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蜜桃姐姐
-
2 # 家語幼學
對於兩歲多寶寶特別喜歡說“不”“不要”這個階段,最好的引導就是接納!
兩歲多的寶寶為什麼特別喜歡說“不”“不要”呢?
他說不要,並不是我們大人理解的拒絕。你問他“要不要吃飯”“要不要喝水”“要不要找小朋友玩”。他們都回答“不要”。其實他們並不是真的“不要吃飯”“不要喝水”“不要玩”。
他只是想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區分“我”和你的區別,建立“自我”的概念。這是他自我意識敏感期的萌發階段。
面對寶寶特別喜歡說“不”,家長不用太過緊張。正確理解孩子自我意識的敏感期,提供輕鬆的成長環境,更有利於引導孩子度過這個時期。
一、不要刻意糾正他的說法。寶寶特別喜歡說“不”,是在透過語言來感受“我”與他人區別的快樂。家長無需特意糾正他們,不必非得和他爭論辯證,不強迫他們順從我們正確的語言表達方式,這就不會影響他的敏感期,過一段時間就過去了。
二、不要批評孩子的行為。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自我構建的過程。孩子不能準確回答問題,家長不要批評孩子為什麼這麼笨,責怪他這麼簡單的問題都答錯。記住,孩子回答的不是你的問題,而是在經歷他的自我意識敏感期,家長應耐心引導,讓他們向良好的人格靠攏。
三、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父母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意見,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認識自己。同時,支援孩子去決定與他相關的小事情,讓他感受到自己的成長,更好地度過自我意識這個敏感期。而且透過這樣鍛鍊成長起來的孩子,處事會更有主見,更自信,獨立能力更強。
父母擔負著對孩子基本性格定型進行的最終指引工作,任重而道遠!
-
3 # echo小茵茵
兩歲左右的孩子開始進入人生第一個叛逆期,也可以叫執拗期,這個階段孩子自我意識萌芽開始出現,有了自我意識當然就不那麼聽話了,一直說“不”活著“不要”就是這個階段孩子最明顯的特點。
孩子說“不”實很多時候並不知道自己在反對什麼,比如有的時候明明該吃飯了,就是不吃飯,其實他也是餓的是想要吃飯的,但是就是為了拒絕而拒絕。這個時候往往很讓大人頭疼,因為這樣一來很多必須要做的事情似乎沒辦法和孩子協商,經常容易讓人很惱火。
為此困擾的爸媽們可以試試下面這兩種辦法:
1. 反著表達你的訴求。
對於為了反對而反對的小朋友,這一招還是很好用的,比如你讓他去洗手,他就是不洗,你就可以說:“那我要去洗手,你不許洗。”往往孩子就會說,不行,他就是要洗手。
2. 語言上順從,行為上堅持。
當我們明白了孩子的叛逆其實只是為了維持自己的獨立性,那就需要尊重他想要獨立的意識。當孩子發現你是允許並且尊重他的話語權的時候,至於他到底在反對什麼他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了。我曾經試驗過,牛牛出門不願意穿鞋,我就說:“好的,好的,牛牛不願意穿鞋。”
然後一邊和他說別的事情一邊默默地把鞋給他穿上了。
孩子的自我意識是需要被尊重的,這樣他就會慢慢找到自己的需求和大人要求之間的平衡。
-
4 # 幼教咖
我舉個例子:鄰居家的鵬鵬今年兩歲多了,媽媽和我說現在鵬鵬非常叛逆,媽媽問他要不要吃飯,孩子會說“不要”;問他要不要洗澡,他還是會說“不要”;問他要不要出去玩會兒,他還是在說不要。而每次出去玩,小朋友想拿他玩具玩,媽媽問他是否可以分享,他也總說“不要,這是我的,不給你玩。”鵬鵬媽媽覺得這孩子又自私又叛逆,真是個煩人的寶寶。
其實不只是鵬鵬,我兒子現在不到兩歲半,也總是喜歡說“不要”,而且總是拒絕我的幫助,他越來越想獨立去做一些事,可又由於能力有限,每次還是會尋求我的幫助。而當我主動想要幫他的時候,他依然會選擇拒絕,比如他拒絕我給他洗澡,因為他想在水裡玩汽車;他拒絕我把他的車收納起來,因為他想隨時看到它們;他拒絕聽從我的安排,總是他想什麼時候出去玩就什麼時候出去……
漸漸地,我發現他越來越渴望強大,而我的想法、意見也越來越被他忽略。那麼,到底為什麼孩子從兩歲開始表現得異常抗拒,總是在說“不要”“你走開”,作為父母,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孩子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呢?
