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一博的剪刀手
-
2 # 曉帆輕舟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梁思成。
數十年裡,他倆生活上相濡以沫,事業上水乳交融,風雨同舟。他對林徽因之愛,是另外幾個所謂“戀林者”(徐、金)所不可比擬的。
至於林徽因的態度,並不是網上所議論的“思成愛得太累,徽因心有旁騖”。她所真愛的,不是別人,正是梁思成。
八集系列紀錄片《梁思成與林徽因》,根據非常豐富可靠的文獻、口述、實物、音像等多方面資料,對梁林夫婦倆的共同生活、工作有精彩的介紹,可供有興趣的網友們參考。
-
3 # 公子世無雙100
有人說最愛林徽因的是梁思成,當然,我不反對,從梁思成對林徽因的種種可以看出來,但我認為最愛林徽因的人是金嶽霖,因為金嶽霖為了林徽因終生未娶,一個男人為了一個女人,孤獨了一生,這便是最好的證明。
林徽因選擇的男人,當然就是梁思成嘍!
在這裡,插點題外話,個人覺得林徽因和徐志摩比較般配,二人都愛詩詞,詩詞可以讓兩人的靈魂交融,但也不能說他們在一起能過得很幸福,也許梁思成才是林徽因最好的依靠。
-
4 # 夢裡花落知多少在人間
金嶽霖是經徐志摩引薦認識林徽因梁思成夫婦的。自此以後便成為兩家文化沙龍里的鐵桿客人。金嶽霖初見林徽因就對他評價極高,讚美林徽因的才華學識人品。而林徽因對金嶽霖這位大哥也是十分的敬佩敬愛。尤其在徐志摩死後金嶽霖與林徽因的感情更加的深厚,他們相知相惜彼此欣賞。
金嶽霖清華大學畢業後留學美國。英國留學歐洲回國後執教於清華北大,他一米八幾的個頭,西裝革履,風流倜儻,是很多年輕貌美女性的追求者。他在國外有位外國的女朋友,後來一起回到了國內並同居了五年,但直到遇見了林徽因,金嶽霖覺得世間再也沒有如此才貌雙全,多才多藝的女子。就和女朋友和平分手,分手後女朋友回到了美國,而金嶽霖則搬到了梁家後院擇林而居。金嶽霖晚年回憶:他們住前院,大院兒;我住後院,小院。前後院兒都單門獨戶,金坦言他無法割捨梁家的客廳。離開梁家就像丟失丟了魂兒似的。林徽因身體不好,金嶽霖特地買來母雞下蛋給林徽因補充營養。梁林有了摩擦爭吵,請金嶽霖作中間調解人。因為他們覺得金嶽霖總是那麼理性,能把問題分析的一清二楚,林徽因甚至多次和金嶽霖哭訴,想要離開梁思成。林問梁,如果同時愛上兩個人怎麼辦?梁輾轉反側一晚,第二天後告訴林徽因說她是自由的,當林把這話告訴金嶽霖時,金的回答是:看來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去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應該退出。金嶽霖是個說到做到的人,後來他們三人成為最好的朋友。金嶽霖是理智的,他雖然動心、動情,但知道林是有夫之婦,不能有非分之想,也不能有親密之舉。他選擇把這份感情深深的埋藏在心底,化作對林及其兒女的默默守護。金嶽霖乃真君子,大丈夫。他一生摯愛林徽因,雖不能結為夫妻。但為她默默的守候了一生,終生不娶。