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昱尊
-
2 # 青史一葉
與其說是李鴻章迂腐,不如說是當時的清政府迂腐。
首先說一下李鴻章,李鴻章是清朝後期的重臣,他在當時的很多決策都有可能影響到大清國的命運,而歷史似乎對這位晚清重臣也沒有留下什麼好的評價,尤其是他後來跟日本和西方列強簽訂了《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這兩條喪權辱國的條約,他幾乎成了國家的千古罪人。
1894年7月期間,日本發動戰爭的陰謀愈發明顯,中國國內輿論和清軍駐朝將領紛紛請求清廷增兵備戰,朝廷形成了以光緒帝載湉、戶部尚書翁同龢為首的主戰派,然而慈禧太后並不願意其六十大壽為戰爭干擾,李鴻章為儲存自己嫡系的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實力,也企圖和解,形成了清廷中的主和派。到7月中旬中日談判破裂以後,一直按兵不動的李鴻章才應光緒帝的要求,開始派兵增援北韓。
1894年7月23日凌晨,日本控制了北韓政府。1894年7月25日(農曆甲午年六月二十三日),日本不宣而戰,在北韓豐島海面襲擊了增援北韓的清軍運兵船"濟遠"、"廣乙",豐島海戰爆發,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第一遊擊隊的"浪速"艦擊沉了清軍借來運兵的英國商輪"高升"號,製造了高升號事件。至此,日本終於引爆了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爆發後,經歷了豐島海戰和黃海海戰的北洋艦隊已經損失了多艘軍艦。當時李鴻章便對北洋水師艦隊提出“保船避戰”的政策。李鴻章之所以會採取這樣的戰術,與他的保守政策有很大關係。作為洋務運動的主導者之一,李鴻章在辦理洋務的過程中一直所採取的都是一種保守的政策。因為李鴻章時常會遇到來自保守陣營的批評,每次遇到批評,李鴻章都會退縮一步。以修鐵路為例,李鴻章在辦理洋務期間,前後歷經數十年,也只修建了700裡的鐵路,與同期的日本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說,李鴻章提出了“保船避戰”的政策。不過這個政策確實是不對的,根據現代的軍事家分析,當時日本打的是侵略戰,而清政府打的是保衛戰,他們沒想過日軍長途跋涉跨境作戰需要一定的物資補給,只有能主動出擊,切斷日軍的補給路線就可能勝算在握了。但李鴻章這個政策只是戰敗的其中一個原因,並非全部。那個時候的清政府擁有北洋,南洋,福建和廣東四個水師隊伍,李鴻章曾經多次向其他的水師求援,但在歷時一年多的戰爭裡,除了廣東水師派出三艘軍艦北上之外,其他的水師都在坐視北洋水師的覆滅。在陸地戰場方面,李鴻章也只可以調動屬於他的淮軍部隊作戰,其他的陸軍部隊也不肯過來支援。北洋艦隊就在日軍圍困在劉公島後見外部的增援無望,很多將領都自殺殉國,最後終被日軍全殲!
很明顯,日本人是舉全國之力來侵略中國,而清政府作戰的好像只是李鴻章一人,更可笑的是慈禧還想著給自己過生日。19世紀末清政府腐化到如此地步,不失敗都難!
-
3 # 看不見的角落
李鴻章在甲午戰爭爆發後,主張“保船避戰”,最終致使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當時很多人指責李鴻章此舉迂腐,但是筆者卻以為不然,李鴻章此舉是有他的內在原因在其中的。
首先,保船避戰是無奈之舉。李鴻章縱橫沙場多年,而後又積極和西洋人交往,對於海軍事業的發展李鴻章是有著清晰的認識的。李鴻章深知,甲午戰爭時期的北洋水師已經不是當年最強盛時期的北洋水師了。它的艦隊整體在老化退步,無論是航速還是戰鬥力都已經不是日本海軍的對手了。姑且不論後勤保障和彈藥補給,就是說士兵的整體素質也達不到基本要求,軍營之中歪風邪氣甚多,士兵的鬥志自然成問題。所以說,正面硬打打不過,跑又跑不了,最好的辦法就是儲存實力,採用陸地海上配合防守的策略贏得時間。同時透過外交手段將世界的目光引向這場戰爭,讓外部勢力介入,才能夠保證大清的失敗不至於太難看。
第二,李鴻章心疼了。李鴻章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一手締造了北洋水師的輝煌。可以說北洋水師是李鴻章的一張王牌,同時也是他這個漢族大臣在滿清朝廷中的最後一張護身符。看到強大的日本海軍和北洋水師的損失慘重,李鴻章自然有儲存實力的心思。據近年來披露的一些明清大庫檔案中的蛛絲馬跡可知,李鴻章確實將北洋水師視為自己的私產,每一艘軍艦都有他的心血。所以說,李鴻章採取“保船避戰”的策略,目的便是希望好運來臨,能夠讓北洋水師苟延殘喘,以等待日後東山再起。可惜僥倖心理往往無法成為現實。日本海軍經過日本多年的整軍經武,實力已經足以將北洋水師徹底消滅。加上清政府在錯誤的時間點選擇和日本開戰,已經失了先機。天時地利人和都已經倒向了日本,所以李鴻章的“保船避戰”策略終究無法奏效。
第三,海軍作戰有它的特殊性,在世界歷史上的多次重大海戰中,許多的主力艦艇都曾負過傷,經修復後又重新上陣的。大型鐵甲艦隻要不被擊沉,經過修復後是仍然有希望恢復戰鬥力的。而且,在當時的狀態下,拼死一搏的下場其實不會比“保船避戰”的下場好,只不過是會把北洋水師的全軍覆沒時間大幅度提前罷了。在現代海洋戰爭面前,武器與科技往往是第一位的。我們雖然有鄧世昌這樣的忠臣良將,但是精神終究無法戰勝載體,扭轉戰局靠的終歸是實力。
文:經典守望者
-
4 # 80後阿旭
李鴻章繼承了他師傅曾國藩的衣缽,這是他的幸運之處。但他所處的那個環境,卻是他的不幸,也是那個時代的不幸。
當時西方國家辦了一個武器展覽會,因為李鴻章在洋務方面比較熟悉,慈禧就派他去參加展覽會。在展會上看到了馬克沁機槍的威力,但在得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打出去了300多發子彈後。便決定不買,頭也不回的要走。馬克沁急忙追問原因。回覆8字"子彈大清消耗不起。"真不知道說這話時,李中堂當時的內心是如何的?
