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負負得正發動機

    之前一段時間,朋友圈但凡生了小孩的父母都會推薦一本書,都會提到財商兩個。都說情商是最重要的,但是看這些父母們的推薦,好像財商才更重要。帶著好奇之心,自己也去豆瓣搜了下,此書的評分,大家感受一下,這個還是08年的版本,十年間此書一版再版,深受大家喜歡。

    財商如何重要?富人是如何賺到錢成為富人的?富人可能也會破產,破產之後是不是窮人,和窮人有什麼區別?夫人又如何保值增值自己的財產呢?本書在章節目錄就給了回答,只不過了一看,並無太大深意,細細讀之,方知其中深意。

    書中作者回憶自己的小時候,有一個受高等教育,在大學裡面做教授,每月有固定工資,卻也負債累累的窮爸爸。還有一個朋友的爸爸,因為一起玩耍,所以也自稱是自己的爸爸,這位爸爸的言傳身教,才讓本書得以實現和麵世。富爸爸按我們中國的教學機制應該是初中都沒畢業,然而擁有穩定的企業,也是當地有名的資產家。而兩個爸爸對錢的態度,截然相反,也是促使作者羅伯特清崎思考像那個爸爸學習的原因。

    一個爸爸說,貪財乃是萬惡之源,另一個爸爸說,貧窮才是萬惡之本。兩個爸爸究竟誰對誰錯?跟著作者的記憶和思路,我們越來越接近本書的精髓。

    顯然作者是是聽了富爸爸的話,不然也不會有這本書。父母改如何培養孩子對錢的認知,又應該如何教育孩子不為錢工作,為生活去工作呢?我們繼續跟著作者的回憶學習。此書無論是成年人自我成長的學習還是,父母為了教育孩子而學習,都是一本非常幫的書。不信且繼續往下看

    富人不為錢工作,也看得見常人看不見的東西。

    兒時的作者,為了得到富爸爸的指點,決定在富爸爸的工廠工作,會付給他薪資,然而薪資很少。一個月之後作者無法忍耐,認為富爸爸是虐待童工,所以兩個進行了場,你不給我加薪我就辭職的談判。談判的談話,讓作者受益終身,也讓讀此書的自己受益匪淺。

    我們恐懼沒錢,所以努力工作-掙錢,恐懼一直存在,我們就會不停的工作-掙錢,陷入了工作的陷阱。錢真的可以解決問題嗎?錢可以實現我們的慾望,獲得短暫的快樂,然而卻並不能長久。錢可以消除貧困帶來的恐懼,然而積攢了很多的錢以後,我們發現,其實更害怕失去。我們活在恐懼和慾望的陷阱裡,就像驢子前面掛的胡蘿蔔一樣,追逐的不過是Phantom。

    和富爸爸談話之後,他們繼續沒有回報的工作,偶然發現了書店的阿姨把漫畫都撕了,原來吧封面撕了是要告訴書商書沒有賣掉。最後透過商量,作者和小夥伴透過免費的勞動獲得了這些書,並且承諾不把書賣出去,而是在學校旁的地下室做起了生意,把書租給那些買不起看漫畫的同學,如此一來他們發了一筆大財。並且只要書店一直在,書店就有盈利,他們終於學會了錢為人工作了。

    必須具備的財務知識

    作者和小夥伴的生意讓他們體會到了錢如何為他們工作。賺了的錢怎麼花呢?富爸爸擁有自己的商業帝國,又是如何管理的呢?財務知識就是必備的技能了。比起字典上晦澀冗長的解釋,富爸爸只說了兩句話,資產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而負債是把錢從你口袋裡取走的東西。

    對於普通人而言,工資是我們的資產,每個月都有收入。所交的稅、衣服、住房、食物、娛樂、交通費都是我們的負債,每一天都要花錢。

    而富人的資產除了有股息、利息、租金、版稅等一系列收入,相對應的資產有股票、債券、票據、房地產權、智慧財產權。

    最重要的是我們不是獨立的個體,結婚生子之後資產和負債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看這個不錯,買了!明天隔壁商場做活動,買了!在慾望的利誘下,恐懼的趨勢下,我們滿足現狀,只能更努力的去工作掙錢。然而工資越高的,稅也越高,收入高、資產高、負債也高。再一步的成為了金錢的奴隸。

    對於的理財、財富的定義,仁者見之智者見智,作者也分享了自己的見解。富人買入資產、窮人只有支出,中產階級購買自以為是資產的負債。

    什麼是資產呢?作者也試著分了類:

    不需要本人到場就可以正常運作的業務。我擁有他們,但由別人經營和管理。如果本人必須在那兒工作,那就不是事業而是職業了。股票。債券。共同基金。能夠產生收入的房地產。票據、借據。版稅、例如音樂、手稿、專利。其他任何有價值、可產生收入或有增值潛力、並且有很好銷路的東西持續關注自己的事業

