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千古名將英雄夢

    這與冶鐵技術的進步有關

    中國歷史上的冶鐵技術,大約是透過河西道從中亞傳來的,最早的人工冶鐵產品(依靠鐵礦石而不依賴隕鐵)產生於西周後期,在最早的時候,貴族們甚至覺得這種金屬這麼鋒利,這顯然是比青銅還金貴啊。不過隨著冶鐵技術的進一步東傳,當技術碰到豐厚的鐵礦資源,情形就大有不同了。而且,鐵製農具普及以後,平民們就可以去先前“野人”佔據或者荒無人煙的地方去開闢新田地了。過去人們拿著石器,對付各路飛禽走獸都應接不暇,需要躲在城裡才能安全,現在有了更多更便宜的鐵製工具,區區鳥獸又算得了什麼,過去用石鋤開墾荒地都有壓力,一定要貴族找人花大力氣占卜一番,找個吉日,然後再集合一大波人,才敢燒開樹林,趕跑野獸,挖坑埋種子,現在隨便誰扛著鐵斧頭鐵鋤頭進山,大半天就可以開墾出一大塊地。這樣也造成了私田的大幅度增加,致使“井田制”這種氏族公社制度遺存走向了瓦解,漸漸培養出了一個自耕農階級,也讓華夏世界諸邦國從居民點大集合漸漸演化為了領土國家(春秋邦國都是城市國家,鐵製農具發明後農民能耕種的面積大大增加,一畝地也從100步提升為240步,於是列華人口增加,土地需求激增,遂開拓荒地,互相兼併,最終形成七個最大的領土國家,即戰國七雄)。同時也讓貴族老爺們動了從窮小子們手裡抽稅的念頭。最早這麼幹的,就是東方的魯國(前594年“初稅畝”),“貧鐵國”秦國則直到前408年才“初祖禾”。可見技術路徑對政策路徑的影響。《孫子·吳問》還記載了晉國六卿對屬下農民收稅的標準,晉國的六大領主,趙、魏、韓、智、中行、範,他們各自收的稅都不同,大體是50%(這大約也是因為晉國坐擁大量鐵礦資源,加上幾代國君開疆闢土,故而私田極多吧),趙氏收得最輕,只有44%左右。所以趙氏治下領主和家臣都很勤儉而人民殷富,所以孫子認為晉國最後會為趙國所有。雖然在後來的史實中,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而且三分後魏國最強,但趙國仍然是三晉中最長壽的一個。

    但是,當時的鑄鐵含碳量過高,韌度還不及青銅,故而還無法取代青銅的兵器之用。進入戰國時代以後,鑄鋼技術出現,同時工匠們還開始知道利用淬火技術增強鐵器的剛度與耐磨性,所以鐵器也進入了兵器領域。譬如戰國初年的南韓,雖然戰略縱深淺薄,但是仗著擁有宜陽附近的鐵山,能打造出極好的弓弩和寶劍,還是贏得了“勁韓”之美譽。燕國在秦開東征將東胡、箕子北韓的勢力逐出遼河平原後,不僅獲得了農業資源與鹽業資源,也獲得了今天本溪-鞍山-蓋州一帶的鐵礦礦脈,為燕國的擴張也奠定了基礎。據本人在遼陽市博物館所見,雖然燕國在襄平所鑄青銅貨幣成色遠不及其餘地區,但是冶鐵裝置倒是有很多。“貧鐵國”秦國雖然到了戰國後期已經能壓得關東六國向秦國稱臣,但也深深認識到自身鐵器冶煉技術低下和從業人員不足的問題,所以在王翦攻破邯鄲以後,不僅擄走了趙王遷,還把趙國著名的鋼鐵企業,卓氏家族的產業,連人帶裝置一股腦遷到了蜀地,這次戰略產業轉移,也成就了後來西漢時“蜀卓氏”這一富戶的名聲,以及大小姐卓文君和鳳凰男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

