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WeliveEducation
-
2 # 幸與茗兒童之家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覺得考父母證很有必要。
十年樹木,百年育人。
生一個孩子關係重大,小到家庭個體,大到國家發展。
司機要有駕駛證,教師要有教師資格證,月嫂要有上崗證……
生孩子應該有個父母合格證。
民政局應該對新婚夫婦提供培訓課程,完成課程後參加考試,考完試發父母合格證書,方可畢業。拿到畢業證才能發準生證。
我建議開設的課程有:
《夫妻生活手冊》
《備孕方案》
《孕期保健》
《新生兒餵養指南》
《0-3歲家庭早教》
《親子溝通》
《兒童安全手冊》
《兒童保健手冊》
《兒童心理學》
《小學生培養手冊》
《中學生培養手冊》
《叛逆期溝通技巧》
《青春期溝通技巧》
《中年親子之道》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
共同探討育兒經驗。
-
3 # 趙小孩媽媽
如果可以,最應該持證上崗的就是父母了!養育孩子無小事,當父母的一點點的粗心可能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現在的年輕人太多不懂的什麼是責任就當了父母,結果毀了一個孩子的一生!
-
4 # 鑾坤
哈哈……這也是我一直在考慮的問題,還準備把這個當成創業方向。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我是支援想做父母的必須要學一些育兒的知識,但坦白講如果要學知識的話這個知識點可能有點多啊。
這個證的標準該定成什麼樣呢?太難了,大家都做不了父母。太容易了,又沒有什麼實際的效果。
而且家庭教育最大的難點就是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沒有一個統一的公式可以給你用。既然沒有統一的公式,這個證的知識點該怎麼定呢?
除了知識點,還一個問題就是父母的時間,精力夠不夠來考這個證。
面對不同學歷,層次的家長,考的證如果是一樣的,會不會對某些家庭不公平。
所以雖然我支援父母拿個證,但是可行性真的不大。
不過在這裡我希望想當父母的做到以下幾點就可以了。
一:每天多和孩子說話。
這個應該是絕大部分家庭都可以做到的,為什麼要多和孩子說話呢?
有研究表明早期的語言環境對孩子是有決定性影響的。
父母的社會經濟地位並不能影響孩子學業的好壞,父母與孩子交談中使用的語言才是最關鍵的影響因素。
這是兩位學者透過長達三年的追蹤研究得出的結論。
他們跟蹤了很多的家庭,發現了一個現象,腦力勞動者家庭兒童聽到的詞彙量比接受救濟的家庭兒童聽到詞彙量累計要多了3200萬。
所以窮人的孩子長大後還是窮人,富人的孩子長大後還是富人,早在孩子三歲前接受到的詞彙量就已經決定了。
二:懂得孩子的敏感期,不打斷孩子敏感期的行為。
孩子的敏感期是什麼?
我們發現小孩子小時候總喜歡吸手指頭,這其實就是孩子的第一個敏感期,叫口的敏感期。
這個時候的孩子是透過舌頭舔東西來感知這個東西的。
孩子再大點的時候到了手的敏感期我們就會發現孩子見了什麼都要伸手去摸一摸,有時候摸完了還要放到嘴裡嘗一嘗。
孩子在手的敏感期就是透過手碰觸東西來感知那些東西,所以他見了東西就想摸一摸。
當然孩子的敏感期不是獨立存在,也存在重疊的部分。所以用手摸完後,有時候還會放進嘴裡舔一舔。
後面還會有秩序的敏感期,腳的敏感期。
基本上我們以前認為孩子在調皮搗蛋的那些,其實很多都是孩子處於自己的敏感期做出的行為。
這些敏感期是孩子心理成長的特點。如果父母粗暴的打斷的話,會給孩子心理造成很大的傷害。
這一點呢,從理論上來說,父母都應該做的到,但實際中,很多父母是做不到的。
有些父母是不懂,有些父母雖然懂,卻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
我要說的是,其實做到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只要心中有愛,對孩子多包容就好了。
當然孩子在口的敏感期什麼東西都往嘴裡放,這個家長還是要適當介入的,最少要保證東西是乾淨的,不會被孩子吞下去。
三:三歲之前給到孩子足夠的愛,三歲後開始給孩子立規矩,劃定行為邊界。
為什麼提出這一點呢?
