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948463793272

    “寒”這個字,其實就是一幅寒冷天氣的圖畫。《說文》:“寒,凍也。從人在宀下,以草荐覆之,下有冫”。“寒”上面的“宀”是個房子,茅草的,四面透風。讓人想起杜甫那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那時候還是八月,秋雨連綿,已經凍得沒處躲藏了,可想而知冬天是什麼樣。“寒”的中間是個人,裹著草褥子,正發抖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農村蓋菜窖的那種草褥子,就基本是那樣的。“寒”下面的兩點是“仌”的變形,也就是冰。在金文中,在“人”的下面還有一個表示腳的“止”,大概指這種環境下人的腳冰涼冰涼的吧。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茅草屋、破草褥子,連屋裡都滴水成冰,禦寒基本上靠抖,這個畫面可不就是“寒”的真實寫照嗎?

    老百姓為什麼裹草褥子,不裹棉褥子呢?因為那時候沒有棉花。棉花是引進的,明朝的時候才開始廣泛種植,在之前老百姓穿的多是麻的、葛的,還有一些劣質的動物皮毛。保暖性比較差。當然也沒暖氣,透過炭火取暖,所以柴和炭是冬天最重要的物資。要是有人“雪中送炭”,那真是要感激涕零了。還有很多人家,連炭都買不起,只能挨凍,所以“寒”就代表窮。“寒門”“寒窗”,都是說明家裡沒錢,冬天保暖跟不上。

    因為古代禦寒很難,老百姓遇到冬天,簡直就掰著手指頭一天天熬,要不怎麼發明了《數九》歌呢。從冬至開始數九,到了大寒,基本上是四九前後,三九四九冰上走。“大寒”的第三候就是“水澤腹堅”。這時候,河裡的冰已經不是冬至第三候的“水泉動”狀態了,能一直凍到河中央,形成又厚又硬的冰層,即使人在上面走,也不會開裂了。

    北宋時期,有一個人叫邵雍,他寫過一首詩,題目就叫《大寒吟》:“舊雪未及消,新雪又擁戶。階前凍銀床,簷頭冰鍾乳。清日無光輝,烈風正號怒。人口各有舌,言語不能吐。”前些天的雪還沒化呢,又開始下了。臺階前,井上的轆轤架都凍上了。讓我想起小時候,沒有自來水,大家都是到井邊打水。夏天挺樂意去,因為很涼快,到了冬天,井四周因為有不小心灑的水,都凍成冰了,一走一出溜,得非常小心翼翼。這時候打水,簡直太考驗技術了。有時候北風呼嘯,臉像是刀割一樣,嘴都凍麻了,就是“言語不能吐”的狀態。

    不過,熬過大寒,就是立春了,新的一個週期即將開始,春暖花開也就不遠了。所以,大寒時節,在寒意中總是帶著一些希望,透出一些生機,就如同白雪中的點點紅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林德叉車轉向油缸拆解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