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鑑史馬後炮
-
2 # 津城沐雨
第一,六國合眾,貌合心離,各打各的算盤,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
六國之間的合縱,只是一時的戰略聯盟,是在面臨共同的危機的時候各勢力之間形成的利益妥協,一旦危機解除或者遇到困難,就會很快分崩離析,甚至六國之間再度相互攻伐消耗。
第二,秦國憑藉淆涵之險,步步蠶食壯大,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秦國憑藉著淆涵之險,各國聯軍難以真正的威脅到秦國的腹地,秦國從未因此而元氣大傷,憑藉著商鞅變法的效用不斷壯大,蠶食列國,採取遠交近攻的政策,不斷離間各國,各個擊破。
總之,各個弱小者的聯盟永遠不及一個強大者更加厲害、緊密無隙。
-
3 # 使用者94738516596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人與人之間如此,國與國之間更是如此。
不管是合縱還是連橫,不管是攻秦還是伐齊,各個國家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這個也不能說誰對誰錯,或者誰更有眼光。
我們是站在後來者的角度來說,最後秦國統一六國,覺得如果其他六國一起反抗秦國的話,就可能不會被統一了,但是如果以站在當時的角度來說,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誰也不會想到秦國最後一統天下。所以即使合縱都是貌合心離。
比如孟嘗君帶領齊國還有魏韓聯軍攻進了函谷關,但是魏韓兩國在秦國割地獻城之後,就退兵了,最後也導致攻秦失敗,齊軍也不得不撤退。
其實這個也不能怪任何人,當時的目的就是為了佔領土地,有了土地也就有了一切,既然不打了能得到想要的土地,幹嘛還要損兵折將的去打呢。
縱觀整個歷史都是一樣,聯合的軍隊都沒有太強大的戰鬥力,根本的原因也就是利益,都是從自身的利益出發。彭城之戰,劉邦56萬聯軍被項羽擊潰。還有東漢末年,十八路諸侯反董卓,都是一樣。
再說六國攻秦,如果自己拼命的去攻打秦國,那麼無疑你的損失是最大的,即使滅了秦國那麼這時候你的戰鬥力明顯下降,其他國家會不會順便把你也滅了呢。如果要是沒有滅了秦國,那麼秦國日後算賬你就是第一個。都是各懷鬼胎,怎麼去打,不管怎麼樣只有敗。如果要想聯軍成功,那麼除非人類沒有慾望。
-
4 # 歷史哨聲
題主如此提問,說明題主對於戰國瞭解不夠清楚,還只是停留在聽說階段。
戰國的霸主是動態變化,在戰國時期秦國並非一直都是強勢的。但之所以給我們秦國強勢的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秦滅六國這個結果。以事後諸葛亮的角度去看待整個戰國時期,自然就得不到客觀的看法。
戰國時期霸主的變化:魏——齊——楚——秦齊——秦趙——秦。我想才是戰國時期變化的主線。
魏國繼承晉國,加上最早改革,最早成為霸主;齊國透過桂陵、馬陵等戰爭擊敗魏國,成為霸主;楚國東滅越、彭城之戰擊敗齊國,成為霸主——秦齊透過垂沙之戰擊敗楚國,雙雙成為霸主;秦趙透過五國破齊,秦國繼續保持霸主地位,趙國替代齊國成為霸主;長平之戰趙國被秦國擊敗,秦國成為單獨的霸主。
下面來回答題主的問題:六國為何不敵秦國?原因很簡單——六國自己也有自己各自的利益,彼此也要算計的,所謂的抗秦要麼是一時的行動,要麼是以抗秦為外衣實現自己的利益。沒有固定的相同利益,這是六國無法團結對抗秦國的原因。
在五國破齊之前,秦國對於六國來說,並不算很大的問題。秦國雖然強,但並不可怕。長平之戰前,雖然趙國稱霸,但依然是強國的楚國基本上不和趙國發生交集。楚國並沒有放棄奪回霸主的目標。
除了沒有共同的固定利益,六國各自國內要麼幼主強臣、要麼國內無強臣,這也是長平之戰後六國無暇合縱抗秦的原因——需要更多的關注內政,而非外戰。
因此六國為何不敵秦國的原因有:
1、六國都有自己的稱霸夢,尤其是齊、楚、魏、趙,這決定了即便合縱,各盟友之間也相互算計,不能形成固定的聯盟;
2、長平之戰後,由於開明君主或者強臣的確實,六國國內均出現集中關注內政而非外部抗爭的趨勢,無法形成長平之戰前的熱鬧合縱情形;
3、相比春秋時期出現的晉楚邇兵,戰國時期由於沒有一個強大的中立國,如春秋時期的宋國,提出終結紛爭的和平提議,無法形成春秋時晉楚邇兵的納什均衡,只能行為一統六國的零和博弈。
-
5 # 西嶽頑石
謝邀。指望六個各懷鬼胎的人把生意做成,這不痴人說夢嘛?!面和心不和,同床異夢一盤散沙,人再多也是一幫烏合之眾,成不了大事。從公元前318~前241年,山東六國總共發動了五次合縱攻秦之戰,除了由信陵君坐鎮指揮的第四次攻秦取得不錯的戰果以外,其他四次均是雷聲大雨點小,被秦國輕鬆瓦解。
