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黃獅虎養龜

    灰黴病和白黴病是一種低溫高溼型病害,北京冬季,上午氣溫低,通風時間常常要推遲到臨近中午,因此導致上午很長一段時間棚內水汽過剩,造成低溫高溼型氣候,利於灰黴病和白黴病的黴菌孢子隨著霧氣四處擴散。

    上午9點鐘左右的棚內溼氣很重,利於黴菌孢子傳播

    縱觀今年冬季整體狀況:大部分時間Sunny充足,霧霾和陰天較少。灰黴病和白黴病沒有大面積爆發。在非有機種植行業裡面,滅菌類藥在冬季的使用頻繁程度自不必說。在有機行業,目前對付黴菌病也沒有特別有效的控制方法。

    目前園區對付灰黴病的主要方法:就是使用高濃度大蒜汁和一定比例水混合進行噴淋滅菌。相對於非有機種植方式使用各種滅菌類防控藥物,我們一般只能採用高成本但更為安全的處理方式(一般10斤大蒜,能榨汁大約2個礦泉水瓶)。這種方法,對於發病初期,有非常好的治癒作用。且大蒜汁易沖洗,易分解,無毒害。

  • 2 # 大頭樂哉

    (1)種子臭氧滅菌處理:在育苗下籽前,用臭氧水侵泡種子40-60分鐘。

    (2)大劑量臭氧空棚滅菌:在幼苗移栽前,關閉放風口,用大劑量臭氧氣體對空棚進行滅菌處理。

    (3)選用良種,嚴把育苗關:選用抗病良種能提高番茄抗灰黴病的能力。根據栽培試驗,目前在生產上應用的佳粉1號、上海903等品種較抗灰黴病。育苗應選用無病新床土,最好是多年未種過番茄的蔥、蒜或糧食作物的土壤,注意不要在病區溫室取土育苗或分苗,以防幼苗感染病菌;

    (4)合理密植:根據具體情況和品種形態特性,合理密植。早熟栽培品種,單穴定植,一般每畝栽植4000~5000株,株距30~35釐米。同時,施用以腐熟農家肥為主的基肥,增施磷鉀肥,防止偏施氮肥,植株過密而徒長,影響通風透光,降低抗性;

    (5)清潔田園:定植前要清除溫室內殘茬及枯枝敗葉,然後深耕翻地。發病前期及時摘除病葉、病花、病果和下部黃葉、老葉,帶到室外深埋或燒燬,保持溫室清潔,減少初侵染源。在田間操作時也要注意區分健株與病株,以防人為傳播病菌;

    (6)降低溫室內溼度:高壟栽培,採用滴灌供水,避免大水漫灌,澆水最好在晴天早晨進行,忌陰雨天澆水,可有效降低室內溼度。另外,在壟溝裡鋪一層幹麥稈草,不僅可緩釋地表水,而且能緩和作物生長層氣溫變化,減少因高溼大溫差所造成的結露,並有吸潮作用;

    (7)變溫通風:據研究,31℃以上的溫度可減緩葡萄孢菌孢子的萌發速度和數量,因此,選在晴天上午稍晚放風,使溫室溫度迅速升高至33℃再放風。當溫室內溫度降至25℃以上,中午仍繼續放風,下午溫室內溫度要保持在25~30℃,當溫室內溫度降到20℃關閉通風口,以減緩夜間室溫下降,夜間溫室溫度保持在15~17℃。陰雨天應及時開啟通風口通風;

    (9)去除殘留花瓣和柱頭:研究表明,番茄灰黴病對果實的初侵染部位主要為殘留花瓣及柱頭處,然後再向果蒂部及果臍部擴充套件,最後擴充套件到果實的其他部位。因此,應在番茄蘸花後7~15天(幼果直徑在1釐米左右)摘除番茄幼果殘留花瓣及柱頭。具體操作方法是:用一隻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番茄的果柄,另一隻手輕微用力即可摘除殘留的花瓣和柱頭; 預防用藥:

    以早期預防為主,掌握好用藥的3個關鍵時期,即苗期、初花期、果實膨大期。 苗期:定植前在番茄苗床用藥,可選擇對苗生長無影響的藥劑或消毒劑,例如腐黴利、甲基硫菌靈、異菌脲等進行噴施,同時選擇無病苗移栽。 初花期:第1穗果開花謹慎用藥,選擇50%異菌脲或20%嘧黴胺兌水噴霧,5—7天用藥一次,進行預防。 果實膨大期:在澆催果水(尤其在澆第一、二穗果催果水)前一天用異菌脲、腐黴利、嘧黴胺、腐黴·福美雙等噴霧防治,5—7天用藥一次,連用2—3次。 治療用藥:

    (1)灰黴病初發時一般僅表現在殘敗花期及中下部老葉,此時使用50%異菌脲按1000-1500倍液稀釋噴施, 5天用藥1次;連續用藥2次,即能有效控制病情,使病害症狀消失(病部乾枯、無黴層),一般7—10不再表現危害症狀,7天后外部侵染源及原殘留病菌在條件具備時仍可能繁殖,形成再次病害,此時採用預防方案用藥,具體為:使用41%聚砈·嘧黴胺按1000倍液稀釋噴施,5—7天用藥1次,間隔天數及用藥次數根據植株長勢和預期病情而定。