是因為發現很多人都很難把握愛的一個度。
無條件的愛孩子吧,又怕把孩子給驕縱了。嚴厲的管吧,又怕傷害了孩子的天性。相信這是很多父母的困惑。
所以在無條件的愛和教育之間必須要有個指標。而三歲應該是個比較靠譜的指標。我不敢說一定,畢竟前面說了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三歲的天才也是有的。
為什麼定在三歲開始給孩子立規矩呢?
因為三歲前,孩子還太小,他的大腦完全由情緒控制,這個時候,你跟他講規矩,邊界什麼的,根本沒用,聽不懂。
三歲的孩子呢,差不多有些懂事了,這個時候給孩子立規矩才是有用的。
三歲前與條件的愛孩子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安全感,而這個時候給孩子立規矩也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安全感,一個沒有邊界意識的孩子,是不會有安全感的,因為他不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怎麼做才是錯的。
三歲給孩子立規矩還一個好處是,這麼大的孩子容易聽話。
如果立規矩立晚了,孩子可能都叛逆了,別說立規矩,他不給你立規矩都不錯了。
這是我提煉出來的,適合大部分父母去執行的關於孩子的教育方式。
當然其它的教育孩子的方式還有很多,但也沒辦法一一都列出來。
如果父母真的必須考證的話,我也希望這三條可以入選,哈哈……
-
5 # 留洋子麻麻
給新手父母頒發“結業證”,確實很必要。如今有多少父母是會生不會養的,普及育兒知識,會更有利於我們的下一代成長的。當前的家庭教育往往傾向兩個極端。要麼以自由為名義---放養。要麼以愛的名義---圈養。我們似乎都忘記了孩子生下來就是獨立的個體,他們需要以人為本、以愛滋養的教育。一味的放養,會讓他們缺少規則感;而過度的束縛,同樣也不能讓他們成為道德自律的孩子。家庭教育的尺度很難拿捏,必須因人施教。我們的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天使,不能照著育兒書生搬硬套。於是,剛剛升級為父母的我們必須要去學習,從孩子的吃喝拉撒到每個階段孩子的發育情況,以及兒童各階段的心理狀態,都需要我們細細琢磨和研究。當你開始學習了,就會發現育兒同樣也是有規律的,掌握好孩子各個階段的敏感期,適時地引導,你會覺得搞定這幫熊孩子並不難。當然,你漸漸也能體會到,陪著他們成長是何等快樂的事情。至此,可以慶祝父母的新手期結業了。最後附上兒童敏感期的曲線圖,我個人認為抓住兒童的敏感期是很受用的。
回覆列表
由於這兩天挺火的話題#中國結婚率創近10年新低# ,作為一個90後,到了父母認為適婚的年齡,催婚自然是免不了的,可是真正從我們這代人成長的經歷來看,結婚是為了生小孩嗎?生了孩子之後呢?我們真的能夠為人父母嗎?
每一代人都會做的事情是:我吃過的苦,一定不會讓我的孩子再吃一遍。
90後對於父母的教育,多半是不滿意的,這裡的教育和文化教育沒有多大關係,主要的問題出在家庭教育。但是家庭教育,歷來我們是沒有的,老一輩怎麼養孩子,下面的就憑經驗養,在社會主義高速發展的今天,那一套已經不適用了。
矛盾就出現了,90後你不願意按照父母養育自己的方式養育自己,又沒有太多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法,於是就有了上面的問題。
在這裡並不是要說我們的父母是多麼的差,他們養育的方法多麼的不堪,每個社會階段都有匹配的社會教育方式,家庭教育方式。說句不好聽的,把我們換到父母那一輩,我們不見得比他們做得好。
看過太多的家庭矛盾和錯誤的教育方式,目前得出來的結論是:1.想要改變一箇中年人的思想,挺難的,一旦去做,就是在否定他的前半生,換誰誰受得了。2.家庭教育的推行,在低文化水平的年輕人(受過良好家庭教育的除外)中,並不適用。
3.很多受過錯誤家庭教育創傷的人,靠自己本身,會有兩種結果,①尤其珍惜新生家庭②重複自己原生家庭的模式
4.在很多人都沒有聽過家庭教育的今天,很多人不會去思考問題所在和解決問題的辦法
做父母,除了奶粉尿不溼,其他的真的不重要嗎?等孩子長大了,出現親子矛盾,出現學習問題,出現無法管教的時候,再去問百度,去問教育專家,甚至把孩子送去封閉式管理學校改造一系列問題的時候,還真的能夠有好的解決方式嗎?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比喻誇張了些,事實如此。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不足之處隨時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