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0194715

    清朝的時候,漢族幾乎全部被迫放棄了漢族傳統服飾,改穿滿族服飾。客家人的服飾,延續了中原服飾文化的一些風俗習慣。由於太平天國運動,上層幾乎都是以客家人為主,在風俗習慣上,就會有比如”包頭巾”習慣等等。

  • 2 # 五味社

    蓄髮令作為太平天國法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頒佈之初是得到人們的積極響應,但在推行過程中逐漸遠離恢復漢人傳統。

    蓄髮令是太平天國每攻佔一個地方後釋出的第一道公告,對於拒絕蓄髮者,太平天國將予以嚴懲,因此死傷者不計其數。

    這裡存在疑惑,如果蓄髮是對傳統的繼承,為何會動用嚴峻法令?

    因為,太平天國把蓄髮作為歸順太平天國唯一的標誌,這一目的和清朝剃髮令的目的是一樣的。而且,太平天國蓄髮令的目的還在於防止人們叛逃,畢竟蓄髮在清朝是大逆不道。

    太平天國推行的蓄髮令並非是傳統的漢人髮型。太平天國與清朝的區別在於,清朝是剃光前額,太平天國是蓄髮不剃,保持頭髮的自然生長。

    為何太平天國不推行傳統的漢人髮型?

    一是頭髮生長存在週期,即便是推行,也很難短時間實現。

    二是太平天國以宗教為精神主導,並非是恢復漢人傳統,僅需要和清朝以示區別即可。而區別的前提也是為了更好的維護統治。

  • 3 # 蚜蟲掉牙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太平天國運動,為什麼不成為太平天國起義,因為各朝各代的農民起義都是成為起義,只有到了太平天國這裡而成為了運動。

    因為太平天國有著他自己的思想,

    第一,他想人人平等,

    第二,反對中央集權,

    第三,土地平分

    正是因為他有這幾點,才不僅僅是簡單的農民起義。但是事實上,就是在我們現代,男女也不能做到平等,畢竟男女有別,諸多的限制,還是男主外女主內普遍。確實他們錄取了史上第一位女狀元,不過這名女狀元不過是他們的玩物罷了,去年我在南京的時候,我還去過女狀元曾經居住過的地方。

    對於反對中央集權,這個更是無稽之談,他們定都南京,一樣有著三宮六院,一樣是分封自己的親信,和過去沒什麼兩樣。

    至於第3個土地平分,他們確實頒佈了《天朝田畝制度》,可是無奈沒有實施,社會不安逸,動盪不安定,所以沒有實施,但是他確實頒佈了這個法令,所以有著一定的反封建的性質。

    在當時清朝為了讓百姓剃髮,有著“留髮不留頭”的口號,尤其是在江南一帶,殺了很多人,讓一些人趨於權威,太平天國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於是就有著和傾聽相反的規定,但是清廷當時要求人民提法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又由於常年戰亂,開始創業時期,先顧好自己的溫飽,才選擇折中的方式,這也是在後來在行軍打仗中慢慢形成的。

  • 4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太平天國的髮型,是一種非常奇怪的存在。他們揚棄了清朝的那種剃髮和辮子,改為留長髮。

    之所以這樣做,給人第一直觀印象,無非是為了表達對滿人統治中國的不滿。畢竟滿人在入主中原的時候,強行推行過“留髮不留頭”的策略,這給人留下了深刻的記憶。拒絕清朝的髮型,對於鼓動老百姓參加太平天國,推翻清朝,有很大的作用。

    但問題是,如果太平天國是為了“排滿”,是為了煽動民族仇恨,鼓動老百姓造反,他們大可以選擇清朝以前的髮型,尤其是男人的束髮。這樣不是更能帶起漢人的懷舊情緒,鼓動性更強嗎?為什麼太平天國卻不這樣做呢?

    (剃髮易服)

    我覺得太平天國之所以選擇留長髮,除了煽動情緒外,更重要的,還有以下的考慮。

    一、張揚天性。

    很多人覺得“太平天國”這個名字不吉利。似乎與“太平間”有說不清的關係。而且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去世後,才會去“天國”。因此,很多人都覺得,太平天國的人都沒有文化,所以才搞出這樣一個奇怪的國名。

    實際上,太平天國自己人可不這麼想。在他們看來,“太平”是“天下太平”的意思。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平”,也就是公平、公正,讓世間沒有“不平”之事。而“天國”的“天”,既是指上天(上帝生活的地方),也是指天性。

    也就是說,太平天國有一條重要的理念:張揚天性。所以他們才反對纏足,提倡“天足”;反對剃髮,提倡“天發”。

    如果不剃髮,而改為像清朝前期那樣,男人採用束髮。那還是把頭髮給束縛起來,和清朝政府的剃髮和編辮,又有什麼區別呢?所以太平天國不選擇這樣做。

    (洪秀全像)

