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雪峰之子不脫俗
-
2 # 子木老師講語文
職稱是一種分別技術能力的一種標籤,在一定時期內都不會消失。
1,同樣的工作,如何區別工作人員能力?除了日常考核外,還要作綜合評價,並判定其職別的高低。
2,是用來聘用時提供薪資不同的一個標尺。
3,現在是僧多粥少,教師為此感到不公平。這也是領導故意為之,如果大家夠資格都能評上,還要大家爭嗎?這也是老師的悲哀。很無奈。
4,沒有了職稱,會有另外一種類似的標籤給每個工作人員貼上。這也是管理者匯為管理的必要。
5,所以大家依然憤憤不平地罵著,依然努力地爭著。畢竟現實擺在那,不僅僅多幾百元工資,還有被人認可的期望。
你說呢?
-
3 # 流雷電
職稱當然有用,特別是對於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的職員來說,職稱是他們晉升的必由之路。
中國的事業單位的專技崗位分為十三個等級,分別對應著職稱的各個級別,其中1-7級崗位對應的是高階職稱,8-10級崗位對應的是中級職稱,11-12級崗位對應的是初級職稱,13級崗位為員級崗位,主要是試用期時候的崗位。
對於專技崗位人員而言,初級職稱的工資和公務員普通科員差不多,中級職稱的工資和科級領導差不多,高階職稱的工資和處級領導差不多。可以說,不同級別的職稱工資收入的差距是很大的,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在努力競爭職稱!
目前的職稱制度確實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評審過程中的公平性、基層單位中高階職數比例過低,還有職稱的能上不能下問題,這些都是被人們所廣泛關注的。
但是短期內職稱肯定是不會消失的!一個制度的建立和推翻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職稱制度有其存在的問題,但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後,目前來說它還是一個比較規範科學的體系,將職稱制度取消了,還會有其他的制度來替代它,也還會這樣那樣的問題,也並不能讓所有人都滿意。
現在,國家正在努力推動職稱制度的改革,2016年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對於制度體系不夠健全、評價標準不夠科學、評價機制不夠完善、管理服務不夠規範配套等問題進行了統一梳理,未來的職稱制度會越來越完善,對於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建設的作用也會越來越明顯。
-
4 # 今天空氣流通暢
買賣證書職稱,嚴重汙染學校政治環境。建議取消教師職稱評聘,嚴把教師入口關,根據現有的工資配比,建議工資分成三部分:1.底薪基數4000,保證基本生活。但必須附帶基本考核機制,違反教學常規等就扣,比如遲到,比如曠課,不改作業等!2.按工齡,工齡一年一年多少累加,建議拉到一年200,想在這行業乾的,就留,工齡長,工資也會相應增多。3.按績效,多幹多得,要參加比賽,課題論文,開課,課滿負荷等等,是各自思想和身體的本事!沒有的話就好好把課堂教好!
-
5 # 使用者107876568620
所謂職稱亂像的往往單位不正規,正規單位職稱還是比較反映了水平,一鍋端取消職稱,最後的結果是混混更得意,高平難受,不信?等著看,
-
6 # 居士筆潭
職稱是企、事業單位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資格及評聘後的專業技術職務,是專業技術崗位晉升的唯一渠道,不可能消失。
職稱普遍存在於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崗。比如教師、醫生、護士、經濟師、會計師等等。
職稱體現了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技木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級,也是專業技術人員技術水平及工作能的重要標誌。實際上職稱的等級,反映出一個技術人員的學歷、工齡、技術成就。分為初級職稱,中級職稱,高階職稱,相應對稱十三個等級。其中:1一7級為高階崗位對應高階職稱,8一10級為中級崗位對應中級職稱,11一13為初級崗位對應初級職稱。只有獲得相應級別的職稱才有機會聘用到相應崗位上,而且不同等級的崗位都有不同的工資標準。例如副主任醫師是副高職稱5一7級崗位工資2690元,主治醫師中級職稱8一10級,崗位工資1950元,就崗位工資這一項就相差740元,職稱的重要性顯而易見。
職稱也存在於國有企業的專業技術崗,比例中航工業,中石油,中石化技術崗位的工程師、經濟師、會計師等等。
按照國有企業薪酬管理制度分配原則,職稱實行崗效工資。是由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工齡工資、福利津貼組成。初級職稱、中級職稱、高階職稱工資等級相應高10%左右。
一個科學、規範、成熟的職稱工資制度是不可能去消的。
-
7 # 城市教育研究員
比如,助級對應辦事員級,講師對應鄉科連級,副高對應副處級,處級對應縣團處級,三級教授對應副廳師級,二級教授對應市地廳師級,一級教授對應省部軍級,大體享受同等級別工資待遇。
未來,職稱不會取消!如果改革,大體是簡化職稱評審流程和條件要求,不要那麼複雜,那麼多限制!
