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878901

    我就是愛講道理的人。我的兩個女兒,我也是給她們講著道理長大的。我認為和孩子們是朋友,要相互尊重。我像我父母關心幫助我們那樣去關心幫助孩子們。我是想做一位賢妻良母、一個合格的母親的。但是婆家人的態度和作為對我干擾挺大。由於我和丈夫的不成熟,我們在女兒們童年時代給她們心理留下過陰影。我們都打過女兒,只是有手輕手重之區分。生氣使我精神崩潰、病魔纏身、躺倒在床上,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我還怎麼做身教?!女兒們在爺爺,姥爺,和我姐妹的關心照顧下才得以慢慢長大。那時候,我們工資低,生活不寬裕,是我母親給我倆個女兒做衣服穿:夏天穿的,春秋穿的,還有冬天穿的棉大衣。一做就是做一對同樣的。我感恩母親!當女兒們成人以後,我們意識到自己虧欠雙胞胎女兒很多很多。於是,我們補償母愛父愛,在經濟上幫她們錢,在體力上幫助她們照顧幼兒,幫助她們做家務。為女兒們,為孫輩們保持一個完整的姥姥家,不能讓他們的心靈再受傷害。我所堅持的一切也值啊!儘管講道理的孩子們善良單純,遇到坎坷會比別人多。但是,自強不息,勇敢和困難做鬥爭,戰勝自我,就會不斷達到新境界,能做到從容面對生活,微笑著面對人生的。謝謝閱讀。

  • 2 # 日暖煙輕唐老師

    天下沒有不懂事的孩子,如果要孩子懂道理,家長首先得要做得有道理,做得有道理,遠比說的更有道理。

    “講道理”是很多家長常用的一種教育方式,往往發現講道理,對很多的孩子來說沒有什麼用。

    教育並不是一件“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個主動和建設性的過程。

    要讓孩子“明白道理”,不僅要把道理告訴孩子,必須的要讓孩子有機會在實踐中獲得連續不斷的經驗。

    思想家盧梭曾說過,三種對孩子不但無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教育是門藝術。

    我們經常看到,同樣的是一個學生犯了錯誤,有的老師批評,他能接受批評的態度非常的好,那有的老師批評他卻頂牛,為什麼呢?

    這就是溝通的藝術。學會跟孩子進行溝通,心與心的溝通,啟發或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讓孩子在行動中認識自己的不足。

  • 3 # 使用者水大魚大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分清孩子的年齡段。

    如果你的孩子是一至三年級的孩子,那麼批評、教育和講道理是起作用的。

    如果你的孩子是四至六年級或七至九年級的孩子,批評、教育和講道理是起不了太大作用的。

    我們認為學前班的孩子也就是幼兒園小中大班的孩子,他們所需要的是批評、教育和講道理。小學一至三年級的孩子也需要批評和教育,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他們所接受的教育是指令性的、強制性的和指導性的。作為老師或家長的你,你讓你的學生或孩子怎麼做,他們都會認真去做,因為他們不具備抵禦能力和抗變能力。他們所具備的只是執行老師和家長的要求,照著老師和家長的話去做,你讓他腰板挺直,雙手放在課桌上認真的聽老師講課,他(她)立馬就會去執行,因為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強大的執行力。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從成長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去分析,他們擁有的能力是執行要求、聽話去做。

    待孩子到了四五六年級以後,所有的老師和家長都能感覺到這一群體的孩子很不好去說教,很不聽話。但是,當他們要認真聽話的時候,做老師和家長的必須以孩子的主張為第一意見。孩子們的要求如果是對的,老師或家長就沒有必要去阻攔孩子的想法,必須要讓孩子的想法在生活中得以實現,這就是要滿足孩子的需求。

    如果你的孩子是高年級的孩子,比如說四五六、七八九年級的孩子,那麼做父母的你對孩子批評或是講道理是起不了關鍵性作用的。關鍵性的作用是要求做父母的你要降低自己的身份,在你孩子面前要輕聲輕語,在關懷的基礎上要問你的孩子:“今天的飯菜可口嗎?你吃飽了嗎?”試問,我們閱讀此篇文章的父母,有誰在你孩子放學的第一時間是用這種方式與你的孩子去交流的?即使有,也是為數不多的。

