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鳥言夷面
-
2 # wangzhiminpan
清朝末年的新軍失控,表面上看是革命黨與舊勢力的矛盾爆發。實際上,在暗地裡卻是滿漢官員之間的權力鬥爭。
清朝入關後,有一套比較完整的防備漢人奪權的軍事體系。八旗在各地都有駐軍,而各省的總督、巡撫和提督、總兵,相互之間又有牽制關係。這樣一來,地方上的封疆大吏無法做強做大,軍隊的訓練和調動,也能始終掌握在清廷的中央政府手裡。(滿人的手裡)
但是太平天國之後,八旗形容虛設,綠營也不堪一擊,原先吆五喝六的滿蒙貴族,對軍隊實際上已經完全喪失了掌控。只不過當時清廷仍然還有點餘威,慈禧老太婆靠著他的政治手腕還能鎮得住地方的漢人實權派。但是八國聯軍侵華,給了清廷中央政府和慈禧老太婆當頭一棒。中央權威的盡失!地方的實權派完全不拿中央當回事。於是,清政府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立憲改革。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一定會說,咱大清也搞君主立憲了,這是好事呀!然而事實的真相卻並不是那回事。清末所謂的立憲,實際上是藉著立憲這個藉口,加強中央集權!把之前讓給漢人實權派的權力再收回來。當時就有不少頭腦清醒的人指出,慈禧搞立憲的目的,就是藉變法之名,以收集權之實。繼續維持滿洲人的統治地位。
既然立憲了嘛,那麼軍隊的指揮權,自然就要收歸到中央政府。當時的滿蒙八旗和綠營都是垃圾,地方實權派訓練的練軍(比如湘軍和淮軍),通通都作廢,統一改編為巡防營。朝廷另起爐灶,按照西式的標準,訓練了一批新式陸軍,也就是所謂的新軍。
所以新軍的建立,並不完全是為了鞏固大清國防的需要,關鍵點在於:慈禧要把漢人精英官僚訓練出來的那些什麼湘軍、淮軍,全部裁撤掉!讓滿洲人重新掌握軍隊的指揮權,也就是掌控新軍。
但是當時的新軍普遍也是漢人訓練的,比如袁世凱、徐世昌、馮國璋、段祺瑞等人訓練出來的北洋六鎮;張之洞鼎力支援訓練出來的湖北新軍。這些新軍的指揮官,仍然都是漢人。等於軍權還是掌握在漢人手裡。於是慈禧想出了一個先砍頭,再剁手足的辦法。
1906年,慈禧前往天津閱兵,在閱兵場上逼迫袁世凱交出了北洋四鎮兵權,並且辭去各項兼差,僅保留兩鎮的指揮權;
1907年,御前會議上,載灃等人又逼迫袁世凱辭去直隸總督和北洋大臣的實權職務,明升暗降為軍機大臣和外務尚書。張之洞在同年也被免去湖廣總督的職務,明升暗降隨袁世凱一起調入京城。湖廣總督一職,由漢軍鑲藍旗出身的趙爾巽接任。
1908年,慈禧病死後,身為攝政王的載灃拿出了光緒遺詔,聲稱要殺袁世凱。所幸當場的張之洞等人極力維護,袁世凱才免於一死。但被免去了所有職務,趕回河南老家釣魚,永遠不準出仕。
罷免袁世凱只是第一步,緊接著還要收回其它部隊的指揮權。比如載灃就自封為陸海軍大元帥,名義上成為全國總司令;滿洲正白旗出身的蔭昌為陸軍大臣,將北京附近各省的新軍指揮權收歸中央;滿洲親貴出身的載澤、毓朗和善耆等人掌管新軍指揮權。其實就是讓蔭昌接替袁世凱,讓載澤等人控制每一個鎮,直接指揮各鎮的行動。而原來各鎮的統制,比如段祺瑞、曹錕等人則要靠邊站,淪為名義上的指揮官。
另外,攝政王載灃還派自己弟弟載洵為海軍部大臣,把原本一直就是漢人指揮的海軍也收回到滿人的手中;並且載灃還下令,從滿洲八旗中抽調精幹之人,編練為禁衛軍,讓他的另一個弟弟載濤為軍諮府大臣,統領禁衛軍;並在北京設立了專收滿人的貴胄學堂,培養八旗自己的軍事人材。
透過這一系列的調動,在太平天國和洋務運動之後崛起的漢人實權派,蕩然無存!各省的漢人督撫,漢人軍官,也基本上被滿人和漢軍旗人所取代。
如果站在滿洲人的角度來說,載灃的這一套操作,是符合他們利益的。但是站在當時那個時代來講,載灃簡直蠢透了!據說當時袁世凱被撤換時,張勳就在一旁嚷嚷,乾脆他孃的造反算了!只不過袁世凱覺得時機還不到,沒有同意。但是讓載灃這麼一鬧,地方上的新軍指揮官就不幹了!
