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尚德機構

    2019高考已經結束

    美好的大學生活正在向大家招手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

    一個大叔上大學的故事

    白天,他是同學眼中的“蹭課大叔”

    夜晚,他是廈大校園的“守護者”

    51歲的廈大保安周德新

    就這樣“黑白兩班倒”

    5年裡透過40多門考試

    即將獲得廈門大學法學學士學位

    周德新為什麼決定上大學?

    是什麼支撐著他走下去的?

    未來還會繼續做保安嗎?

    心中不服:保安為什麼不能讀廈大?

    周德新是重慶人,今年51歲,當過兵,曾在技校學服裝專業,2013年到廈大當保安。

    2004年,周德新就來到廈門了,到廈大當保安之前,他擺過攤,也進過工廠。他坦言,到廈大當保安的想法很簡單,就是為了穩定,不用在外奔波。

    這份工作,開啟了周德新的新視野。“透過接觸廈大老師我才知道,有一種讀書不是為了謀生,而是為了情懷和精神。

    廈大濃厚的學術氛圍讓周德新重新“惦記”起兒時的夢想。他十多歲時看印度電影《流浪者》,深受裡面大法官的影響,立志長大要當律師,維護司法公正,捍衛公平正義。周德新終於下定決心提升學歷:“北大有個保安讀了北大,我這個廈大保安為什麼不能讀廈大?

    於是,2014年,年近50歲的他作出了勇敢的決定:2014年到2016年,他報考專科提升學歷;2016年9月到2018年12月,他報考法學專業本科。

    他是如何完成學業的?

    作出決定時,周德新已經扔掉書本20多年了,他也知道想拿下本科學歷並不容易。為了擠出時間學習,他特意申請上夜班,這樣就可以白天學習晚上工作。

    雖然多年沒摸書本了,但幾百上千頁的法學教材,他還是能一頁一頁“啃”下來。遇到弄不懂的地方 ,除了學習網路課程,他還去法學院“蹭課”,向老師請教。

    周德新還遇到了許多“貴人”,第一位是廈大管理學院的一位博士生。兩人在校門口偶遇後,就成為摯友。每當周德新在求學路上遇到阻礙時,總能得到這位朋友的鼓勵。

    還有就是法學院的老師。周德新剛開始去法學院“蹭課”時,總是偷偷摸摸的,每次都坐最後一排,還要換下工作制服才敢去教室,也不帶書本,生怕被老師和同學認出來。但法學院的老師對這名特殊的學生很照顧,不僅熱心回答他的問題,有的老師還特意把專著送到保安室讓他學習。

    對周德新來說,最大的挑戰是英語學習。物理機電系的一名學生一直幫他補英語,從語法基礎開始,到慢慢能看懂句子。“兩年時間分文不收,耐心地教我,真的非常感謝她。”周德新說。

    外文學院老師丁燕蓉也一直鼓勵周德新,還教他複習方法。幾經努力,他的公共英語課考了73分。

    在讀期間,周德新每年要準備將近10門課程的考試。除了公共英語課考了兩次,其他課程他都是一次性透過。他的畢業論文以正當防衛為主題,寫了近2萬字,認認真真寫了好幾個月。

    下一步有什麼打算?

    在廈大工作的這些年,每年校慶,周德新基本上都會捐款,各項捐款累計達到2萬元。有人不理解,保安工資不高,還拿去捐款,值得嗎?但周德新認為,這是他感恩廈大的一種方式。

    “廈大營造了一種氛圍,你身在其中,自然會向一些東西靠攏。在廈大的這些年,我被‘自強不息、止於至善’的校訓激勵著,我非常感謝老師和同學幫我在學業路上跑到終點,我也要堅持行善修心。”

    周德新笑稱,拿到學位後,他應該是年紀最大的畢業生了,這個學位他拿得很驕傲。

    提到未來的打算,周德新說,他還是會待在廈大,哪怕還是在校門口當保安,“每天為廈大老師和學生服務,這是我對廈大感恩的一種方式。

    尚德君在這篇採訪中注意到了兩個細節:一是周德新身在廈大遇到了許多“貴人”相助;二是和他一同提升學歷的共有38人,包括他在內,只有兩人“跑完全程”,最終拿到學士學位。