1.反思自己,是否曾對孩子說過太多“不要”作為父母,當然是想保護孩子,為了防止他受傷,我們總要告訴他哪裡碰不得,哪裡去不得,什麼吃不得,等等,比如“你不要碰這個,會把你燙到”“你不要摸這個,會把你扎到”,“你不要吃這個,會把你辣到”……因為父母說過太多的不要,導致孩子在出現自我意識後,會對媽媽的話產生抗拒心理,他也學會了勇敢說“不”。
2.孩子自我意識和語言能力的雙重爆發孩子從兩歲開始他的自我意識已經萌芽,而同時語言能力也處於高速發展時期,這時他意識到了語言的威力,當媽媽命令他一些事的時候,他突然意識到原來我也可以說“不要”。所以,兩歲孩子說“不要”是一種正常的自我意識和語言能力發展促成的現象,說明孩子正在長大,我們應正視這個現象,不要將其視為管教不當的問題。
3.尊重孩子說“不”的權利作為父母,我們要明白,孩子不是我們的附屬品,他是一個獨立的,擁有獨立人格的個體,我們應尊重他們的想法。同時,對於一個兩歲多的孩子而言,語言能力顯然不完善,很多時候他們的表達並不代表內心的真實想法。
建議父母耐心傾聽孩子說的話,並試探性引導他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對於一些不合理的要求父母要予以引導就糾正。此時的打罵不利於孩子自尊自信、獨立人格的建立,是決不可取的。
4.父母的愛可幫助孩子儘早結束叛逆期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叛逆期時難免忍不住發火,比如你讓吃飯,他偏苦惱著看電視;你讓穿好衣服出去玩,他偏躺床上扭扭捏捏;你讓收拾好玩具,他偏把玩具扔的到處都是……心神疲憊的媽媽總是跟在孩子屁股後面收拾東西,另外還要面對一大堆家務、工作,這時很容易發火。
建議父母在此時多些忍耐,要知道孩子叛逆的背後其實渴望的是更多的愛、關心和尊重,也只有父母給予孩子充分的愛才能使孩子儘早結束叛逆期。
5.對於孩子的無理要求,要學會拒絕和無視兩歲孩子雖自我意識開始萌芽,但同時他們缺乏認知能力,也缺乏是非判斷能力,有些事情明明不可以做,可他們還是非要做,這時就涉及到一個關鍵的拒絕教育。
孩子可以說“不”,父母也可以說“不”,如果孩子因為父母拒絕了他的無理要求而選擇哭鬧,那就任由他哭去,不能讓孩子認為可以用哭鬧來要挾父母,否則到了青春期父母就真管不住了。
-
5 # 積木育兒
兩歲多的寶寶,到了他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凡事想自己嘗試,凡事喜歡說不,也是大家稱呼的“Trouble Two”或者“Terrible Two”。怎麼應對和引導,方法各執一詞,不一而論。
首先,寶寶其實在說不的時候,他想說什麼,想做什麼?家長要多問問。“寶寶,我們喝奶吧!”“不喝。”其實寶寶在說,我現在不想喝,我想等到渴了再喝。
寶寶看到新奇的東西都想去摸一摸,但不知道哪些是危險的,我們越是阻止他卻越是偷偷去動,這時媽媽可以耐下心來,告訴孩子危險在哪,如果是有電的,我們可以暫時把電關掉。如果是怕摔的,我們可以趁機告訴孩子各種材質的區別,2歲多可以透過觀察辨別玻璃、瓷器、木質等,一些怕摔的要輕拿輕放,在地上觀察擺弄。