畢竟,職稱對應收入,透過勞動創造合法報酬,以維持,改善和發展生活而已!
-
8 # 使用者5932828018886
這不是等於沒問嗎?高階教師與初級教師差一半的工資,工作量也是差一半,甚至還多,不過得倒過來,你說有用嗎?有的初級四千多,高階有的過完萬。
-
9 # 評個職稱
5月23日十三屆全華人大,中國科學院院士沈巖提出取消各類職稱評審的建議,引起了廣大一線教師的強烈反響。
社會呼聲如此,反映出教師職稱存在問題引起民憤。太多抱怨情緒的累積,難免讓一線教師高呼取消。但是在這裡想告訴工程從業者,要理性看待“職稱取消”這件事,不要被教師群體的聲音誤導和矇蔽。
職稱無過,過在現行職稱評審制度。為什麼大家會響應取消職稱呢?原因有二:
一、僧多粥少,職稱難評
職稱評定名額有限,每年大家都為爭一個名額擠破頭,不少人甚至採取違規操作。但最後要麼失敗,要麼連爭取的資格都沒有,直接出局。
二、初涉此道,竹籃打水一場空
部分被用人單位忽悠的工程師,只參加了單位職稱評審。出單位後發現單位職稱就是廢紙一張,遂將不滿的怒火投射在職稱制度。
至於大家擔心的拿證問題,w 可以拍胸脯說放心申報。不管制度如何變革,工程類職稱的重要性都毋庸置疑。01 加薪補貼職稱是現行制度下最權威的工作能力證明與證書。拿著代表專業技術水準的職稱證,叫老闆給自己加人工都更有底氣。
另外,職稱還可以享受相應的專業技術人才補貼,如退休金核定標準就會涉及到退休前的職稱級別。
較高級別的職稱持有者,會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豐厚的經濟收入以及優厚的退休待遇,這一切都與一本職稱證書密不可分。
02 事業晉升職稱常常與職務升遷掛鉤,同時也是很多單位聘任專業技術職務的依據。
以建築行業為例,國家硬性規定大中型工程專案,專案經理和技術負責人必須具備中高階職稱資格。
所以在工程崗位,擔任中高層領導職務人員,基本都持有中級以上職稱。職稱級別越高,代表的技術水平也越高,能為個人開闢更廣闊的就業空間。
03 積分落戶
中級職稱以上專業技術人員,在人才引進時算是中高階技術型人才,在諸多方面都給予一定優惠政策。落戶方面自然不會遺漏。
以廣州市為例,中級及以上職稱加30分;初級職稱加20分;正在從事與專業技術資格證書相對應職業工種工作加10分。
全國許多城市在積分落戶政策層面,專業技術人才能享受到實在的福利。
04 招投標必備工程師職稱的重要性,在招投標過程裡,體現的淋漓盡致。
許多專案投標時要求提供,投標企業相關人員技術職稱的原件,和配套學歷證書原件用於核查。
要想獲得專案,招投標繞不開職稱。對於工程企業來說,獲得職稱的人才數量象徵著企業資質。
職稱屬於福利性制度,在工資待遇、養老退休金、子女入學、異地落戶等等問題上會享受到實惠。
所以分析下來,職稱沒有輿論說的那麼無用。對有需要和條件的工程師們還是建議申報,總有用到的地方,只是時間不同而已。
擔心取消職稱的人才們,也可以暫時放下心來。反而應該想想在職稱改革越來越嚴格的今天,我們應該怎麼把工程師職稱評下來。
在我看來,儘管有不足之處,職稱評審還遠遠不到直接取消的地步。社會大眾不能一刀切,應呼籲政府在制度上不斷地改革完善和引導發展,使其更好地服務於大眾。
回覆列表
沒有科研能力、不會寫論文的人,最痛恨職稱。這種人往往以為自己除了科研、發表論文以外,其他的工作都超一流,因而評不上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