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廣十三
-
2 # 印度墜機部部長
差別非常大,可以說除了大綱就沒有一致的。對比原著,光是行星發動機的設計建造持續了近四個世紀,而電影的時間緯度被壓縮到了極點,除了黑科技發動機外電影宇宙的科技水平被原著各方面碾壓,末日人類把科技點全用在發動機上了。
但是電影要是完全照著原著拍,那反而不適合賀歲檔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看那麼壓抑的東西。
-
3 # 卟殼點點
《流浪地球》原著是一個非常龐大的世界,在地球的流浪過程中大致分為5個階段:
第一步,用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停止轉動,使發動機噴口固定在地球執行的反方向;
第二步,全功率開動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飛出太陽系;
第三步,在外太空繼續加速,飛向比鄰星;
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鄰星軌道,成為這顆恆星的衛星。
人們把這五步分別稱為剎車時代、逃逸時代、流浪時代Ⅰ(加速)、流浪時代Ⅱ(減速)、新太陽時代。
這些步驟在原著中佔據了非常大的篇幅,一部電影短短一個多小時是不可以描述這麼多場景的。不僅涉及到費用問題,特效的難度。最關鍵觀眾是否能夠理解和接受是一部電影的關鍵所在。一部人類看不懂的科幻片,哪怕在符合科學原理,再符合原著也是沒有用的。
所以導演郭帆去繁就簡,只選取了地球流浪到木星這部分,原文中只有1000多字的描述,而且也沒有遇到木星危機。但是我覺得編劇團隊的改編非常奇妙,它是建立在原作者的腦洞和無窮想象力之上。既保留了原著中地球逃亡的精髓,又加入了新元素,讓觀眾更能理解和看懂電影內容。改編甚至是得到原著作家劉慈欣的認同的。
電影的改程式設計度是很大,但是改編質量卻不低。我相信,電影的票房和口碑證明了,改編部分還是很成功的。
-
4 # 芝麻小絮
對不起,電影和小說我還都沒有看過,但就我個人的觀點和以往的電影和小說,差距一定很大,小說敘述的一般很全面,而電影更有層次感。通俗一點說,電影是立體的,通俗易懂,但總有看不見的一面。而有小說是平面的,理解起來可能難一點,但它的全方位你都能看到。
這只是我的個人觀點。
-
5 # fu617
小說和電影的看法幾乎是對立的,小說裡描繪的世界,人類在災難的陰影下都生活在絕望和壓抑之中,而電影中表現的則是人類在末世中的團結和對未來的希望,個人認為電影比小說更好一些
-
6 # 隨機地名字
本影評1700字,全部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
流浪地球,第一次在影院看科幻大片而不用看字幕。。。拯救地球不再是美華人的專利了。
關於流浪地球,可能我比大多數人都更有感觸,因為我是看過原著小說的,作者劉慈欣是中國當代科幻小說扛把子人物,其代表作《三體》更是暢銷海內外,有著大量忠實粉絲,相傳奧巴馬看三體還對作者催稿過。其實三體迷更期待的是把三體搬上銀幕,但三體架構太宏大了,而國內科幻片從未出過一部像樣的,直接拿三體這種高難度的劇本來拍電影風險太大,所以這次選了難度低很多的流浪地球來拍攝,流浪地球相對三體完全不在一個層次,劇情簡單很多,更容易拍成電影。
第一次知道流浪地球要拍電影還是18年夏天在影院看我不是藥神的時候,當時看到了流浪地球的宣傳片(幾個鏡頭,冰天雪地,空間站),然後就是等待,一等數月毫無訊息,以為爛尾了,不過終於在賀歲檔上映了。由於看過小說的緣故,觀影時不自覺就會做類比。其實小說中遠沒有電影這麼驚心動魄,消失是以第一人稱視角平淡敘事方式進行的,不足3萬字。兩者間最大的出入有三,
一,人們最大的恐懼來自於太陽,地球逃離太陽系需要獲得逃逸速度,單靠行星發動機推力是遠不夠的,必須藉助太陽引力,多次圍繞太陽運動,軌道拉平,每當地球經過近日點時是最恐懼的時刻。二電影中幾乎未提及太陽對於人們造成巨大恐懼感的作用。
二,電影集中全篇講了地球經過木星時受其引力影響,為避免地木相撞二做出的各種努力,最終美國式個人英雄主義拯救了地球。而小說關於木星的威脅著墨點很少,當地球最後一次到達遠日點時軌道已經扁到和木星繞日軌道相接了,就是這最後一次遠日點藉助木星引力,形成彈弓效應,使地球加速到太陽系逃逸速度。
