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如果按365天計算,一年=365天=8760小時=525600分=31536000秒。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週,就是一年。它有兩個週期,一個是恆星年,即365日6時9分10秒,另一個是太陽直射點在南北迴歸線之間來回移動而形成的迴歸年,即365日5時48分46秒。
中華民國成立以前,採用十二地支計時,地支既表示年、月、日,也表示時,將一天分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時辰。中華民國成立以後,採用公元記年、月、日、時,同時又保留中國的陰曆,公元記時,把一天分成24個時辰,比傳統的十二個時辰小一倍,故稱之為小時。
擴充套件資料:
除閏秒外,一小時一般等於3600秒,或者60分鐘,或者1/24天。 人類日常生活的時間度量一般是以小時為單位進行的。人類日常生活的時間度量一般是以小時為單位進行的,例如一天中的時刻,如早晨8點就是一天中的第八個小時。
1小時hr(h)=60分鐘min(m)=3600秒sec(s)
中國古代用“銅壺滴漏”的方法來計時,將一晝夜分成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相當與西方鐘錶的兩個鐘點。當鐘錶由西方傳入中國後,人們把中國的一個時辰叫“大時”,而把西方的新時間一個鐘點叫“小時”。後來,隨著鐘錶的普及,“大時”一詞逐漸消失,而“小時”一直沿用至今。
一年如果按365天計算,一年=365天=8760小時=525600分=31536000秒。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週,就是一年。它有兩個週期,一個是恆星年,即365日6時9分10秒,另一個是太陽直射點在南北迴歸線之間來回移動而形成的迴歸年,即365日5時48分46秒。
中華民國成立以前,採用十二地支計時,地支既表示年、月、日,也表示時,將一天分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時辰。中華民國成立以後,採用公元記年、月、日、時,同時又保留中國的陰曆,公元記時,把一天分成24個時辰,比傳統的十二個時辰小一倍,故稱之為小時。
擴充套件資料:
除閏秒外,一小時一般等於3600秒,或者60分鐘,或者1/24天。 人類日常生活的時間度量一般是以小時為單位進行的。人類日常生活的時間度量一般是以小時為單位進行的,例如一天中的時刻,如早晨8點就是一天中的第八個小時。
1小時hr(h)=60分鐘min(m)=3600秒sec(s)
中國古代用“銅壺滴漏”的方法來計時,將一晝夜分成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相當與西方鐘錶的兩個鐘點。當鐘錶由西方傳入中國後,人們把中國的一個時辰叫“大時”,而把西方的新時間一個鐘點叫“小時”。後來,隨著鐘錶的普及,“大時”一詞逐漸消失,而“小時”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