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走進人工智慧時代
-
2 # 華為智慧圈
當前,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前沿技術的迅速發展,智慧時代已悄然到來,"刷臉"逐漸成為了新的風潮。在人臉識別技術商業化應用領域不斷擴張的趨勢下,"刷臉"辦事正愈發常見。
人臉識別,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資訊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用攝像機或攝像頭採集含有人臉的影象或影片流,並自動在影象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臉部識別的一系列相關技術,通常也叫做人像識別、面部識別。
2018年是中國人臉識別技術全面應用的重要節點,標誌著"刷臉"時代的正式到來。
一、人臉識別技術發展背景
人臉識別,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資訊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除了安防、金融這兩大領域外,人臉識別還在交通、教育、醫療、警務、電子商務等諸多場景實現了廣泛應用,且呈現出顯著應用價值。為了進一步把握人臉識別技術所帶來的重大機遇,中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予以支撐。
2015年以來,中國相繼出臺了《關於銀行業金融機構遠端開立人民幣賬戶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安全防範影片監控人臉識別系統技術要求》、《資訊保安技術網路人臉識別認證系統安全技術要求》等法律法規,為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以及在金融、安防、醫療等領域的普及奠定了重要基礎。
2017年,人工智慧首次被寫入全國政府報告;同年7月,國務院釋出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12月,工信部出臺了《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其中對人臉識別有效檢出率、正確識別率的提升做出了明確要求。作為人工智慧主要細分領域,人臉識別獲得的國家政策支援顯而易見。
二、人臉識別技術發展歷程
人臉識別最初在20世紀60年代已經有研究人員開始研究,真正進入初級的應用階段是在90年代後期,發展至今其技術成熟度已經達到較高的程度。整個發展過程可以分為機械識別、半自動化識別、非接觸式識別及網際網路應用階段。
與其他生物識別方式相比,人臉識別優勢在於自然性、不被察覺性等特點。自然性即該識別方式同人類進行個體識別時所利用的生物特徵相同。指紋識別、虹膜識別等均不具有自然性。不被察覺的特點使該識別方法不易使人牴觸,而指紋識別或虹膜識別需利用電子壓力感測器或紅外線採集指紋、虹膜影象,在採集過程中體驗感不佳。目前人臉識別需要解決的難題是在不同場景、臉部遮擋等應用時如何保證識別率。此外,隱私性和安全性也是值得考慮的問題。人臉識別優勢明顯,未來將成為識別主導技術。具體來說,相比指紋識別、虹膜識別等傳統的生物識別方式,優點主要還集中在四點:非接觸性、非侵擾性、硬體基礎完善和採集快捷便利,可拓展性好。在複雜環境下,人臉識別精度問題得到解決後,預計人臉識別有望快速替代指紋識別成為市場大規模應用的主流識別技術。
三、人臉識別技術研發現狀
截至2018年7月2日,中國人臉識別技術專利申請總量達到10404項。其中,發明專利數最多,達到6589項,佔比為63.33%;實用新型專利數其次,為2591項,佔比為24.90%;外觀、發明授權專利數佔比分別為3.54%、8.23%。
從申請專利數量來看,2007-2017年,中國人臉識別專利申請數量總體上呈上升的趨勢。尤其是2014年後,人臉識別專利申請數量大幅增多;到2017年,人臉識別專利申請數量達到2847項。
從公開專利數量來看,2007-2017年,中國人臉識別專利公開數量總體上呈趨勢。2017年,中國人臉識別專利公開數量為2698項,達到近年來最大值;截至2018年7月,專利公開數量為2163項。
四、人臉識別技術應用概況
2014年是中國人臉識別技術的轉折點,使人臉識別技術從理論走向了應用,2018年則是人臉識別技術全面應用的重要節點,"刷臉"時代正式到來。
目前,從中國人臉識別技術應用來看,主要集中在三大領域:考勤門禁、安防以及金融。
從具體應用來看,主要包含了公共安全領域的刑偵追逃、罪犯識別以及邊防安全等;資訊保安領域的政府職能領域的電子政務、戶籍管理、社會福利和保險;商業企業領域的電子商務、電子貨幣和支付、考勤、市場營銷;場所進出領域的軍事機要部門、金融機構的門禁控制和進出管理等。
