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笑面小黑虎
-
2 # 貓員外
中國古代很長時間貨幣是銀本位,但是白銀一般不參與市場流通,只有在大宗交易時才會使用白銀。
而且,白銀和銅幣之間的兌換比例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浮動的。主要原因是中國並不出產白銀,白銀價格受到市場行為和外貿影響,變動很厲害。比如說清朝中後期,受法華人拿破崙征服歐洲戰役影響,中國白銀流入量銳減,白銀流出量激增,導致了長達數十年的經濟危機。
因此,影視裡大家看到的,吃頓飯拿出碎銀子結賬的情形幾乎不可能出現。這是一種非常麻煩的行為,先確定銀子重量,然後出去打聽白銀兌換銅錢當時的市場比率,等。麻煩程度和現在你去吃飯拿出銀子結賬差不多。
-
3 # 溪仔X的歷史文化觀
古人是用類似中藥房裡面稱藥那種【戥子稱】稱量碎銀子,實際上市面流通的碎銀子成色不一,還要逐一換算成色——當然付錢的消費者如果信不過店家,還可以找公估局作中介人評鑑銀子成色。
戥[děng]子稱,是一種衡量輕重的器具。屬於小型的桿秤,是舊時專門用來稱量金、銀、貴重藥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分度值(測量精度)為一釐,相當於今天的31.25毫克。(戥子都是按1斤等於16兩設計)這是一套銀匠使用的工具,我們要看的重點是切割銀子時候使用的刀子、錘子、剪刀、鑿既然,存在了碎銀子,那麼也就誕生了一種店鋪,就是傾銀鋪。
第二個就是市場流通啦。這個不能從根本上解釋碎銀子的由來,但我覺得也是你手中持有碎銀子的原因之一吧。打個比方,你是個商人,一些客戶到你家來消費,沒有小票子,只能給你碎銀子。或者僕人給地主打工,薪水比較少,地主不可能給僕人一錠銀子吧,所以碎銀子也就出現了。古人一般會把大塊的白銀鑄造成錠,打上標記,稱為庫銀。這種庫銀一般用於大宗交易,所謂的銀元寶就多是這些東西。當大塊的元寶需要被拆算使用時,就會被分割開來,這些分割的部分在民間流行,形成了碎銀子的最大來源子
-
4 # 翊如墨
不太瞭解,但我知道這樣一件有意思的事。如果人民幣沒有面值標註,紅色的就是一百,這很簡單。想必古人也有類似的衡量標準吧
-
5 # 聽覺有道周村驗配中心
古代人是判斷碎銀子用一個工具:戥(děng)子,也叫戥稱。這是一種古時候專門稱量的,是常用於貴重金屬的精密衡器。跟稱中藥一樣,戥子能稱出及其微小的量,就像現代天平的砝碼一樣。
由於古時候木杆秤的計量精度只能精確到"錢",遠遠不能滿足貴重物品的稱量,宋朝官員劉承矽於1007年潛心研製出中國第一枚戥秤。
經過測量,其戥杆重一錢(3.125克),長一尺二寸(400毫米),戥鉈重六分(1.875克)。第一紐(初毫),起量五分(1.5625克),末量(最大稱量)一錢半(4.69克);第二紐(中毫),末量一錢(3.125克);第三紐(末毫),末量五分(1.5625克)。
這種戥秤結構合理,測量精度為一釐,相當於今天的31.25毫克。這樣的稱量精度,在世界衡器發展史上是罕見的。
向左轉|向右轉擴充套件資料
古代銀兩與銅錢的換算
