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點滴之筆

    兩點:1.有些事情,你說了,別人不會信,你阻擋,他的決心只會更加強烈。對於那些追求武功巔峰的人,不讓他們因追求武功至極而深受其害,他們是不會相信的。當然,蕭遠山與慕容博兩個人的覺悟還是比較高的,先前雖因追求武功高強而專練邪門功法,後深受其害,但經掃地僧點化,知其不可為。也算及時止損,覺悟較高,否則按那種練法,武功最強之日,也是身死道消之時。

    相比之下,鳩摩智就是那種不見黃河心不死的武痴,甚至說,見了黃河也不死心的人。所以,連掃地僧都放棄了點化他的念頭。

    2.有一句古話說得好,“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你永遠不要想著能阻止一個惦記的賊。何況是那些武功高強的武林高手。所以,與其堵,不如疏。這個道理,掃地僧早就明白,並且早已付諸行動,只是沒有奏效。在蕭遠山與慕容博偷練藏書閣的武功秘籍的時候,掃地僧經常會在他們選擇的那本武功秘籍旁邊放一本經書或者其他功法,可惜,這一有心的細節,全都被他們無視了。最後,沒有辦法,親自出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大概這就是真正的高手吧!
  • 2 # 酒氣茶香

    但書中說蕭遠山與慕容博長期在少林寺中偷經自學。這就不得不懷疑了,相當年雁門之戰,以少林玄慈為首的諸多中原武林好手在蕭遠山面前不勘一擊,難道說是在打敗對手後還要去偷學對手的功夫,甚至還要偷偷摸摸,見不得人的學,此處為一大不解。再說慕容博本就有各門各派的武學經典,天龍寺枯榮也說過沒有功夫高下,只有修為深淺的理論,慕容博只要精修本門武功就可以稱霸武林了,為何還要去少林偷學?此處為二大不解。且不說這些吧,先答題:

    佛講緣法,掃地僧知他倆與佛有緣,故在他倆偷經處放與武學相輔的經書,只盼他倆早日悟道。無奈兩人沉迷不悟。

    但掃地僧為何不早不晚,偏要在各種因緣相聚才露面?只能說是各隨緣法,偏遇自然。天龍八部以佛經為名,定講佛之因緣際會,無有不可出之人,只有不可遇之緣,是非因果,或許早己註定,如段譽之遇鍾靈又遇婉清再遇語嫣,見一個愛一個忘一個,謂之為情?

    如蕭峰之遇阿朱,情生由心,真情也!如此真情者如阿紫之於蕭峰,如遊坦之於阿紫,如葉二孃之於玄慈。虛竹與西夏公主由性生情,則謂之另類也。

    言歸正傳,掃地僧不阻止蕭、慕容二人偷經,亦為情也,蕭、慕容二人可謂當世頂尖高人,如能隨緣入佛,不亦善乎,書中亦說明兩人被掃地僧點化入佛門,所以掃地僧只是等他二人能悟,必競壞人只要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遠非一段行善之良人能比也…

  • 3 # TigerCD

    首先,在掃地僧看來少林寺更重要的是佛法,武功只是細枝末節的東西,並不重要。武功練得越高越需要對應的佛法來化解練武所所產生的戾氣,否則必將走火入魔。

    其次,少林寺的武功並不禁止少林寺內的僧人翻閱,在掃地僧看來慕容博他們雖然是偷學,但僅僅學習武功而不學習對應的佛法反而對身體是有害的。因此他還給他們經常翻閱秘笈的地方放上佛法,希望他們能抽空研習,避免走火入魔。但他們都沒有領悟他的好意,一意孤行練習武功,結果導致他們已達走火入魔的邊緣。

    不過最終掃地僧還是達到了他的目的,蕭遠山和慕容博在傷被他治好後立即叛依佛門,而鳩摩智在內力被段譽吸收後也刪然悔悟,最終成為一代高僧。

  • 4 # 悠然布衣

    佛學高於武學

    真正的高僧看重的都不是武學,而是佛法,在他們看來,武學之流只是末學,都不被看重的。正如在《笑傲江湖》當中所說的。

    我宗武功之名雖然流傳天下,實則那是末學,殊不足道。達摩老祖當年只是傳授弟子們一些強身健體的法門而已。身健則心靈,心靈則易悟。但後世門下弟子,往往迷於武學,以致捨本逐末,不體老祖當年傳授武功的宗旨…

    只是後世的弟子們捨本逐末,才慢慢的更看重武學了。而掃地僧作為另一個武功高強的高深,只是默默無聞的在掃地,很明顯他的思想境界修為要高的多。所以他對於來偷學武學的人並不制止,反而會有些感嘆,人心不古,最重要的佛學卻沒人願意去學。

