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放逐的魚

    地球與太陽,是相對穩定的系統。

    且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相對於宇宙,可以看成一個質點。

    宇宙的膨脹,要用距離換效應才好觀察,也就是說需要在極為廣大的尺度上才會顯現,例如星系和星系。

    也是以星系的紅移為依據,才知道絕大多數恆星之間是相互遠離的,進而推匯出宇宙在膨脹。

    相對於宇宙的尺寸,超光速膨脹也顯得微不足道,就好比海洋向前擴張一奈米,海洋中的魚兒會有感覺麼?不會的。

    我好奇的是,如果把宇宙比作氣球,那膨脹的動力會耗盡麼,耗盡後會停止膨脹還是收縮,耗不盡是不是會像氣球一樣爆炸掉,星系間永遠遠離,冷寂。

    如果收縮,是宇宙外的力量還是本身的力量,那宇宙之外的力量從哪兒來的,宇宙會有明顯的邊界麼。

    我猜想如果宇宙外沒有力量,宇宙將會處於動態平衡的狀態。

  • 2 # 火星一號

    觀測結果顯示,宇宙在某種意義上是在超光速膨脹。然而,地球並沒有和太陽分離開來,而是一起以差不多目前的狀態共存長達數十億年。至於原因,這與引力以及宇宙是怎樣膨脹有關係。

    宇宙的膨脹方式是空間結構的擴張,空間自身增加了,這必然就會導致空間中的天體被互相拉開。對於距離越遠的天體,空間膨脹效應會越顯著,這使得它們會以越快的速度互相退行。空間如同氣球表面,氣球膨脹之後,氣球表面上原先靜止的點會互相分離,並且距離越遠的點在單位時間內分開的距離也會越遠。

    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宇宙整體膨脹是非常均勻的,哈勃常數可以描述宇宙的膨脹速率,其數值約為70(千米/秒)/百萬秒差距。對於相距一百萬秒差距(即326萬光年)的天體,它們因為空間膨脹而導致互相遠離的速度會是70千米/秒。如果相距100億秒差距,即326億光年,退行速度將會達到70萬千米/秒,這個速度已經達到了光速的2.3倍,遠超過光速,這就是所謂的宇宙膨脹超光速。但天體本身在宇宙中的局域速度是遠低於光速,退行速度超光速是由空間膨脹所致,與狹義相對論不存在矛盾。

    另一方面,如果天體之間的距離只有一秒差距,即3.26光年,那麼,它們之間的退行速度只有7釐米/秒。而如果距離為1天文單位,那麼,空間膨脹導致天體退行的速度僅為0.34微米/秒。

    也就是說,空間膨脹效應在小尺度下十分微弱,只有在大尺度下才會出現顯著的空間膨脹效應。由於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很近,並且它們之間存在相當大的引力作用,這足以使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不會變遠。

  • 3 # ooO孫悟空Ooo

    萬有引力牽制了空間膨脹造成距離差,使近距離的天體群保持一定的形狀。

    我們的銀河系將在40億年後與鄰近的仙女星系合二為一,成為新的星系。為什麼他們沒有相互遠離,反而相互靠近?

    因為萬有引力約束著彼此。離得越近的天體引力越大,效果也就越明顯,很難被分開;反之遠到一定程度引力就消失了。

    宇宙中的天體就好比漂浮在水面上“有磁性的小船”,而膨脹的宇宙空間則就是湍急的水流了。離得越近的小船越不會被水流衝散,越遠就越容易被衝散,而遠到超出磁力範圍了那他們遠離的速度就等於水流的速度了,也就是空間膨脹的速度。

    所以萬有引力使得距離近的天體不受空間膨脹的影響,而距離遠的就隨波逐流了。

  • 4 # 人擇原理

    並不是所有宇宙空間兩點之間都以超光速膨脹,題主的理解有誤,太陽系內各星體之間就沒有膨脹。

    根據現有理論和觀測,宇宙在小尺度上不膨脹,只是在大尺度上膨脹,這個大尺度是一億光年的距離以上,為什麼?為了解釋這個現象,科學家認為空間中存在著一種暗能量,暗能量在空間中是均勻分佈的,表現為斥力的特徵,這種斥力隨著尺度的增大而增加,暗能量佔宇宙物質總和的70%左右。只所以稱“暗能量”,是因為其不和一般的物質之間不參與電磁相互作用,我們看不到。