三,電影直接取消了叛亂這一章節,當4個世紀過去,地球終於獲得逃離速度離開木星時,飛船派發動了判斷,原著中有地球派和飛船派兩個派系。地球派主張流浪地球方案,而非常派主張建造巨型飛船(具有生態自動平衡系統),當然一開始就是地球派取得權力並主導了流浪地球計劃。但4個世紀過去,太陽並沒有如期膨脹變成紅巨星,彼時飛船派叛亂成功(實際是地球派為避免地球總控室遭到破壞,主動放棄抵抗),最後地球派核心的5000人被處以死刑,小說中這一章節非常人類化,電影中MOSS的一句“想要人類保持永遠的理智是一種奢求”也是該章節的臺詞,但是用的地方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最後當5000人死亡的剎那,太陽爆發了(原著中稱之為“氦閃”),併吞噬了水星、金星,太陽的邊緣膨脹到原地球軌道。。。
還有其他威脅,例如地球穿越小行星帶,大量小行星對地球造成巨大威脅,也損失慘重,小說中該篇幅遠遠超過了來自木星的威脅。小說中木星更多的是對地球的幫助,只有木星才能幫助地球到達逃逸速度。
電影把全篇集中到一個點上是合算的,小說和電影終究是兩個不同的表現形式。電影只有短短2小時,這種一個點的爆發很容易渲染,也很容易誕生英雄,而這往往是觀眾所喜歡的。相反,按照小說的思路來表達就顯得過於平淡,畢竟電影是一場視覺盛宴。
當然,遺憾也是很多,個人感覺有幾點
一,對太陽的描述太少,流浪地球的背景是太陽提前進入坍塌期,太陽作為一顆普通的黃矮星,按照預測還有50億年才會坍塌。人類發現太陽異常後發射了很多探測器對太陽進行建模,從而得出太陽提前坍塌並轉變成紅巨星的結論,而這個過程只有400年。我很期待有太陽模型建立的畫面,就像《太陽浩劫》那樣,但很遺憾沒有
二,我原以為流浪計劃實施過程,會有上帝視角(俯瞰整個太陽系乃至銀河系)描述每個階段,然而實際上影片中關於此描述有限,像我這樣深度瞭解的人倒問題不大,但對於大多數人可能會有突兀的感覺,也只是在影片的結束旁白說明了整個計劃的各個階段,表現力度略顯蒼白。
但,終於要下結論了,
毫無疑問,《流浪地球》是獲得巨大成功的,2/5上映迄今已經超過9億票房,各大評分都有9分,在整個中國的科幻片史上終將是里程碑式的存在,不才預測流浪地球將掀起一股中國科幻片的小高潮。影片中地木相接的畫面做的非常好,很有震撼力,說明國內CG動畫的實力也是很高的。而且從影片中也能看出和美國爆米花式的個人英雄主義電影的差別,中國更加含蓄,更多的體現團隊的力量,這一點無疑高度上超越了美國。
最後,作為三體迷,更期待的是三體以三部曲的形式搬上銀幕,希望這一天早日到來。#流浪地球#
-
7 # 小貓讀書
除了大綱一致,其他的差距非常大,主要從以下幾點說明一下:
1、人物
原著中的主人公只是一個普通軍人飛行員的兒子,人物形象都非常普通且符合人性,無英雄情節;電影中的主人公有宇航員劉培強(吳京飾)和他的兒子劉啟,著重體現了主人公的英雄行為。
2、裝置
原著中只提到了太空梭和戰鬥力,並無航天空間站,重型卡車。地球發動機是一致的。
3、能源
原著中的基礎能源為核能,高階能源為暗物質;電影中的能源有燃油和核能。
4、情節
原著從普通人的第一視角著重描繪了地球離開原先規範逃離太陽的過程,主要有
1)人們對於太陽的恐懼
2)地球派與飛船派的鬥爭
3)逃離太陽系後人們的叛亂
4)太陽氦閃最終的發生
木星的威脅幾乎沒有提及,與木星相關僅僅依靠木星引力作用脫離太陽系。
而電影重點設定了木星對地球威脅的情節,虛構了兩個英雄主角,採用的是美國好萊塢式的個人英雄主義,這也是為了迎合市場。
——END——
如果需要原著資源,請關注後私聊聯絡我
-
8 # 影視娛小樂
無論電影拍的精彩與否,也會有人說沒有小說寫的好。
當我們在看小說的時候,其實腦海裡就會去幻想一些場面,一些動作,在我們腦海裡構想的這些,是我們認為最好的部分,可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所以當電影上映的時候,有的人會哭的稀里嘩啦,而有的人卻沒有什麼感覺。
回覆列表
小說可以天馬行空的想象,電影只是小說版的延伸或者可以說是孿生兄弟,看小說的看小說,看電影的看電影,不能混為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