    所以,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以自我為中心,只要把孩子合理的所需所求加以引導,孩子則會順著你的引導漸漸的步入健康成長的環境。我們之所以講,要讓孩子與父母的融為一體,建立一個共同交流的平臺。這樣做了,做父母的你就會更加深入的瞭解你的孩子,比如你的孩子喜歡跳繩、踢毽子、玩魔方等等。因為他們所需,所以他們有所求。無論是對學習,還是對學習以外的其他知識面,做家長的你都應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一旦孩子的學習興趣確立了之後,那是誰都更改不了的。我們要遵守這一法則,同時也要遵守這一規律,法則與規律健全了,孩子學習難的問題就解決了。

    因此,教育孩子的上策是:與孩子融為一體,在孩子面前以靜以柔為主,多建議,少指責,少批評,多讚許。這是一個成功家長的你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希望你的孩子能好上加好。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感謝閱讀。

  • 4 # 國學生活之

    我認為上上策是先教會孩子怎樣“做人”…… 教育孩子的時光是有保鮮期的,一但錯過,再無時機了。

    注重言傳身教,繼而潛移默化的給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的好習慣!

    多陪伴孩子,陪伴對任何人來說是大於金錢與物資的給予,對孩子的陪伴是任何東西代替不了的。

    多關注孩子,隨時引導,教導孩子,心平氣和地與孩子進行溝通。

    想各種富有轉化力的方法來獲取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及敬佩之心。

    對待判逆期的孩子,父母要保持一種冷靜的心態,觀其顏變,用軟硬兼併,收放自如的方法慢慢來引導孩子走出判逆情緒。

    切勿使用置之不理,隨其任性發展的態度,或以長輩的身份急於形成的來強制管教孩子,從而適得其反。

    總而言之是耗費心血,多費精力與時間多多注重自己的孩子,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開花結果。

    別讓金錢與利益矇蔽了雙眼,模糊了心智,佔用了陪伴教育孩子的時間與精力。等醒悟後,轉過頭來,管教孩子的最佳時光也飛逝了,後悔之晚矣!

  • 5 # 與倆屁孩共成長

    講道理是下策,發脾氣是下下策,上策是啥呢?很多人都會講是以身作則,樹立好的榜樣。但那真的是一種理想狀態,家長可以在某些方面成為孩子所效仿的、崇拜的物件,但家長並不是萬能的,也不是萬能靈藥,當孩子惰性來襲,或者是拗性上來,再多的榜樣對於孩子來說都是無意義的。有些時候,孩子需要的是一種推著他或她走的更堅定的一種力量,這種力量任何溫情默默的道理與共情都是無法取代的。所以有時候很無奈,“發脾氣+講道理”可能才是上上策。

    聽起來似乎是個玩笑,但是現實其實就是這樣。發脾氣是為了告訴孩子你別無選擇,必須這樣做;而講道理則是為了在事後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或者為什麼必須這樣做。

    幾天前母親節,大家都在熱議“你是一個好媽媽嗎?你有沒有打過孩子?有沒有衝孩子發過脾氣?”,從回答上來看,貌似能夠控制住自己的媽媽真的很少很少哈,除非是根本不必須操心孩子的教養,有專業人士專門負責... 我所在的一個媽媽群,一個媽媽老師的回答特別讓我印象深刻,“打,為什麼不打?打就要一次把他打怕,讓他以後再也不敢了。而且一定要把道理講給他,為什麼打他,一定要讓他心裡明白。”

    看到上面的話,我的眼前就出現一個虎媽的聲音,極力要在孩子面前樹立自己的權威。這位媽媽的做法,其實我不敢苟同,我覺得讓孩子知道自己錯,不一定非得是打的方式,對於小小孩,打是讓他們長記性的最有效模式;但是對於有了一定自我思維的大孩子,打卻未必是一個好的選項,一來很傷孩子自尊,二來孩子其實很重視自己父母對自己的態度和評價,對於親子關係良好的家庭,父母的生氣事情已經很是讓孩子感到畏懼與內心的不安。

    但是這位媽媽的態度,我是支援的。就是說,家長的態度一定要明確,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一旦當家長髮現孩子的某種行為不對,需要加以糾正時,必須統一戰線,同時對孩子表現出堅決的態度:不改正就不會獲得原諒。要知道孩子之所以稱之為孩子,就是因為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都還處於成長期,不具備成人思維。當孩子發現他透過哭鬧可以逃避父母的責罰時,下次面對責罰,孩子的大腦永遠的第一反應就是哭鬧抗議,而非去思考自己有沒有錯誤,以及服從父母的指令。父母可以與孩子做朋友,但必要的權威還是不能沒有。因為父母不僅是孩子成長的陪伴者,還是孩子的教育者,承擔著幫助孩子成長的重任。

