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總聽一些所謂的教育專家談什麼“狼性”教育,難道所有被家裡寵愛的孩子,長大後都會真的一事無成?對此你怎麼看?
8
回覆列表
  • 1 # 秦山核電人核電科普

    感謝邀請,很難說他們之間有必然關係!但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孩子的健康、快樂的成長!這裡更多是指心理上的,如缺少換位思考,沒有或難有感恩的心,父母寵著的孩子,有時他會以自我為中心,可能學習成績本身很好,但不一定是一個樂觀積極向上的好學生。他(她)可能是個學霸,可能更有某方面的特長或天賦,但並不能代表他真很優秀,這種孩子可以理解為成功,不是一事無成!但走上社會的成活能力堪憂!

  • 2 # 我家有個小仔仔

    任何事都不地決對的,有些小孩會因為父母的寵愛一事無成,但有的小孩不會。主要是看父母的寵愛是什麼樣的寵愛,是在什麼方面的寵愛,是好的寵愛還是不好的寵愛。

    當然,說父母不去寵愛自己的小孩,那也是不好的。那樣的話會讓小孩心裡面存在一些陰影,會覺得是不是父母不喜歡自己,這樣就會讓小孩的心理很自卑。家長朋友要適當的給孩子一些寵愛,讓孩子能感受到你們對他的愛。

    對孩子的寵愛不能是一味地,在孩子做對的方面,可以給予相應的寵愛。但當孩子做錯的時候,該教育批評的時候也不能夠去溺愛。孩子本來思想都不是很成熟,有很多事情是要大人來教導他們的,當他們在犯錯的時候大人能夠正確的給予教育,讓他們知道是錯誤的。而不是在明知道是錯誤的情況下,還給予孩子一定的寵愛,這樣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是對的。

    現在好多家長都會去溺愛孩子,特別是長輩,不管是對是錯,都一味的去寵愛,其實是害了孩子。在寵愛的同時,也要對孩子進行相應的一些教育,這樣的小孩子才能夠更好的成長。

    希望家長們也不要過度的寵愛孩子,這樣就會變成一種溺愛。有可能會讓小孩子沒有自己的主見,從而一事無成,也是有可能的。

  • 3 # 吾家兒陽陽初成長

    我不認為被父母寵著的孩子會一事無成。但是寵孩子還是要有方法,不要把寵孩子變成了溺愛孩子。寵孩子不會讓孩子一事無成,但溺愛孩子就一定會讓孩子一事無成。

    所以我不明白群主所說的寵孩子是怎樣的寵法。如果你寵孩子的方法是把他的一切都包辦了,不能讓他受一點委屈,不分任何場合,讓他自由的玩耍,他要什麼就給什麼,不管他做錯了,還是做對了,你都是一味的表揚他……這樣的寵法,肯定會讓孩子將來一事無成的。當然也有例外,但是這樣的例外應該很少。

    寵孩子是所有父母與生俱來的心理特徵,但是我們必須要有理智的去寵他,不要把寵變成了溺愛!

    列如:

    1、在做家務方面,我們就不要寵著他了。在他相應的年齡讓他做他相應年齡能做的家務。不要認為他小就不讓他做,或者感覺他做不好就不讓他做。小孩子在做家務的時候可以學會責任和承擔。

    2、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受了委屈,那你就不要寵著他了。但是我們是要給予安慰,還要幫他他找出他受委屈的原因,是他做錯了,還是小朋友做錯了。我們給他解決方法,而不是家長參與其中,孩子理論或者稻草孩子的家長,這個是沒必要的。因為將來小孩子長大以後,她所受的委屈,比現在所受的委屈要大得多。我們要做的就是給他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去為他撐腰。

    3、在公共場合人多的地方,我們就不要寵著他了。例如電影院,公交車上,地鐵上等這些公共場合,就不要從讓他去自由的打鬧。讓他從小學會尊重他人。

    4、在做錯了事情的時候,我們就不要寵他了。孩子我們要表揚,但是在他做錯事情的時候,我們應該給予方法讓他糾正,他,實在不聽的時候,我們還是要給予批評。表揚和批評相結合,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所以,對於題主的這個問題,我想說的是,寵孩子沒有錯,但是寵孩子要有一個度,不要過度,過度了,就是溺愛。如果把寵愛變成了溺愛,那就會一事無成。

  • 4 # David媽咪育兒

    題主這個問題問得很尖銳。

    我想先說一個小故事。

    曾經有一位研究心理學的醫生做過一個關於隔離和親密小白鼠的實驗。

    她把實驗室裡剛出生的小白兔分離不同的籠子裡,同樣的溼度溫度,飲食都一樣。

    一個籠子裡的三隻小白兔沒有離開爸爸媽媽的籠子,其餘幾隻小白兔被實驗人員安置在另外一隻籠子裡。每天讓它們在相同的時間覓食,活動。

    一個月後,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生活的小白兔有健康有活潑,在另外一隻籠子裡的小白兔顯得沒精神身體也不如那幾只小白兔靈活。

