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武漢壹周
-
2 # 秋食工作室
回答樓主問題
最近在看的幾本裡,推薦兩本,一本是很有名的《酸甜苦辣鹹》,唐魯孫先生的書,連前言都沒有一上來就直奔美食主題的書;一個是劍走偏鋒的《海錯圖筆記》,已經出到第二本了,本以為是海洋生物的科普古籍現代白話版,沒想到翻了幾十頁,別的沒記住,光看著書裡寫各種海(hǎi)洋(xiān)生(dà)物(cān)了。
於是,稍微給介紹一下吧~
《酸甜苦辣鹹》說吃的書,現在來看挺多的,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叫自己吃貨,對於食物及其做法的介紹也五花八門。但是,看的越多,越覺得千篇一律,按照一個套路寫出來,卻缺失了自己的特色。沒想到,號稱“華人談吃第一人”唐魯孫先生的這本書,如同一朵清蓮一般,吸引了我。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精修的圖片,就是最簡單最樸實的文字,訴說著唐先生在日常吃食中的一點一滴想法和感悟。
書裡按照品類編寫目錄,有好些故事都讓人印象深刻,且不禁捧腹:
比如,說到“五香茶葉蛋”:唐先生生於北京,後移居到臺灣,一生遊歷全國各地,見多識廣,又諳熟各地的民風民俗,因此他對吃食的描寫,除了食物本身以外,還融入了其多姿多彩的閱歷和人生經驗。比如說,這個簡單的五香茶葉蛋,就是唐先生最愛之一。茶葉蛋大概是民間廣為流行的最親民食物之一了,每日的早餐或者夜宵,我個人總是會吃上一兩枚消饞解餓,但其實它背後還藏著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據唐先生描述,有位友人叫盧立群,曾一口氣吃下十七枚五香茶葉蛋,被尊稱為“五香茶葉蛋大王”,對於品質優劣、滋味濃淡都有深入品評。茶葉蛋以蘇浙皖三省跟贛鄂地區最為流行,到了年終歲暮及獻歲發春,茶葉蛋都成為當地的元寶。而上海人對吃茶葉蛋也很有講究,一過臘月二十三祭灶,若是去澡堂泡澡,澡堂對於熟客都會奉上一份元寶茶(包括一枚茶葉蛋附帶兩枚鮮橄欖),以示尊重和感謝。
對於五香茶葉蛋的製作方法,唐先生又“叮囑”到:雞蛋要冷水入鍋,然後改小火煮五分鐘(大火容易炸裂哦);茶葉要用上好的紅茶,因為越煮蛋黃越松,蛋白越嫩,好茶色淺味淡,久煮也不易變色,味不變苦(推薦臺灣花蓮鶴崗紅茶);雞蛋煮熟後逐一敲碎,要把蛋敲得疏密均勻,曲紋多姿,既增加了美感又促進食慾;另外,煮料裡可以放八角增加香氣,但千萬別放花椒,否則就破壞了清淡的茶香;最後,煮蛋的滷水一定要漫過雞蛋,否則茶葉蛋就會變成“鐵面無私的包龍圖”,又難看又難吃還不易消化。
再比如,我個人最喜歡吃的“打滷麵”,唐先生也有詳細科普:身為土生土長的北方人,唐先生對於麵食的喜愛是血液裡流淌的,特別是一提到老北平,就不得不說炸醬麵或者打滷麵。在書裡,唐先生告訴我們,打滷麵是分“清滷”和“混滷”的,清滷又叫“汆兒滷”(北京的朋友自己有沒有很親切),混滷又叫“勾芡滷”。打滷無論清混,都講究好燙,但口味最好的不是肉熬湯,而是口蘑丁熬湯,可以說是湯料中雋品。
做汆兒滷一定要比一般湯水口味重,除了白肉或者羊肉,香菇、口蘑、幹蝦米、攤雞蛋等一律切丁,最後撒點兒新磨的白胡椒和生鮮香菜,這才算是作料齊全。而勾芡滷,須得做得稠乎乎的才名副其實,當然做起來也比汆兒滷複雜。作料都差不多,還得加上木耳、黃花,雞蛋要打勻甩在面上,之前說過的所有配料改切片兒,整齊碼在面上,最後用鐵勺炸點花椒油,趁熱一澆,聞到椒香四溢,就算大功告成了。
當然,吃打滷麵也有奇聞異事,唐先生也毫不吝嗇的一一道來。唐先生的先曾祖慈生前喜吃麵,特別是打滷麵頗有講究,要滷不澥湯才算幾個,因此陪他老人家吃麵時,少不了要被挨訓。好友孫景蘇曾住在積水潭附近,經常光顧一個二葷鋪,經常用早起過的羊肉滷下雜麵,人家勾出來的滷,除了凝而不濁外,腴潤醇厚,調羹妙手,堪稱一絕。只可惜碰上七七事變,大家從此奔走南北,朵頤福薄了。又說到茄子素滷,北大劉半農與在宣武門外長樁寺的主持交往深厚,唐先生也有幸曾一起拜訪,午間壽全大師準備了茄子素滷麵招待。茄子是菜園子裡現摘現吃,小磨香油是戒臺寺自己壓榨,加上鋪派(伺候長老的雜役)的手藝高,在這清淨之地吃到一碗美味的茄子素滷,簡直比各大飯館的三鮮滷高明多了。
在唐先生筆下,食物不但有色香味俱全,而且充滿了嬉笑怒罵的小故事,甚至讀出一點點老頑童笑看人生的感覺。
《海錯圖筆記》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本書《海錯圖筆記》,作者張辰亮根據清代畫家兼生物學家聶璜繪製的《海錯圖》,進行分析考證,如同破案一般,找出圖譜中的生物在現代社會動物裡真身。海錯的“錯”,是種類繁多、錯雜的意思,漢代以前,人們就用“海錯”來指代各種海牙生物了。聶璜的《海錯圖》原本描繪了300多種生物,而張辰亮的筆記從中選出30種進行詳細解讀,用簡單淺白的語言,給我們描繪了一個生動的海洋生物發展史。
接下來,我就挑幾個常見的來跟大家說一說,這些海(hǎi)洋(xiān)生(dà)物(cān)的前世今生吧。
海夫人 — 淡菜青口,俱是夫人張辰亮說《海錯圖》裡最好認的就是海夫人了,十個人看畫,六七個人脫口而出:“這不就是淡菜嗎?”當然,它還有其他的名字,貽貝、青口、海紅、殼菜。沒錯,就是我們經常吃的那種貽貝。至於為什麼叫海夫人呢?古人還是有想象力的,“肉狀類婦人隱物,且有茸毛,顧號海夫人”。(我一臉黑線--!!!)
