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恰恰無心用
-
2 # 搬磚漢
1.潛艇主要負責水下作戰,執行一些秘密任務,達到突其不意效果,研究潛艇,就是增加隱蔽性,如果你什麼時候都出水作戰,那麼潛艇的價值,將大打折扣。
2.可能技術還沒有成熟,如果有水下發射向空中的技術裝備,我感覺它肯定會考慮,就像魚雷一樣,水底發射,只能“遊”過去打擊水裡物體,但是從沒有魚雷打飛機。如果有這種水下能發射打擊空中目標,潛艇一定會配置。
所以個人感覺,是技術不夠成熟,或者還沒有這種技術,或者有這種技術,但是一直處於保密狀態,將其大招用在實戰中,肯定會突其不意拿到戰場控制權,好多裝備浮出水面,其實各國暗地都有大招。
-
3 # 老鷹航空
目前,航空反潛力量幾乎是一種非常安全的反潛作戰力量,依靠自身攜帶的聲吶、磁探測儀、合成孔徑雷達可以大面積的有效搜尋水面航行的潛艇、潛望鏡以及水下航行狀態的潛艇,並能夠第一時間發射反潛魚雷進行打擊,堪稱是最高效的反潛作戰平臺。
相比之下,處於水下下的潛艇,無論是核潛艇還是柴電常規潛艇,都沒有很好反制方法,可能唯一的有效措施就是下潛,下潛,向更深的海域下潛,從而利用海洋環境來隱蔽自己的水聲訊號,讓反潛機丟失目標,從而躲避其攻擊。
除此之外,潛艇也想裝備有效的潛射防空導彈予以還擊,但是截至目前還是遇到很多無法解決的技術問題,其中最為關鍵的問題在於兩個方面:
1、如何發現和精確跟蹤敵方反潛機
傳統的地對空導彈、空對空導彈、艦對空導彈,無論採取何種發射模式和制導模式,在發射之前必須要所在的作戰平臺雷達系統首先探測和捕捉到敵方目標,並且要加以敵我識別,之後就是跟蹤並計算其飛行軌跡,這樣才能夠向防空導彈彈載計算機輸入敵方目標引數。
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即使搭載了防空導彈也沒有什麼用。
有人會說,不是有一種單兵肩扛的防空導彈,比如美國毒刺系列,不用雷達系統,單兵就可以玩得轉。那種產品對於潛艇而言就有點滑稽了,總不能讓潛艇浮出水面,開啟艙蓋,潛艇兵扛出毒刺,瞄準反潛機打一發,然後下潛吧。
這就太兒戲了,潛艇上浮本身就是最危險的事情,反潛機不會給予對方潛艇這樣的機會的。
況且,還有一問,作為潛艇怎麼知道何時應該上浮???換句話說,不知道是否有反潛機,那怎麼會上浮?
早期曾經有潛艇配置了這種近距紅外防空導彈,但是都是不入流的裝備,現在基本上都淘汰了。
2、如何全程制導潛對空導彈
現代防空導彈可以採用紅外、慣導+雷達半主動、慣導+主動雷達制導,以及各種複合式制導模式,這都沒錯,但是由於防空導彈彈體直徑有限,其自身搭載的雷達探測距離有限,射程近的導彈還可以,射程遠一點的導彈,大部分射程都是需要外部雷達系統進行持續照射目標從而提供製導輔助的,快接近目標時才採用主動雷達。
所以,對於潛艇而言,就是裝備了防空導彈,也只能是近程防空導彈,這玩意對於固定翼反潛機幾乎沒用,對於反潛直升機倒是存在著理論上的可能性。
目前德國研發出的IDAS潛對空導彈,重120kg,從533mm魚雷發射管發射,採用光纖制導來解決導彈制導問題,導彈前端配置紅外攝像頭,透過光纖傳到潛艇上,由後臺操作人員才操作導彈進行攻擊,有點類似無人機操作模式。
這種導彈射程也比較近,受光纖本身的限制,一般只能用來打擊處於低空飛行狀態的反潛機,不顧一發不中,本身也就算是暴露自身位置了,戰場生存性也是令人質疑的。
正因為如此,截至目前,大國海軍都沒有給予其自身裝備的核潛艇、常規潛艇改進升級這種潛對空導彈,這就說明這種技術目前還不成熟,遠達不到實戰要求,所以,對於潛艇而言,提高隱蔽性還是最為主流的保護方式。
這個問題呢就回答到這裡吧。
-
4 # 三段式劈槍
蘇聯(目前的俄羅斯)有潛艇有對空功能,但也主要對低空飛行的反潛直升機有用!高空的就不行了,因為導彈出水後無法發現高空飛行的飛機!
