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程英陶

    在當時,諸子百家中最容易被統治者接受的是法家,特別是到了戰國之後,法家思想的接受度更好。

    這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春秋戰國是一個動盪的時代,在這一時期,各國都先後經歷戰爭,所以統治者要考慮的事是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國家在戰爭中取勝。而法家的思想是變法圖強,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這一主張符合當時統治者的需要。秦孝公接受商鞅的主張開始變法,使秦國變得強大。事實上,商鞅先給秦孝公提出過儒家和道家的治國主張,但被秦孝公拒絕了。這也可以看出,當時儒道兩家並不適應當時的社會形式。

  • 2 # 楊朱學派

    孔子周遊列國,處處碰壁。墨子周遊列國,也處處碰壁。

    二子唯一的不同,孔子雖然不受國君重用,諸侯往往會宴請孔子,孔子可以美餐一頓。而墨子由於是平民出生,職業是百工。楚王聽聞墨子想拜見他時。說墨子學說是賤人之學,不可登大雅之堂。墨子連見國君一面,都困難。

    與儒墨不同的是法家。秦王讀到韓非子的著作後,說出了肺腑之言: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足恨!

    法家為什麼那麼受國君待見?從其思想中可以找到答案:

    一、以刑罰捍衛君主,奴役臣民。君主必須牢牢鉗制刑罰。韓非謂之:主握度量,所以操生殺之柄。

    二、以陰謀詭計捍衛君權,奴役臣民。

    三、實行愚民措施。讓人民成為沒有思想,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

    四、貧民、辱民、弱民、疲民、虐民。

    五、三綱理論。韓非謂之: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則天下治,三者逆則天下亂,此天下治常道也。

    六、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韓非謂之:主而誅臣,焉有過!

    七、讓君主擁有無限權力。讓臣民成為狗奴才。大臣是:從主之法,順主之為,專心於事主者,為忠臣。人民是:寡聞從令。

    而儒家恰恰相反。孔子曰:君君、臣臣。首先,以君道的標準約束君主。然後,再以臣道的標準約束臣子。就是以禮法把君主和權力關進牢籠,今日謂之憲政。儒家還主張立法為民,司法獨立,疑罪從無,不罪無辜。

    儒家主張,把人民當奴才的暴君,必須誅殺。孔子歌頌湯武革命。儒家當然不受君主待見。

    黃老學派一方面,認為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另一方面主張,以刑罰捍衛君權,奴役臣民:

    生法者,君也,守法著,臣也。主上,執大分,以生殺,以刑賞。

    黃老學派繼承了商鞅‘以奸治民,則民親制’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並將其發揚光大——奪,然後予;貧,然後富。天下可舉!

    戰國時期,秦國重用法家。六國重用黃老學派。而儒家被國君卿大夫尊崇,卻不受重用。

    儒家大師,以及孔子後人到某國後,倍受國君、公子款待:先生聖人之後,我對你的敬仰如同滔滔江水,延綿不絕,又猶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然後一拜再拜,以師禮待之。這完全是做做樣子。向世人表明自己禮賢下士,以吸引人才。

  • 3 # 史話石說3610

    感謝郭文宗的邀請。

    先來審一下題。嚴格來講,春秋和戰國的主要社會現象,社會矛盾還是有很大不同的。另外,王侯將相也是個通俗的說法,因為比如春秋時期的霸主的爵位是公,就是諸侯的級別;到了戰國才有很多稱王的君主。王是一身兼三職的,代表君親師來推行教化。至於將相和諸子的關係就更密切了,我們知道孫武,孫臏可以歸到兵家,張儀、蘇秦可以歸到縱橫家。

    所以我打算重點談談國君(春秋的公,戰國的王)和諸家的關係。

    無論是春秋,還是戰國,地方實權派——國君,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地盤和人口,就是資源的問題。所以整個春秋戰國的社會現象就是資源爭奪戰。

    但側重點又有所差別,體現在:春秋時期的生產力情況導致兵農是合一的,在資源爭奪戰中擁有優勢的是老牌的諸侯國,比如齊國,晉國,楚國這些大國,廣大的其他諸侯國在當時的背景下顯得黯然失色了。這一時期也有大戰,也有決戰,但大都由稱霸者挑起,和小國關係不大。戰國時期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國家的減少,主要諸侯國只剩下七個,而且都可以稱雄一方,彼此制衡。在春秋時期推行的賦稅制度,到了戰國已經普及,而且許多諸侯國進行了變革,生產力進一步解放,典型的特徵就是商業活動頻繁很多。這一時期的戰爭規模大,週期長,場面慘烈。可以說資源爭奪戰正在被秦的統一理想所取代。