    綜上所述,鐵對於領土國家的形成,以及軍事擴張的動機性和為軍事擴張提供資源的方面,提供了產業支撐,殘酷的戰國時代因而到來。

  • 2 # 山家往事

    春秋時,大國間確實是爭霸戰爭為主,但滅國戰也是同時存在的,到了戰國時代沒人在乎虛的霸主名聲,轉而獲取實際利益為主,繼續滅國戰爭。

    打個比方,春秋戰國上演的都是大魚吃小魚的遊戲,只不過春秋時代小魚比較多,到了戰國時代,小魚都被吃光了,那些吃小魚的魚已經變成大魚,它們為了長得更大,就只能找別的大魚下嘴了。

    明白了這個,我們再來分析為何春秋戰爭以爭霸為主,戰國時期則滅國更為殘酷的原因。

    一、禮未崩樂未壞

    提起春秋,人們就想起孔子的那句話“禮崩樂壞”,實際上,整個春秋禮法秩序還是相對完整執行的。我舉兩個例子。

    1、先軫口吐襄公

    秦穆公派出孟明視千里偷襲鄭國,先軫聞訊,極力說服晉襄公,兩軍在崤山遭遇,秦軍戰敗,後來晉襄公的嫡母懷嬴(秦穆公女兒)勸說晉襄公釋放了秦國三名將領。先軫知道後與晉襄公發生爭執,越想越氣,臨走時衝著晉襄公臉上吐了一口。

    後來晉襄公反而安慰他不要在意,先軫覺得這事辦的不地道啊,就在抵擋翟國進攻時,本來晉國已經擒住翟國元帥,先軫卻把自己甲冑脫下,衝入敵軍戰陣,被亂箭射死,以報晉襄公不怪之恩。

    這是中原諸侯的儀態,那被稱為“荊蠻”的楚國又如何呢?看楚文王的故事。

    2、鬻拳不納文王

    鬻拳,楚國大夫。那年,巴國伐楚,楚文王領兵出去迎戰,不料,被巴國裡應外合,吃了敗仗,帶著一身狼狽樣回到了國都城門下。

    鬻拳早早接到戰敗的訊息,按說,應該下去遠迎楚文王才對,可是這鬻拳非但不去迎接,還不開城門。站在門樓上,他問楚文王,聽說你打了敗仗?

    楚文王說,是啊,半夜三更的,快點開城門,累死寡人了。

    鬻拳說,不是我說你,被這麼一個小國給打敗了,傳出去,你也不嫌丟人?我建議啊,你現在趕快去打黃國,興許還能找回點面子回來。

    楚文王就真的乖乖去打黃國了。戰鬥中,不幸中箭,當晚死亡。楚文王兒子上位,鬻拳說,我為人臣子,理當該死。然後就自刎了。

    所以,在那個時代,人們這種“禮”的觀念還是佔據主流位置的,而且,那個時候的滅國也是相對溫和的。比如楚文王只因為看上了息侯的夫人息媯,就把人家的國給滅了,雖然滅國,但息侯宗廟還在。與之相反的是,戰國時代白起對楚國發動的閃電戰中,火燒夷陵,將楚國公族的宗廟給毀了。

    二、各大諸侯互為制衡

    楚國是在滅了荊、隨、黃、蔡等諸侯國,地盤逐漸變大;秦是滅西戎十二國稱霸;齊國滅紀國等東夷變強;韓、趙、魏則直接繼承了原百年霸主晉國的衣缽;燕國比較特殊,在齊桓公稱霸時,聯軍所滅孤竹等國直接劃歸給了它,所以地盤也很大。

    春秋時期,只要這幾大國不挑戰別的強國的勢力範圍,安靜的在自己槽裡吃食,別人一般不會來打你的,除非你惦記上別人的東西了。

    比如,秦穆公三次東出,其目的就是窺視中原,都被晉國打了回去。楚國北上,也是被百年霸主晉國阻止了。

    這個時候的秦、齊、晉、楚彼此制衡,互為掣肘,誰也吃不掉誰,乾脆先把窩邊草幹掉再說。所以大國之間爆發的衝突比較少,即便有,也是相對溫和的。

    那為何到了戰國時期,滅國戰突然變得殘酷了呢?