    在小尺度範圍內,由於引力佔據上風,因此因此我們人不膨脹、地球不膨脹、太陽系銀河系也不膨脹、本星系群也不膨脹,在大尺度上,斥力佔據了上風,因此,星系團之間是存在膨脹的。

    總之,空間兩點之間的確距離在增加,在引力佔據上風的時候,雖然空間在膨脹,但星體之間距離沒有增加。根據哈勃定律V=HD計算,只有距離我們約135億光年外的空間相對於我們以超光速膨脹,那裡的光將永遠無法到達我們這裡,所有,存在有一個可觀測宇宙,直徑大約為920億光年。

  • 5 # 時空通訊
    宇宙膨脹是被無數觀測證明了的一個事實,超光速膨脹是指整個宇宙尺度來衡量的,不是指我們太陽系這樣一個小範圍。

    在宇宙中,太陽系太小了,連地球上一個灰塵都不如,但也參與在膨脹之中,只是在這樣一個小尺度,膨脹的速度就很慢很慢。

    宇宙膨脹是均勻的各向同性的,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觀察宇宙各個方向遠方的星系都是離我們遠去,越遠的地方離開的速度越快,反之越慢。有人用插竹竿來形容宇宙膨脹速度,我們每隔1米茬一根竹竿,插了100根,這樣最遠的那根竹竿就距離我們100米。

    我們開始來模擬宇宙膨脹。現在距離我們最近的星系膨脹了1米,也就是距離我們最近的竹竿往前走了1米,然後每一根竹竿都走了1米,這100根竹竿都往前移了1米,那麼最遠的那個竹竿距離我們移了多少米呢?就已經在200米距離,遠離了我們100米!但它距離第99根竹竿也還是隻移動了1米。

    現在明白了吧?宇宙膨脹超光速就是最遠的那根竹竿。那麼我們現在宇宙膨脹有多快呢?

    2013年歐洲航天局利用普朗克衛星對哈伯常數進行了一次精確測量,測得值為67.80±0.77(km/s)/Mpc。哈勃常數實際上就是宇宙膨脹的速度引數,這個值的意思是在326萬光年處,星系離開我們的速度為每秒鐘約67.8公里,正負誤差為0.77公里。根據這個常數我們就可以計算出可觀測宇宙的膨脹速度了。

    前面說了宇宙膨脹是均勻的,各向同性的。也就是說所有星系離開速度與距離是成正比例加減的,距離我們越遠的星系離開我們的速度就越快,反之就越慢。我們的可觀測宇宙半徑為465億光年,也就是326萬光年的14263.8倍,我們套上67.8的常數,得出距離我們最遠的星系離開我們速度為967086公里/每秒,是光速的3倍多。

    宇宙膨脹從大方向上來說是各大趨勢,但並不一定任何地方都在膨脹。

    在一個星系團裡,星系與星系之間由於引力的關係有的還會靠近,恆星與恆星之間也是這樣。恆星與行星之間原則上不適用這種膨脹,主導它們之間關係的主要是萬有引力。但如果一定要計算附近星系的膨脹速度的話,速度也是非常小的。

    比如我們要計算太陽與比鄰星之間的膨脹速度,根據哈伯常數,326光年距離的地方膨脹速度為68公里/每秒,那麼距離1光年的地方膨脹速度就是0.2公里每秒,我們與比鄰星距離4.22光年,膨脹速度就是0.88公里每秒,1年就是2777萬公里。這點速度對於約40萬億公里的距離來說,是144萬分之一,因此過了1萬年,我們與比鄰星的位置還是4.22光年,沒有精密儀器是很難觀察出來的。

    事實上每個星系和恆星都受萬有引力影響有自己的執行軌跡,速度都在每秒上百公里甚至幾百公里,因此附近的恆星和行星並不遵循準確的哈伯常數,只是越遠這種附近星系恆星的執行與膨脹速度比例就越小,最遠的地方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所以我們觀察起來,附近的星系和恆星就並不一定是相互分開的。比如像仙女座星系就正在與我們銀河系相互靠近,在30多億年以後,會發生星系大碰撞合併成為一個更大的星系。

    但如果從幾百億光年的地方觀察我們,也是以極快的速度遠離它們而去。

    因為宇宙沒有中心,我們觀測的宇宙膨脹速度是以我們所在地球為基點的,因此我們就是0點,從其他星系觀察我們才能夠得出我們的膨脹速度。

    再說一句,宇宙膨脹是空間本身的膨脹,不受狹義相對論光速藩籬限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個月前的寶寶會不會貧血,如果有,有什麼症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