    好,交代背景有點長,其實應該更細緻,更完備的,限於篇幅,就來回答問題。

    春秋時期,諸家最受諸侯國接受的是哪一家?前面交代了社會現象——資源爭奪戰,那自然排除掉醫家,農家,乃至儒家。儒家的仁政和王道是非常有影響力的,孔子親自去列國介紹他的治國理念,但當時的歷史條件,諸侯國君都沒能採納他的建議。道家也是很有影響力的,因為道家的始祖可以追溯到西周的開國功臣——姜太公,所以,道家學派在當時是最有廣泛性的。不過,這裡所將的道家學派,和老子那一派有所不同。他代表大道——中華文化的根,我認為和周公,姜太公很接近的學派。

    從“春秋五霸”的影響力來看,齊桓公,晉文公和他們的謀臣——管仲、鮑叔牙還有五賢士等,都表現出各式各樣的側重,比如管鮑可以歸到法家;五賢士可以算作兵家,但是我覺得這樣劃分並不公允。

    理由如下:春秋時期,齊晉秦楚都是西周的諸侯國,都受周公,姜太公的影響。所以他們的作為可以稱得上有勇有謀,能文能武,這些君主和謀臣應該可以和姜太公劃到同一學派——道家。這個道不是老子那個道,而是中華文化,學派大道那個道,伏羲,文王那個學派。

    到戰國時候,春秋時候產生的諸家很多依然存在,並且得到了發展。儒家就不談了。醫家,農家也不必談。

    顯而易見的是兵家,春秋時候的孫武就是典型的代表,戰國時候的孫臏,龐涓也都是。他們是所有君主共同的選擇嗎?看看孫臏的職務——軍事,龐涓的職務——大將軍,就知道應該不是最顯赫的。當然影響力是很大的,比如後來秦國的王翦都是兵家的代表。還有那個有名的四大名將,都可以體現出兵家在戰國時期擁有的顯赫地位。還有墨家,墨家和諸侯國的關係很密切,墨家有廣泛的知識分子群眾基礎,可惜,始終沒有走上歷史舞臺。

    蘇秦張儀這種縱橫捭闔之法——類似今天的國際斡旋,搞外交,組織結盟對抗另一個組織。這在七雄並立時期,勢均力敵的時候管用過一陣子,後來被商鞅的富國強兵策略打破了這種平衡,因而也是曇花一現。

    所以,不得不承認的是戰國時期——商鞅所代表的法家學派最受君主喜愛。從管仲到商鞅,再到後來的李斯都是這個學派的代表。也許這是亂世用重典的原因之一吧。但是商鞅本人的遭遇以及秦王朝的短命都告訴我們,法家其實是很糟糕的治國之法。嚴刑峻法下的統治換來的是老百姓激烈的反抗。所以,漢朝建立之後,馬上恢復黃老之治。

    綜述,春秋戰國,諸家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熱鬧之下,真正經得起考驗的是儒家和道家。而這兩家的源頭就是周公,姜太公所傳下來的道——中華文化的大道。就是我在這裡談的頭頭是道,您覺得有道理或沒有道理的道,這個道就是自然律,就是人性,就是人人都向往的愛與安全感。

  • 4 # 趣談國史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為中華民族貢獻了璀璨的思想文化,直到今天,仍然影響深遠。

    諸子百家中,要說影響最為深遠的,當屬儒家。自漢武帝時期開始,儒家文化深刻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我們今天所信奉的某些價值觀,比如仁義,誠信,忠於國家,孝敬父母,都是來自儒家思想。

    但在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思想並不被各國的國君們所接受。因為那時是亂世,最需要的是競爭,而提倡“溫良恭儉讓”的儒家只適合於治世。所以,孔子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卻一次次吃了閉門羹,一路上風塵僕僕,惶惶如喪家之犬。

    春秋戰國時期,真正被國君們接受的,是法家思想。因為法家思想能夠最快速地增強國力,從而在與別國的競爭中取得領先。

    那時候的強國,全是靠著法家思想在治理國家。

    比如齊國,因為重用管仲,國力大為提升,齊桓公因此成為諸侯中的霸主。管仲的思想,就是標準的法家思想。管仲一死,齊國很快就衰落了。

    比如秦國,不管是秦孝公重用的商鞅,還是秦王嬴政重用的李斯,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商鞅變法,使名不見經傳的秦國變成了強國。李斯的輔佐,則使嬴政滅掉其他六國,統一天下,建立秦朝,成為始皇帝。

    說了這麼多,到底什麼是法家思想呢?

    很簡單,一切都以國君的利益為最高利益,就是法家思想。

    在儒家思想中,“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可在法家思想中,老百姓都是國君的工具,都要為了強大國君的國家而各司其職。甚至是那些大臣們,也都要像騾馬一樣,甘心被國君所駕、驅使。如果國君無法駕馭,那就殺了他。

    不過,法家思想是一柄雙刃劍,容易傷人,也容易傷己。比如為秦國強大立下汗馬功勞的商鞅,最終落了個五馬分屍的下場;比如幫助嬴政統一天下的李斯,最終也落得個滿門抄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月季黃葉,剪掉後光桿不長葉子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