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侯法明世界科學說

     人類貨幣的產生,最早時候糧食就是貨幣,糧食可以交換所有物資。

    古代人類最早貨幣產生 探索古人世界

    科技生產力提高,食物更加豐富,人的壽命增加,嬰兒成活率上升,人口數量不斷增多,原來的土地,已經不能居住那麼多民眾,需要逐漸向外遷移擴散。

    外面有大片的山林土地河流,需要開墾挖掘建設,政府組織一些民眾,有序的向外擴散遷移,幫助民眾在新地方安家,並且在新的居住地點,建立行政管理機構。

    政府提供一定的人力物力,幫助遷移人口在新地方能夠生活好,帶領民眾砍伐樹木開墾土地,建築房舍村落,修建橋樑道路,把畜牧家禽養殖等都做好。

    民眾向外擴散遷移,是政府有組織的行動,挑選一部分民眾,到新地域建設新家園,同時政府管理機構,也延伸到那裡。(和古原始人的擴散遷移相比,文化科技生產力水平已經大大提高,不需再到山洞裡面居住了)

    民眾生活區域廣闊,有的在江河湖泊邊上,有的在山脈山林,有的在平原區域。每一個區域生活的民眾,生活方式各不相同,物產品種各不相同。

    在山林居住的,捕獲野獸多,養殖業畜牧業發達,那裡有廣闊的放牧空間。

    平原地帶,種植業發達,良田土肥平坦,糧食作物產量高。江河湖泊地帶,水產品豐富,魚蝦產品繁多。

    各類手工業,木製業,金屬業,服裝產業等各行各業,產品豐富,方便和滿足人們生活需求。

    生活的需要,人們相互之間交換物品,來滿足自己的需求,拿自己的物品,去交換別人的物品。

    獵人拿獵物與農民兌換糧食,漁夫拿魚蝦和紡織戶兌換布匹等,民眾經常相互互動產品,豐富自己的生活。

    政府掌管著陶瓷和青銅金屬煉製,食鹽專賣等行業,民眾需要這些產品,就要拿物品去兌換。

    由於有些不是經常用品,有些不易存放,很多東西交換回家,用處不是很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把糧食作為中介物質,人們交換產品,首先兌換成糧食,然後再拿糧食去兌換其它物品。

    那時候,把稻米小麥等糧食類作為交換中介,只要有稻米,就可以換取所有的物品,稻米可以存放,家家需要,家家必備,成了流通的中介產品,也促進了糧食產業的發展。

    到政府去兌換產品,或者繳納賦稅,都需要用糧食,政府的糧倉裡也囤滿了糧食,給工作人員發放報酬,都是用糧食。

    民眾之間交換物品,也都是先交換來糧食,然後再拿糧食和其他人兌換物品。

    由於民眾之間交易頻繁,民間的糧食不夠用,政府就幫助民眾兌換產品,民眾可以拿物品到政府糧倉兌換糧食,然後再拿糧食去和他人交易,兌換必須用品。

    這樣,政府就直接參與到民眾的交易中去,在政府的糧倉附近,設立集市,方便交易,同時,政府各機構都搬遷到此,逐漸形成了街市。

    那時候的交通很不發達,人們基本是靠兩條腿走路,肩扛挑擔,早上黎明出發,晚上日落而歸,活動範圍基本是十幾里路程。

    為了人們都能趕集,到集市方便,每隔十幾里路程,政府都會設立一個集市,並派出人員管理,逐漸形成了基層管理中心。

    在此基礎上,一些交通要道地方,形成了更大的集市中心,匯聚更多人口,逐漸有了城市出現,隨著發展和人口增多,城市規模不斷擴大,有大中小各種城市區分,政府最高管理機構,一般都在大城市。

    民眾所有的物品,都可以拿到集市上,在糧倉那裡做交易兌換,兌換的時候,由政府糧倉人員負責給予估價,比如一頭牛價值多少糧食,一輛車價值多少糧食,二者需要交換,哪一個價值多,對方需要補充多少糧食。

    那些小的物品,手工製品、服裝製品、畜牧家禽、油鹽酒醋、等等的各種各樣物品,都要由政府估價,都有價目表,標明每一種物品價值多少糧食。

    民眾物品交換繁多,集市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每天的交易量很大,政府糧倉負責監督,並收取一定的酬金,叫做稅收。