2018年,人臉識別技術在更多的領域解鎖了更多應用,廣東省、江蘇省、浙江省、河北省、青島市等地在2018年的高考期間均啟用了人臉識別系統;北京大學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到了校園入園人員身份驗證領域;北京市人社局也計劃在市級公租房將全部安裝人臉識別系統,以預防公租房違規轉租;滴滴在6月正式上線人臉識別系統……
從目前中國在人臉識別技術領域領先企業的應用佈局來看,安防和金融是相對佈局較多的領域,在物流、零售、智慧手機、汽車、教育、地產、文娛廣告等領域也均開始涉足。
五、人臉識別未來發展趨勢
首先,人臉識別應用的最廣泛領域便是安防行業,不僅給整個安防行業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也進一步開拓了新的發展市場。作為安防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的智慧影片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技術就是人臉識別。
其二,中國的三維測量技術近年來發展形勢較好,而現今3D人臉識別演算法正對2D投影的缺陷做了補充,此外對於其中的傳統難點,包括人臉旋轉、遮擋、相似度等在內的都有了很好的應對,這也成為了人臉識別技術的另一個最為重要的發展路線之一。
其三,大資料深度學習進一步提升了人臉識別的精確度,這也為2D人臉識別的應用作了一定的突破,將其應用於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當中,能夠快速普及金融級應用。
其四,人臉識別技術由於其便利性、安全性,可在智慧家居中用作門禁系統以及鑑權系統,因此智慧家居與人臉識別技術的融合是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智慧家居中的人臉識別系統是結合嵌入式作業系統和嵌入式硬體平臺建立的,加強了人臉識別技術與智慧家居應用的結合度,具有概念新、實用性強等特點。
其五,人臉識別技術是未來基於大資料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現如今公安部門都引入了大資料,這也彌補了傳統技術的難點,透過人臉識別技術使得這些照片資料再度儲存利用,能夠大大提升公安資訊化的管理和統籌,這將成為未來人臉識別的主要發展趨勢。
回覆列表
一項研究對人臉識別技術在識別不同種族和性別的人臉進行了測量,結果表明,膚色越黑,識別率就越低。在識別黑面板女性時,它的錯誤率幾乎達到了35%。還有另外的研究報告透露,在一種獲得廣泛使用的人臉識別資料集中,75%以上的影象都是男性,80%以上是白人。也就是說,在人臉識別的投資額和採用量日益增長的今天,其公平性和問責性卻無法保證。
而最糟糕的是,除了背後的“道德論”,人臉識別技術卻也隱藏著致命弊端,而這種致命弊端,是真的會丟了人命。
“單刃為刀,雙刃為劍”,世間萬物都有雙刃,人臉識別技術也無法避免。但在承認其技術帶來的弊端的同時,亦不可輕易忽略其帶來的益處。在中國,前有熱心歌神張學友全國巡演,人臉識別AI領取抓捕逃犯五連殺成就,後有北大弒母案嫌犯,逃亡三年後,被重慶機場最新配置的的人臉識別系統成功匹配。
正如在《停止秘密監控法令》監視會成員中唯一一位投了反對票的凱瑟琳·斯特凡尼所說,如果一刀切的禁止政府使用人臉識別,那警察以後如果遇到好用的抓壞人工具也沒法用了,畢竟舊金山不是一個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地方,不少本地群眾開始擔心自己的人身財產安全問題。
社會發展至今,我們離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依舊有很大距離,人臉識別應用於現代安防大有可為。人臉識別技術加持的影片監控系統的出現,極大解決了傳統依靠人臉進行識別的繁瑣過程,也提高傳統安防的準確率和實效性。
人臉識別技術在全面滲透到安防監控的全產業鏈之後,也同時將資料價值融入到平安城市、雪亮工程、智慧園區等各個行業場景中,促使安防監控從“有”到“無”進行轉化。部署在城市各個角落的攝像頭在家人人臉識別技術之後,很快就成為了保衛城市的“天眼警察”,給公共安全、安防行業帶來一場顛覆式的革命。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人臉識別不可避免的會面臨人們的否定或認可,但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相關法制的不斷完善,人臉識別技術的弊端應該會有所緩解。
在這個新技術日新月異、個人資訊收錄十分便捷的時代,如何看好我們的臉、保護好公民的個人隱私,不僅個體要多一些戒備與防範意識,企業也應該多一些技術層面的保障措施,監管也要及時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