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自然神力源567
-
2 # 金心管家
焦慮是人類特有的感覺。
焦慮是人太看重自己的感受,又不重視自己的需求。
把錯覺當成了看待人和事的標準。
很多的矛盾看上去是一回事,但是事情的不同的部分,就會有不同的作用或者意義。
就像太陽,早上和晚上的就不一樣;手機,剛買來的時候和用了三年,功能差別太大;中藥材,葉,莖,根,種藥性都是不同的等等。
如果把一件事或者物不會區分,焦慮就是必然的結果。
想法和方法也是一件事的不同部分,不能等同。
解決這個問題,只需要明確自己的想法,再找到能實現想法的方法。焦慮就會變成思考。
-
3 # 殘陽大魔王
別老提西方哲學,提西方哲學還不如提西方畫家梵高的一張畫星空有哲學價值,梵高在畫中解釋了宇宙的區域性執行歸律。梵高的思想以接近於道。
-
4 # Conghua
之前剛好看了一篇文章,內容大致如下:
咱們現代社會里的人,幾乎沒有不焦慮的,但卻很少有人能真正搞明白焦慮的原因。生活不如意?工作壓力大?好像都沾點邊,但又不全是。那到底我們焦慮的根源是什麼呢?英國學者阿蘭·德波頓在一個TED演講裡就說,現代人焦慮的核心在於,我們對於自己“身份”的焦慮。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們之所以經常壓力大,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的社會地位不滿意。
具體來說,導致身份焦慮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兩個。
第一個原因是,社會上流行著結果至上的評價方式。
在這樣一個快節奏的社會里,我沒有時間充分地瞭解你努力的過程,所以只能透過你的奮鬥結果快速來加以衡量——也就是透過你的職業和地位來對你進行判斷。
所以,這種被簡化了的評判方式,就讓很多失敗的人面臨著非常大的社會輿論壓力,從而產生強烈的焦慮感。
身份焦慮產生的第二個原因是,人人生而平等的觀念,會激發人們的嫉妒感。
而最容易讓我們產生嫉妒的,是那些與我們起點相似的人。
比如,相對於某位英國皇室娶了一個女明星,劉強東娶了奶茶妹妹這件事兒更容易讓我們產生嫉妒,。
為什麼呢?因為劉強東出身貧寒,他透過自己創業獲得了一切。尤其是當現在的媒體或者成功學告訴我們,只要我們自己努力,也有機會變成劉強東。
結果我們發現自己努力了半天,還是娶不到奶茶妹妹,這個時候焦慮感和受挫感是最強的。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曾提出過一個公式,他認為一個人的自尊心等於實際成就與自我期待之比。
很多成功學之所以廣受批評,核心就在於它誇大了一個人在單位時間內的自我期待,使人們缺乏了耐心,當自我期待與實際成就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我們的自尊心就會嚴重受挫。
所以說,消除焦慮感的核心就是,在每個人生階段中,都要樹立與自己實際能力相符的目標,並且坦然接受結果中的運氣成分,做到像孔子所說的“盡人事,知天命”,這樣才能夠保護好我們的耐心和自信。
-
5 # 看吶花花世界
一直非常喜歡梁冬的通達,前幾天朋友轉給我看了一篇他寫的文章。以佛學的視角剖析了焦慮,這個當下每個人都有的問題。
所以,提了這個問題。看有沒有老師以西方哲學角度闡述一下焦慮。
梁冬訪於曉非:焦慮本身也許僅僅是一個習慣
原創: 梁冬 好為人徒,是小梁對自己這些年,一個最重要的定義。也許定義本身沒有意義,但是它卻讓我充滿了無限的自由。因為當你帶著一個做學生的心態,去拜訪不同領域裡的優秀人物時候,你會發現,讀人比讀書有趣多了。 前段時間,喜馬拉雅的小夥伴們幫我約了一位很有意思的老師——於曉非,他在喜馬拉雅講《金剛經》。 一直以來,我們對《金剛經》都有一種既近又遠的很複雜的心態,空性,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等等,這些詞彙好像也能夠脫口而出,但是其實我們是門外漢。 而於曉非老師,對《金剛經》研究了很多年,並且喜歡他的聽眾有很多,口碑很好。所以有一天,我在喜馬拉雅和於老師進行了一場有趣的對話,很想和同學們分享。
