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林221456293

    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對中華文明的發展意義極其重大。歷史是承前啟後,尊古創今,不斷改新,起到極其重要的意義

  • 2 # 滄桑短笛

    謝謝邀請。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被後世形容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客觀上,這個時期的文化成就是中華文化發展的巔峰。對中華文明的發展,可謂承前啟後的關鍵節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所涉及的範圍、規模、深度,都是首屈一指的。個人理解至少有幾個方面。

    一、本是同根生

    在教育“口傳心授”的落後狀態下,識文斷字既是非常高階的資源,又是身份地位的象徵。與此同時,也必然限制了文化的發展。眾所周知的中國傳統武術的門派,傳統手藝的傳男不傳女,同樣限制了文化的傳承。這是時代的侷限,非任何個人、門派、學派之過。不應吐槽。

    老冉的《老子》是開歷史先河的一個事件。西行遁世,被秦求教,留下《德經》、《道經》兩部聖典(後世合併為《道德經》)。請注意:《道德經》不僅僅是之前傳統文化的集大成,也是無視“口傳心授”傳統的。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中華第一次有了“共享”的教科書。“道家之學,實為諸家之綱領。諸家皆於明一節之用,道家則總攬其全,諸家皆其用,而道家則其體。”史學家呂思勉在《先秦學術概論》中的這句總結,可謂恰如其分。

    後世傳頌的諸如儒、法、墨、荀子、韓非子等有名的政治學派,吳子兵法、孫子兵法、尉繚子兵法等等兵書謀略,還有醫學、水利學、農業學等等各種技術類的專業學派,都是從《道德經》的基礎上發芽、發展出來的。同根生就是這個意思。

    二、文化大普及

    春秋戰國時期文化大普及的原因,《道德經》的非“口傳心授”性是一個方面,春秋戰國幾百年內戰,高山為骨深谷為陵是另一個方面。以後者論。戰爭固然導致百姓流血犧牲、家破人亡,導致很多世族的興起和衰落、消亡。但是,一個家族、或者一個世族的命運並不完全等同於家族中、世族中所有人都隨著衰落和消亡。恰恰相反的是,這種家族、世族的衰落和消亡,導致春秋戰國時期一個特殊人群、或者叫階層的出現:士子。

    家族或者世族曾經擁有的權勢和地位,讓他們享受了文化教育、培養了優秀的個人能力;家族或者世族的衰落消亡,又讓他們失去了權勢和地位。“大爭之世,皆有爭心”。士子階層,顯然是最具備競爭實力,最具備競爭意願的一個特有階層。

    後世,也有分類和內亂時期。但一方面戰亂的範圍和時間沒有這麼大,另一方面知識的普及沒有這麼明顯。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普及,是教育從封閉走向開放,而後世只是從開放走向更大範圍的開放,質的不同。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主要集中在政治思想文化領域,如最著名的儒、法、墨,影響最深淵的荀子、韓非子,都屬於政治思想學派。通俗的說,都是從事治國理論研究的。而後世的文化發展,則涉及範圍更廣、更大。但在治國理論的深度上卻遠遠不及春秋戰國時期。

    三、時也、勢也

    1、秦國的建立,推動文化發展走向巔峰。諸如中央集權郡縣制的政治制度,統一文字奠定文化交融的基礎,統一度量衡促進商業的高度發達(出土的秦始皇陵中就有西域文化特徵的物件)等等。統一為正義、分裂為罪惡的中華基因,就是這個時候印刻在中華骨髓之中的(當然,這並不等於都是秦始皇的功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應該是最根本的基礎)。

    2、春秋有幾百個諸侯國。戰國時期雖然被稱之為戰國七雄,但實際上依然有30多個諸侯國。用今天的話說,叫需求旺盛。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人”顯然是少於後世的,這屬於供給不足。正是這樣的供求關係,春秋戰國時期計程車子在當時享受到優厚的待遇。“合則留、不合則去”,遊學士子在諸侯國之間自由流動、自由研討、 自由發表自己的觀點主張。這,是後世無法比肩的。舉例來說,強悍如秦朝,一方面商鞅法治被贏秦皇族奉為治國傳統、根基,另一方面,秦朝的學術,比如博士宮又是對所有學派開放的。甚至連法治的反面代表,人治的儒家,依然有70名被奉為秦朝的博士。

    3、隨著秦朝的崩潰。沒有政治制度創新的漢朝就誕生了非劉姓不能稱王的家天下思想(白馬之盟),其後的朝代無不奉行家天下。執政權高於執政為國,是從本質上走向反面。置漢武帝劉徹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更是徹底屠殺了中華文化的繁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從此在歷史上徹底消失。歷史上才有五胡亂華、蒙元滿清、八國聯軍等慘痛的歷史時期,並不偶然。慈禧的“寧與洋人、不與家奴”,跟劉邦的白馬之盟,怎麼看都一路貨色。

    諸子百家對中華文明奠定根基,有莫大的作用。但是對後世的發展,卻是有限的。

    四、優異中華文化

    傳統中華文化的優異,我以為是文字、語言無法描述的。更是世界其他文化無法望其項背的。舉一個例子論證。現代社會的發展,最核心的要素是人才。這一點眾所周知。但是,什麼叫人才、如何鑑定?如何發現人才、保護人才、用好人才?沒人能說的清。

    中國傳統文化中,叫千里馬。人才這個詞彙是無法跟千里馬比較的。

    1、什麼叫千里馬?顧名思義就知道,日行千里的馬。而普通馬,一天只能跑兩三百里。是不是千里馬,騎上去跑一天就OK。有異議嘛?

