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百合媽媽讀心理

    也有譴責母親的,“人到老了就要為自己年輕時犯的錯買單,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孝順,獨你家的不孝順,難道自己身上沒一點原因嗎?”

    一、事事包辦的父母。

    有的父母只要求孩子好好學習,其他的什麼也不用幹。這一類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並視這一切為理所當然。有的孩子幾乎從參與過家務,直至讀了大學都不會洗自己的襪子、鋪自己的床。到了這個時候,父母才開始抱怨孩子什麼都不會幹,殊不知是自己種下的因,才換來今天的果。 正面管教中非常提倡讓孩子承擔家庭和班級的勞動,以此來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價值感與歸屬感,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個對家庭和班級有貢獻的人。而我們身邊的許多父母秉持的理念是,自己苦一點沒關係,一定不能讓孩子受苦,要給孩子創造最好的條件,什麼都替孩子承擔。時間久了,孩子便習以為常,與此同時副作用也很明顯,孩子會覺得自己是一個沒用的人,只學會了索取,喪失了付出的能力。

    二、習慣委屈自己的父母。

    有的父母在每一個節日都會精心為孩子準備禮物,會給孩子買名牌的衣服、鞋子,生病了也不知道休息,硬撐著給孩子洗衣做飯,接送孩子上學。卻習慣對自己將就,孩子過生日的時候,有蛋糕、有禮物,外加一頓大餐,自己的生日卻總是隨隨便便就過去了,永遠不會收到孩子送來的禮物。父母的用心付出,得到的卻是孩子的麻木敷衍。慢慢地孩子就會認為,父母的愛是不需要回報的。

    有個小男孩的父母因為工作的關係長年分居兩地,小男孩和母親生活在一起,這位母親既要工作又要照顧他,非常地辛苦。有一天早晨母親突然發高燒,躺在床上起不來,就喊孩子給她倒一杯水。沒想到孩子非常冷漠地拒絕了,並且說了一句:“你不能自己倒啊!怎麼還不起床,我都快遲到了,你還送不送我上學!”母親已經病得很嚴重了,孩子卻全然看不到這些,依然只關心自己,非但不懂得照顧母親,反而還埋怨母親不送他去學校。

    三、暴力管教孩子的父母。

    有的父母習慣採用暴力、控制的方式對待孩子,讓孩子事事都聽自己的。這種方式可能會培養出兩種孩子,一種是極端自卑的孩子,他認定了自己就是很差、就是不夠好的那一個。另一種是報復心理非常嚴重的孩子,這種孩子小的時候,可能會屈服於父母的權威,不敢反抗,但他的反叛情緒會一直累加。等到了十幾歲進入青春期後,就會突然爆發,一下子變得極端叛逆,出現許多行為問題,可能是厭學、逃課、上網、離家出走,更嚴重的甚至會出現極端行為,比如自殺,或者對父母行兇等等,以此來反抗父母長期以來的控制。

    四、無條件滿足孩子的父母。

    有的父母寧願自己吃苦受累、省吃儉用,也要把最好的都給孩子,無條件地滿足孩子。有一個家境並不富裕的男孩,為了讓他有個好的前程,母親竭盡所能讓他去了日本留學,留學期間他的花費很大,當母親四處舉債、無力出錢的時候,這個男孩竟然在機場對前來接機的母親下毒手,連捅母親9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被兒子狠心刺傷的母親在血肉模糊之際,沒有埋怨兒子,反而勸他快逃,說了一句:“媽媽不會怪你!” 這位母親只知道一味地為兒子付出、盲目地付出,卻沒有培養兒子的自理能力與感恩之心,致使兒子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這種孩子內心的慾望一旦得不到滿足,就會衝動冷血,做出喪失理智的行為。這位母親的教育方式註定了這是一場不可避免的悲劇,正如她所說,媽媽不怪你。事實上,只有她自己才是葬送自己的真兇。

    綜上,孩子的許多行為問題其實都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這些表象的背後都藏著更深層次的原因,值得為人父母的我們深刻反思。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被兒子安排住進豬圈的母親,所反映出來的問題也絕非兒子不孝順這麼簡單,母親本人亦難辭其咎。

    正如前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所說:“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做的事,但要善於教育他們,這就是國家的一件大事了,這需要才能和淵博的生活知識!”如果我們真正愛孩子,請不要再盲目地付出、暴力地打壓,而是要溫和而堅定地對待孩子,科學而有技巧地溝通,避免以上四個方面的誤區,才能教會孩子感恩,指引孩子真正走向獨立!