    戰國滅國大戰的特徵

    很簡單,小魚都吃光了,就剩下幾條大魚了,周圍地盤也搶的差不多了,大國之間開始角逐了,他們之間的滅國戰不同於之前的大國與小國,那個時候可能嚇唬一下,對方就慫了。

    活下來的大國,都是嚇大的,這招不管用,只能是真刀真槍的硬拼。

    為了使自己勝出,各國頻出奇招,主要是兩個手段,一,人才延攬;二,變法圖強。

    人才延攬前期主要發生在齊、魏之間,比如齊國鼎鼎大名的稷下學宮,但是效果實在有限,比如大名鼎鼎的百里奚去齊國求仕,工作沒找到,卻淪為乞丐;變法在各國都有進行,比較有力度的為魏、楚、趙、秦。

    經過這個階段的調整,七國位次又發生了變化。曾經被列國看不起的秦國,因變法最為徹底,一躍成為第一等強國,緊隨其後的是楚、趙、魏、齊等。

    秦國一役奪回被魏國長期霸佔的河西之地,斬首魏軍四萬五千人,一血九十年恥辱,震驚東方列國,此舉標誌著戰國時代殘酷的大國角逐正式展開。

    戰國滅國大戰的鮮明特徵就是複雜性、殘酷性。

    複雜性很好理解,大國角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解決,另外,面對一超六強的局面,東方六國自然是聯合起來抗秦,秦國則是力爭化解這種聯盟然後再圖各個擊破。

    從整個滅國目標的戰略方面來講,則經歷了戰略試探、戰略相持、滅國大戰三個階段。

    戰略試探其實延續了春秋戰爭的特點,相對溫和一些,殘酷性主要集中在戰略相持階段。沒有哪個大國會自毀宗廟,面對來襲必然是拼死反抗。

    做為進攻方,肯定也是極力打破這種平衡,只有把別國打怕了,才會轉入滅國階段。所以這種殘酷性也是空前的。

    七國戰略平衡被打破的一個標誌就是長平之戰,秦趙兩國投入兵力近百萬,算上後勤,差不多有五百萬之眾了。此戰,趙國損失四十五萬兵員,從此,東方諸侯再無力抗衡秦國。

    結束語

    綜上,春秋時代之所以溫和,是因為那個時代還是有一定“禮法”束縛的,另外大家都在忙著跑馬圈地,大國間很少爆發衝突;到了戰國,大家都不在乎霸主這樣的虛名了,轉而圖強。大國兼併,必是激烈碰撞。

  • 3 # 大意覺迷

    春秋初期,申國擁立周平王為天子,與虢公擁立的周攜王形成正統之爭。周平王是周幽王的長子,而周攜王是周幽王的弟弟,按照宗法制理應是周平王為正統。但周平王的外祖父申侯卻攻殺了周幽王,使得周平王繼位的合法性變得十分尷尬。這樣一來,天下諸侯在一段時期內不知道該尊哪位天子為天下共主。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鄭國與申國達成妥協,隨之而來的晉國、衛國也選擇站周平王,並策劃將周平王從申國轉移到成周。這樣,身居西國的周攜王徹底失去了東國諸侯的支援,成為非法的篡位者,最終被晉文侯武力消滅。周攜王死後,西國處於無主狀態,畿內大臣紛紛遷居到成周,繼續拱衛周平王。這一時期,周代的畿內大臣勉強能維持周天子的體面,朝廷試圖透過卿士這個統攝全域性的官職來籠絡鄭國、虢國等強勢諸侯。但自從鄭莊公與周桓王撕破臉之後,卿士之位已經對諸侯沒有吸引力。於是開始出現霸主稱號。另一方面,畿內大臣之間也存在勾心鬥角,內亂不斷,周王室的權威在大臣們內鬥中逐漸消解。

