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幼兒園張老師

    不可能吧?都交了學費,這麼做有什麼好處呢?

    人做事都是有原因的,或者是利益問題,或者是情感需要,小孩子家長交一樣的費,老師們肯定想把孩子照顧好,防止生源流失,怎麼會做這種事呢?

    但是也有一種可能,比如戶外活動時間,有的孩子畫畫沒畫完,在教室畫畫,有的畫完了就和一個老師出去玩,正巧回教室,這個場景被其他家長看見了就是這麼個情況了。

    有不滿應該直接溝通,說得越開大家心裡越敞亮的。

  • 2 # 國際小飛豬

    從所提問題字面來看,同一個幼兒園的孩子肯定不適合這樣分開來對待!作為家長,每次學校自由選擇購買教育方面滴資料時候,就是擔心孩子沒買資料上課會區別對待,所以只要幼兒園買互動學習資料我們都是儘量買!而作為幼兒園,無論什麼情況下要考慮孩子心裡教育滴重要性,區分對待孩子會認為老師不喜歡他。所以,無論什麼情況,幼兒園都應該一視同仁!相同對待!

  • 3 # 小歡媽育兒

    首先如果這個問題真實存在的話,那麼無論是於情於理一定是不合理的,受到區別對待的小朋友家長一定要及時的尋求專業幫助,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其次如果學校真的出現這樣的問題,家長完全沒有必要把小朋友送到這樣的幼兒園來學習。這樣的幼兒園只會讓下朋友養成不好的學習習慣和風氣。孩子來到這裡上課也一定還會遇到其他的差別對待。這樣的話其實對孩子而言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正常情況下不管是什麼幼兒園其實都不應該對孩子有區別對待的現象發生。這樣的話大致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有:

    1. 讓孩子產生自卑,或者自負的情緒。在教室的孩子會有一種優越感,覺得別人比她們低一等的感覺。而在教室外的同學則會感覺自己比教室裡的同學差,覺得自己不受別人喜歡所以才會被攔在門外。

    2. 讓孩子學不會什麼是公平,什麼是尊重。孩子們都是平等的,但是如果真的經常發生這樣的情況孩子自然而然就會覺得這樣才是公平。慢慢的這些孩子就會被帶偏。

    3. 讓孩子心靈受到傷害。從而導致日後會產生反社會型人格。從小受到不公平對待會讓孩子的內心變得黑暗。如果不及時疏導可能會危害自己危害社會。

    這樣的學校會對孩子的影響其實還有很多,家長一定要及時處理,不管學校的教學條件如何這樣的行為足以說明這個學校的品行,所以不去上也許是正確的選擇。

  • 4 # Ladaybug

    我們住在城中村,對面是高檔小區,我路過對面小區幼兒園時發現那個幼兒園操場好大,於是我萌生了想把寶寶送那個幼兒園去的想法,那天我去問保安在那裡上學需要什麼手續?保安斜眼睛看著我問:你是哪個小區的,我說我是對面的。他很藐視的說:對面的不要。

    經歷了這種對待後我再也沒想去那裡上幼兒園了。我們聽說在5公里外的城中村有不錯的幼兒園,寶寶又喜歡坐校車,我們就送他去那裡讀書了!

    每天早上,我們都會去一個小賣部前等車,有一次我兒子想去裡面買益力多,一排也不少了吧,進去時,那老闆娘真的非常的尖酸刻薄,我問她益力多多少錢,好像搞得我欠她錢一樣非常不耐煩的看了我一眼,我當時挺不好意思的,我拿去給錢,她就在那裡數錢,我暈哦,我才是顧客好吧,她把益力多掃了一下,12元,她說。我用微信支付後,我說有吸管嗎?她不耐煩的說沒有,廠家不配!從那以後我再也不去她那裡買東西,什麼人,我去買東西還刻薄我。她放一個爛電瓶車外外面,碰都不能讓人碰一下。

    那天我看見她女兒的書包是對面幼兒園的包,我心想這孩子還不錯吧!有一天送兒子上學後沒事做,帶著女兒路過對面小區的幼兒園去超市時,聽到園子裡放著廣播,看見園子裡站滿孩子,不知誰在上面講話,下面還有孩子提問,好像是在教關於安全的事項,我走過大門時,幼兒園大門卻緊閉。外面站了好些同學和家長,孩子們個個表情難過,家長們卻很安靜的等著,也包含那小賣部的老闆娘和她女兒!我當時走過,心裡暗自慶幸:還好我兒子沒有在這裡上學!

    真的,當我路過那裡時我都為這些小孩感到難過,一大早就被關在學校外,或看著或聽著別人學習,可想而知一天的日子的多晦氣!