徐在遭到你林的拒絕後,認識並迎娶陸小曼。梁在林死後,娶了他的學生林沭。唯有金嶽霖堅守自己內心的承諾,至死不渝。金嶽霖始終沒有等到林徽因。林去世,他靜默,痛哭,又寂靜寞。在林的追悼會上,他送了一副輓聯: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林沒有走,永遠在他的心裡。 林去世後多年的一天,金突然請好友到北京飯店赴宴,大家詫異,金舉杯: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眾人聽罷,不禁落淚。是的,只有也僅有金嶽霖會記得,因為他從未忘記過,一直深藏在心底。
愛並不一定是佔有,愛他就成全她。金嶽霖為林終生未娶,一生守候。因為愛林,而不趁虛而遇入,因為愛她,不忍林痛苦抉擇而主動退出,因為愛她,如影隨形,默默守護她,愛她,但是發乎情,止乎禮。是理智的愛,是深沉的愛,是尊敬的愛,是信任的愛,是純粹的愛,是純潔的愛,是痴情的愛。他的人品他的言行贏得了梁思成的信任也贏得了兩家後輩的尊敬,至今,我們依然為其真,為其善,為奇美,為其對愛情的堅守執著而感動。
-
5 # 娛夫對韻
說到林徽因繞不過這三個男人,這也是林徽因生命裡最重要的三個男人,他們都愛著林徽因。
徐志摩追求過林徽因,金嶽霖傾慕林徽因,最後娶到林徽因的卻是梁思成。徐志摩只是貪圖林徽因的美貌,他似乎對所有美貌的女子都有興趣。梁思成跟林徽因是年齡相仿,志趣相投,兩人都喜歡建築,還曾一起留學美國。
但要說誰最愛林徽因,那肯定是金嶽霖了,他就住在林徽因夫婦隔壁,發乎於情止於禮,佳人在側,奈何已為人妻,這是對金嶽霖最好的寫白。金嶽霖就這樣默默的守護在林徽因身旁,終身未娶。
林徽因死後,金嶽霖很是傷心,寫了那首哀婉的輓聯: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他敬佩林徽因的才華,對她傾心愛慕,但到死,這份愛都只是發乎情止於禮的單相思。佳人已逝,獨留人間。
-
6 # 愛講人物故事
林徽因一生當中最重要的幾個男人:林長民、徐志摩、梁思成、金嶽霖、梁再冰。
林長民
林長民是林徽因的父親,因幼時林長民在娶的緣故以及何雪媛和林長民之間相處的問題,讓林徽因的童年一直生活在一個扭曲的環境裡。
林長民是愛林徽因的,作為林家的長女,林徽因學業出眾,經常得到父親的誇讚,在加上,林徽因對幾個異母的弟弟和妹妹也不錯,所以林長民是很喜愛這個女兒的。但是林長民對林徽因的喜愛更多的是像對知己的喜愛。
徐志摩
林徽因曾經說過:徐志摩愛的那個人並不是自己,是那個徐志摩加以理想化的自己。所以,徐志摩對林徽因的愛更像是理想化的愛情,不真實。
梁思成
一個陪伴林徽因走過人生大半輩子的人,雖然梁思成晚年再娶林洙,但是在梁思成的心裡,林徽因才是他永遠的精神伴侶。可是,畢竟再娶了,所以梁思成對林徽因的愛有點像是白月光與硃砂痣的愛。
金嶽霖
這個等了林徽因一輩子的男人,雖然也有些人認為金嶽霖是個哲學家,哲學家對待愛情很是理智,但是誰又規定,哲學家就不可以動真情了呢?
尤其是在林徽因去世之後,金嶽霖的那句:“今天是徽因的生日”讓人很是動容!
