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手大做
-
2 # 大神叨叨叨
寶寶上了幼兒園,從家裡走向了一個小社會,身邊沒有寵愛的親人。每一個小夥伴都是跟自己一樣獨立的個體,此時,對孩子來說學會跟不同的小夥伴交往是需要時間適應和學習的,大人進入社會尚且需要適應,更不要說小孩子了。
交朋友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堂必修課,那如何引導孩子交朋友呢?
家長要適時引導孩子,讓孩子學會主動。現在每個孩子都是爸媽手心裡的寶,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這也讓很多寶寶只知道被動的等待接受,對跟人交往變得膽怯。
家長要告訴孩子謙遜友善朋友多,讓孩子主動的去跟別人交流,並跟小夥伴分享玩具零食等。
帶孩子多出去走走,增長見識。現實生活中很多這樣的例子,同樣4歲的小朋友,一個見人大方打招呼,一個躲在媽媽身後不敢出來,那個大方打招呼的人一定是父母經常帶著到處走,而且父母總也在鼓勵孩子大膽的說話,大膽去做事情。
因此,父母要多給孩子建立一些社交環境,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鼓勵他們在公開場合發言,慢慢的讓孩子走出封閉的自我,擴大自己的交友圈。
記住,朋友不在多,而在於所交的人也一樣真誠的對待自己。
對於寶媽說孩子難過的問題,要知道我們不能讓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喜歡自己,只要做到大多數人喜歡自己就好了。學會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相信一定也會交到很好的朋友。
-
3 # 育兒大天地
交朋友是孩子的自發行為,也許你家孩子的朋友已經遍佈幼兒園了,所以家長無需刻意引導。但是家長要幫助孩子正確認識朋友的含義,引導孩子交良友。
告訴孩子要主動和幼兒園的小朋友玩耍,瞭解每個小朋友的性格。比如有的小朋友喜歡打人,有的小朋友喜歡罵人,有的小朋友喜歡惡作劇,這些都是不好的行為,這樣的小朋友我們要遠離他們,不要和他們當朋友。這樣,可以引導孩子選擇好朋友。
告訴孩子一起玩的小夥伴叫著玩伴,不是正真意義的朋友。作為幼兒園的孩子來講,朋友就是可以一起分享玩具,一起分享零食的人,如果你想和別人交朋友就要學會分享,這樣別人也會和你分享玩具、零食的。這樣,引導孩子正確的交好朋友。
告訴孩子真正的朋友不需要多,二三個足以。畢竟每個人的精力有限,朋友是需要經營的,對於孩子來說朋友是需要在一起玩耍的,孩子在幼兒園的時間畢竟有限,所以能交到三二個好朋友就可以了,不要讓孩子搞成交際明星那樣。這樣,讓孩子養成良好的交友習慣。
引導孩子與人交往和引導孩子交朋友是不一樣的,作為家長可以偶爾引導,無需天天掛在嘴邊,容易讓孩子反感。
-
4 # 喵喵
我覺得每個小朋友的個性不同,不是必須要所有的小朋友喜歡。家長要正確引導小朋友,我們大人還會選擇自己喜歡的人做朋友呢。每個人都有跟自己比較合得來的好朋友,這是個人的自由,不必討所有人的喜歡。
關於幫助小朋友在幼兒園多交朋友這個問題。首先,要讓小朋友主動出擊。這個要根據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家長必須做好榜樣,經常帶孩子出門,多與鄰居朋友聊天打交道。自然孩子就會逐漸主動,會與人溝通。
其次,可以多帶孩子出去旅行,在旅遊的環境中,更容易放鬆和成長。見多識廣之後,也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最後,要孩子多瞭解一些小朋友玩什麼,這樣才比較有共同話題。多帶孩子讀一些故事以及繪本,瞭解故事的主人公是怎麼與好朋友交往的。主動與小朋友分享,也能獲得友誼等等。
總之,不管小朋友還是大朋友,與人交往的方式是一樣的。提高自己,投其所好,主動出擊,就能迅速的交到朋友。
-
5 # 啊哈15999
孩子進入幼兒園,就意味著進入了集體生活的狀態,就有自己的社交圈子了,就會交朋友了。但不是每個家長都會教育孩子,所以有的孩子交不到朋友,一個沒有朋友的人是孤獨的,自卑的,所以家長應該好好引導孩子交朋友。
怎麼才能引導孩子交朋友呢?