    所以我覺得要避免家庭大戰,最理想、最現實的親子家庭關係是:父母與孩子為伴,尊重孩子的意見,同時也與孩子立好規矩,哪些原則性的事情一定不能做;並與孩子建立一種默契,當父母表現出哪種狀態時,他或她的要求是一定不會得到滿足的,他或她必須正視現實,或者服從,或者尋求其他解決之道,哭鬧一定是無效的。

  • 6 # 成長樹下

    教育孩子的上策應該是“引導”和“示範”。

    孩子犯了錯,對他發脾氣肯定是不對的,講道理又收效甚微:小孩子聽不懂,大孩子不屑於聽懂……家長一般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了,怎麼辦呢?

    其實,家長可以換位思考一下,抓住孩子的心理,去引導孩子,以身示範正確的做法。

    比如,孩子在玩積木,搭來搭去就是搭不好,最後小性子上來了,把積木一推哭起來了。

    如果家長給孩子講道理:“好孩子不哭,沒事不要著急,慢慢來!看著這個圖重新搭一次試試”,孩子可能會哭得更兇了,好像對積木已經深惡痛絕,不要再跟它玩了!

    其實,孩子也是想玩好的,哭是覺得委屈不知該怎麼做。家長可以這麼說,“我看你剛才是這裡沒搭好,媽媽給你搭一次,你也在旁邊看著一起搭”。然後,指出孩子錯誤的地方,引導孩子正確的思路,這樣孩子搭好了就會立馬高興起來的。

    教育孩子需要多總結經驗,耐心一點,多換位思考。

  • 7 # Sunny小房子

    如果說教育孩子“講道理”是下策,發脾氣是下下策的話,我認為上策就是言傳身教。

    孩子不會聽你說了什麼,畢竟孩子是模仿力是超強的。

    1、道理還是要講的,只是功夫要用在平時。

    一味的說教對於孩子來講,是一種折磨吧。但是也不能說講道理有什麼不好,我們跟孩子講一句話,你要告訴他,你要他這樣做的原因。

    從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就要開始給他講邏輯。而不只是粗暴的告訴孩子,你要怎麼做。

    等到孩子長大了,才去跟他講道理,孩子不一定會吃這一套。

    2、再說說發脾氣,對於孩子的影響

    很多大人會跟孩子說:我對你發脾氣,是因為我愛你。可請每一個曾經這樣說過的人,反思一下,這句話是真的嗎?

    孩子會因為父母的發脾氣,一瞬間被嚇到,腦子一片空白,內心被恐懼佔領,此時孩子的智商也很弱。

    父母對孩子發脾氣,多半是自己有需求未被滿足。還有一種原因是因為自己小時候也是被如此對待的。

    當我們內在有需求,而因為自己不能滿足自己,面對孩子的各種需求時,我們便會發怒,其實本質上是對自己生氣,生氣自己為什麼不能照顧好自己,再照顧好孩子,和孩子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

    換個角度來講,當我們能夠處理自己內在矛盾時,我們看世界看孩子的角度和方法都會不一樣了。

    3、上上策,其實是言傳身教。

    暢銷書作家王瀟,是一個健身數十年的不老少女。她堅持使用效率手冊,帶著所有趁早星人健身變美,實現階段性目標,成為無數人的榜樣。

    她的女兒問問也非常優秀,從5歲開始使用習慣養成手冊,自己給自己規定每天要做的事情。

    這樣看來,其實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努力學習,那麼父母就不能放棄自我成長的機會。如果希望孩子有閱讀的習慣,我們就要每天堅持讀書。如果希望孩子擁有運動習慣,那麼我們自身要熱愛並堅持運動。

    一切的一切,因為有了榜樣,就會不一樣了。

    孩子不會聽你說了什麼,只會看你做了什麼。他看到的會記在心裡,當自己遇到同樣的情境時,便會喚起那份跟父母相關記憶。

    所以,我們要做優秀的自己,讓孩子有依照的榜樣,成為孩子成長中的燈塔,照亮他的內心,成為他的標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底旅遊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