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rxdeng1

    如果是對潘建偉的學術成果有質疑,可以透過學術平臺,比如學術期刊寫論文進行質疑,拿出證據,要求學術期刊撤稿;如果認為科技部不應該浪費錢搞這些目前或者短期內無法能夠進入實際應用的“假大空”的專案,可以向科技部向中科院反映;如果涉及學術腐敗,可以實名舉報。

    既然毫無意義,那我就要質疑把這件事拿到網上或者平臺上討論的目的了?為什麼有正規的渠道不走,非要在網路平臺上提出質疑呢?有些還是號稱某某高校教授的,你對科學提出質疑的方式也太業餘了吧,你是否讀過潘教授的論文後才提出質疑呢,你是否嘗試過透過實驗提出證據進行驗證呢,你是否透過學術方式嚴密的論證對別人報道的成果提出質疑呢?如果都沒有,只是在網上隨便提出質疑,這也太隨便了吧,是想透過這種廉價的手段蹭一下熱點,吸引一下人氣呢,還是有什麼其他目的呢?

    假使你什麼目的都沒有,只是隨便在網上這麼一提而已,那也無所謂,畢竟嘛,搞科研是要花費經費的,是要納稅人的錢的,我怎麼不可以提出質疑,為什麼這專案給他不給我,這些錢給他不給我?不過這問題我覺得你應該先問問自己吧?

    透過網路平臺這種非正式的方式隨意提出質疑也就罷了,你還非得讓人迴應,別人懶得迴應埋頭苦幹,你還非得說別人心虛,說什麼潘教授再忙,沒時間,他的學生總有時間吧?恕我直言,你太高看自己了,說得好聽點你是個高校教授,說得難聽點,中國像你這樣整天在網路平臺上吆喝的教授,永定河裡的王八都比你這類人稀罕吧,你在網路平臺上隨便提出質疑就要求別人迴應?那大家都什麼事都不做了,全國的教授,沒有十萬也有一萬吧,大家都坐下來討論討論,看看都有什麼問題,潘教授都一一回應了,直到大家都滿意了,再到網上,看看哪位網友還有疑問的,也都一一回應,等大家都清楚了都同意了,再繼續研究。

  • 2 # 袁燦倫

    潘建偉還在上高中時的1991年,有個中國學生就發現哥派的量子力學理論根本就是錯誤的,沒有機率,沒有態疊加,沒有糾纏,沒有不確定,沒有塌縮,並重新建立了全新的量子力學理論。

    世界上的任何一本教科書,任何一本雜誌,關於量子力學理論的全部都是錯誤的。任何一個最牛的物理學家,關於量子力學理論的全部都是錯誤的。

    世界上任何一個關於量子的技術應用,都是水中月鏡中花,都是勞民傷財的無用功。

    世界上任何一個宣稱關於量子技術應用取得的任何突破,都是假的,都是騙人的。

    潘建偉團隊的量子技術應用,是國外“XX國家量子行動計劃”的主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削弱中國的綜合國力!

  • 3 # 程俊傑70559097

    因為潘院士的量子通訊現在改成量子加密通訊,不是常規意義上的用量子“報團”形成的波現象來通訊,而是單光子,為了更多人理解之間的區別簡單“科普”一下。

    首先,波是什麼,你用一根繩子上下或者左右抖動,就會形成波,它是質點振動產生的,電磁波人們認為它是電磁場互相作用下的振動,不需要質點,光波呢,人們比較糾結,以前認為以太是它的質點,後來以太被科學界擱置了,如果沒有質點,那它就是一種電磁波,不需要質點,而光有波粒二象性,那它是什麼粒子組成的呢?人們跟他叫光子,那它是粒子定向運動的現象嗎?並不是,單光子什麼樣怎麼運動,是不是他是光波的質點都很模糊。所以光到底是電磁波還是粒子很模糊,這種情況下愛因斯坦說它有波粒二象性。也就是光子怎麼運動的並不確定。

    其次,光子太抽象那麼我們用電子來分析一下。現在的計算機比如cpu,它是很多電晶體組成,電晶體有電流經過,那它代表一個1的資訊,沒有的時候代表0,也就是它是用電流攜帶資訊的,是很多電子定向移動完成的,正是在電晶體不斷開合過程中,會在不同電晶體之間“困”住一些電子,形成電容效應,這些被困的電子在電晶體閉合的時候會向外移動,會對抗反方向過來的電子,造成cpu發熱。

    單電子有上下旋和角動量等物理狀態,如果可控,那麼它可以攜帶多個類似0和1的資訊,每個資訊也就是一個電子位元。

    但是單電子可控性極差,而且它的定向移動會受到其他電子和質子的影響,電子態會被破壞,而且可能被其他質子束縛住而別的電子接力移動,接力的電子電子態也不會和它完全一樣,即使讓他可控的定向移動,它的移動速度很慢,一般電話線路里定向移動的電子速度用毫米就可以衡量了,想讓它更快的定向移動要有更高的電勢差或者給他更長的加速距離,讓單電子定向移動接近光速,需要一個小城鎮一天的電量。