當時的大清,子彈已消耗不起,更別說大炮了。他港口裡邊在軍艦都還不知道有沒有彈藥呢。李鴻章曾說自己只是大清的一個"裱糊匠",房屋已破,勉強塗飾虛有其表而已。
-
5 # 帝國中興
保船制敵也是李鴻章的無奈之舉,在建立海軍之初李鴻章的構想是組建一支有48艘軍艦的強大艦隊,並讓這支艦隊巡弋太平洋和印度洋,建設一支世界性的強大海軍。但之後發生的一切和他的設想太過於遙遠,北洋海軍成軍後每多久朝廷就以修建頤和園為名中斷了北洋海軍經費的發放,並且挪用北洋海軍原來的經費用來修建頤和園,使得北洋海軍的發展壯大陷入停滯。
當時北洋海軍主要的作戰物件就是日本,日本與1875年入侵臺灣,而清朝當時沒有強大的海軍在這次和日本的交涉中吃了啞巴虧,此後為了防止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清政府先後投入大約1.3億兩白銀購買軍艦以及港口等配套措施,花了那麼多錢建設一支軍隊可以看出清政府前期是真的用了心的,這在清朝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一次巨大軍費開支,甚至超過了清朝一年的財政收入。中法戰爭之後清朝度過了十幾年的和平時期對海軍發展的熱情逐漸消退,又重新回到驕奢淫逸的奢靡生活上。
在清朝海軍的發展陷入停滯的時候,日本為了建設海軍強國實施“大陸政策”積極發展海軍,日本天皇甚至每天只吃一頓飯把省下的錢用來資助海軍購買軍艦,國民更是踴躍捐款,全國對軍隊的發展建設甚至到了狂熱的地步,在這一時期日軍針對定遠艦和鎮遠艦先後建造了三景艦,這三艘軍艦所裝備的主炮口徑達到了320毫米,超過定遠艦和鎮遠艦的305毫米口徑主炮,並且日軍斥巨資購買了當時最為新式的裝甲巡洋艦“吉野”號,這艘軍艦在以後的海戰中給北洋海軍造成重大殺傷。
對於日本海軍的快速發展李鴻章是心急火燎,他多次上書請朝廷撥款購買新式軍艦但都被駁回,甚至連購買開花彈的錢都不給,炮彈嚴重不足是甲午海戰的主要原因。戰前日本的海軍的總噸位以及先進的裝備程度都超過北洋海軍,對於和日本開戰李鴻章沒有必勝的把握,按他的想法是不要和日本海軍發生正面決戰,以定遠艦和鎮遠艦強大的火力和厚重的裝甲做猛虎在山之勢威懾日本海軍,這也是他“保船制敵”的無奈選擇。
回覆列表
以李鴻章的政治智慧,如果說他的保船避戰政策迂腐,倒是有些偏頗了!
首先說政策本身吧,儘管說保船避戰是李鴻章主導的,但是政策最終出臺畢竟是出自清政府,起碼說明清政府主流也是同意該政策的。
其次說政策的合理性,我認為在當時的形勢下,保船避戰也是相對正確的選擇。實力上敵強我弱,而對方又是奔襲遠行作戰,後勤補給有限,我方藏船於港內,重炮於岸防,好比遇到攻城強兵,只有堅守城池才是最好的選擇一樣,戰略上也是無奈之選。
即使不避戰保船,最終的結局也是很難改變的,當時北洋艦隊只剩下一半的主力艦了,主力決戰已經失敗了,這時候再去繼續作戰艦隊恐怕就要蕩然無存了。要知道這些軍艦是清朝十年來發展海軍的心血。其實李鴻章也沒有想到日本能夠長驅直入,如果日本在陸地上的進攻不能這麼順利的話,其實避戰保船還是一個比較聰明的做法的,事實上在港灣裡面北洋艦隊打退了日本軍隊七八次進攻,如果不是陸地炮臺失守,北洋艦隊還能撐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