-
5 # 夜晚漫步
潛艇就像陸地上的狙擊手,必須要隱蔽自己不能暴露,防空導彈一旦發射,就算是打下了反潛飛機,也暴露了方位,接下來等待它的就是敵人蜂擁而至的反潛機和驅逐艦了
-
6 # 金牌快遞員已上線
潛艇安裝防空導彈不是沒有,但是嘗試在潛艇上加裝防空導彈的也只有美國、英國、俄羅斯、德國4家。從世界上裝備防空導彈潛艇的數量來看,這一做法還不是主流,安裝防空導彈對潛艇有很多不利的方面,得不償失:
第一、潛艇安裝了防空導彈發射的話就得上浮或者半潛狀態,這種狀態下和空中的飛機硬碰硬拼刺刀不會有半點好處,還不如水下規避來的實在。
第二、潛艇自身也很難探測到目標的方位,如果使用雷達等裝置探測很容易暴露自身位置,而遭到反潛機或者驅逐艦的打擊。
第三、目前的技術還不成熟,過多的裝置將會導致潛艇的作戰效能下降。
潛艇就是個純攻擊性的武器,隱蔽接敵突然打擊,設計初衷就不是全方位、攻防一體的武器平臺,要不然還要驅逐艦護衛艦幹什麼。
-
7 # 春風得意260189008
由於潛艇深海所受壓力巨大,導致空間侷限,一般計只加強攻艇能力,如果兩者兼併,建造難度大大增加,對空間佈局,外殼材枓必須有新突破。其次由於防空技術成熟,大型預警機,低軌高畫質成像軍事衛星,陸基,海基雷達等技術成熟應用,為防空導彈提供神助工,成為一套層層防空主力。而潛艇主要效能還是隱敝,發起密秘致命攻擊敵力主要戰艇,使其戰力大損。
-
8 # 海鏡清
潛艇專用的防空導彈是有的,但很少,目前只有英國研製的“斯拉姆”、俄國研製的SA-N-5、法德聯合研製的“獨眼巨人”、美國研製的“西埃姆”和德國、挪威聯合研製的IDAS(海神)。
飛在空中的飛機天生就比潛艇有更好的探測能力,潛空對抗是一場不對稱的戰鬥,潛艇始終處於被動狀態
為什麼?因為潛艇對飛機的探測能力是很弱的。如果用雷達探測,那麼潛艇必須升到潛望鏡深度,這就太危險了,隨時可能被飛機發現,完全就看誰先出手。而飛機的雷達功率更大、探測距離更遠,所以飛機先出手的可能性更大,那麼這個探測方式就不靠譜了。
前兩種比較早的潛艇防空導彈就是採用這種方式。“斯拉姆”是在通氣管或水面狀態發射改進的單兵對空“吹管”導彈,其制導方式為光學跟蹤和無線電指令制導,已裝備英國“奧白龍”級潛艇及澳洲、智利、古巴、西德和以色列等國家的常規潛艇。
SA-N-5是紅外製導,也只能在水面、潛望鏡高度發射,在E級、O級、T級、K級和“基洛”級潛艇上皆有裝備。
斯拉姆潛空導彈
這兩種導彈都是在單兵行動式防空導彈基礎上整合防空感測器、桅杆發射架、火控系統等裝置而研製的一種“簡陋”的潛艇防空導彈。存在射程近、殺傷力不足等缺陷,防空作用比較有限。
另外一種就是用聲吶,這種方式同樣也很危險。原理是透過敵飛機發動機及葉片所發出的聲音或機載吊放式聲納、聲納浮標發出的訊號探測到海上直升機或巡邏飛機並確定其大致方位和距離,然後發射裝有導彈的運載器。你想想聲吶能探測到飛機噪音或探測器,那距離也遠不了,同樣也是看誰先發現、先出手。
相對於前一種探測方式,優點是被動探測,潛艇可以潛入深水,隱蔽性較強。“獨眼巨人”就是採用這種探測方式,發射深度為潛艇潛望深度到水下300米,制導方式為光纖制導加紅外熱成像或毫米波雷達導引頭。“西埃姆”也是水下發射,採用雷達主動和紅外線被動尋的複合制導體制。
IDAS可以用魚雷發射管直接發射,不需要獨眼巨人要用專門的運載器,更加便捷
IDAS則採用光纖制導,作為最新的潛艇防空導彈,其在導彈本身效能提升上下了大功夫,智慧化程度大大提高,具有射後可變換攻擊目標、自主作戰的能力。
潛艇防空導彈看上去很美,實際上不過是最後圖窮匕見的拼命手段,不到萬不得已沒有誰願意用
但是不管潛艇防空導彈被研製者吹噓得多麼先進,都不能解決一個根本問題——發射防空導彈比如暴露潛艇位置。最終只能在敵人越來越頻繁的反潛行動下被擊沉,與其意圖相悖。
所以目前根本沒有核潛艇裝備防空導彈,反正可以長時間呆在深水,隱蔽性才是其自保的最大砝碼。只有常規潛艇才會裝備防空導彈,這些潛艇因為使用的柴油機帶動發電機給電池充電,所以要間隔一段時間就必須上浮,被反潛飛機發現的可能性也比較大,安裝導彈後至少還可以拼一拼。
回覆列表
潛艇是水下作戰兵器,平時都是藏在水裡的,飛機是它的天敵。遇上天敵躲都躲不及,還敢鑽出來打飛機?再說飛機發現潛艇比潛艇發現飛機要容易的多,飛機永遠是先手,潛艇怎麼發射防空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