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雨夜軍刀
-
2 # 我不是六娃
1、德國此時已是強弩之末,喪失了大片佔領領土上的資源和士兵,以德國自身的能力肯定打不過蘇聯;2、美國打了二戰那麼久,不撈點好處?至少把你打服,再安插個傀儡政權豈不美哉。3、英國怎麼和談?血海深仇好吧,國內民眾分分鐘讓政府倒臺。
-
3 # 桔梗KIKYOU
毫無勝算,自從庫爾斯克會戰後就已經註定了德國在東線的失敗。丘吉爾曾經說過“希望戰爭結束後,德華人躺在墳墓裡面,而俄華人在手術檯上痛苦的呻吟。”英國美國肯開闢西線戰場只有兩種情況,第一種:俄國要失敗了,快不行了,必須開闢第二戰場拉一把了。第二種:德國要失敗了,必須在歐洲戰場結束之前打下西歐大部分土地,好在未來和俄國分庭抗禮,不然到時候幾乎歐洲都是蘇聯的衛星國了。而那時候蘇聯很顯然不是要完蛋了節奏。所以說,那時候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德國已經要徹底完蛋了
-
4 # 薦商12345678
提出這個問題的人,缺乏對一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美國、英國、法國主導的世界國聯新格局歷史的瞭解,一次大戰德國主導的奧匈帝國對陣英國法國主導的協約國戰爭是怎麼失敗的,那是因為美國在一戰第三階段參與其中,向英法提供100億美元貸款,並派出200萬大軍潘興做總司令指揮戰鬥;德國寡不敵眾,戰敗投降,簽訂了(凡爾賽和約),德國割地,賠款,裁軍,限制軍備發展。二次大戰,希特賴領導的納粹黨奪得德國國家政權,掠奪猶大人的財富,發展軍備,擴軍備戰,挑起歐洲大戰,戰爭鋒芒直指(凡爾賽和約)形成的控制壓迫德國的世界新秩序:拒絕賠款,收回失地,打敗英國、法國及其附庸國,控制歐洲;希特賴非常清楚德國的失敗是美國政府造成的,美國是英法的“總後臺”,小編臆向德國去聯合美國來打英國、法國?可能嗎?希特賴唯一明智的軍事戰略是把蘇聯當作夥伴,形成軍事聯盟,共同對美、英、法,歐洲利益與蘇聯共享,可希特賴劫把蘇聯當敵人,夢想一口吃掉強大的蘇聯,正所謂“偷雞不成反蝕了把米”,葬送了德國戰爭初期佔領歐洲十八國所有的勝利成果,葬送了德意志民族企圖擺脫美、英、法強加脖子上的枷鎖所做一切努力,希特賴和他的納粹黨灰飛煙滅,成了不恥人類的狗糞堆!
-
5 # 謝金澎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確定一件事,就是這個問題有沒有成立的基礎。孫子兵法有一句話,叫做“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說的就是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靠的就是一鼓作氣的形勢與士氣。
德國在進攻蘇聯之前已經跟英國打成生死之敵,二戰之所以發生的原因也就是因為希特勒要報一戰德國戰敗之仇,在海軍比不上英國,無法跨越橫亙於前的英吉利海峽的情況下,希特勒整合了歐洲大陸的力量,留下一部分繼續消耗英國,然後集中優勢兵力進攻蘇聯。
在閃擊戰的有效打擊下,蘇聯起初潰不成軍,但是在莫斯科城下,蘇聯的力量開始集中並誓死衛國,經過長期的消耗戰以及嚴冬的考驗,事實上希特勒一向無往不利的閃電戰已經徹底破產,德國永不失敗的神話破滅了,德軍計程車氣受到嚴重的打擊,而蘇軍計程車氣開始高漲。
蘇軍憑藉遼闊的國土,龐大的人口基數,豐富的戰備資源,強大的工業基礎以及超強動員能力,一旦佔得上風,就開始對德國形成壓倒優勢。而且德軍原本就是歐洲多國聯軍組成的,一旦面臨失敗,原本同床異夢的多國部隊就更加心懷鬼胎。蘇聯勢如破竹的反攻,其實明眼人都知道德國敗局已定。
美國和英國出兵西線,就是看準了德國全力抵抗蘇聯留下的空檔,撿落地桃子來的,其實他們最大的顧慮還是害怕歐洲大陸全部落入蘇聯手裡,將來要面對一個比第三帝國更加強大恐怖的蘇聯。這種時候,他們有可能跟敗象已定的德國聯合嗎?無論利益盤算還是道義形象,答案都是否定的。
那麼即使英美真的想看熱鬧不參戰,德國能夠抵擋住蘇聯的進攻嗎?答案同樣是否定的。要知道要對付蘇聯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希特勒還是不敢掉以輕心的,集結了550萬精銳部隊進攻蘇聯,幾乎傾盡了德國的大部分家當,但是折戟莫斯科城下,希特勒的這些家當在敗退中已經所剩無幾了。
蘇聯卻在態勢改變後的全國動員下、振奮情緒中,開啟了其工業製造和戰爭動員的高潮,在數百萬雄師和鋼鐵洪流碾壓下,德軍根本再也抵擋不住了。
-
6 # springswallow
二戰柏林保衛戰,如果德國西線向美英等國談和,全力對付蘇軍。 首先,這個假設是不可能的,如果美英跟德國談和,那麼美英等盟國付出巨大犧牲的價值何在? 能得到的利益有多少?在這場戰爭中的意義何在?