    (2)發病中後期,可採用中西醫結合的防治方法,具體參考上述方案二,摘除病殘體後,對設施進行燻棚,次日使用《黴止》50ml與內吸性強的化學藥物復配,如40%嘧黴胺懸浮劑或碧秀丹或丙環唑或40%腐黴利可溼性粉劑或乙黴多菌靈,兌水15公斤,5天用藥1次,復配時需用中藥殺菌劑為母液。如41%聚砈·嘧黴胺水乳劑800倍液+10—15g或碧秀丹(氯溴異氰尿酸)30g或丙環唑10ml或40%腐黴利可溼性粉劑15—20g或乙黴多菌靈20g,兌水15公斤,3—5天用藥1次。

    發病中期綜合防治方法及用藥:在灰黴病發病中期,有較多的病葉、病果,且少數病枝出現病害症狀,此時病菌得到初步繁殖,菌量較多,一般防治不利、不及時,將會進入迅速蔓延階段。此時採取藥劑治療與物理防治相結合的綜合方法。物理防治是摘除病果及嚴重病葉、病枝等,以減少病菌存量(從經濟角度說,適用於設施農業),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操作時,應注意避免病菌黴層即孢子到處散發,仍然殘留設施內,一般操作方法為:用塑膠袋套住病體摘除或空手輕輕摘除後隨手放入袋中,歸集後帶出設施外。然後按照病害初起時治療方法進行防治。噴藥時,採用託噴方式,並做到三要:即一是對於大棚前簷溼度高易發病,靠大棚南部的植株要重點噴;二是中心病株周圍的植株重點噴;三是植株中、下部葉片及葉的背面要重點噴。按照藥劑與物理防治相結合的防治方法,一般連用2—3次能有效控制病情,即使病害症狀消失(病部乾枯、無黴層)。四、灰黴病危害嚴重時綜合防治方法及用藥量的確定在灰黴病危害嚴重時,空氣中、發病植株器官表面及內部病菌大量存在,危害症狀表現為:病體多且病症重,如:病果大量佈滿黴層,且出現明膠狀;病葉多、病斑大且已蔓延至植株中上部;病枝數量多。該時期進行三步綜合防治:先摘除病體(如上所述)、再燻棚、再噴施。燻棚目的是殺死空氣中(露珠、霧氣)及柱子、牆體、棚膜等設施上的病菌及其孢子。燻棚後次日使用本公司藥物噴施(具體方法同上)。連用2—3次,噴施間隔時間為3天,即能控制病情,在存在再發條件及預防必要的情況下,再轉入預防階段。如個別時段、個別地區的設施內溼度大,溼度對灰黴病發生影響大,而溫度影響小(如中國的東北地區),在病害處於初、中期,病勢發展速度較慢時,採用燻棚加噴施的綜合防治方法,在不摘病體的情況下(基於節省人力考慮),亦能達到預期效果。 灰黴病為低溫高溼時常發病害,除做好相應的農業措施外(白天保持通風乾燥),也要結合使用生物藥劑進行防治。於發病前或初期使用3億CFU/克哈茨木黴菌300噴霧,兌水噴霧,每隔5-7天噴施一次,發病嚴重時縮短用藥間隔,同時可結合有機矽增加附著性。

  • 3 # 博野微拍

    症狀:苗期染病,受害莖、葉呈水浸狀腐爛。成株染病,始於近地表的葉片,初呈水浸狀,後迅速擴大,莖基腐爛,皰面上生出灰褐或灰綠色黴層,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天氣乾燥,病株逐漸乾枯死亡,黴層由白變灰變綠;溼度大時從基部向上潰爛,葉柄呈深褐色;留種株花器或花柄受害後呈水浸狀腐爛。

    成因:主要以菌核隨病殘體在地上越冬。翌春環境適宜時,菌核萌發產生菌絲。菌絲上長出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氣流或雨水傳播,產出芽管侵入寄主為害,又在病部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當遇到惡劣條件時,又產生菌核越冬或越夏。灰葡萄孢菌適應力強,在自然條件下,分生孢子經138天仍具萌發能力,在溫暖的南方可以安全越冬。該菌5~30℃均可蔭發,適溫13~29℃,適宜相對溼度90%以上。當氣溫20℃,相對溼度連續保持在90%以上,寄主處於感病階段,此病易發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

    1) 精心養護注意提高棚室溫度 , 降低溼度 , 保持通風透光 ; 一旦發病 , 馬上通風降溼 , 病情很快減輕。

    2) 噴灑 50% 腐黴利 ( 速克靈 ) 可溼性粉劑 1500 倍液或 50% 異菌脲 ( 撲海因 ) 可溼性粉劑 1000 倍液。對上述殺菌劑產生抗藥性的地區改用 65%甲硫·乙黴威 ( 克 得靈 ) 可溼性粉劑 1000 倍液、 40% 嘧黴胺 ( 施Carens ) 懸浮劑 1200 倍液、28% 百黴威 ( 灰黴克 ) 可溼性粉劑 500~800 倍液。隔 10 天左右 1 次 , 連續防治 2~3 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華新規,嚴重學術不端可開除學籍,您覺得會不會過於嚴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