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117513451987
-
2 # 使用者609885387943
踏青就是春日郊遊,初春時到郊外散步遊玩。
踏青的起源,也與上巳節的出現有關。上巳節,日期為三月的第一個巳日,故而得名。其源頭可追溯到遠古,即夏代之前的仍處於母系氏族的男女擇偶制度,當時未有婚娶,實行的是一個氏族和另一個氏族的季節性的群婚制度。
後來的清明踏青,應該說是發源於上古而又繼承古上巳節祓禊遺風的結果。
踏青,又叫春遊、探春、尋春,就是在花草返青的春季,結伴到郊外原野遠足踏青,並進行各種遊戲以及蹴鞠、蕩秋幹、放風箏等活動。中國的踏青習俗由來已久,傳說遠在先秦時已形成,也有說始於魏晉。據《晉書》記載:每年春天,人們都要結伴到郊外遊春賞景,至唐宋尤盛。《舊唐書》中有“大曆二年二月王午,幸昆明池踏青”的記載。人們心中最認同的那個時節,也是被稱作“踏青節”的,是春暖花開的清明時分。在這個時節裡,他們結隊出遊,在憑弔先人的同時,感受春天氣息。在郊野中蕩秋幹、放風箏、拔河、鬥雞、戴柳、鬥草、打球等,心情被放飛得不想回轉,快樂也漸漸從臉上溢滿內心。“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朱熹《春日》)等,最優雅的無疑是1600多年前,發生在浙江紹興的“曲水流觴"了,這一踏青活動中,不僅產生了37首酒中所賦之詩,更誕生了“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唐代詩人孟浩然《大堤行》有:“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杜甫就曾記載皇家遊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長安水邊多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