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879043932981

    太古代(距今約25億年前)原始地殼、原始大氣圈、水圈、沉積圈和生物的發生、發展的初期階段。太古界地層由深變質的正、負片片岩組成,(可見此前已有小型花崗質地殼和原始大氣圈、水圈透過單純物理化學風化形成的沉積岩存在),其上覆蓋著一層變質較淺的綠巖帶,其中有火山岩和沉積岩,年齡在34~25億年間。太古代地殼運動和岩漿活動廣泛又強烈。火山噴發頻繁,使大氣圈與水圈得以形成,太古代後期,在某些適宜的淺海環境中,有些無機物質經過化學演化躍變為有機物質(蛋白質和核酸)進而發展為有生命的原核細胞,構成一些形態簡單的無真正細胞核的細菌和蘭藻。因此當時的陸地呈原始荒漠景觀,水域成為生命孕育和發源之地。

  • 2 # 使用者6500003113953

    地球的成長過程,在約100億年以前,有一大片冷卻的塵埃微粒渦旋在宇宙中間。這些微粒互相吸引,慢慢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大的、不停旋轉的圓盤,隨後又甩出許多圓環。同時,猛烈的轉動使塵埃微粒達到白熱程度,中心的圓盤變成太陽,外圍圓環的微粒形成一個個由氣體和熔液構成的巨大火球。然後開始冷卻,並凝成固體。大約到40億~50億年前後,這些火球變成現在的地球、火星、金星等九大行星。這個理論是18世紀德國哲學家康德和法國數學家、天文學家拉普拉斯提出的“星雲說”。它被認為是最合理的一種地球形成理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進行身體的美體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