其次,在家親子游戲的時候,儘量不要跟孩子說“不”,用“可以……”來代替,不想讓孩子玩水弄的全身都是溼的,可以說“我們可以晚上洗澡的時候玩水”,吃飯的時候堅持要自己吃,弄的到處都是,我們可以將幹食和菜類放到寶寶面前的碗裡,一邊說“寶寶自己吃一碗,媽媽陪你吃一碗”,一邊把粥類流食喂到孩子嘴裡。多多允許孩子嘗試,他從不會到會是需要不斷的試錯,允許他的時候,他也會自己注意去儘量避免一些問題出現。
最後,這段時間也是建立規則意識的關鍵時期,前面說的不意味著完全由著孩子。規則建立的時候要溫和而堅持,慢慢就會發現只要媽媽說這是規定,孩子不哭鬧也會很容易接受了。
-
6 # 寶貝的笨媽媽
孩子剛出生到兩歲半之前一直認為和媽媽是一體的,所以依賴關係佔主要地位。孩子到了兩歲半左右,他的自我開始發展出來,開始意識到我和別人的區別,這個發展的表現就是開始喜歡說“不”,“不要”等“不”字打頭的否定句,所以,孩子有這個表現,你應該高興,孩子發育的很好,很正常,他正在努力的構建自我,不要去阻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幫助和支援。
-
7 # 七天兔子
因為這是他目前最直接的回答。太複雜的拒絕還不太會。這有問題嗎?孩子的成長在繼續,這個過程中總會出現些許大人煩惱的問題。讓我們和孩子共同成長吧
回覆列表
寶寶對“不”這個詞的迷戀其實就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可以這麼做。寶寶剛剛發現自己有一種意志,於是就想一直鍛鍊它。
家長能做什麼1.提供兩個選擇
提供有限的選擇絕對是避免與孩子爭論的最好方法。“你今天想穿白色的鞋子還是紅色的鞋子?你要水還是牛奶?”“該選擇了!你想把你的積木還是小車放呢?”在這個階段,兩種選擇已經足夠了,這個技巧可以用於從穿著打扮到玩具整理的任何事情。還可以穿插計數,有時與優柔寡斷的學步兒一起會需要這個:“我數到10,然後你選擇,或者我會為你選擇。”一旦開始倒計時,孩子可能會變得果斷。
2.提供適宜的選擇
爸爸媽媽必須記住這個事實:你知道比孩子多,事實上一切都可以變成一個選擇。比如,我們可以說:“你是想現在下車,還是玩兩分鐘,然後下車?”不管怎樣,孩子都得下車。讓孩子覺得自己有選擇的餘地,有選擇性,但同時也達到了家長要的目的,這不是很好嗎?
3.教孩子其他的反應
4.節儉地使用“不”
蹣跚學步的孩子可能在不停說“不”,部分原因是他經常聽到爸爸媽媽對他說“不”“不行”“不能”這類的詞。如果是這樣的話,爸爸媽媽最好儘量減少自己使用這個詞的頻率,並儘可能使用替代詞。一種策略是用更具體的其他短語來代替這個詞,比如“在樓梯上玩是不安全的,我們下來吧”“我們不打小貓”或者“請輕聲說話。”
5.站穩腳跟
有時候,儘管我們竭盡全力避免或分散注意力,但最終還是會和孩子對峙起來。如果他停在街道中間,拒絕移動,不要再和他多說,直接行動,把他抱走。個別情況下,面對孩子的拒絕,有時說“這不是我可以給你選擇的時候”是非常恰當的。“現在沒有選擇,我知道你不喜歡這件事,我很抱歉,但這就是現在的情況。”甚至可以說:“我是媽媽,這就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