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逆境求生欲
-
2 # 歷史笑春風
趙匡胤是個偉大的君主,他結束了五代十國的亂世。至於幽雲十六州沒有收復,那是他死得早,怨不得他身上。他把宰相的權力分散,是為了宋朝政權的穩定。
五代十國的起始和延續,都是和地方節度使的權力過大有關。節度使管理當地的行政軍事財務,又是武人當權,這造成戰亂割據四起。為了結束這一切,趙匡胤採取了“強幹弱枝”的策略。
首先,杯酒釋兵權,把地方的軍權收回中央。加強禁軍,將地方的驍勇將士收編進禁軍。地方上用文臣掌州事。防止了過去的武將專權的局面。
趙匡胤為了防止宰相的權力過大,對政權機構採取了“分化掌權,互相牽制”的策略,將中央機構分為“分化事權,互相牽制”的策略,把原來的中央機構分為行政、軍事、財政三部分,分設參知政事、樞密院和三司使管轄。三者互不通氣,同時向皇帝負責。
這樣,武將不能割據造反,文臣宰相也形成不了門閥勢力。終宋朝一世,再也沒有出現節度使割據和權臣篡位的事情。有效的保證了宋朝政權的穩定。
但是,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雖然宋朝在當時經濟上十分發達,但在軍事上由於“強幹弱枝”策略,造成地方軍隊寡弱,無力抗敵。禁軍兵不知將,將不知兵,戰鬥力低下。宋朝一世,軍事積弱不振,也是和趙匡胤的政策有關的。
-
3 # TonyDeng
這個分權宰相的本意,是把國家最重要的行政、財政、軍事三大權力分開掌管,那麼除非三人合謀,要犯上作亂是比較難的,協調的中間人是皇帝,皇帝就反而權力大了。所以這實際上算是加強皇權的措施。
宋朝非但如此劃分相權,還有更絕的,即乾脆不任命宰相,只叫你做虛相,事務是宰相該做的事務,但不是正式宰相職位,職能錯亂,是宋朝職官體系一大特色。
至於利害關係,視乎從什麼角度看了。法家理論,臣主恆異利,從君主角度看是利則臣子是害,反之亦然。
宋朝畢竟名義上還是有宰相,一旦任命了,他就有實權,皇帝也無法強行逆轉。宋真宗演封禪大戲,怕宰相反對,要向宰相王旦行賄,道理就在這裡。所以宋朝有權臣,像王安石、秦檜等,若不能在相位上,也是無法成事的。
到明朝,太祖廢除宰相後,讓皇帝直接管轄六部,即皇權和相權合二為一,不會被人說皇帝干預宰相事務了。
-
4 # 李雲飛40897054
宋朝的政治機構分列為政事、軍務和財政三大系統,相互平行,分別由皇帝直接統屬,以保證權力的集中。另外還增設御史臺,以此來監督地方權力。在中央,設立參知政事、 樞密使、三司使,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權力,實行軍政、民政和財政的三權分立。宋太祖重視科舉教育及文化的發展,他大力推動科舉的發展,進行了一系列的科舉考試改革,以保證考試的公平公正,為國家輸送有用人才。 軍事上,設樞密院,實行調兵權而沒有統兵權,將領有統兵權而沒有調兵權,盡皆聽皇帝詔令。實行“守內虛外 ”“內外相制”政策。駐軍一半京師,一半各地。另外宋朝雖 然也有如唐朝一般的節度使,但是這些節度使大多數都只是徒有虛名,而沒有實際的權利。 經濟上,首先趙匡胤重視民生的發展。五代和宋初,黃河水患嚴重,每年都有許多百姓深受黃河水患禍害。趙匡胤登基之後,令黃河沿岸修堤築壩,並大量種樹,以做防洪時用 。?趙匡胤在治理黃河的同時,也對各大運河進行了疏通治理,使得水患災害大幅度減小。老百姓們不僅沒有因為河道受水患迫害,而且還因為河水的灌溉,使得糧食高產,收 成極好。 趙匡胤改革徭役,減輕徭役,賦稅專收。地方上的賦稅除留基本所用之外,其餘全都統一上交中央,勸獎農桑,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宋朝出現“建隆之治”的繁榮景象 。文化上,趙匡胤奉行“文以靖國”的理念,實行“右文抑武”的基本國策,透過設立“誓牌”,尊孔崇儒,完善科舉,創設殿試,知人善任,厚祿養廉等一系列重大舉措,徹底 扭轉了唐末以來武夫專權的黑暗局面。終宋一朝,中國文化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
5 # 太史員外郎
宋太祖趙匡胤 經過“黃袍加身”,登基為帝后,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防止宰相權利集中,將其權利一分為三,我認為此舉有利也有弊。
首先我們先看趙匡胤如何分宰相職權的。趙匡胤將過去世代裡由宰相統籌負責的行政、軍政、財政三大權力剝離開,使中央政府由互不統屬的三大部分構成:管理政事的中書省、管理軍事的樞密院和管理財政的三司。