這個海夫人的吃法,可謂多種多樣,歐洲比較著名是法式奶油貽貝,西班牙海鮮飯裡自然也是少不了它;而華人怎麼吃,《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裡詳細介紹的“象山殼菜”就是它了。炒著吃,加上蒜蓉或者蔥油,吃的是那一口鮮嫩;蒸著吃,連鹽都不需要,一口一個肉質飽滿;去殼曬乾,隨便配點兒什麼青菜都是可口無比,如果加上紫菜做個貽貝紫菜湯,正可謂是“一鍋鮮”了。
鱘虎 — 智取蟹肉,名不副實《海錯圖》裡有一種能夠捕蟹吃肉的魚類,叫做鱘虎,張辰亮經過仔細推理發現,這個所謂高智商的捕蟹達人,其實可能是個謠傳。根據書中對鱘虎的描述,它應該就是現代的中華烏塘鱧,一種尾鰭上有黑斑偽裝成研究的魚類。一方面中華烏塘鱧經常鳩佔鵲巢,在螃蟹的舊巢裡棲息,被人誤認為是吃了螃蟹以後留在那裡,另一方面這種魚確實會吃一些比它身形小很多的小蟹,一口吞下,但絕不是傳說中那樣能夠吃掉大螃蟹。所以,鱘虎補大蟹,名不副實。
當然,就算鱘虎再厲害,都沒人厲害,被端上餐桌似乎是它們最後的宿命。福建人認為,鱘虎的滋補效果特別好,號稱“一魚頂三雞”,大概是因為鱘虎個頭小,一鍋湯燉至少需要五六條,自然是頂的過三隻雞了。據說喝了鱘虎湯,可以強身健體,滋補養顏,還可以防止小孩尿床。張辰亮認為吃魚肯定對身體有好處,但是喝了一肚子湯,夜裡沒準尿得更多。小耕再推薦一種吃法,鱘虎肉多刺少,清蒸來吃的話也是不錯的選擇呢。
所以,看到這裡你也明白這是一本什麼書了,如果想吃海鮮,買本《海錯圖筆記》按圖索驥,既能瞭解海鮮的各種小故事和小歷史,又能收集一些不同地區人對海鮮的不同吃法,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以上,希望有幫助~
回覆列表
美食類的書挺多,但要達到“好看”這個標準,卻並不容易。
美食是色、香、味集大成之物,單論食物本身,最好的感知方式永遠是一條舌頭,落到紙上,變成平平整整的一堆文字,魅力自然大打折扣。如果作者還是一味從食物如何如何好吃來描述,頓顯乏味。所以真正好看的美食書,一定是在食物之外,還有人、文化、社會,甚至是一片土地與一個時代的味蕾鄉愁。
臺灣作家焦桐有本《臺灣味道》,挺有意思。說食物先從風土人情入手,近現代臺灣多是移墾之人,其飲食亦滿載漂泊離散之根,充滿了錯綜複雜的互相角力與互相妥協。
最能代表臺灣特色的食物,要屬風味小吃,均是當年獨自漂洋過海、背井離鄉之人路邊攤起家。看上去再簡單不過的一味尋常小吃,蘊含其中的,是逝去的歲月與歷史遺蹟中,一代人半生難安的鄉愁。
書裡寫到的臺灣小吃,也很有代表性。有一些隨近年赴臺旅遊人數劇增,已經很為外人熟悉,比如說蚵仔煎、滷肉飯、薑母鴨、紅燒鰻、炸排骨、鳳梨酥、凍頂烏龍茶;
還有一些是本地人才熟識的老夥計,比如說筒仔米糕、豬血糕、菜尾湯、醬油膏、綠竹筍之類。
印象比較深的是“川味紅燒牛肉麵”,大陸習慣稱之為“眷村牛肉麵”,臺灣本地卻不這麼叫。川味紅燒牛肉麵源自臺灣岡山的空軍眷村,後由退役老兵播佈於整個臺灣。
其實,臺灣人從前並不吃牛肉,正是那些隨“國民政府”來臺的軍人帶來了吃牛的習慣。是以川味紅燒牛肉麵成為臺灣特色食物,實乃歷史的偶然,人之情思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