什麼意思?我們辛辛苦苦訓練的軍隊,你們直接撿現成的?撿現成的也就罷了,起碼給點補償啊!直接派滿八旗來接手,我們這些漢人怎麼安排?給你們白白打工了?以後孫文的炮黨再鬧事,你們滿人去鎮壓吧!我們不會再給你們賣命了。
所以在武昌起義時,蔭昌根本就指揮不動北洋軍!段祺瑞被馮國璋等人故意磨蹭,就是要逼清政府,讓袁世凱重新出山。因為袁世凱這個總司令不出山,他們這些師一級的將領遲早也會被撤換掉。落一個兔死狐悲、鳥盡弓藏的下場。
紫禁城的那幫滿洲貴族,最早還沒把武昌起義當回事,原本以為只是小股刁民鬧事,派軍隊去鎮壓就可以了。誰也沒想到,武昌新軍只是在湖北那麼鬧騰了一下,大清朝各省都跟著鬧獨立了。勢頭之猛,超乎載灃等人的想象。
江蘇巡撫程德全、廣西巡撫沈秉堃、安徽巡撫朱家寶、兩廣總督張鳴岐、山東巡撫孫寶琦等人,這些人可都是朝廷命官。面對載灃等人卸磨殺驢的新政,最後也跟著反了!他們認為反正也會被撤職,還不如搏一把。
後來迫於無奈,載灃等人只得把袁世凱又重新請回來。袁世凱這次回朝,心裡面門兒清,要不把那幫滿族親貴徹底搞死,自己肯定也是白白替人家打工。最後還是落個明升暗降,趕回老家的下場。而且老馮和老段跟中央政府頂著幹,肯定也沒有好果子吃。那麼,乾脆把這個大清朝滅了算了吧!
所以清末新軍不服從指揮,這個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新軍將領對滿洲貴族卸磨殺驢的做法不滿!
當然了,因為利益分配不公導致反滿,這個現象主要集中在北洋六鎮。而在南方各省的新軍中,情況與北洋新軍又略有不同。
比如湖北新軍,當年張之洞在位的時候,他對湖北新軍非常重視,投入了非常大的資金。但是當張之洞離職後,削減開支成了常態。這樣一來,新軍對清政府的不滿就可想而知了。在當時的湖北新軍中,革命黨的排滿宣傳基本處於公開化狀態!
舉幾個例子。在當時的湖北新軍中,像《揚州十日》、《嘉定屠城》、《孔孟心肝》這些痛斥滿洲人欺壓漢人的刊物,是可以在士兵中公然傳閱的。而像《商務報》、《大江報》等這些革命黨控制的報紙,因為他們經常會報道一些軍官剋扣軍餉、滿人欺壓漢人的報道,贏得了很多士兵的支援。以至於聲譽日起,報紙的銷量日增。
據當時人回憶:部隊裡的革命氣氛較濃,幾乎所有計程車兵都剪了辮子,表示對清朝統治的反抗,誰要不剪,就會被罵作豬奴才。
這第一類人員本來就對滿洲人的統治沒什麼好感,再加上裡面有很多人都是窮人,很容易受革命派鼓動;第二類人員是因為受到西方和日本新思想的影響,對滿州人的獨裁統治也非常痛恨。
除了湖北新軍之外,雲南和廣西新軍也是反滿的重要據點。據朱德回憶:當時雲南新軍和講武堂的官長,李烈鈞、唐繼堯、劉祖武、顧品珍等人,大多都是同盟會員,其他一些教官或者是同盟會員。有時候教官在上課時,說著說著就站在椅子上大聲高呼,讓滿州人的統治滾下去,大家不要當亡國奴!
南方新軍都是這種調調,新軍要不失控,還聽滿洲人的指揮,那才有鬼呢!
有人或許要問了:難道清政府不管嗎?
是的,清政府的各級官員還真的不管!上面不是說過了嗎?載灃一上臺就是各種理由收回權力,地方督撫誰敢當這個出頭鳥?要是被抓住了小辮子,丟官是小,丟命可就虧大了。而且還有一點,因為中央要集權嘛。所以地方督撫的任期都很短,通常就是幾個月或者一年,官員就要調走。這種流水官,他們才懶得管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呢。
所以新軍中的反滿革命宣傳,地方當局基本上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即使發現了,頂多解散組織、開除軍籍,採取的是息事寧人、不予深究的態度。

所以歸根到底的說,清廷對新軍的失控,其實是對官員的失控。雖然滿洲貴族一直在強調滿漢一家親的概念。但說的和做的,完全是兩碼事。在漢人官員看來,你吐出來的東西,還能再吞回去?如此厚顏無恥,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回覆列表
透過袁世凱控制呀,所以關鍵在於袁世凱。但是清朝控制不了袁世凱,所以是控制不了北洋新軍的。
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在其所轄武衛右軍基礎上,編練北洋常備軍兩鎮,連同武衛右軍、武衛右軍先鋒隊、自強軍,擴編建制,於光緒三十一年練成五個鎮,加上由袁世凱編練的京旗常備軍(後稱北洋第一鎮),合稱北洋六鎮。清廷視北洋六鎮為國家主力軍隊,用以拱衛京師和駐防京畿。六鎮內除第一鎮由滿人鐵良任統制外,其餘五鎮均由袁世凱的親信將領任統制,北洋軍閥集團的基本武力自此形成。
袁世凱為他的新軍制定了《斬律十八條》,規定"臨陣回顧、退縮及交頭接耳私預壓者斬;遇差逃亡,臨陣詐病者斬;結盟立會,造謠惑眾者斬;持械鬥毆及聚眾鬨鬧者斬;黑夜驚叫疾走亂伍者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