    二、反對禮教。

    歷史上,太平天國為什麼不簡單地被稱為“農民起義”,而是被稱為“運動”呢?因為太平天國的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古代農民起義的範疇。包括他們的行動指南,和之前的農民起義,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

    太平天國在張揚天性的同時,還極力地反對禮教。當下的很多人,沒有受過古代極端禮教給老百姓帶來的傷害,對洪秀全、馮雲山當初燒聖賢書,砸孔家店的行為,非常不理解,認為他們是瘋子,是“瘋狂”行為。認為洪秀全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發洩他對自己參加科舉考試的不滿。

    顯然,這樣的理解是片面的,也低估了洪秀全在清朝末年存在的意義。

    既然太平天國反對禮教。因此,他們不但反對剃髮編辮子,當然也反對清朝前期的束髮了。因為“束髮”在古代,本身就是禮教的產物。

    (影視劇中太平天國的裝束)

    三、崇拜上帝。

    我們知道,太平天國首先是從“拜上帝教”起家的。是先在老百姓中宣傳拜上帝教,後來教眾發展到一定人數後,才發動起義,想以此推翻清朝統治,建立新國家。

    “拜上帝教”並不是基督教,它屬於是基督教在中國的變種。其教義各方面,和基督教都有很大的區別。但有一點,顧名思義,“拜上帝教”,就是要崇拜“上帝”,把上帝認為是“天父”,是世界的主宰,是人們生活的信仰。

    或者說,拜上帝教,只是當時底層華人,對於基督教的一種模仿。他們甚至也沒有什麼教義,只是一種朦朧的感覺,直觀的感覺。

    我們知道,在許多基督教的繪畫和雕塑中,基督教中的很多神話人物,包括上帝和耶穌,都是“天發”,也就是披頭散髮。基督教之所以把上帝畫成披頭散髮的樣子。除了與教義有關外,更重要的是一種原始人的圖騰延續。

    既然上帝和神話人物都是“天發”,因此,從簡單模仿的角度來說,“拜上帝教”就提倡不修不剃的長頭髮了。

    (參考資料:《太平天國史》)

  • 5 # 無月文化館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太平天國的男人留的是什麼髮型?

    從電視劇《太平天國》裡,幾乎看不出太平天國男人們的髮型,因為總是看到他們要麼戴著帽子,要麼就纏著頭巾,感覺好像是和女人一樣留著長髮,因為看上去長長的頭髮垂在那裡,似乎太平天國的男人們把原先滿清要求每個男子留的辮子頭髮式給放棄了,而把辮子解開,把頭髮全部放了下來。

    但其實真正的太平天國男子的髮型,並不像電視劇所演的那樣。

    英華人吳士禮在《太平天國天京觀察記》中記載太平軍髮式:

    “仍有辮子,不過並非只打後發,即前發也留長打成辮樣而兼參以很多的紅絲線,因此辮子甚大,盤繞於頭上時,形式甚為可觀。另有一方法為他們所常用者即以黃綢或藍布巾裹頭——連辮子及前頭一併包之,而以或真或假的珠子裝飾前額。”

    《避難紀略》中記載太平軍“發仍打辮,辮線甚大,有一、二斤重者,大、小賊皆然。或有用紅、綠線者,辮皆盤於髮際,或結為旋螺狀,曰得勝結,雖帶帽,穿袍時亦然。”

    也就是說,太平天國的男子並沒有放棄清代的辮子髮式,有所不同的是,滿清男子的頭髮,前半部是剃光的,大家都在電視上看到過,光光的,鋥亮,這部分不是不長頭髮,而是經常在剃的。

    扯句題外話,剃頭匠這個行業也是在清朝才出現,之前的漢族都是沒有剃頭這個行業的,因為漢人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是不剃頭髮的,都是留著一頭長髮。

    而太平天國的男子,頭髮的前半部不再剃光,而是任其自由生長。

    後半部的辮子仍然保留,平時藏在頭巾或帽子裡。有些男子甚至把前半部的頭髮也都編成辮子,辮子間還兼參很多紅絲線,應該還是蠻好看的。

    至於說為什麼太平天國男子不完全恢復清以前漢人的髮型。

    主要一點就是太平天國運功本身就有些不倫不類,不中不洋的,太平天國運動並不是要滿清復明的運動,就是一幫活不下去的農民,在具有中國特色的宗教改版思想召喚下,向當權政府發起的挑戰。

    所以太平天國運動本身沒有漢化的需求。

    另外一點便是,有些人還計劃著如果運動失敗,那麼摘下帽子或者頭巾,露出辮子還可以回到滿清社會中去。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知青山茶油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