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昊昊媽媽

    孩子的情緒與行為背後都有他的目的與需要,有些目的與需要是明確的,孩子自己能告訴你,有些目的與需要孩子可能自己都沒意識到,只是透過他的行為表達出來。那麼做為父母我們又如何能正確的識別孩子的情緒與行為背後的需要呢?

    美國《正確管教》給我們總結出孩子行為背後的四種目的,主要靠我們父母的感受來判斷孩子行為背後的需要。

    1.尋求父母的關注

    2.挑戰權力

    天氣冷了,你想給孩子新增一件衣服,孩子就是不穿,威逼利誘都不行,一幅你管不了我的樣子。相信這時候你已經抑制不住怒火了,你感覺父母的權威受到了挑戰,你咬牙切齒看我怎麼收搭你。而此時孩子的需要僅僅是希望你尊重他,給他選擇的權利。這時你只要把衣服放在他面前,讓他自己決定穿還是不穿就可以了。

    3.尋求報復

    吃飯的時候你罵了他,當時他一聲不吭,你以為事情就這樣過去了。但突然間他用玩具悄悄拌倒了你,你難以置信,很受傷,我的孩子怎麼能這樣對我。而此時孩子的目的和需要是我也很受傷,請你認同我的感受。這時你不能懲罰孩子,去認同孩子的感受。

    4.自暴自棄

    寫作業的時候,孩子表現的什麼都不會。讓你感覺很無助,不知道能怎麼幫助他,一種很無力感。此時孩子的需要是不要放棄我,讓我慢慢的一點一點的進步。這個時候你要一點一點的鼓勵孩子,不要放棄,信任孩子。

    正確識別孩子的情緒和行為背後的目的和需要,父母要在生活中不斷練習總結,不是一促而就的,需要注意體會自己的真正感受。

  • 2 # Carrie萌育兒研習社

    2、3歲的小孩子,可有自己的主意了。

    他想吃什麼、穿什麼衣服、不想玩這個、喜歡那個……可是,儘管心裡已經有這麼多自己的想法,2、3歲孩子的語言能力,也只能表達一些簡單的句子。

    要是想用語言來表達複雜的想法或情緒,那孩子們……還長路漫漫啊!

    所以,孩子們難免用一些我們大人覺得很“奇怪”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要是我們能讀懂孩子這些“奇怪”的行為就好了。

    今天就試著破解一些小孩子的行為程式碼,看看當孩子們發脾氣時,肢體語言表現出的大致隱藏意義是什麼,我們當父母的怎麼應對比較好?

    一、孩子不看你的眼睛

    翻譯:我很尷尬

    當孩子避開你的目光,表現得有點不知所措,哪怕正在玩的遊戲都不想玩了,這大概就是孩子覺得尷尬、不好意思了。

    1歲半以後,孩子的自我意識就已經發展起來了,從那以後,孩子會慢慢懂得害羞、內疚。孩子不敢看爸爸媽媽的眼睛,說明他也已經意識到,自己做了錯事,讓爸爸媽媽失望了。

    爸爸媽媽的迴應:

    孩子確實做了錯事,我們最好面對,而不是逃避和幫孩子找藉口。

    但接下來,我們要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有犯錯誤的時候,如果已經犯了錯誤,就要承擔責任,想辦法彌補、道歉、來減少傷害。

    我們可以幫助孩子一起想想解決彌補錯誤的辦法,但一定鼓勵孩子自己承擔錯誤的責任。

    二、把所有的玩具、常用的物品都弄上床

    翻譯:如果不是有意惡作劇,那可能是孩子很害怕。

    2、3歲,正是孩子想象力爆發的時候,而且又分不清想象和現實。常常會把自己想象的場景、人物,當成真的發生了的事情。

    於是孩子會覺得床底下有怪獸啊、櫃子裡面有恐龍啊之類的,怕得不得了。

    爸爸媽媽的迴應:

    在我們大人眼裡,孩子這些害怕和擔心,都顯得荒唐,不停地跟他解釋:“衣櫃裡沒有怪獸,爸爸看了床底下,沒有恐龍……”

    但這樣的解釋作用不大,孩子會覺得:“原來你們大人看不見怪獸啊”!

    所以,不如理解孩子用這些玩具來保護自己的心情。然後也給孩子一個做決定的機會:“你今晚想選哪三個小夥伴來跟你睡?”

    2、3歲的小孩子很希望自己做決定,給孩子一個選擇的機會,他會覺得自己受到了尊重,更願意配合爸爸媽媽。

    三、故意打翻食物或玩具

    翻譯:我不開心,我現在感覺很不好!