    到了戰國時期,傳統的東周畿內大臣基本上都已經衰亡,週考王另封其弟為周公,是為西周桓公,對剩餘不多的直轄領土進行再分封。但到了西周威公病逝之後,西周國發生內訌,分裂出東周國,佔據了周天子居住的成周洛邑。周赧王變成了真正意義的孤家寡人。而諸侯國經過長期兼併,已經初具獨立領導天下的資本,諸侯們自己就可以稱王,不再需要藉助周天子的象徵權威號令天下。

  • 4 # 汪先森筆記

    在我的理解中之所以發生這樣的變化主要是因為戰爭的邏輯發生了變化。

    在春秋的時候,其實戰爭更注重的是禮儀性,它不以砍死人為目的,它的禮儀性往往大於它的實用性,但是到了春秋末年,戰國的時期,這種情況發生了重要的變化,戰爭變成了以砍死人為目的,以拎回來的人頭為目的了,正是這個戰爭邏輯的變化,才把戰爭最終引向了更加殘酷的滅國統一戰爭了。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在春秋時期的禮儀戰爭,周朝取代了商朝之後,實行了分封制,這些受封的諸侯們帶著自己的親屬和家人來到新的土地上面,這些人便成為了當地的貴族,而當地的居民便成為了平民。為了能夠跟當地的平民區分開來,這些貴族們想進了一切辦法,最終商定只有透過等級、秩序才能夠與他們區分開來。

    然後,這些等級秩序最終延伸到了戰爭中,他們認為戰爭是一件高貴的事情,只有貴族們才有資格進行戰爭,戰爭不是比拼誰砍下的人頭多,比拼的是誰的戰爭更加符合秩序的要求,誰的戰爭更加符合禮儀。所以,那個時候的戰爭往往都不實用。主要也就是用“禮儀性”來爭個霸。

    但是到了春秋末年戰國時期,一切都發生了變化,因為那個時候的楚國根本不遵循這套禮儀和秩序,在楚國的戰爭邏輯中直接就是拎人頭,砍人為目的。戰國時期的其他國家見到這種情況覺得當然不行,因為如果自己還不改變戰爭的打法,還是按照禮儀和秩序的要求,肯定是要吃虧的呀!於是,各國紛紛開始作出改變。至此,戰爭的實用性開始超越於禮儀性之上了!這樣的話自然就會出現更加殘酷的滅國戰爭了!

  • 5 # 探微閣主

    春秋宗法封建國家之中,文化最高的是魯、衛,其次為齊、晉,秦、楚最低。

    魯國為周公之子伯禽之後,為彰顯周公的功勞,魯國得以破格用天子禮樂;衛國是殷王朝都城,文化可觀。

    春秋建立霸政的目的有二:

    一,抑制各諸侯國內部的篡弒;

    二,共同抵禦夷狄(包括楚);

    輔佐齊桓公首先建立霸權的管仲曾對齊桓公說“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暱,不可棄也。”

    春秋爭霸的背後,有一姬姓、姜姓親暱的觀念。

    齊孝公伐魯,魯使展喜犒師,孝公曰“魯人何恃?”,展喜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太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盟曰"世世子孫,無相害",恃此不恐。”。齊竟回師。

    諸夏親暱,抱團以抵禦夷狄和南方奉行兼併主義的楚國,這是春秋霸政得以建立的原因。

    魯、衛、晉、齊,是姬姓與姜姓代表性國家。魯衛文化較高而武力較弱,齊晉文化較低而武力較盛。而秦楚,一嬴姓,一羋姓,與周王室關係疏遠,均主張兼併。

    周天子東遷洛邑,喪失共主權威後,魯衛晉齊合作,填補了周天子式微所導致的權力真空。共同將秦、楚限制在西、南。封建宗法得以苟延殘喘。

    然而,進入戰國後,晉與齊首先發生變故。魏趙韓三家篡晉,田氏則代替了姜氏齊國,史稱三家分晉、田氏代齊。

    原有的諸夏親暱的觀念遂瓦解。

    此時魯三桓強於國內,公室如小侯;衛則日漸衰落,自貶其號曰侯。

    兩國國力既弱,無法維持霸政,七雄爭霸的局面遂成。

    此時的七雄(實際還有宋、中山),已遠非春秋時期的小國寡民可比。無論是國土、財力、兵力都登上了一個新的臺階,能夠支援更大規模的戰爭。

    七國實際上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原地踏步就是退步。戰爭的機器一旦開啟,便沒有什麼可以阻止了。