01我命在我不在天 於老師本科是在在南京大學天體物理系,研究學習宇宙學。這是一門硬科學,但是為什麼他後來卻成為了一位研習佛法的人呢? 他跟我說由於種種機緣,他在很小的時候,大概是80年代左右,碰見過一些老先生。他們基本上都80歲左右,上個世紀初出生的人,經歷了民國,經歷瞭解放戰爭,經歷了抗戰,經歷了建國以後種種的歷史變遷。 於曉非老師跟我分享說,他曾經有一次見到一位老先生,那位老先生家裡面有兩本書,其中一本書是《周易參同契》,另外一本叫什麼名字已經忘記了。老先生當時由於害怕這兩本書因為種種原因丟失,所以就把這些古書抄成了巴掌那麼大的一本小書,用極小極小的字,密密麻麻地抄下來。後來一個很偶然的機會,讓於曉非老師看到了。 他在裡面看到了一句話,是引述《抱朴子》所寫的“我命在我不在天”。這句話我以前也聽過,但是這句話對於年輕的於曉非老師來說,卻產生了巨大的衝擊。他由此而界定,不能改變生命的知識,都不是真知識。人生除了生老病死以外,都不是事兒,而生命是可以被改變的。 他曾經研究過一段時間的易經和命理學,後來潛心研究中西方哲學和佛學,並且用自己的聞、思、修來印證。他不是把它當做職業,而是把它當做一個樂趣。
02我們每個人都避不開的一個思考 他一上來就跟我討論了一個問題:你可以不做評判,但是你必須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三種生命觀。 一種叫“一世說”,就是你在出生以前你不存在,死了以後也不存在,你就活這一輩子,大夢三萬多天。這是“一世說”的觀點。 還有一種叫“兩世說”,就是人死了之後,你有可能接受某種的審判,上天堂、下地獄,在陰間有閻王爺。有這種觀點的人,多少對於他在當下此生做的事情,擁有某一種前置性判斷——“這事兒我應不應該做,做了之後會怎麼樣”等等。 還有一種世界觀叫“三世說”,就是在這一世之前,你有很多世。在這一世之後,你也會活很多輩子,甚至不一定以人的方式存在。如果用古印度的宗教學說叫“三世六道輪迴”。 他說,當我在介紹這三種世界觀的時候,並沒有建議你必須選擇哪種,我也沒有認為哪一種更好或者是更不好,我們只是需要知道這個地球上所謂的人生觀、世界觀、生命觀大致是有這三種分別的。 作為一個人,你這一輩子無論如何,都避不開對這件事情的思考和選擇。只不過很多人從來都沒有意識到,這當中是有分別的,你也因此是需要做出選擇的。 為什麼? 因為有了不同的生命觀之後,你對於當下做的每一件事情,就有了某種的敬畏或者是坦然。所以你需要去面對這個問題。
03什麼是空性?什麼是“無我”? 當他把這個問題拋給我的時候,我是愕然的。因為我發現我大概知道,但是從來沒有決定。某些時候需要不顧後果的時候,我選擇了“一世說”。 某些時候面對生命種種不可思議的時候,我選擇了“三世說”。這輩子碰見誰,跟誰結婚,跟誰在一起工作,做了什麼事情,大概總是有原因的吧。我能碰到那麼多老師,大概也是有原因的吧。有些候想到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完,我也會相信“兩世說”,也許以後可以因此做出不同的去向。 在我混沌錯愕之際,於曉非老師跟我探討了佛學的起源,他講到了空性。 他說很多人都在講空性,不過如果用佛陀的邏輯,也許我們可以找到一個更好的例子,來幫助我們瞭解什麼叫“無我”。 譬如說,這個地球上本來是沒有汽車的,你把不同地方生產的輪胎、玻璃、方向盤、油門、電路、發動機、皮沙發,拼在一起,於是就有了這個叫做“車”的東西,用英文叫“car”。 但是它只是組合,它是由很多零件組成的。而組成它的每一個零件,又是從不同的地方,從鐵礦石,從橡膠樹裡面過來的。然後橡膠樹裡的膠也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它只是一顆種子在土壤里長著,長成了一棵橡膠樹,人們經過採膠,然後經過一系列工業化的製作,中間因緣際會(我們稱之為‘因緣和合’),一個所謂的車就成型了。你可以叫它車,你也可以不叫它車,所以這個世界上任何事情究其根本,是沒有本來的。一個所謂的車,甚至這個車的名字也是我們人賦予上去的,所以既無我,又無明。 這些道理小梁以前也聽過,但是當我聽到他用這麼貼近生活的例子去講的時候,我還是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自由感。我突然想到,如果沒有所謂的那一個本質的我,那麼請問我的煩惱又是什麼呢
回覆列表
雜談86淺說焦慮
世界是一體的。對焦慮的看法不分東方西方。我是東方人,說說我對焦慮的自己的看法。焦慮的產生的根源是對恐懼的無奈。焦慮是人對當前的和未來的某種事物的恐懼,又沒辦法解決而引起的心理不正常的反應。假如不恐懼也就不會有焦慮,假如有解決辦法也不會有焦慮。焦慮就是人心理恐懼又深深的無奈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