    掃地僧也是偷學者

    在文中也曾經說過,掃地僧在四十年前才來到少林寺,能夠在少林寺呆了四十年都不被人發現,還能夠出入藏經閣打掃衛生,掃地僧在來到少林寺之前,也已經武學將近大成了吧(其實我很好奇,藏經閣這麼重要的地方,主持又不知道掃地僧是高僧,也不派高手來看守,是歡迎大家來偷師嗎。)掃地僧在初入少林的時候或許也是來偷學武藝的。但是慢慢的被佛法給渡化了,就跟鳩摩智大徹大悟一樣。

    所以他對於來偷學的人也抱著寬容的態度,同時也需要他們能夠像自己一樣醒悟過來,發現佛學才是人生的大寶藏。

  • 5 # 忠肝義膽嶽老三

    在少林寺偷看經書的是蕭遠山和慕容博,而鳩摩智並沒有去少林寺藏經閣偷看經書。

    掃地僧看到二人偷學少林絕技,並沒有打擾二人,只是在他們翻看的經書旁邊放上一本佛經,更希望用佛學去感化二人。

    掃地僧在少林寺待了四十三年,他武學天賦極高,他是半路出家,之前他與逍遙派有一定的關聯。

    在來到少林以後,掃地僧摒棄以前的經歷,放下以前的姿態,只是在少林寺做一名無名無姓的打雜僧人。

    因為他來到少林,就真的把以前的一切都徹底放下,不管是名利還是成就。所以,他就甘願做一名老僧,只是用心去修行佛門禪理。

    在他自我修行的過程中,他將藏經閣的經書瞭解甚多,正是一種無慾無求的心態,他的功力增長竟然極快。但是,他並沒有將更多的心思放在鑽研武學方面,而是放在吃齋唸佛上。

    掃地僧更多時候是在思考,是在悟道,正如張三丰,他能夠對武學道理理解的甚為通透,所以他沒必要天天去修煉,而道理卻是一通百通,他自身的武功卻突飛猛進。

    在這個過程中,他也逐漸領悟到佛門武功都有“武學障”,越是鑽研,可能戾氣越重,如果不用佛門經書來化解,最終只會走火入魔。正如少林高僧玄澄大師,少林二百年來第一人,正是在拼命修煉七十二絕技的過程中,突然經脈盡斷,全身癱瘓。

    掃地僧將少林武功所存在的問題看的清清楚楚。

    在蕭遠山和慕容博來少林寺偷看經書之時,掃地僧將一切都看在眼裡。

    他知道二人來少林就是為了學習武功,因為他也覺察到二人目的性太強。

    掃地僧深知,如果此時勸說二人不要修煉,二人自然是絕不肯聽,更會在藏經閣大戰一場。掃地僧不願意看到二人誤入歧途,更不願意在藏經閣大打出手,於是就用另一種方式對二人進行勸說。

    就是在二人翻看武功秘籍的旁邊放上一本佛門經書,希望二人在修煉武功的同時,又能順帶看一看佛門經書,這樣也能化解身上的戾氣。

    可是,蕭遠山和慕容博完全沒有看到佛門經書,因為他們眼中只有武功秘籍。於是,他們都將看到的武功秘籍視為至寶,練完一項接著另一項,卻不知戾氣已然在他們身上埋下隱患。

    二十多年後,二人武功都有精進,可是二人卻也是相當痛苦,因為修煉佛門武功的代價已然出現。

    最終在少林寺,蕭遠山得知他真正的仇人就是慕容博,二人跑到藏經閣,蕭遠山一心要復仇,慕容博卻一心想著江山社稷,想著談交易!

    掃地僧突然出現,讓一場大戰消弭於無形,他指出慕容博蕭遠山以及鳩摩智身上所存在的隱患。隨後為了化解蕭遠山和慕容博的仇恨,就一舉將蕭遠山和慕容博擊倒。

    掃地僧深知,只有在二人經歷過生與死,才會明白人世間血海仇恨和榮華富貴都是過眼雲煙。

    果不其然,二人在死亡邊緣走了一遭,又被掃地僧救活,二人才真正的大徹大悟,明白這一生苦苦追求的事情無非就是虛幻。

    掃地僧的確有一顆慈悲之人,他就是想化解人世間的仇恨。

    二十多年前之所以不提醒二人,是因為他想讓二人去自我領悟,可是二人卻完全領悟不到。即使當時勸說二人,二人也是無動於衷,因為他們意識不到他們所存在的問題,兩個桀驁不馴之徒也不會聽勸。

    二十多年後,二人經過生死和痛苦,才能夠大徹大悟,才真正看透生死。當他們把生死都看透以後,還有什麼事情放不下呢!

    就像少年時代,父母告誡我們什麼事情不要去做,可能我們大多時候都聽不進去,認為父母天天嘮叨。可是經過十幾二十年以後,自己也為人父母,經歷過人世間各種掙扎,才會明白當初父母對我們的諄諄教誨。

    只有經歷過人世間的各種痛苦,才會最終從過錯中醒悟。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掃地僧的所作所為也是讓蕭遠山和慕容博能夠真正的回頭,如果不讓二人經歷過一番痛苦,二人也絕不可能徹底大徹大悟,改過自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邁騰330豪華型和君越1.5豪華型,哪個適合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