  • 5 # 最美幼兒緣7

    幼兒園對孩子區別對待合適嗎?當然不合適的,幼兒園應該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孩子,畢竟孩子上幼兒園他交的錢又不是分為三六九等,一個班級裡面的孩子交的學費肯定是一樣的,為什麼要區別對待孩子呢?所以這個時候我覺得應該是不太現實的情況發生。

    如果就像題主所說的,小區內的孩子學習的時候,小區外的孩子就要在外面等著,那麼這樣的情況還是建議家長了解清楚事情的真相。畢竟學習這樣的事情又不是什麼機要秘密,還藏著掖著,難不成小區內的孩子學習比小區外的孩子學的東西多嗎?

    幼兒園禁止老師區別對待任何一個孩子,那麼如果幼兒園老師出現區別對待孩子的情況,說明肯定是有一定的問題和原因。比如說有的老師屬於比較勢利的老師,她對於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家長工作比較好的孩子就會特別好,對於一些農民或者打工的家庭家的孩子就會非常普通,甚至會出現不理不睬的情況。

    還有的幼兒園老師會出現區別對待孩子的情況,是根據孩子的學習能力來定的,有的孩子特別聰明,學習特別好,老師就會特別喜歡這樣的孩子。那麼反之有的孩子反應特別慢,學習也不是很好的那種老師就不會喜歡他們,比如幼兒園有什麼上公開課的活動,老師就不會帶這種孩子,就會帶特別聰明,他們喜歡的那些孩子。

    其實還有一種可能,不知道是不是這樣的情況?我一個鄰居告訴我說:她孩子所在的班級有一個特別奇怪的現象,每一次幼兒園組織什麼參加競賽或者是比賽活動的時候,他們班級總有那麼幾個孩子,每次都能得到一等獎,有的時候家長去看,就是這個孩子根本不應該得一等獎,最後的結果就是這個孩子總是能得一等獎。

    後來家長髮現說班級裡面所有的得一等獎的孩子,全部是老師的孩子。這個時候我相信很多人對於這樣的情況可能就會特別瞭解是什麼樣的原因了,不管其他的小朋友再怎麼努力,再怎麼用功都比不上老師的小孩,即使這個老師的小孩他什麼也不會,他講的也不好。

    這樣幼兒園這樣的做法就有點過分了,既然你組織一些活動就要公平公正,不能因為一些外在條件而影響孩子,這樣對於其他小朋友也是不公平的。我相信時間長了對於幼兒園的名聲也是不好的,因為既然大家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那麼等下次在參加活動的時候會非常影響其他家長參與的積極性,甚至有的家長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參加了,覺得幼兒園的評判標準是不公平的。

    其實嚴重的還會影響幼兒園的招生源,因為家長旁邊肯定有親戚朋友家的孩子以後也會上幼兒園,這個時候如果其他人向這部分知情的家長打聽情況的話,其他的家長就容易產生不讓孩子來這所幼兒園上學的情況。所以為了幼兒園以後長遠的發展,幼兒園一定要堅決杜絕老師會出現對孩子有這樣的情況。

    我原來還見到過這樣一種現象,我相信可能很多家長都會知道,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幼兒園會統計家長的資訊,包括家長的工作單位,職位以及工資等情況。其實如果老師瞭解家長這麼清楚資訊的話,絕對是有問題的,後來其他家長就會發現,對於一些在政府機構上班或者是自己當老闆的家長的孩子,老師就會特別對待,不管是參加活動也好,還是在學習方面也好,這部分孩子總能優先得到特權。

    其實像這樣的情況可能比較好理解一點,說明老師就是比較勢利才會出現區別對待孩子的計劃,根據家長的描述大概可以看得出來,孩子上的幼兒園應該是一所在小區內構建的幼兒園。所以這樣的幼兒園有可能在孩子交學費方面確實是不一樣的。比如就給我們買房子一樣,對於本公司職工要買房子的話,肯定是內部價,比較便宜,那麼對於外部人員買房子的話,價錢可能相對來說要貴一點。

    孩子上小區內的幼兒園也是一樣的,如果孩子剛好在這所幼兒園裡面居住,那麼他的學費可能相對來說比外面的孩子要便宜一點。比如有的幼兒園為了吸引招生源,會做一些廣告宣傳,對於小區內孩子報名的話可以給送什麼東西或者是減免多少費用等等。

    但是我覺得幼兒園老師應該不會出現說小區內孩子學習小區外孩子在外面等著的情況。因為實在搞不懂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做法?老師這樣的做法真的是有點匪夷所思,難不成小區內孩子學的東西要比小區外孩子學的東西多,或者是小區內孩子和小區外孩子學的內容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幼兒園才會出現這樣的做法?

    搞不懂為什麼一個小區內的孩子和小區外的孩子,他有什麼好區別對待的?並且學習為什麼不能同時學呢。是不是孩子的能力不一樣,所以老師要分兩批來讓孩子學習?所以這個時候我覺得家長是有必要向老師瞭解一下情況的。我相信外人應該是沒有辦法給家長講清楚的,因為這個情況太特殊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Faker這麼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