    什麼是事業,什麼是職業,作者在這裡也給出解釋。通常別人問你的事業是什麼?你會說你在銀行工作。那麼你是否擁有一家銀行呢?你並沒有,所以你只是在那裡工作。這裡作者舉了麥當勞創始人雷·克勞克的例子,他的職業是不變的,他是商人,賣牛奶攪拌器,後來又賣漢堡,但是當麥當勞全球開分店的時候,他的事業是購買能夠產生收入的地產。而我們最可怕的是以為自己所學的專業就是自己職業,從沒關注自己的事業究竟是什麼。

  • 2 # 討喜的魚

    《小狗錢錢》講述的是一個童話故事。本書的主人公吉婭,無意中撿到一條白色拉布拉多,命名為錢錢,並從它那裡得知,原來所有的願望都是可以實現的。被喻為《富爸爸,窮爸爸》的童話版。

    第一種方法:

    寫下10個想變得富有的原因,我的10個想變得富有的原因是:

    1.爸媽可以不用再為生活操勞。

    2.一臺膝上型電腦。

    3.去雲南大理旅一次遊。

    4.買一輛寶馬汽車。

    5.一雙帥氣的耐克運動鞋。

    6.請全家吃一頓大餐。

    7.買一大堆書。

    8.給家裡買一套沙發。

    9.買一套別墅。

    10.幫助貧困的孩子,做慈善。

    在從這10箇中,寫下你認為最重要的3個。我寫的是:1.爸媽可以不用再為生活操勞。2.買一套別墅。3.去雲南大理旅一次遊。

    有了具體的目標,才有行動的動力。每天都把自己寫的願望清單從頭到尾看一遍。

    第二種方法:

    製作夢想相簿,收集一些與自己的願望有關的圖片。可以買本相簿,也可以儲存在手機上。睡前看幾遍,想象你已經是個有錢人。住在大別墅裡,實現了自己的願望。這種行為叫“視覺化”。

    第三種方法:

    準備夢想儲蓄罐,拿個罐子,寫上你的夢想。把省下的每一分錢放進去,支付寶有個心願儲蓄,也是同樣的道理。

    你有多想要,你就有多渴望。文中提出了3個方法,都是可以馬上著手的事情。不去做,然並卵。“伸手摘星,即使徒勞無功,亦不至滿手汙泥”。

  • 3 # 高宗1986

    我來推薦幾本最近看的書,我只推薦有含量的書,絕不推薦沒有營養的書,書單如下

    第一本韓少功《革命後記》。第二本《半生為人》,裡面的文章都寫的很好,都是閱盡人間滄桑的感觸。

    第三本高爾泰《尋找家園》,高爾泰是著名學者和畫家,他一生坎坷,《尋找家園》也可以說是他對於他自己一生坎坷的記載。

    第四本《最慢是活著》,這本書第一次看感動了我,是作者寫自己與祖母的故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祖母,從這本書裡我好像看到了自己的祖母。

    第五本著名學者張鳴所寫的《歷史的底稿》,本書是作者對近代史的一些看法和見解,寫的很好。

    第五本《雪白血紅》,作者以客觀的角度去描述發生在東北黑土地上的遼瀋戰役,對於那段歷史感興趣的可以看看,寫的不錯。

    第六本鄭念《上海生死劫》,那是一段我們不能遺忘也不該遺忘的歷史,因為苦難所以才更應該珍惜現在,所以本書值得一看

  • 4 # 平靜的時光87136907

    王小波說過:“我自己對讀小說有一種真正的愛好,這種愛好不可能由閱讀任何其它型別的作品所滿足。”

    在這裡,我鄭重推薦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美國著名猶太作家辛格的短篇小說集《傻瓜吉姆佩爾》。

    我固執地認為在浩瀚書海中若覓得值得一讀的好小說,往往先要在名著中找尋。好小說不似時裝,更像陳釀,甚至能超越時空。

    辛格很善於講故事,千變萬化的生活和千姿百態的人物是他的故事源泉。他的故事有頭有尾,曲折生動;在故事結尾,往往點出故事的寓意所在或人物的結局。如終生被人稱為傻瓜的吉姆佩爾最後慨嘆道:“當死神來臨時,我會高高興興地去,”因為另一個世界是“沒有紛擾,沒有嘲笑,沒有欺詐”的世界。辛格小說的語言明白易懂,自然流暢。好多句子富於哲理,又符合人物身份;如“當一輩子傻瓜也比做一小時惡人強。”

    辛格的這本書精選了這位作家不同題材的十六篇小說,反映了猶太民族的日常生活、風俗習慣和宗教傳統;可以說,篇篇精彩,引人入勝。我讀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的書,不知後來出版社是否重印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硬碟格式化的注意事項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