為反例給講上數十遍。

    輕則,減些你在領導心中的印象分。重則,也許會讓你丟掉很多成長進步的機會。

    所以,不如多點主動、多點記性、多點勤快,把領導的指示要求都給記下來,一條條、一步步抓好落實。實在記性不好,建議隨身帶個小本,白紙黑字給寫著,列出清單,逐項銷帳。

    你要永遠記住:這個世界正在犒賞積極努力的人,越早表態越早獲得表揚,越早行動越先掌握主動。

    第三,與機關幹部的交流、溝通必不可少,多交流多獲知資訊,多溝通少走些彎路

    交流溝通的過程,就是資訊流通的過程。沒有資訊支撐的工作,用句俗話講,不是耍流氓,就是瞎扯淡。

    舉個栗子。早些年,也就是“八項規定”沒出來之前,我們分局機關和總局機關交流就頗多,經常聚聚、聊聊,關係很不錯。

    因為在一個城市,也方便。

    週末了,電話約一下,四五個人、五六個人湊一塊兒,打個球、吃個串、唱個K,順便聊聊事業、吐吐牢騷,很多下一步的工作也許在大排檔上就給溝通好了,很多難協調的事項也許多一杯酒就搞定了,很多需費盡力氣撰寫的經驗、彙報材料也許提供兩三頁素材就足夠了。

    舉這個栗子,不是提倡什麼吃吃喝喝的庸俗關係,況且,“八項規定”利劍高懸,現在及以後,誰也不敢那麼幹。

    但是,吃喝不可以,正常的交流、溝通那完全可以有啊。喝個茶、打個球、郊個遊、沙個龍、聊個天、打個屁,人生不止有工作,經常走動走動、碰撞碰撞,才算美好充實的日子!

    期間,聊開了,資訊互換下,資源共享下,你也許就知道了哪些工作有哪些初步考慮,又有哪些工作存在哪些幕後的故事。

    看清全域性,自然能瞭然捷徑、少走彎路。有的放矢,自然能省了氣力、直向靶心。

    第四,暢通反饋渠道非常重要,必須及時、順暢的將自己的思路打算、所幹工作等透過各種方式報知直接領導

    不幹活,光表功的是混蛋。光幹活,不表功的是傻子。

    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的目標是自我實現。從人本主義觀點看,人們辛勤工作,不光是為了事業、為了組織,更深層次的是為了自我安慰、自我成長、自我增值,為職場競爭獲取更多籌碼。

    所以,為了這一深層的需求,多勞不僅要多得,更得多說,要把自己所完成的工作、所思考的問題給講出來,讓有權判定你優秀與否、能力強否、是否可以勝任更高職位的那些人聽到,讓他們對你有一個更清晰更明瞭的判斷。

    領導只有清楚知道了你的功績、你的需求,他才可能量體裁衣,給予你適當的獎勵,給予你合適的崗位。這也就是所謂“會哭的娃娃有奶吃”的道理。

    當然咯,“哭”也有很多種方式,讓第三者口頭傳播是一種方式,透過報刊宣傳是一種方式,直接向領導彙報也是一種方式。

    個人認為,最好的方式是還是直接向領導彙報,既可以書面彙報,也可以口頭彙報;既可以正式的彙報,也可以在陪同散步、就餐過程中閒聊時彙報;既可以彙報工作,也能夠增強感情……

    但不管採取怎麼樣的方式,“哭”了就好。

    這世界很現實,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日子就有“哭聲”。幹同樣的活,受同樣的累,你不“哭”,別人“哭”了,那別人就可能佔據了先機、攬取了功勞,成為了你的“領路人”。

    借用一句名言:世上本沒有路,“哭”的人多了,便有了“路”!

    第五,任何時候,都要牢固樹立成果意識,要會總結、會提煉,會出經驗,會固化成為有形的、看得見可呈現的產品

    產品意識原是製造業裡的概念,其有三方面要求:第一,有創意就得有行動;第二,必須將設想變為產品,製造出來、予以變現;第三,始終堅持高質量高標準。

    我們很多人幹工作,最缺乏的就是這種意識,有的想法多行動少,有的腔調高標準低,有的雖然有想法有標準,但總突破不了衝刺思維的限制,卯足勁兒把工作幹完也就幹完了,船到碼頭車到站,放下包袱歇歇腳,基本沒有做“下篇文章”的意識。

    這就相當於“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後一小步沒走好,直接就把你的檔次拉低了好幾個階位。

    舉個栗子。市委倆幹部同時立下了扶貧的“軍令狀”,兩個村子的基礎差不多,機關給的資金、政策支援也相同,經過兩年努力,兩個村子所有人都脫貧了。倆幹部呢,一人捲了鋪蓋拿著成績單直接回市委,一人卻又蹲了倆星期,將兩年駐村扶貧的經驗作了總結,形成了一份詳實的調查報告,拿出了一份為該市各自然村量身定做的致富規劃。

    最後,倆幹部的境遇不言而喻。前者只是穩中有升,職務上調了半級,工資多拿了幾百塊。而後者,卻被破格提拔為某局的常務副職,有實權、有舞臺,也有了光明的前途。

    所以說,是否具備產品意識,在一定程度上,將決定一個人前途寬窄和成就大小。

    所以說,幹工作,光會使力幹還不行,還得會來事兒,來些經驗,來些產品,來些成果,來些有形的、可呈現的具象物。

    那麼,成果從哪裡來呢?主要靠總結,靠提煉,靠歸納。

    這是一個由實踐到思想,由表象到內涵,由分散資訊到集中觀點的昇華過程,很辛苦、很枯燥、很費時費力,但是,卻是讓你的工作與眾不同的必由之路。

    再苦,也是必須!再累,也要做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蛋糕不熟被拿出來了還能放回爐裡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