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鋒芒智庫清娛
-
2 # 拾壹使用者
近兩年明星與父母為話題的綜藝頻頻上映,從馬桶臺來說最近熱播的我家那小子、我家那閨女,我家系列,與父母的相處搬上了大螢幕。到最近頻頻腿上熱搜的我最愛的女人。更是直接將上下五千年都難以解決的婆媳關係搬上螢幕。
除了借話題炒作,不見得是編導創意枯竭,亂找題材。作為中國傳統的父母相處,一直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可能是上至幾千年的儒家文化,就沒有很明確的教導我們如何敞開心扉的與父母相處。綜藝除了將明星的生活曝光,更是將兒女與父母甚至婆媳關係的相處直面展示在大眾面前,看完綜藝笑了樂了,好像也若有所思了,那綜藝的目的也達到了。
鋒芒智庫丨米洛
早在2014年,江蘇衛視推出了一檔假想型婆媳關係的綜藝節目《明星到我家》,張柏芝、黃聖依、秋瓷炫、李金銘這四位嘉賓以“媳婦”的身份“嫁入”農家,與婆婆們同在屋簷下,與家人從陌生到相互扶持,透過鏡頭記錄她們真實的衣食住行,豆瓣評分5.9分,該節目在當年並未激起多大的水花。
“婆媳小姑窩裡斗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兩室一廳、三個主角嘮家常的話癆式劇情再也無法打動年輕觀眾,要在新的代際人設中創造新故事、新人物。”這是王磊卿之前對於現實題材家庭劇的判斷,這一論斷同樣可以折射到綜藝領域的創作。
如今,婆媳關係類綜藝再度捲土重來,由《爸爸去哪兒》系列總導演單丹霞操刀的《我最愛的女人們》是一檔觀察男人如何處理生命中最愛的兩個女人之間的關係(婆媳關係),以及構建幸福和諧家庭的節目,真實記錄四組家庭的生活狀態、家庭關係、相處之道等,引發觀眾對於婚姻、親情以及代際溝通的思考,傳遞和諧家庭理念,弘揚社會正能量。
熱搜頻頻屠榜的《我最愛的女人們》,為何能掀起社會話題風暴?根據資料顯示,節目首播全端熱搜霸屏,蟬聯微博熱搜TOP 1,上線3小時,收割全端熱搜15次,引發娛樂、情感、社會話題全民現象級討論。但值得注意的是,引爆節目聲量的並非是劍拔弩張的婆媳關係,接下來將進行具體分析。
從嘉賓陣容選擇來看,四組家庭成員自帶的地域特色,在家庭互動上呈現其所帶的人文特色,這將是為節目定調的固定風景線。
來自山東臨沂的張倫碩和成長於加拿大的鐘麗緹是重組家庭,其婆婆凸顯了山東大嫂熱情愛social的特性,閒下來之後就帶著山東特產大蔥和煎餅到小楊家串門認臉;
來自黑龍江的楊爍和來自重慶的王黎雯組成的家庭裡,儘管王黎雯是重慶妹兒自帶靈氣,但仍壓不住楊爍作為東北男人特有的大男子主義氣息;
袁成傑和陳芊芊則將上海小夫妻的特色展現得淋漓盡致,而其婆婆也將上海婆婆的精緻感呈現在鏡頭之前;
在來自香港蔡少芬和來自重慶的張晉組成的家庭裡,在飲食上就將地域的差別和特色體現一二,而張晉將川渝男人“耙耳朵”的特色也在節目中有所展現,成為其個人的一大特色。
近年來,隨著短影片的快速發展,不同地區的地域文化已經形成鮮明的人文地標。在網際網路所傳遞的地域文化的薰陶下,觀眾更習慣以此為標準去看明星嘉賓的生活。來自多個地區組合而成的四個家庭裡,各式各樣的文化相互融合的同時,也會有衝突,從而發酵出具有社會討論度且有一定話題性的議題,與此同時也滿足了大眾的獵奇心和親近感。
自主打代際關係的明星旅行真人秀節目《我最愛的女人們》上線以來,張倫碩和鍾麗緹的家庭就處在話題風暴的中心,二人一改往日甜蜜畫風,反倒給人節目成為了其二人婚姻的“照妖鏡”之感。從#張倫碩媽媽評價鍾麗緹#裡“要是小几歲就更完美了”到#張倫碩向媽媽吐槽鍾麗緹#“她不是不知道,她就是懶”,張倫碩及其家人在節目中的言行被網友大力吐槽。
5月13日,#張倫碩舉我錯了的燈牌#登上熱搜,在張倫碩所發的微博當中,其跪在榴蓮上高舉寫著“我錯了”的燈牌。而這一熱搜是源於前文#張倫碩向媽媽吐槽鍾麗緹#這一事件。微博發出後,鍾麗緹快速甜蜜轉發,似有和好之勢。但就目前輿情來看,部分網友仍不滿張倫碩此前的言行,可以說是贏得了流量,但失了好形象。