    這個實驗證實了小白兔和媽媽親近是有助於生長髮育的。那麼孩子也是一樣的,不要被那些所謂的鍛鍊獨立性的理念束縛,孩子是需要更多的愛的,那些不當的習慣,是在日常中只需恰當引導,一切都會迴歸正常的。

  • 5 # 24幀半

    曾聽一個朋友說,他一直認為孩子要經受挫折教育,被寵愛的孩子將來也會沒出息,他就是在父母狼性教育下成長為現在所謂的成功人士。

    但是有一次他碰見一個富二代的男孩子,一看就是寵愛有加的孩子,朋友說,他從來沒有碰到過這麼Sunny、純淨的男孩子,有教養、有才華,與人交往毫無心機,跟他在一起,有一種在花園散步,全身心放鬆的感覺。

    他說,那是個被全世界寵著的人,但是全世界卻喜歡這樣寵著他。

    這個男孩子父母從來不打罵他,遇到問題與他平等交流對話,坦誠地溝通、分享,同時父母對孩子情感需求的也能積極響應,孩子不但很信任父母,也願意與身邊的人分享合作。

    社會上經常碰到熊出沒,我們看到太多被寵壞的孩子,這樣就給人一種錯覺,認為給孩子多一些關愛呵護就會慣壞孩子。

    寵愛不是溺愛,寵愛是一個孩子獲得獨立人格,健康審美,平和心態,自信態度等成功必備要素的充分條件。

    如果一定要給寵愛和溺愛找一條界限的話。我覺得幾乎不可能,但我們還是可以去找參考點。我覺得有兩個參考點可以考慮:

    第一,尊重孩子還是一個“孩子”。

    “你們只喜歡小妹妹,根本就不喜歡我。”

    朋友擁有兩個孩子,在小妹妹出生之後,大哥哥發出了這樣的抗議。

    “寶貝,你知道我們為什麼喜歡妹妹嗎?因為他是‘你’的妹妹啊,我們是因為喜歡你才喜歡他的。”

    此話一出,抗議立刻停止,此後屢試不爽。如今,這樣的問題已經不會再有了。

    尊重孩子還是一個孩子,不是說“孩子小,什麼都不懂,以後再說”的放任不管。

    而是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他們的需求。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提的小要求並不過分,那是他們內心的渴望!

    記得孩子幼兒園時去上海遊玩,孩子跟她爸爸一起玩釣娃娃遊戲,以前一直都是爸爸幫忙釣到娃娃,但是那次孩子自己釣了一個娃娃,第一次憑自己的努力得到的娃娃,雖然不起眼,孩子卻是喜愛的不得了,連晚上睡覺都抱著。

    回來時,其他小朋友一起催著、喊著,女兒跟著跑出去,把娃娃落在了房間,而我們以為孩子已經拿走。臨到高速的時候,孩子發現娃娃沒帶上,哭鬧不止。

    回去酒店要大半個時辰,而且我也不想“寵溺”孩子而折返回去,想讓她接受“自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人生是充滿無奈的”“事情已然發生就要接受現實”。

    而爸爸卻答應孩子回去拿。

    到現在孩子一直記得,還跟老師同學分享這件事,說爸爸媽媽為她做過很多事,但是這件事讓她感覺最溫暖,爸爸的一個小舉動,一個理解體貼的讓步,讓孩子的一生都會溫暖,一輩子都記得。

    這次經歷,讓我感受震撼:人生的確充滿了無奈,不是什麼事都會順心順意。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為什麼不多給孩子一些這樣的溫暖呢?對於孩子來說,爸爸媽媽的愛,會給他們最大的安全感。

    孩子有時候真的只是一個孩子而已,多給他們一次機會。

    第二,父母要為孩子設定底線。

    愛並不意味著放縱,自由也並不代表不加干預、沒有規則。我們見過太多被溺愛毀掉的孩子,要麼出於放任而沒有規矩的愛。要麼是父母被孩子控制,失去了原則和方向。

    年幼的孩子還沒有判斷是非的標準,他們需要心目中一個威信的形象來引導他們,告訴他們正確的做法,他們需要有規則的愛。

    設定底線,就是對於一些原則性的東西,要求孩子無條件要做到的內容,不允許商量和討價還價。在家中,我給孩子設定的底限有兩個,一是禮貌,二是時間觀念,也就是效率,什麼時間收拾書包什麼上床什麼時間起床等等,絕不允許拖延。

    孩子突破底線,就要嚴厲責罰。

    寵愛不等於溺愛。

    我們應該做的是蹲下來,去傾聽他和感受他,瞭解他,去發掘他內心深處的渴望,在給予他情感上的慰藉後,再去矯正他,告訴他正確的做法。

    在童年期間對愛的感知“富裕”的孩子長大後心裡往往會積蓄很多的正能量,具有面對挫折和擊敗困難的勇氣與決心。就像那位富二代,足夠的愛,界限分明的規則,讓他成為Sunny男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清潔工的英語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