    用光子的粒子性傳遞資訊,比電子困難更大。

    即便在我們不可見的未來實現了,那麼量子加密傳輸也是一個偽命題,類似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它是為了應對所謂的量子計算機,但是有了這種計算機,金鑰已經沒有意義了,直接破資訊也是分分鐘的事。那時候要做的是量子傳遞資訊,再說,金鑰本身就是一個資訊,只是它的資訊量不大,可以傳遞金鑰就可以傳輸更多資訊。

    所以,潘雖然把量子通訊改成量子加密通訊,只是心虛的表現,而且依然是一個偽科學。

  • 4 # 王治中4

    理論你不懂,就懷疑。但懷疑實踐,頭腦就有問題。世界上第一次遠距離量子衛星通訊,就是潘建偉與其奧地利的導師之間的通話。

  • 5 # 舍我幾誰

    任何科學的突破都是在不相信到相信,不可能到可能的過程。潘院士每天拼命地工作說明他有信心有能力實現理想,為什麼還去懷疑他呢?相反更要支援他!

  • 6 # 雨訴青竹

    中國字是獨一無二的,華人玩起文字遊戲也是太瘋狂,能讓你昇天也能讓你下地獄。對量子通訊是質疑,而絕非懷疑。懷疑是疑慮在心 不敢明言,質疑是質問疑點言明弊端。所以懷疑是疑心病,而質疑是對實踐不能的問責屬科學。

    最近潘先生也加入了質疑隊伍,在新近北大演講中大談質疑的科學性;“質疑精神讓科學不會成為宗教。科學精神中非常重要的是質疑的精神。” 我就樂了,被刁達人當神一樣供奉泰斗之父,狠狠抽了他一巴掌又踹上一腳,嘴裡嘟嘟囔囔還說了一個字“ ”。

    說起量子通訊其實就是一個文字遊戲,量子通訊必然是利用量子態的糾纏、隱形傳態進行通訊。由於量子是隱形傳遞資訊,當然不用加密無需金鑰也無法破解。電子通訊是電子數字脈衝訊號,由電磁波或鐳射載體,進行金鑰分發數字加密通訊。任何東東都可以用來加密,是因為任何東東都可以數字化模擬,比如影象、聲音、力學計算公式,都可以用來做模擬加密。其實加密和通訊完全是兩碼事,就象是央視誰都可以看,而衛視就不一定了。潘先生把名稱由量子通訊改為量子加密通訊,是通訊中使用計算機模擬量子力學公式進行數字化加密的長話短說簡化為,量子 、加密 、通訊。他宣告沒有糾纏隱形傳態,加了兩字他認為意思也改了。

    質疑不斷要怪就怪中國文字貓膩太多,量子原意是“能量的最小粒子”,現在量子又能糾纏又能隱形傳態,本事大了還叫量子有點委屈。其實應該是量子力學的量子態,這個只能怪翻譯了。所謂糾纏也就是相關,糾纏多難聽太容易招警察。就像中國不能夠叫瓷器,但是在英文是同一詞。行了累了休息休息。

  • 7 # 刁博

    懷疑潘建偉的量子通訊的人,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並不懷疑量子通訊理論,但是一想到需要克服重重困難,覺得實現量子通訊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有這樣的想法是正常的,別說是搞科技創新,即使是自己搞創業,成功後回過頭來看看一路歷程,很多人也會懷疑自己是怎麼走過來的。潘建偉的團隊在研發墨子號量子通訊實驗衛星的時候遇到了重重困難,每一個大的困難都近乎讓人絕望。但是最後還是依靠強大的團隊力量成功的將墨子號衛星送上天,並圓滿完成各項實驗任務。

    墨子號衛星的上天讓其他國家看到了自由空間的量子通訊也是可以做的非常完美,美國等國家也開始了國家量子計劃,其中就有能夠做到絕對保密的量子通訊。之前一些對量子通訊能否解決技術困難抱有懷疑態度的人也轉變了自己的態度。

    另一類懷疑量子通訊的人純粹就是胡攪蠻纏、打滾撒潑。他們自己連最基礎的量子力學知識都不具備,卻也敢咧著大嘴噴量子通訊是騙局。比如有的人聲稱單個光子無法測量到,所以量子通訊是騙局。這樣的無知狂妄簡直比不懂氯化鈉是什麼的人去反對轉基因還搞笑,不過這樣的搞笑卻有一定的迷惑性,因為無知的人畢竟是佔大多數,而且大多數人仍然相信陰謀論,認為全世界的科學家都串通好了,在集體搞量子通訊大騙局。

    這樣的人是挺可憐的,因為量子通訊在不斷的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國家投入到量子通訊的競爭賽跑中,越來越多的事實在打著他們無知狂妄的臉。這一類人有的見自己撐不住 ,會沉寂下去,不再吆喝量子通訊是騙局;有的人會繼續挑刺、碰瓷下去。這種抵賴下去的人分明就是民科大神,即使沒有量子通訊,他們也會找個大的科學專案去碰瓷。這種人的言論不必當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氣會引起心臟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