古代貨幣銅錢、白銀和黃金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價格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錢那麼明確。算個大概,可能就是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吊)銅錢=10000文銅錢
這裡提到“貫”“吊”等單位,是因為古代流通的貨幣以銅錢為主,為了方便攜帶和計數,一般都把銅錢穿起來。
不同朝代有不同的說法,有說每一百六十枚用麻繩穿成一串(穿時每邊放六十枚,底蓋各加一枚,實際上是一百六十二枚);也有說“一千文為一貫”,根據上面的換算公式,更傾向於這種說法。也就是說一貫(吊)錢有1000文。
-
6 # 真正鱷魚不哭
明清時期銀兩成為主要貨幣,但日常花銷還是銅錢銀兩並行的,尤其在農村銀兩基本上用於繳稅,不是大戶人家日常根本見不到銀子。那種山鄉野店除非開在交通要道,經常有商旅途經,也是很少會用到銀子。
城市或集鎮消費比較有可能用到銀子,但幾乎不可能以兩為單位——古代銀子購買力較強,和平年代一般一兩銀子可滿足一個貧民家庭近一個月日常花費。
《水滸傳》二十六回《偷骨殖何九送喪 供人頭武二設祭》:鄆哥自心裡想道:“這五兩銀子,如何不盤纏得三五個月?便陪侍他吃官司也不妨。”
真正的市民消費應該是《水滸傳》一百零一回《謀墳地陰險產逆 踏春陽妖豔生奸》:王慶那廝,呆呆地在外面守著,肚裡飢餓。踅到東街酒店裡買些酒肉,忙忙地吃了六七杯,恐怕那女子去了,連帳也不算,向便袋裡摸出一塊二錢重的銀子,丟與店小二道:“少停便來算帳。”
二錢就能在東京開封府支付一頓比較豐盛午餐有餘,可見銀子購買力強大。因此日常消費即使用到也是一些散碎銀子。
既然是散碎銀子,當然不可能是一錠一錠的規則形狀,往往千奇百怪,而且也未必是銀白色,因為流通使用沾染,經常是接近黑色的。
因為大家經常使用,比較有經驗,一般掂量一下就可以估計出大致重量,如果要準確支付肯定是要用專用天平的,再用特製的鋼剪剪下適當重量——由於不能準確剪下適合重量,往往還要剪下多次。因為成色不固定,民間往往透過牙咬來鑑定,所以碎銀子大多有牙印。
-
7 # 不沉的經遠
其實古代銀錠有些會標註重量,而不標註標註重量的,使用時都會進行稱重和成色辨認,以確定其實際價值。
在中國古代使用白銀時,大部分時候是以重量計價,而不是鑄幣形式。而且除了官府鑄造的官銀之外,還允許銀樓、錢莊甚至私人自行鑄造銀錠。這就造成了實際流通的銀錠外形、重量、成色並沒有一定的規律。
樣子各異的銀錠
比較常見的銀錠有元寶形、條形等,一般官府、銀樓錢莊鑄造的銀錠都是取兩的整數,比如1兩、5兩、10兩、50兩等。至於銀錠的成色,按照《皇朝文獻通考·錢幣考》記載,在乾隆年間官府發行官銀一般是按照規定含銀93.5374%,以此作為十成,稱為“十成足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紋銀。而民間通用的從十成到七成不等,差別巨大,在使用是需要按照成色換算成紋銀。
銀元寶
在鑄造銀錠時,都需要標註鑄造者的姓名、鑄造日期、地點,銀樓還會打上自己的標記。有些銀錠則會把重量和成色一併標註上,以方便流通。而到了清朝中葉,所有的大錠元寶更是必須經過公估局鑑定,標明重量和成色才能流通。
南宋時的金錠,上面標註了重25兩
沒有標註重量和成色銀錠在使用的時候,則會在現場進行稱重和評估成色。實際上由於白銀是以重量計價,有時候還會把銀錠切開來使用,比如要支付20兩,那麼可能是把一個50兩的元寶切下20兩支付給對方。所以即使標註了重量和成色的銀錠,也可能會需要現場稱重。