只是假設來講, 如果德國西線向美英等國談和,全力對付蘇軍, 我認為蘇軍必敗。
柏林保衛戰中蘇聯的軍隊大概是260萬,德國在柏林的守軍大概80萬,這場戰役是打了一個多月,蘇軍以36萬傷亡的慘重代價才完全佔領柏林。 在柏林戰役期間,德國在義大利北部防守的德軍、德國北部的包克集團軍和東歐的德軍以及鄧尼茨帶領的德軍,這些德國的軍隊全部加起來超過200萬。 如果德國和美英等國談和,全力對付蘇軍,德國從義大利北部,德國北部的包克集團軍和東歐的德軍抽調一百萬以上的軍隊回援柏林,配合守衛柏林的德軍作戰,蘇軍是必敗無疑,因為守衛柏林的德軍在有援軍的情況下和蘇軍的比例已經是一比一。 在整個蘇德戰場所有的戰役中,蘇軍都是以兵力優勢和傷亡人數是德軍的幾倍以上才能打贏一場戰役。 因此,如果德國西線向美英等國談和,全力對付蘇軍, 蘇軍是必敗。
這是一個不可能的假設, 因為蘇聯非常清楚美英不會跟德國單方面談和的情況下,才敢發動柏林戰役。 無論怎樣, 在這場戰爭中德國最終也會失敗, 美英等國也非常清楚德國最終必敗所以絕不會跟德國談和。
-
7 # duh23333
德國的鄧尼茲曾派人去與美軍接洽過想主動投降盟軍。但盟軍曾與蘇軍達成過聯合拿下柏林的協議,所以盟軍是不能單獨同意德國的投降的。
-
8 # 丹辰子116
柏林保衛戰時,德國在歐洲和其它地區的兵力,總計還有600萬左右,然而由於被盟軍鉗制,加上石油產地被盟軍佔領破壞,使得德國戰車,以及後勤補給,陷入困境,若此時德國和美英等國談和,則之前受困的各地德軍回援柏林,況且談和之後,盟軍也不會再進攻德軍,那麼,德軍將是暢行無阻,加上之前的石油產地恢復供應,以及其它的戰略物資源源不斷補給過來,德軍的戰爭機器會重新啟動,沒有美英的進攻,德國不會背腹受敵,從而有一個安全的大後方,這時候,德國“元首”希特勒提出的口號:“把柏林變成第二個(德國的)斯大林格勒保衛(反擊)戰!就會成真了!那時候,蘇聯軍隊不光會輸,而且會輸得很慘!德軍在蘇聯境內的損失,也會徹底得到償還……
-
9 # 北京最大的四合院
早在二戰初期,德國制定了進攻英國的“海獅計劃”並付諸行動之後,德、英雙方就已經成為敵人,而在不列顛空戰以及德國轟炸英國的工業城市,從而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後,德、英已經變成了不共戴天的死敵。而美國則是在中立期間不斷的遭到德國狼群的襲擾,在此期間,美國損失了不少物資以及大量平民傷亡,苦的是當時的美國還未參戰。然而,隨著珍珠港事件的發生,美國名正言順的參戰,一腔怒火終於可以發出了!
柏林戰役,始於1945年4月,此時已經是二戰歐洲戰場的最後一戰。而且在之前的重要戰役則是美盟軍的諾曼底登陸戰與蘇聯的秋季攻勢。而德國在此之後,元氣大傷,被迫收縮兵力進行首都保衛戰。而題主所說的這種情況,個人認為不會實現的,因為在此之前,德國就已經把這倆打成了不共戴天的死敵~和平狀態下攻擊美國的海上運輸線、毫無人性的無差別轟炸英國的平民設施,造成大量平民死亡。或許這兩件事的發生,就註定了美英盟軍不會接受德國的講和。所以也不存在德國單獨與蘇聯進行最後決戰。
當然,即便是可以與蘇聯一對一單獨決戰,那德國也會慘敗。當時的蘇聯已經完全恢復元氣,而且柏林戰役時,蘇聯投入的總兵力、裝甲部隊總數、飛機的總數都是德國的1-2倍,況且號稱“斯大林管風琴”的“喀秋莎多管火箭炮”已經大規模投入戰爭,此時的蘇德雙方戰場上力量的對比已經不是一個量級了。因此,我覺得德國沒有第二條路可選!
回覆列表
沒有勝算,柏林保衛戰已是二戰末期,德國經國多年征戰,德國不管是裝備數量還是士氣都不如蘇聯高昂,德國國內資源、工業及經濟都受到嚴重損失,會打仗老兵也損失殆盡。參加會戰蘇聯有250萬人,6250輛坦克和突擊炮,42000門火炮,7500架飛機。而德國。維斯瓦集團軍,以及中央集團軍和柏林衛戍部隊共約80萬人,10400門火炮和迫擊炮,1500輛坦克機強擊火炮,3300架作戰飛機。德國在武器裝備方面和人員方面都和蘇聯不是一個等級上的對手。德國經過多年征戰,老兵損失殆盡,剩下的很大程度上都是新兵、娃娃兵作戰經驗和能力不足。蘇聯從蘇聯國內一路反攻倒德國國內,一路征戰,基本上都是青年老兵,作戰經驗豐富。德國掰不過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