梁從誡
作為林徽因的兒子,沒有兒子不愛自己的母親,但是孩子對母親的愛更多的是依賴。
所以,這幾個男人都愛國林徽因,只是愛的程度不同,若是問誰最愛,我會選擇梁從誡,畢竟孩子對母親的愛從來都是無條件的發自內心的。
-
7 # Amor一粒平凡的塵土
我覺得是金嶽霖,那種小心翼翼的愛跟守護,徐志摩那種頂多就是見色起意,拒絕他後沒多久就愛上陸小曼了,壓根就不算真愛,林思成或許也愛過,但是林徽因死後沒多久就再娶了
-
8 # hy月亮仙子
梁思成再娶和愛情無關,他需要一個人照料生活操持家務,就想物理學家楊振寧再娶一樣。這兩個男士都娶了崇拜自己甘願付出的人,也是各取所需吧。如此優秀的理性的男子也會理性的處理家事,人總是要生活的,愛情不能當飯吃。
回覆列表
我們今天的女主角林徽因。林徽因在白落梅筆下就像慢慢展開的一副名畫,讀完這本書,給人的感受絕代佳人寵辱不驚的一生。另外,作者給了林徽因一個很好的比喻:一朵風華絕代的蓮。
佳人風華絕代自是少不了才子的傾心追逐。林的一生,因為有了我們後來人都知道的那三位,而成了經久不衰的女性話題,彷彿提到林而不說她的情路,便是沒有讀過她似的。
其實,林徽因作為那個時代當之無愧的國民女神,很好的滿足了後來無數女子的幻想。另外,她本人的才華也是可圈可點。
首先,林有著那個時代的女子為數不多的留洋經歷,這使得她比同時代的大多數女子的眼界更為開闊。冰心說她:很美麗,很有才氣。其次,林還是一名非常有建樹的建築學家,她和丈夫梁思成兩人在那個動盪的年代,絲毫沒有避世的念頭,而是奔波在中國、日本等歷史名建築之間,為保護和恢復古建築付出了巨大心血。這是其二。
最後,林雖然有夢,也做夢。但是,和多數人不同的是:她知道自己在做夢。縱觀林的一生,與徐志摩間錯過、與梁思成相守、與金嶽霖始終保持著分寸。面對三個各有千秋的男人,每一個被單獨拿出來都可以成為我們當代熱銷的網劇,加言情小說男主。可是,她在這樣入骨誘惑的面前:一個人為她痴痴愛戀,一個對她萬千寵愛,一個卻甘願在幕後守護。
最後,林是怎麼選擇的呢?她做出了一名女子最為理智的決定:找到那個真正過日子的人。於是就這樣決定了:生活一輩子,直至生命盡頭。
面對這樣的一位女子,我們還能說什麼好?在該做夢的年紀,她有過自己的夢,這時期和她相處最多的是徐志摩,兩人漫步英倫,談論詩歌,和一切與美有關的事物;後來回國則是遇見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梁當然對這位滿腹才氣又典雅端莊的女子傾心不已;再後來,婚後生活了很久,則是在不斷的交流相處中,和金嶽霖成為了好友。這樣的遇見,不能說不美。
於是我想,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生命的的意義或許就在於一段時間,去遇見一些特定的人。每當時間到了,有的人上車來,於是我們便坐在了一起,共同享有彼此這段生命。另外我們還應該清楚的明白,這段路程上,緣起緣散,都是未可知的。有人上車,有人下車。對我而言,和真正的靈魂伴侶之間最好的回憶,屬於那段不可不念的逝水年華。
我很喜歡林答覆梁的那句話:在婚前我再問你一句話,此後無論發生什麼我都絕不再問,於是梁問:“為什麼是我?”林回答:“答案很長,我得用一生來回答,準備好了嗎?”
至此,已經不用在多說什麼了,兩人都是既聰明的人物,許下相伴一生的承諾,來回答滿懷不安的詢問。每每想象一下這畫面,真是美極。
另外,我更想說的是梁和林之間的相處模式。總結來說,就是一句話:他尊重她的想法。這一點在兩人後來的生活中,對待林喜歡上金嶽霖的這件事,可以看出來一二。若是放在一般的男人身上,自己的女人喜歡上別的男人,面臨的很可能就是不顧一切的打罵,男人認為自己的女人:女人喜歡上除了自己之外的男人就是對自己的羞辱。可是,梁沒有,他徹夜的躺在床上,思考著擺在眼前的這副現狀。終於,他決定尊重林的想法。把事情放在桌面上來徹底的講開:我愛你,並願意為你放手。為尊重你的想法,來願意剋制我對你的思念。這樣的選擇,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
然而,往往無論在什麼時候,我們都會因享受著這一份偉大的愛,而使得我們的生活更可愛。
下面,來談談林最有名的那首詩,來結束我們這篇文。《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的經典詩作,最初發表於《學文》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寫作時間不詳。關於本詩的創作意圖,也存在爭議。一說林徽因對徐志摩的情感因徐志摩突然去世而有變,由心靈相通的欣賞和戀慕變成了追念和感懷。另一說此詩的輕快靈動的情感基調卻與追懷無關,是對生命的讚歌,而非情詩。
-----玩-----
關注“摘取一行書”,與愛文化的人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