中書省就是政事堂,為中央最高行政機關,宰相為其首長,官銜叫同平章事,意思是與皇帝共同議政。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意思是與宰相同議政事。
樞密使:宰相之外的又一個宰相,樞密使為專掌軍事政令, 調動禁軍, 與宰相文武並立。中書省與樞密院號稱“二府”( 政府、樞府)。樞密院的大事都要奏報皇帝批旨。宰相與樞密使分別朝奏, 彼此不相知。皇帝由此分別控制了政權和軍權。
三司使: 三司使總管四方貢賦和國家財政, 地位僅次於宰相,稱“計相”。三司使統領三部: 鹽鐵掌管工商收入及兵器製造等事;度支掌管財政收支和糧食漕運等事;戶部掌管戶口、賦稅和榷酒等事。地方州郡賦稅收入除留一小部分外,其餘全部由中央掌握,三司權任甚重。
趙匡胤三分宰相職權的利弊有利的一面: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對解決藩鎮割據,維護國家統一,起了重要作用,也有利於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
有弊端的一面:造成政府機構重疊,官員冗濫,行政效率低下,財政開支龐大;軍隊指揮不靈,戰鬥力下降;地方財政困難,物質基礎薄弱,給北宋種下了積貧積弱的禍根。
-
6 # 我沒忘記home
一種政策的長期推行必然有其歷史與現實背景,宋太祖在當時實行的分權之策明顯是有利於鞏固統治的,但矯枉過正導致了後來的軍力疲弱。另外,宋太祖主要削弱的是藩鎮將領的權力,而對宰相權力的削弱自漢朝以來一直在進行。
“藩鎮割據”與軍閥混戰天寶末年,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與部將史思明起兵反唐,拉開了藩鎮割據的序幕。“安史之亂”以唐朝中央政府接受部分安史部將的投降而結束,但擁有強大兵力的節度使們進一步掌握了地方的軍事、民政、財政大權,他們割據一方、不服中央號令,史稱“藩鎮割據”。公元907年,唐朝最終被宣武節度使朱溫滅亡。
《新唐書》:“唐之治不能過兩漢,而地廣於三代,勞民費財,禍所繇生。懿宗任相不明,籓鎮屢叛,南詔內侮,屯戍思亂,龐勳乘之,倡戈橫行。雖兇渠殲夷,兵連不解,唐遂以亡。”到五代十國時期天下大亂,各軍閥相互攻擊,舉兵篡位之事也如家常便飯,形成繼“五胡亂華”之後的又一個亂世。此時皇帝的擁立與罷黜完全取決於節度使,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的開國君主均為節度使。為此這一時期的君主們紛紛採取建立禁軍、調動地方節度使等強幹弱枝的政策,以削弱地方實力派。禁軍負責守衛都城、壓制地方藩鎮,例如後梁、後唐就以禁軍削弱河北三鎮,後來的趙匡胤更以禁軍“殿前諸班”統一天下。而頻繁調動地方節度使,可防止掌握軍權的將領們長期駐守一方形成割據勢力。
《資治通鑑》:“(安史之亂爆發之後)由是禍亂繼起,兵革不息,民墜塗炭,無所控訴,凡二百於年。”《困學紀聞》:“自唐肅宗之後,紀綱不立,叛兵逐帥,叛將脅君,習以為常,極於五季。君如逆旅,民墜塗炭。”杯酒釋兵權與中央集權宋朝建立後,宋太祖鑑於唐末以來藩鎮一方、相互混戰的教訓,尤其是避免其他禁軍將領效仿自己“黃袍加身”,使類似澶州兵變以及陳橋兵變的歷史重演,所以以各種手段加強中央集權。他最終透過強幹弱枝和重文抑武的政策,終結了長達二百年的藩鎮割據局面。
軍事上,宋太祖對各地節度使採用賞錢、田收受其軍權的辦法,解除禁軍將領及地方藩鎮的兵權,史稱“杯酒釋兵權”。財政上,州、郡等地方稅賦除了日常行政經費外全部上繳中央,同時設定轉運使掌管地方財政權,地方將領再無財政大權。行政上,文臣掌管州、郡的軍事以及行政事務;在州以上則設定路,各路設“帥、漕、憲、倉”四官分掌地方之軍民、財政、刑法、糧食,直接向中央負責。
《朱子語類全集》:“本朝鑑於五代藩鎮之弊,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刑政一切也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禍,廣騎所過,莫不潰散。”附圖,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宋朝太祖皇帝肖像
鑑於唐末以來的武人亂政,“強幹弱枝”、“重文輕武”成為宋朝的基本國策。此政策雖然成功削弱地方權力、消除了地方割據的隱患,但卻造成兩宋軍事長期積弱,使北宋在面對契丹時處於守勢,南宋面對金時屈辱求和,最終導致被元朝所滅。
再加一句,兩宋時期宰相的權力相當大!
回覆列表
肯定是有利的,這就如同現在民主制國家的三駕馬車,只可惜宋朝沒有一個明君,沒有一個皇帝可以駕馭的了,這三駕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