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奶狼loser

    如果沒有時間,也許你我就都失去了意義,沒有差別,就如同頑石一般,沒有時間,千年又如何,自巋然不動,但有了時間,這才區分了生命和死亡,所以不論是敬畏死亡,還是重視生命都源於對時間的態度,當你瞭解了生命的廣度和長度,你就不會在這糾結於此,自當在每一寸光陰裡滿負前行。

  • 2 # ll人生如松ll

    重視生命,應該說誰都重視,因為誰都不想死,誰都想長命百歲。於是乎,衍生出許多時尚名詞,養生啊,保健啊,等等。但這些都只能是一種願望,等待人們的依然是死亡,而且誰能確知哪一天離開呢,誰能預知明天的遭遇呢?

    與其說敬畏死亡,不如說了解生命。因為死亡原不屬於人類,人的墮落使人邁向死亡。生命的本質在於聖潔美善,存到永遠的永遠是那美好的東西,這才叫生命。面對死亡,尋覓生命,這或許是人們當思索和醒悟的!

  • 3 # 瀟瀟湘雨夜

    我有幸在學校圖書館裡看到弘一法師的傳記,印象最深的一個細節是弘一法師(李叔同先生)在圓寂前,再三叮囑弟子把他的遺體裝佛龕時,在佛龕的四個腳下各墊上一個碗,碗中裝水,以免螞蟻、蟲子爬上遺體後在火化時被無辜燒死。在看弘一法師的傳記,讀到這個細節時,總是為弘一法師對於生命深徹的憐憫與敬畏之心而深深感動。

    那麼我和大家談談自己對生命與死亡的感悟。

    生命、死亡我的理解?

    “生命是美好的但也是短暫的”這是我們長說的一句話,從我們大眾的理解來說:一個新生嬰兒的第一聲啼哭代表著一個鮮活的生命降臨。從廣義的範疇來說我們的生命不僅僅是生物學上認為蛋白質存在的一種形式,它的內涵更指向在宇宙發展變化過程中自然出現的存在,從一定角度來說更可以顯示為自我生長、繁衍、感覺、意識、意志、進化、互動等豐富可能的一類現象。而死亡指喪失生命、生命終止、停止生存,是生存的反面從哲學的角度上說,死亡是生命(或者事物件)系統所有的本來維持其存在(存活)的屬性的喪失且不可逆轉的永久性的終止。所以實際上,在哲學的角度,個體的死亡並不代表事物的結束。這也就有了精神永存一說。

    我們為什麼要重視生命,敬畏死亡?

    我們有幸出生在一個沒有戰亂的國家;沒有經受不文明社會的衝擊;甚至於自然天災,我們也是少有經受過。所以我們很多人就會忘了自己其實很幸福,許多人或許都懂得生命的易逝,確實生命也往往是一瞬間的事。但也有許多人不懂得敬畏生命,由此就有許多輕生的人,我能理解他們所受到不公平待遇後的那份憋屈與憤怒,但我永遠也不能贊同他們輕生的行為,生命有始有終,死亡如果是必然的,那僅僅關注這死亡就顯得毫無意義。或許他們是經過了痛徹心扉的事,如永遠地失去了某位在你心中不可替代的人...那一剎那,他想到了死亡。人不都是這樣嗎?往往經歷了一些事突然就明白了,生命真的很脆弱,由此我們應學著對生命懷以敬畏。回首古時不乏有許多人在追逐長生,可是這恰恰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夢想——人死不能復生。這個世界上很多事都能夠重頭再來,唯獨生命不行。相反如果我們沒有懷著敬畏之心去看待死亡,從而去逃避它進而做出一些有違自然法則的事,那麼你就可以稱之為昏庸了。死亡或許就是這場生命旅行的一個過程,但從這一刻,它意味著的不是消逝,而是對生命的總結。由此,生的意義就顯得格外重要、格外可貴,也是最需要重視的。 而死啊!可能是一道門,逝去並不是終結,而是超越,走向下一個旅程,去邁向新生的大門。所以我們也要懷著敬畏的心去直面死亡!

    我們要怎樣去重視生命,敬畏死亡?