之所以產生如此巨大的話題體量,一方面是因為無論是在現實生活當中還是綜藝節目裡,鍾麗緹和張倫碩之間的一舉一動都會受到大體量的關注。除卻雙方公眾人物的身份,一方面是女方大男方12歲且是重組家庭的特殊性,而同類型的夫妻中的男方被爆疑似出軌,故而觀眾對於張倫碩所給予的厚望更高,而基於張倫碩在節目中的表現,可以說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另一方面,二人從戀愛到成家,都有真人秀節目穿插在其中——從見證二人相識相知相愛的《如果愛》系列綜藝到呈現張倫碩與考拉共同參與的《爸爸去哪兒》,再到如今揭秘其家庭婆媳關係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家庭生活一路曝光在公眾視野裡,任何言行都會被網路放大、發酵,引發爭議避免不了。
其三,基於大眾化話題的趣味營銷,突出人物單體特色,發起可互動、可延續、可對比、可參照的話題。
嘉賓的槽點也是流量的聚集地,張倫碩和陳芊芊因在各自家庭當中的表現而讓網友質疑,甚至二人在網路上被網友跨家庭聯名diss。對此,雙方在網上的應對策略不盡相同,張倫碩採取了跪榴蓮的道歉方式,而袁成傑則是採取了“黑老婆”的方式甜蜜護主。
除此之外,在影視作品大多以“凶神惡煞”形態出現的婆婆也在節目中展現了可愛一面,以真實的個體打破了傳統的熒屏形象,以#媽媽們的時尚品味#為例,這些都是“老來俏”的媽媽群體的現實折射——媽媽們都喜歡豹紋,張倫碩媽媽對雙眼皮貼的“真香”現場,袁成傑媽媽要畫眉毛才能出鏡等等,並推出了袁媽媽的時尚課堂、張媽媽的社交tips等多個內容,在社交平臺以圖文的形式強化人物個性標籤,讓素人婆婆們以具象化、獨特化的特質做到在觀眾心中落地。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對於眾多家庭而言,婆媳關係依然是一難解的命題,但劍拔弩張的婆媳關係並非是《我最愛的女兒們》撬起社會議題的唯一要點,更多是基於婆婆、兒子、媳婦三者之間年輕態、潮流態的人物個性所衍生的人物關係,從而呈現出各具看點的家庭故事,並以內容為基礎,在宣傳上巧用心思,結合社會熱點,準確抓取戳中社會痛點的議題,引發討論熱潮佔領話題營銷高地。
家庭情感多切面呈現,全景式家庭關係觀察將開啟《我最愛的女人們》是繼夫妻情感觀察類節目又一新的切口,也引領著觀察類節目新一輪的創新。從近期各大平臺的招商會來看,湖南衛視陳歆宇團隊將繼續擴充“我家”系列內容版圖,還會推出聚焦與新婚夫妻和情侶群體的《我家小兩口》;東方衛視將從男性迴歸家庭、女性孕育兩大維度分別推出《家有好先生》和《應孕而生》,而愛奇藝則將推出展現男人們在家裡做家務的樣子的觀察真人秀《會做家務的男人們》。
“家庭觀察類的節目做了妻子、兒子、女兒,相信現在也該輪到爸爸了,在女性觀眾來說這依然是她們比較關注的一個垂直的分類。”《家有好先生》節目主創東方衛視中心獨立製作人張勁在近期的東方衛視賞新大會上介紹道。
《家有好先生》是優酷與東方衛視聯袂打造的首檔男性迴歸家庭的觀察類綜藝。男人們“主內”完成妻子們的心願單,妻子們觀察新上任的“好先生”,夫妻構建和諧關係,共享生活智慧。無獨有偶,愛奇藝悅享會上釋出了《會做家務的男人們》同樣聚焦男性群體,但其實早在2016年,KBS2就推出過一檔展現男人們在家裡做家務的樣子的觀察真人秀《做家務的男人們》,這兩檔名字雷同的節目在模式和價值理念是否相同,還待播出後見分曉。
此前已有《來吧孩子》《一起懷孕吧》《懷胎九月》以懷孕生子這一話題為切入的節目。
而此次孕期夫妻劇情式觀察類情感真人秀節目《應孕而生》與這些節目最大不同點在於多了主持人、明星夫妻及專家組成的孕期觀察團,以3對素人夫妻在妻子懷孕期間的日常相處細節和家庭故事為主體,該節目能否以再掀起新的相關話題內容還待觀望。
2018年以來,觀察類綜藝大都聚焦於夫妻、戀人的情感觀察,比如,《幸福三重奏》《妻子的浪漫旅行》等。在2019年,各大平臺將在更多維度佈局情感綜藝,全景式觀察家庭關係,多維度地展現人間百態,傳遞多元的家庭智慧。
值得關注的是,這樣的內容佈局傳遞著一大行業訊號——透過細分家庭關係,開闢更多維度的觀察視角,平臺間聯動式開啟2019全景式家庭關係觀察元年。最終,這一現象帶來的是同類節目扎堆造成的市場疲態還是視角多元后對家庭情感觸發更多理性思考?還待觀望。
可以肯定的是,《我最愛的女人們》率先播出,可以獨享這一波填補市場空白的流量紅利,節目組將如何利用這一先天優勢將節目內容與社會話題相勾連,最大化引爆聲量產生良性的社會效益,是值得慎重且深度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