    孩子當面摔東西,確實是很讓人火大的行為,平時乖乖的小天使一下子變成小惡魔了。

    雖然很讓人生氣,但我們要明白,孩子只是現在、因為這件事生氣,絕不是突然變成了壞孩子。

    孩子這樣做,表達的資訊通常是,“我很無聊”,“我很累”,或者“我需要關注!”

    爸爸媽媽的迴應:

    試著弄清楚發生了什麼事。

    如果孩子這樣做是因為無聊,那麼平靜地過去和孩子一起玩,即便孩子還生氣,暫時沒理睬你,也不要緊,看著爸爸媽媽玩一會兒,孩子自然會加入你們的。

    或者暫停冷靜一下,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嚴肅而平靜地陪著孩子在一邊冷靜2分鐘,然後告訴孩子:“媽媽理解你生氣/難過/,但摔東西的行為是不對的。”

    明確地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不會接受你不恰當的行為,然後,再和孩子一起想個有趣的遊戲來玩。

    四、推開別的孩子,還大叫“這是我的媽媽/爸爸”

    翻譯:我吃醋了,你多看看我啊

    有時候,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為,是因為家裡有了弟弟妹妹,或者是爸爸媽媽長時間工作,陪他的時間少了。

    但即便生活沒發生任何變化,孩子還是突然變得很粘人。比如不允許爸爸/媽媽碰別的小朋友,緊緊的粘著媽媽,哪怕去上廁所都不願意和媽媽分開……這也是和正常的現象。

    2歲的孩子正在發展自我意識,探索人際關係。這樣粘著媽媽雖然有點煩人,但這也表示——媽媽是他心目中最重要的人。

    爸爸媽媽的迴應:

    蹲下來抱抱你的孩子,並告訴他:“你說得對,我是你的媽媽,媽媽很愛你。我不是琪琪的媽媽,但我仍然可以跟琪琪打個招呼”。

    五、給孩子準備點心時,孩子著急、哭鬧。

    翻譯:很明顯,孩子一刻都等不了,現在就要吃!

    這種事情還挺常見的。孩子想玩什麼、想吃什麼,立刻就要!一刻都不能等!不然就哭給你看!

    這其實不能全怪孩子,孩子缺乏等待的耐心,是因為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沒有我們成人這樣好,他們需要學習,並慢慢練習。

    爸爸媽媽的迴應:

    如果每次孩子一哭,我們就儘可能快的滿足孩子的需求,那就是對孩子的放縱了。我們可以這樣做:

    1、儘快地用語言把孩子的要求重複一遍:“寶寶現在就想吃草莓對嗎”?這句話讓孩子確定:媽媽已經聽到了我的要求。

    重複孩子說的要求很重要,如果我們只是簡單迴應:“好的好的”,孩子很可能繼續鬧,因為他不知道媽媽到底聽懂了我的要求沒有。

    這就跟我們去餐廳點菜一樣,服務員最後一般會重複一遍我們點的選單。要是沒有這一步,我們也會擔心:服務員會不會把我們點的菜記錯了,或者記漏了?

    2、告訴孩子:“沒問題,媽媽很快就給你洗”。

    3、和孩子談論“洗草莓”的具體步驟:“媽媽現在去拿個碟子出來,然後把草莓裝進去”;“寶寶去洗手,回來就可以吃了”

    因為你一直在迴應孩子的需求,而且一直談論寶寶關心的事情,孩子一定不會鬧。等孩子終於吃到草莓,孩子同時也學到一些寶貴的品質:耐心、堅持、等待、秩序。

  • 3 # 愛吃糖的貝貝

    你真的懂你的孩子嗎?

    嬰兒在學會說話以前,有著豐富多彩的體態語言,它包括面部表情和身體姿勢的變化。

    科學家們曾饒有興致地研究過數千名嬰兒,發現這些變化並非出於偶然,而是具有心理活動的意義。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研究嬰兒心理學的斯克佛教授所著的《嬰兒面部表情與心理活動》一書中,分析了嬰兒的面部表情語言,大致歸納為以下幾種。

    6個月時,嬰兒會張開雙臂,身體撲向親人,要求摟抱,親熱,若陌生人想要抱他,則轉頭將臉避開,表示不願與陌生人交往。

    9-10個月時,嬰兒會用小手指向去哪裡,或用小手拍拍頭,表示要戴帽子帶他出去。

    11-12個月時,嬰兒除了以面部表情和動作來表示體語外,還會伴以各種聲音,比如嘟嘟聲(表示汽車),嘎嘎聲(表示小鴨),以及用簡單的單詞音來表示自己的意願。

    總之,在孩子1歲之內,有成千上萬的資訊是透過嬰兒的體態語言向父母傳遞的,而每個嬰兒的傳遞方法也各有不同,父母應細心觀察嬰兒的體態語言,瞭解其心理需要,才能促進彼此之間的交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芒果種植在花期防病最好,好在哪?怎麼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