    我們可能沒有周德新那樣,能身處得天獨厚的學術氛圍中,更多的人可能只能獨自一人備考,這其實是一件極其孤單寂寞的事情,沒人監督沒有陪學,有時候看書看著看著就開始玩兒手機,一天就過去了,成為了周德新身邊那36位“陪跑”的人。

    周德新向我們證明了年齡不是問題,職業不是問題,只要你肯努力就會有收穫,假如還沒有收穫到,說明你努力得還不夠。不管大家有沒有選擇尚德,尚德君都希望大家可以收穫更多的知識和友誼,讓人生不留遺憾。

    每一個時代都會犒賞努力學習的人。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 2 # 一把手諮詢

    一般家庭出身,大專畢業後在大城市當保安,職業前景在哪裡

    有一位朋友向我諮詢職業發展前景的問題,這位朋友發過來足足有4000多字,他說自己在北京某大學當保安,家裡是山西農村的,家庭條件一般,由於只有大專畢業,暫時只能從事保安工作,看不見自己的未來職場方向在哪裡。這位朋友發過來的文字讓我很驚訝,字裡行間顯示著不同一般的能力和水平,我想跟這位朋友分享一下一些看法和感受。

    學歷不代表能力,學歷低的人,也可以找到合適的位置

    這位保安朋友說到,自己雖然是保安,平時特別喜歡讀書寫文章,利用工作之餘,個人建立了自媒體平臺,一年時間下來,已經在手機上寫下了1000多篇詩歌文化分析類的文章。我其實挺佩服這位朋友的定力的,我也喜歡在網路上做自媒體文章,一年下來,也就有幾百篇文章,真的很佩服這位朋友的堅持和毅力,這是這位朋友能引起我特別共鳴的地方。 我詳細看了這位朋友的很多歷史文章,從內容上看,能夠深深感受到讀書確實很廣泛,很多見解確實令人佩服。學歷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的能力。

    我反而認為,做好自媒體是這位朋友不錯的職場方向。需要提醒的是,按照現在的寫作方向和思路,質量不錯,閱讀量確實不太理想,以我的建議,既然有多年的保安工作經歷,正好可以在自媒體上寫一寫保安工作方面的生活體驗和見聞,這個題材型別目前是空白,希望這位朋友抓住這個空白和機會,發揮自身的特長,在收入上和興趣上都可以收穫很多。

    大城市有讀書的便利條件,不要荒廢大搞清楚時光 保安也可以逆襲成才

    之前我們聽說過北京大學的保安,特別愛學習,利用業餘時間考入本科甚至研究生,改變了自身的格局和命運。 人生看不到未來的時候,不要忘記遠方。這位朋友在高校當保安,其實也讓人挺羨慕的。我個人建議,可以利用高校的學習氛圍和資源,平時擠出時間多學習,透過努力考取更好的學校,增長自身的知識體系。透過學習改變自身的知識結構,再去謀取更加適合未來發展的職業,這也是改變自身命運的好辦法。想要提醒的是,越是職業低谷的時候,越不要放棄學習,書到用時方恨少,千萬不要荒廢了大好時光。

    把專業的事情做得更專業,一樣可以有所作為

    保安工作也可以大有作為。我有一位朋友,在山西太原做物業工作,透過自身不斷鑽研和努力,掌握了小區物業的很多知識和規律。後來,他與同學合夥承包了小區物業,開始時投資30萬,後來不短招兵買馬,8年的時間,已經發展成40多人的團隊,每年個人收入就有40多萬元,還解決了老家很多年輕人的就業問題。 這位朋友也可以專心做好現在的工作,不要認為自己做的工作很沒有前途,其實,真正的前途都是依靠自身眼光和努力的。把專業的事情做得更專業,能提供更加專業的服務,同樣可以獲得更大的成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中,為什麼幾乎每次號稱“百萬大軍”的一方都會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