稱銀兩使用的稱重工具叫戥子,戥子也叫戥秤,其實就是小型精密的桿秤,專門用於稱金、銀、貴重藥品等高價值的物品。古代很多商家都會備著戥子,在需要時使用。
戥子
不過總的來說,銀錠使用是需要檢驗重量、成色,然後進行換算,使用不便,所以後來出現銀元以後,迅速取代了銀錠的地位,大量通行。
-
8 # 梵林文化
這是被電視劇的場景給矇騙了,其實真正的是應該有標註的,而且還有成色辨別等流程,就像咱們使用人民幣一樣可以看真偽一樣。
-
9 # 交易哲學家
古人出門除了帶銀塊之外,還會帶三樣東西:
剪刀、戥子、蠟塊。
剪刀就是用來剪斷銀條,分掉銀塊的,因為白銀其實很軟,所以又叫金銀細軟,白銀比黃金還要軟一些。另外,剪斷白銀是必須的,防止白銀內部混入鉛
戥子,就是一把精密的小秤,用來稱量白銀的重量。
有一點注意,鉛如果和白銀混合均勻,就看不出分層,而白銀也容易和硫化物氧化變黑,暗淡。
因此古人常見的白銀是黑灰居多,這時候就會懷疑白銀的真假,鑑別辦法很簡單,就是咬一下,白銀很軟;也可以火燒一下,燒黑了,擦掉黑色,會恢復銀子本身的白。
明初的時候,一兩白銀能買600斤大米,能買一畝地。很多普通老百姓可能就沒見過銀子。官家的收上來的銀子應該是這樣的。
因此需要融成銀錠,就產生了“火耗”,圍繞火耗問題,產生無數腐敗,畢竟這個火耗是多少,說不清,並且需要老百姓承擔。
扯遠了
戥子:
有時候交易比較大,或者剪斷銀塊的時候,總會形成一些小碎片,不好收拾,這時候蠟塊就上來了,在桌子上一滾,小銀片粒就沾到的蠟塊上,捏幾下,把銀子包裹裡面。等銀子多了,加熱融化掉蠟水,剩下的銀子就可以鑄到一起。
當然,古代當鋪,以及一些大的商鋪,也會提供銀子稱量融合的服務。
不過,能見到銀子的都是有錢人。
古代普通老百姓一般見到的是銅錢,見到銀子的是大戶戶人家。很多老百姓一輩子沒見過銀錠。
中國古代,白銀礦是比較少的,銅礦也不多,因此不少年代,用鐵或者銅合金來使用。
倒是宋代的,交子,算個不錯的發明,相當於銀行承兌匯票了。
回覆列表
古代日常的消費全部使用銅錢,基本不用銀子。
這主要是銀兩交易很困難。因為白銀的成色不同,重量不同,普通店家是無法識別的,一般只有專業錢莊才有這個能力。
大家看看紅樓夢,晴雯病了,賈寶玉花1兩銀子請了一個醫生來看病。
他們找到放銀子的抽屜,發現傍邊還有個小的秤,就是專門用來稱重的。
賈寶玉他們不會用這個秤,就隨便挑了一塊,當做1兩銀子。
傍邊認識錢的老年女僕說,這是3兩的銀子剪成了兩半,值1兩半。女僕讓賈寶玉再挑一塊。
賈寶玉嫌麻煩,讓她自己拿去兌換,多的錢就當小費了。
看看,使用銀子交易,是非常困難的。
老百姓日常消費只用銅錢,因為銅錢交易不需要這麼麻煩。
買很昂貴的東西,是大筆交易,比如買房子,古董之類,銅錢太重不能搬運,就只能使用白銀。
這種情況下,一般買方、賣方會都去錢莊,將白銀經過專業人士鑑定,然後進行交易。
鑑定銀子是很困難的,尤其那種散碎銀子,還要一塊塊的看,將不同成色的分類。
另外,就是如果需要長距離旅行,無法攜帶太多銅錢,只能攜帶一些白銀。
這些白銀如何攜帶,就各有各的辦法了。
古人其實沒有洋鬼子那麼聰明。
洋人來到中國以後,清末就帶來了鷹洋等銀元。
銀元的白銀含量很純,而且重量是一定的,這就比銀兩方便的多了,很容易計算。
但中國自行鑄造銀元,是清末最後幾十年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