  • 6 # 樣樣都懂點點

    人心是貪婪的,權力慾望是無止境的,爭霸是一種權力的表現,而消滅其他國家減少竟爭對手是爭霸的升級版,而統一則是終極版,想想看,秦始皇統一中國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極大促進了中國的社會發展。當然,爭霸和統一都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就算是全世界都統一成一個國家了,還有外星文明呢。

  • 7 # 小康足已

    春秋時各國力量懸殊不大,而進入戰國時期後,由於秦國的快速崛起,再加上其餘列國如同散沙,力量失衡,結果被秦遠交近攻,各個擊破而秦在滅六國的過程中力量又逐步得到增強,所以六國被滅只是時間問題

  • 8 # 大秦鐵鷹劍士

    生產力的進步要求佔有更多的資源,春秋是青銅時代,戰國卻是鐵器時代。

    生產力提高了,對生產關係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戰國時代是兼併戰爭而春秋是爭霸戰爭。

    最後,天下民心渴望統一,大大小小几十個諸侯打來打去,老百姓煩。統一後,大家可以好好過日子,不再打仗。

  • 9 # 晚亭與落霞同暉

    簡單說,春秋時期周天子還是天下共主,諸侯爭霸均打著擁戴周王室的旗號,去聯合攻打那些對王室似有不敬不忠的諸候國,實際意在擴大自己的勢力。相繼出現了春秋五霸:晉文公、齊恆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平王。這時的他們還沒有‘問鼎’周王室的膽量和奢望。

    到了戰國時期就不一樣了,多年的討伐吞併,形成了秦齊楚燕魏趙韓戰國七雄的格局。個個稱王。與周王室平起平坐。後來周王室衰敗到王權僅洛邑一地(一個小縣而已),隨時可被取而代之,也就無人把他放在眼裡啦。這時的戰爭是為了爭奪天下,你死我活。合縱連橫演繹得出神入化。最終為秦統一。誕生了一個新的王朝一一秦朝。

  • 10 # 暮月山

    周平王能夠即位,是諸侯尊王的結果。這個和西周自周成王到周幽王等所有的周王都不同。

    因往的周王都是是上代周王指定產生,是嫡長子繼承,是有天命的。但周平王並非周幽王指定的繼承人,又是涉嫌弒父的人,是最不應該繼位的人。

    為了繼位,周平王不斷的在各諸侯中拉票,要求他們承認自己是合法周王。晉文侯,秦襄公等諸侯支援了周平王,才有了東周。

    整個春秋時期,即便是五霸時期,尊王始終是各個諸侯的藉口。在尊王的外衣下,實現諸侯稱霸的野心,這就是春秋的實質。

    在宋國主持晉楚彌兵成功後,以尊王而稱霸的野心收到了各國的抵制,因為各國討厭了戰爭。尊王開始變得無聊。

    晉楚彌兵後,各國正式進入二次封建危機,各國不再關注國外而是國內。

    在韓,魏,趙,田齊正式成為諸侯後,齊國和魏國後又相互稱王,正式宣告尊王成為歷史。

    從春秋的只有周王一個王,變成了各國都稱王。既然都是王,周王的唯一價值就是被誰滅。

    春秋爭霸是因為大家認為只有一個王,誰也不敢稱王。戰國兼併,是因為大家都是王,誰才是真正的王,真正的天子。誰能笑到最後,誰就是真正的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考研熱”為何連年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