1、應該教育孩子要講衛生懂禮貌,給小朋友留個好的第一印象。與陌生人交往,第一印象很重要的,一個懂禮貌講衛生的孩子,相信小朋友都會喜歡。
2、應該教育孩子要積極主動的和小朋友們打招呼。只要邁出第一步,和小朋友們主動問候,小朋友們應該都不會拒絕。
3、應該教育孩子要學會分享。讓孩子懂得分享是雙方都收益的事,這樣朋友會更多。
4、教會孩子留心朋友的喜好,教孩子和朋友聊他們喜歡的話題。從小教會孩子留心朋友們的喜好,這樣就會根據喜好聊話題,自然朋友就會很多,也會被很多小朋友喜歡的。
-
6 # 小靚仔mama
小孩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大大小小不同的問題,離不開父母、老師的循循教導,才能健康、Sunny成長。
小孩會主動同父母分享幼兒園開心、不開心的事件,是很好的一個狀態,說明小孩性情溫和,不偏激,只表露出自已當時的心情,並沒有去做出不禮貌的行為,沒有被邀請,換作大人,心情肯定是一樣的,咯噔一下問為什麼沒有自己,很正常的心裡狀態,小孩需要父母引導,大人需要自我調節,暫且不去問過生日的小孩為什麼沒有邀請自已的小孩,先從自已的小孩身上去引導,告訴自已的小孩,可能是小朋友太多了,一下忘記了寶寶你,沒有關係,下次寶寶過生日邀請他來我們家,我們都是好朋友,往正確的方向去引導小孩,潛意識讓小孩明白不是不喜歡你,而是不小心忘記了你,不喜歡和不小心忘記了是兩種意思,小孩知道了是不小心忘記了,不是不喜歡,心情也會好很多,幼小的心靈給他播什麼樣的種子就結什麼樣的果子,多給小孩Sunny,他就會燦爛。
很多東西需要父母去影響小孩,教會小孩懂得分享,自已的玩具、好吃的食物,同小朋友分享,有了分享,才會有協作,才會相互信任,才會和諧,在和諧中成長的小孩不缺交不到朋友,父母是小孩的榜樣,用正確的方法去引導小孩,小孩的心智才會Sunny健康,人格的成長才不會偏激。
-
7 # 林妹妹的2007
我們家長在注重培養孩子的智商的同時還要注意多多培養他們的情商!有時候,情商和智商比起來,情商就要顯的尤為重要!
現實中的類似的事實我不在這過多的說了!想必大家都應該或多或少的知道了解一點!
孩子們的性格不一,有的靦腆內向,不愛說話,不愛和小朋友們交流!有的活潑開朗好動,和小朋友打成一片,其樂融融!有些家長不注重孩子情商的培祥,認為只要孩子智商高,學習好就可以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走向社會,就要不可避免的和人打交道,相互交流,為人處世,這都得和情商掛鉤!
你的孩子顯然屬於情商不高的那一類,有些屬於天生的。所以,不管他是天生的還是那種,現在注重培養也不晚!家長要先注重孩子自身的培養,比如,儀表,穿戴要整齊整潔,講究衛生。“五講四美”,平時在學校的遊戲類活動中要試著多和小朋友們互動,溶入到小集體當中!要有禮貌,不要以自我為中心。有什麼好東西好玩具要懂得和小朋友們分享!家長們平時在家要給他們多講講多看看類似和小朋友怎麼互動起來的書和有趣的故事。讓孩子享受到樂趣。主動學著和小朋友做做遊戲,分享有趣的故事!時間長了,孩子慢慢就會感受到快樂,敞開心扉,真正的體會到樂趣!這就成功了!
-
8 # pp
要先了解一下孩子背後的問題,趁著接送孩子時,聽聽老師、其他孩子眼中的他是怎樣的小朋友。瞭解孩子是因為個性內向或愛哭還是因為孩子的行為、品德沒有朋友。然後才能有的放矢,加以引導。(1)孩子個性內向、愛哭:要找到原因對症下藥,孩子的一些特殊情況會受到家庭環境影響。如自身父母或帶孩子的老人不善交際,少帶孩子和其他人接觸,都會間接影響孩子的性格。(2)在家中得到很多關注的小朋友,到幼兒園覺得自己不再突出,容易失去自信。(3)孩子不肯吃虧,什麼都要得到,動不動就哭鬧,在幼兒園肯定受到排斥。(4)家長過度保護,總怕孩子受傷,也會造成孩子不敢和同學一起玩耍。(5)孩子太敏感,比較容易曲解別人的意圖和意思,誤解他人的善意,最終和同學朋友疏遠,變得"不合群"。
另外,有些孩子屬於領袖型、萬人迷,人氣指數超級高;而有的孩子只跟特定的孩子玩。只有少數玩伴的孩子,也許才能交到真心甚至從小到大持續往來的好朋友。只跟少數人做好朋友的孩子,父母可以觀察孩子之間具備哪些特質,比如都喜歡玩什麼,欠缺什麼,然後找機會培養新的興趣和能力,增加和其它不同特質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機會。畢竟"人以群分",有相同的興趣愛好,容易相處。
這個時候是孩子的"敏感期",只不過需要一個合適的"引領人"來引領他改變。父母要關注孩子心理成長,做最適合自己孩子的"引領人"。
晚上,洋寶說班上某某請同學過生日了,沒有邀請他,他覺得今天好倒黴好難過啊。
我後來和他聊了一下,發現孩子不知道該怎麼交朋友,在這個幼兒園上了一學期了,只有一個朋友。
所以,求問,我該如何引導他交朋友?還有,今天孩子和我說的這件事,我應該如何迴應他呢?
我要想一想,也想聽聽各位寶媽寶爸們的意見和建議,多謝。
回覆列表
把你給寶寶講的故事讓他講給幼兒園小朋友聽,把自己喜歡的人,物,事都分享給大家,幾本書,甚至可以是孩子喜歡的小碎紙片(他們可否當寶貝呀)不一定是值錢或者禮物。分享是收穫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