    交易量很大,需要的糧食數量也多,作為中介物質,很多時候民間的糧食不夠交易使用,必須得大量兌換政府的糧食,才能滿足民眾兌換需求。

    政府為了促進集市交易,方便民眾兌換,基本上對民眾兌換政府的糧食不加限制,這樣,民眾各種物品,兌換了政府的糧食。

    政府把糧食兌換給了民眾,很多種物品進入了政府的糧倉,很多物品堆積在一起,容易損壞,必須要趕緊再兌換出去,把產品再換回糧食。

    政府的糧倉,變成了物品的倉庫,變成了貨物商場,這是人類社會最早到商場,民眾可以拿糧食再來兌換產品。

    但是,很多時候,這些產品不能夠及時兌換出去,壞在了倉庫裡面。而有些時候,由於天氣等自然災害原因,糧食減產,不能滿足民眾兌換需求。

    把糧食作為物品交換中介,各種不足逐漸顯現出來,保質期較短容易損壞,糧食太重不便於攜帶,給交易帶來極大不便。

    人們需要便攜而又耐用的物品,並且有政府信用,來作為交易中介使用。

    隨著青銅金屬煉製技術提高,人們把目光聚焦到了這裡,用青銅和鉛製作一種很小的物品,用於商品交易,這就是貨幣產生的原因。

    政府成立造幣局,製造貨幣,用貨幣流通方式,作為產品交換中介物質。每個貨幣的價錢,等價等值於多少糧食。

    貨幣大小不同,代表價值不同,上面有文字數字,表示貨幣的價值,每一種貨幣可以等價多少糧食。

    比如10的貨幣可以等價10斤糧食,50的貨幣可以等價50斤糧食,100的貨幣可以等價100斤糧食。

    貨幣由政府的糧倉兌換,民眾拿糧食來兌換貨幣,10斤糧食兌換一個符號是10的貨幣,100斤糧食兌換一個符號是100的貨幣。

    民眾把糧食兌換成貨幣,到集市上可以兌換各種商品,也可以拿貨幣再到糧倉兌換糧食。這樣,貨幣和糧食作為等價物質同時存在,極大方便了民眾的交易。

    後來貨幣越來越多,一些人貪心偷盜,出現殺人搶劫貨幣等行為。政府為了民眾安全,成立了銀行,民眾可以把貨幣存放在銀行裡,使用的時候再取出來,那時候,還沒有存款利息。

    民眾為了安全,紛紛把貨幣存放在銀行裡,一時間聚集了大量貨幣,造成了集市貨幣短缺,流通不便交易不暢通。

    政府就把銀行裡多餘的貨幣,發放給那些需要交易使用的商戶,可以先行使用貨幣,然後在規定期限再還回來,還錢的時候要多一點,這就是貸款利息。

    銀行不停收到民眾存款,又不停地發放貸款給商戶,中間收取利息差價。民眾可以到銀行借貸,商戶工廠都可以去借貸,這樣促進了商品流通,促進了工商業發展。

    政府每年製造發行新貨幣,除了彌補那些破損貨幣之外,還要多發行一部分貨幣,這部分貨幣就是貸款產生的利息。政府有多少收穫利息,就要新發行多少數量貨幣。

    銀行借貸的數量越多,產生的利息越多,越是代表了社會生產力提高,社會財富增多,發行貨幣就越多,代表社會需要用量大。

    後來一些商戶也這樣做,讓民眾去他那裡存錢,並給予一定利息,民眾存錢到一定期限,可以多給一點,這就是存款利息。商戶再把多餘的貨幣貸款給別人,收取貸款利息。

    這樣,民眾就不再去政府銀行存款,因為那裡沒有存款利息,而是到商戶錢莊存錢而獲得利息。

    於是各地的錢莊紛紛興起,相互之間競爭激烈,以高額利息吸引民眾存款,造成惡性競爭,繼而紛紛倒閉,給民眾造成損失,帶來社會震盪不穩。

    政府為了平息不良競爭,維護金融秩序,規定了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政府銀行和錢莊都要遵守。有了正常的金融秩序,極大方便了民眾生活,促進了社會發展。

    社會上使用貨幣數量愈來愈大,政府每年都要發行大量的貨幣,有時候發行過多,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發行過少貨幣升值物價下跌,都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

    政府成立了專門的金融機構,負責貨幣制造流通和銀行錢莊等政策指導和管理,滿足社會正常需求,規劃各種建設目標。

    但是,一切的金融秩序安全,是建立在社會穩定的安全基礎之上,發生戰亂等社會動盪,會摧毀一切社會生產力。

    貨幣是一種商品交換工具,有中介的作用,它是為了方便商品流通而出現的。貨幣本身沒有價值,或者價值小於本身的價值。貨幣的價值,是政府賦予了它的等位價值,貨幣上面的數字代表了它所賦予的價值。

    後來人們發現了稀有金屬黃金白銀,政府主導金礦開採和鑄幣,黃金白銀都曾做過替代貨幣,可以在市面上流通。特別是黃金,一直到現在都是專用替代貨幣金屬,由於稀有而被人類所珍藏,政府的黃金儲備越多,就越能應對各種風險,信用等級就越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產車裡最強悍的越野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