    2、如何發現千里馬?“世上有伯樂、而後有千里馬”。想要千里馬,首先你得有伯樂幫你發現。而伯樂,就是哪種有“慧眼”的(現代來說,應該叫慧心,既有高超的能力、又有傑出的人品)。

    3、什麼叫伯樂?面對一匹馬,大家都說不好、甚至是濫馬。只有你說是千里馬,而且騎上去一跑還真能日行千里。你就是伯樂。反過來說,大家都說是千里馬、你也說是千里馬,事實上也真是千里馬。但你不是伯樂。

    4、為啥千里馬並不多見呢?“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不是缺少千里馬,而是缺少發現。

    5、為啥“伯樂不常有”?我們常聽說伯樂發現千里馬的故事。但你聽說過伯樂騎千里馬的故事嘛?沒有!伯樂,就是那個穿著一般般、生活一般般的普通人。發現了千里馬自己也騎不了。騎千里馬的都是大將軍。猜想,伯樂也不敢高價賣千里馬給大將軍(更大的結果是找死),有了千里馬只能送給大將軍。至於報酬,看大將軍的心情、賞賜了。伯樂是一個賠本賺吆喝的角色,“伯樂不常有”才是正常的狀態。

    6、如何擁有更多的千里馬?很簡單啊,讓伯樂成為最賺錢的角色,讓每一個伯樂都名利雙收。最好是建立一個制度,讓伯樂成為一個職業,財富上富足、全社會尊敬。千里馬,還會缺嘛?

    甭不服氣。不用千里馬的傳統文化。你換個詞彙試試?恐怕是門都沒有!

    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是無盡的寶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繼承發展中華傳統文化,是華人特有的優勢。祝願更多的華人喜歡中華傳統文化,主要是先秦時期的傳統文化。

  • 3 # 生命樹愈療

    中華文明的根全在“道家”。道是太極,運轉乾坤兩性。乾性生法家,坤性生儒家。法家在暗,儒家在明。法家是精英之學,儒家是平民之學,而道家則是帝王之學。

    儒教是中華國教,深受道家思想影響,與同為金性的基督教相比,缺乏人格神崇拜所帶來的心理能量和靈性高度,但卻具有更大的極性包容度和現實操作性。

    儒教在歷史上作為坤性宗教,是一種用機械道德論來限制人類非愛行為的意識工具。坤性宗教是分辨善惡果的體現,表現為二元對立、善惡分明。坤性對“愛”的忠誠度要高於乾性,但是他們對“愛”的辯證性缺乏理解,不懂得相對世界中“非愛”是“愛”必要條件,最聖潔的白蓮必定開在最汙穢的黑泥之中。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道德的力量在於弘揚“愛”,而不在於阻止“非愛”。“非愛”如果已對他人造成損害,那麼應交由法律來處理;如果還停留在意識層面,那麼人有不可剝奪的自由去選擇實踐。以所謂的善惡道德去阻止人“犯錯”,恰是最大的“不道德”。

    人的身體犯了錯,人的意識受到教訓,人的靈魂就獲得了成長的機會。以某種道德洗腦去“預防”人犯錯,恰如捆住學步小孩的雙腳去防止他摔跤一樣,扼殺的是小孩最為寶貴的主動性。誰不懂得這個道理,誰就應該去看看中國封建禮教的“吃人”史。

    傳統儒教標榜的“孝”,本來是一種人性自然。這個自然人性的源頭,不是所謂的“天理”——天理豈需人性證明?,而是“人心”——人心自會以愛報愛。因此儒教對“孝”這一所謂“天理”的論證,以善意度之等於什麼都沒說,以惡意度之則是打著仁愛幌子去奴役他人。如果父母不愛孩子,孩子還應該盡孝嗎?父母撫養子女,子女贍養父母,這是法律義務。父母愛孩子,孩子愛父母,這是人性自然。儒教宣揚的父母生養孩子,孩子順從父母,這是以孩子不能決定的事實去剝奪孩子能為自己決定的權力。孝順孝順,孝是情感切入點,順才是真實動機。封建禮教所謂的孝順,其本質是披著“孝”皮的狼師,教育羊生要“順”服地被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記住飯店炒菜調料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