    -END-

  • 2 # 靜謐之海珠寶首飾

    鬥米養恩,擔米養仇

    世間之事都有一個度

    親情中,一味的付出,溺愛,會讓孩子內心認為你作為他的父母,付出再多都是理所應當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需要承擔任何的家務,像小皇子小公主一般寵在手心裡,物質上富足,而精神上不培養他們承擔責任的意識,孩子長大後,就容易變成白眼狼。

    那麼,作為父母,在疼愛孩子的同時,一定要注重他們精神和品德的培養,有愛心,感恩心,責任心,利他心,愛自己,也尊重他人,明白父母對自己的付出是因為愛,而不是對父母實行情感綁架,認為一切都理所應當,這樣的孩子在父母不能提供他們習慣的物質生活時,孩子甚至會記恨父母怪父母,而絲毫不感恩父母曾經的付出。

    所以,愛孩子,也要讓他們懂得感恩,平時分一些家務,交給他們一些任務,放假了去打打工,學會獨立,不做溫室裡的花朵,經歷一些小挫折,身心健康的長大。

  • 3 # 枯木齋

    這個題目很大,太大,問了千百年也答了千百年,似乎都沒什麼卵用,說的寫的,都是對的,可自古致今忠臣孝子烈女節婦、欺師滅祖奸妄逆子,何朝何代沒有?所不同在於政通人和則正氣升,世道清朗;,奸邪當道則民心亂,社會汙穢一一似與“私家個體”關係不大。

    咱這裡說的是大機率!!!

    一一我沒讀過幾年書,不懂“狡辯”,更不懂什麼“駁論”,認為那都是文人與政治家勾結一塊玩的把戲,目的是維持現狀:好的歸己,壞的推給民眾的愚味來擔責。

    家教傳承,是華夏數千年引以為傲的生存智慧,如“詩禮傳家”、“耕讀傳家”,孝道.禮數...總被批駁得體無完膚成嘲弄物件,因為擋了他們的道。小青年不願受約束(天性),正好被利用。時日久了亂成大問題了,反過頭來說是孃老子沒教好,養出白眼狼,到哪說理去?

    .....^0^。

    我餘家祖祖輩輩四世同堂是常態,三世同堂是必須,只在五十年代初曾經五世同堂,可只維持了半年,後來男丁成家越來越晚,加上晚婚晚育,再沒可能了。,我長房堂兄的女兒半歲,曾祖父克讓公九十一齡仙逝。那年全華人民都在唱“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彔江...!”,叔叔、兄長們在村裡抓閹爭一個兵的指標。

    “耕讀傳家”是頑固落後?中國發展的阻力?白眼狼的發源地?

    我家除無人從事職業官、商,啥職業都有,以種田教書的為主,從農夫到教授,從國內到國外,沒聽說出過忤逆子孫。

  • 4 # 詩薇

    白眼狼:指忘恩負義之人。

    為什麼會有白眼狼的出現?

    ①父母教育、家庭教育

    父母對子女的教育不當。在獨生子中,溺愛孩子。在子女當中,過分偏愛一方,冷落另一方。

    這讓我想起《都挺好》裡面的蘇家。蘇母偏愛二兒子明成,對三女兒明玉的方方面面充滿不公。明玉氣憤,離家出走並宣告從此和蘇家沒有半點關係。蘇母和明成認為,是蘇家把明玉養大,最後卻要拋棄蘇家,明玉就是蘇家的白眼狼。

    多年之後,受寵愛最多的明成成了媽寶男,導致蘇母去世後,明成的生活也失去了方向。而明玉卻憑藉自己的力量,事業做得風生水起。

    ②感情當中付出最多且不要求回報,但卻要求對方對自己的感情有迴應

    《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離婚後認識了老金。老金為人憨厚老實,對子君無微不至地關照。在外人眼中,老金是子君的最好人選,可是子君認為他們只是合適,卻並不是愛。不能因為老金人好,就要以身相許,勉強過完下半輩子。子君提出分手後,成了老金和其他人口中的白眼狼。

    有一個故事:一個退隱山林的老爺爺下山時碰到了路邊奄奄一息的青年。青年醒後為報答老爺爺,磕頭認爺爺為師傅,並每日伺候爺爺起居。爺爺把自己的畢身絕學傳授徒弟,徒弟學成之後進入江湖闖蕩。幾年之後徒弟聲名鵲起,歸山拜見師傅。師傅高興地沏茶招待,但徒弟卻說出此次到來的真是目的——取師傅的性命後,他便是江湖上唯一一個武功高強之人。師傅哀嘆幾聲並最終與徒弟同歸於盡。

    那又該如何最大程度地避免白眼狼的出現呢?

    ①從家庭角度來說:父母不能過分溺愛孩子,而且也不能過分偏愛另一方。因為父母不可能永遠陪伴子女,子女必要的獨立自主能力必須要有。

    ②當你心甘情願地付出時,請不要對對方有道德上的束縛。不是你付出,別人就要接受。君子施恩不圖報。

    為了自己最後不成為白眼狼而且對對方也沒有感覺,在別人無緣無故對你好時,請在一開始就拒絕。

  • 5 # 玉兔桂花樹

    從小就各種慣,要啥給啥,做錯事父母還沒張嘴批評家裡的老人就出來護著,家裡有啥好東西先給他讓他先選先吃,總之他就是家裡的皇帝,其它人都要時刻待命,它發脾氣打了或者罵了大人,家裡人還美的咯咯笑,這樣下去一個白眼狼差不多就要誕生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提高資訊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