    在現實中痛苦總是有的,它們像跗骨之蛆一般黏附在我們的周圍跟著我們進入生活、工作、甚至是我們的理想。它們總是在不停的蠶食我們的內心總想要把我們的陰暗放大進而吞噬我們的心智使我們迷失,但儘管如此我仍希望我們能懷抱能夠得到的希望也擁有不害怕失去的勇氣,努力的微笑、昂著頭像Sunny處邁步,這將是我們對生命最真誠的重視。生老病死-既是大自然的鐵律也是我們每個人必將都會面臨,既然是鐵律我們又何必去挑戰它呢!無端的做一個跳樑小醜、做一個有違大自然法則的人,即使在努力也不過是增添他人的笑料罷了!因此我們要懷著敬畏的心去面對死亡,當它來臨時我們也不害怕。因為我們足夠的重視了生命,當然也就無畏於死亡的來臨了。

    以上就是我對重視生命,敬畏死亡的感悟。

  • 4 # 邂逅遇見

    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而且是以自身獨一無二的方式存在。

    ”人死不能復生“,這句話不知被說了多少年,說了多少遍,在每一個悲傷的現場,傷心欲絕的時刻。

    華人往往避諱談論死亡,覺得很晦氣,甚至對死亡有種莫名的恐懼,更多的是對新生命的期待和喜悅。

    但是,死亡終究是每個人逃不掉的最終歸宿。

    人一定要學會敬畏死亡才能更加尊重生命,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人們在分別時總會說一句話”後會有期,來日方長“。

    好像人生有的是大把的時間和精力,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人生不過是見一面少一面而已。

    有一年的冬天坐在上班擁擠的公交車上,忽然收到以來同事發來的資訊:X總去逝了,今天在八寶山舉行追悼會。

    瞬間愣在那裡,耳邊的一切嘈雜聲都遠在千里之外!

    這位老總70年生人,身材不高但很健壯,碩士畢業,進入集團任副Quattroporte,為人原則性強,工作能力出眾,深得老闆器重,委以重任。但正是這器重,重任,應該是壓垮他的一堆稻草。

    當年太太早產,他在外地出差,趕回來後孩子已經出生了,不足月的早產兒,瘦瘦小小的。

    因為工作,在集團裡引起了其他中高層的不滿,也是起起落落。

    不想沒有幾年人卻不在了,他的兒子應該還沒有上小學。

    生命只有啟程沒有退票。

    不知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逝者是否會為自己哭泣,為自己惋惜,為自己的任性草率不愛惜自己而後悔不疊,但一切都無法挽回。

    “死後原知萬事空”,與其空悲切,不如“退而結網”,善待生命,敬畏死亡。

    作為我們的鄰國,日本人對待死亡有著自己的認識和理解:死亡文化是日本本土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們認為人與自然之間沒有絕對的距離,認識自然只是 一部分,一個人從生到死沒 有絕對的距離,不過是簡單輪迴,就像從一個房間走到另一個房間。生死界限不像其它民族那樣涇渭分明。死就是一扇門,人不過是從這扇門到另一個世界去。正因為如此,日本人從不畏懼死亡。

    死亡對於日本人意味著一種永久的解脫,也可以說是永生。

    “生者的生,必須由死者在更高的地方來守望。這是日本墓地的哲學風景。”到日本各地旅遊, 看到山村的墓地就在村裡的小土丘上,漁村的墓地就在漁港的高臺上,市區的墓地就在居民區的周圍。――摘錄《走進日本文化》。

    死亡並不恐怖,而是與生者和平相處。

    人應該學會敬畏死亡,才能更好地尊重生命。

    現在有一句話叫“放過自己”。

    放過自己,不是投降,而是學會和自己和解。

    不過分逞強,不透支身體,不瘋狂追逐名利;

    愛惜自己,投資健康,多抽出時間去陪伴父母,記得和愛人的紀念日,拉著孩子的手去看世界,陪著他們慢慢成長。

    善待自己也善待別人,不欺凌不排斥,不挖苦不諷刺,適當時候施以援手,這樣你會又多了一個朋友。

    學會讓自己適時享受生活,清晨看日出,傍晚看日落。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莫將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生命不可能有兩次,但許多人連一次也不善於度過。生命不是一場賽跑,而是一次旅行。比賽在乎終點,而旅行在乎沿途的風景。

    生命就是這樣,你可能無法解讀,但你卻擁有,你要盡力使它豐富,使它完美,去擦亮,去點燃。

    生命的可愛正在於它的脆弱,脆弱得好像一根絲。

    生命雖短暫,但卻是創造出的奇蹟,值得我們敬畏與尊重。

  • 5 # 劉國民81223781

    到了這個地球,生命只有一次,我要珍惜自己身體,有病急時到醫院去看,爭取自己身體健康,人和汽車一樣,零件慢慢的壞。最終汽車開不了,是一堆廢鐵。

    我們的身體也是如此,到了有病時,身體的零件也是一個一個的壞,有的病醫生也是無可奈何。所以珍貴身體 ,保持心情愉快。身體的零件損壞的慢。

    面對死亡,要知道人的身體不是萬能,早與晚會走向死亡。

    面對死亡,我們不要特別緊張,話誰都會說這一句話,但敬畏他,因為我要走了,不給兒女找麻煩。從緊張到理解,我們就會敬畏死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做盆景時,如何挑選小黃楊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