我認為,合縱抗秦本身就是一招臭棋,是縱橫家忽悠天下的一種手段,是他們賴以揚名立萬或者享受榮華富貴的敲門磚。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群蜂盜花,反而使花開更豔。
合縱抗秦需要有一支團結一致,超強執行力的團隊,山東六國之間的利益關係是動態變化的,加之各國外交關係、領土紛爭、軍事實力、博弈心態等眾多綜錯複雜的因素摻和在一起,註定他們不會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對抗強秦。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對秦國來說,既然你山東六國搞合縱,那麼我就用連橫來剋制你。合縱的代表人物是蘇秦,連橫的代表人物是張儀,據說二人是同門師兄弟,最終鬥法的結果是,合縱完敗於連橫。不是蘇秦能力比不上張儀,而是合縱在技術上比連橫更難實現,更難操作,更難控制。
蘇秦千辛萬苦,磨破嘴皮子好不容易達成抗秦聯盟統一戰線,逼得秦國十五年不敢兵出函谷關。可這有什麼意義呢?雙方只是相安無事,秦國毫髮無損,反而在這十五年裡休養生息,勵精圖治,變得更加強大。
反觀山東六國,只不過又過了十五年歌舞昇平的好日子,表面的聯合掩蓋了矛盾和衝突,溫水煮青蛙,也徹底消耗殆盡了群雄的發展激情,混吃等死。
山東六國的聯盟看似陣容強大,實則不堪一擊。沒有永久的朋友,也沒有永久的敵人,只有永久的利益,有時甚至不用等到秦國出手挑撥離間,聯盟便不攻自破。
維護關係很難,可要破壞關係,分分鐘能想出上百種方法。可以參考一下三國時期的吳蜀兩國,只是兩個彈丸小國,今天翻臉,明天和好,都是利益鬧的。
縱觀整個戰國時期,其實山東六國不是沒有機會,只不過因為種種原因都錯過了,要麼人沒到位,要麼不具備政治環境,要麼因為國君昏庸,反正都是跑偏了。
反觀秦國,自秦穆公以來,雖然經歷了短暫的內亂,但基本沒有偏離正確的軌道。尤其自秦孝公開始,幾乎在每一次關鍵的時間點上都能出現關鍵的人,最終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由秦始皇臨門一腳,完成絕殺。
回覆列表
謝邀!戰國時期,不管是五國合縱,還是六合國,之所以無法抵擋秦國“東出”或統一,其根本原因都是面和心不和,所導致的失敗。戰國時期,六國的合縱按目的分可分為:為爭取利益而合和為存國而合。在秦國強大的前期,六國合縱的目的是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有利則合損利則散;在戰國後期秦一強獨大之時,六國有亡國之危後,他們又開始緊緊“抱團”。前者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利益當頭被更大的利益瓦解;後者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國力衰敗無法與強秦抗衡。
秦惠文王時期,五國曾經在公孫衍的遊說下數次合縱發兵攻秦,那時的秦國實力並不是很強大,秦人雖然作戰勇猛,但以一敵五仍然捉襟見肘。為了瓦解困境,秦王任張儀為相,採取了“橫強”的外交策略,透過利誘的方式結盟強國,同時又以合縱國的內部矛盾挑拔拆散合縱國的結盟,最後就是集中優勢兵力痛打合縱的弱國,迫使合縱大軍一次次瓦解。
當時的秦相張儀之所以能數次破合縱,源於對合諸候國的內部有深刻的瞭解。他們之所以“抱團”攻秦是因為各自有利可圖;他們之所以散盟是因為自身的利益受損。五國攻秦張儀首先說退燕國,是因為張儀抓住了當時燕國權臣要弒君奪位的矛盾,勸說領燕軍的燕太子領兵回國保自身的太子之位。
而說退強大的楚國除了與楚聯姻聯盟之外,還利用了楚懷王的貪婪之心在關鍵時刻許秦六百里地詐楚王,躲過了一劫。由於強楚的退盟,三晉合縱聯軍遭到秦軍的迎頭痛擊,最後合縱均以失敗告終。
到了戰國後期,尤其是長平之戰,秦軍大敗趙軍後,此時的諸候已經無法與秦軍抗衡了,為了避免被秦軍滅國,六國再次合縱抗秦。跟以往不同的是,合縱的目的是抵抗秦軍入侵,而不是攻秦。六國處於被動的守勢,而秦國處於攻勢,隨著六國實力的不斷衰弱,合縱聯軍的能力連自保都成了問題。
從合縱攻秦到合縱抗秦,合縱的失敗其實就是人心的失敗;而秦國破合縱的成功則是正確的方略和人心內部團結的結果。“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攘攘皆為利往。”說到底六國合縱的失敗始於利誘,終於利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