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頭兔
-
2 # 瘋狗的輕武
閃電戰的本質是地面機動力量和空中優勢一波吊打傳統大炮機槍塹壕的防守主義啊,優勢機械化兵力一波捅穿之後與後面的吃瓜步兵對敵軍形成合圍,比如法國戰役,德華人直接從阿登地區捅穿 然後奔向大海,圍了還在比利時邊境發愣的英法聯軍。
如何破解閃電戰就是和閃電戰用機動對剛啊~ 本來裝甲部隊長驅直入的後勤補給就壓力很大,坦克沒油總跑不了對吧~ 而機動部隊沒那麼多時間,也沒那麼多兵力去佈防。這樣一來就很容易被別人切補給線的(法華人是打的太慫)。
而且對付之機械化部隊最好的辦法就是拿自己的機械化部隊對剛,在自己本土上和別人打消耗戰一點不慫。你就想毛子即便兵員素質再渣,還不是靠本土優勢活活耗死補給線過長的德棍。
所以說,閃電戰不可怕。德國初期閃電戰橫掃歐洲是因為在當時而言,這是個跨時代的機械化打法。加上早期虐的波蘭,法國腦子裡都裝的是shi。等後期毛子熟悉閃電戰了,自然之道這種勢銳,但後發乏力的戰術只需要擋住前期(或者有彈性的後縮陣線),扛過閃電戰前期的攻勢,拖到後面的消耗戰就行。
-
3 # 不正經的軍棍
我們先看德軍閃電戰特點是啥,首先就是裝甲叢集、高速推進,陸空一體。這個打法還是很先進的,當時世人對於坦克的認知還是屬於一種支援性武器,分散到各個部隊。而德華人組建了裝甲軍、裝甲師,形成巨大的區域性優勢。
歐洲那些國家為啥垮了?首先就是思想上的代差,這些國家的戰術思路停留在一戰時期,這就直接導致他們先輸了三成。而且國土小,縱深小,坦克還沒跑過癮,戰爭結束了,法國僅僅堅持一個月就投降了,而蘇聯呢?把德國拖垮了。
想對付德軍的閃電戰,可以從三方面看,一個是裝甲部隊,一個是空中打擊,另一個就是閃電戰的核心——快速。
很多人忘了閃電戰還有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他的空中力量,斯圖卡的突擊,摧毀對方的坦克反坦克武器、火力點什麼的,斯圖卡開路,然後裝甲部隊快速突擊,沒有斯圖卡的掩護,德軍閃電戰基本泡湯了。對付德軍飛機,簡單,拿下制空權不就行了,但是問題就在於,當時德國空軍力量是絕對領先的。
▲斯圖卡俯衝投彈炸坦克
對付德軍裝甲部隊,很簡單,拿出比他更有優勢的裝甲部隊,跟他打正面的坦克決戰,在坦克這方面,英法坦克就是比德國坦克多、比德國坦克好。如果他們的坦克在正面和德軍裝甲部隊決戰,德軍很難取勝。
▲波蘭7TP坦克
我們在“快”這方面再看下,他為啥要快,因為消耗不起,因為後面的實力跟不上自己的戰爭消耗,不速戰速決,會被拖垮。如果拖住德軍,等於拖住德軍後勤,時間長了,打起消耗戰,德國也是必敗無疑了。蘇聯之所以頂住了德軍,一方面是國土遼闊,一方面是比消耗,德軍沒消耗過蘇軍。
總的來說,法國輸了,並不只是戰略戰術層面,首先法華人看德軍裝甲部隊從阿登森林裡開出來的時候,法華人就慌了,怕了,慫了,亂了,輸了,合情合理。
-
4 # 戰略論
德軍的“閃電戰”本質上是一種運動戰,透過集中使用裝甲兵、摩托化步兵以及航空兵形成一個強大而又行動迅速的突擊矛頭,再擊破敵軍的防線取得戰役自由後,不停的向敵人大後方的重要經濟、軍事目標挺進,不給敵人重建防線的機會,對敵軍重兵集團實施分割圍殲,摧毀其軍事力量和戰爭潛力。
由於“閃電戰”一般都佔據奇襲的優勢,這將意味著進攻一方已經提前完成了戰爭總動員,在軍事實力上佔據優勢,而防禦一方則一般未進行動員或者只進行了部分動員,軍事上準備的不夠充足,加上無法前提預知對方“閃擊”的主要方向,所以從一開始就不可能阻止住敵軍主要攻擊集團的進攻,而為了讓佔大多數的步兵能夠發揮作用,則必須將敵軍的裝甲部隊阻止在戰術防禦地幅內,不能使其獲得戰役、戰術自由,否則那對於步兵部隊來說將是一場災難。從戰術上來看,阻止對方裝甲部隊獲得突破的唯一方法就是建立縱深的防禦陣地、並在敵主攻方向上配置強大的反坦克兵力以及充足的機動預備隊。
其實從1942年開始“閃擊戰”便已經很難奏效了,不同於前兩年各國的步兵部隊缺乏足夠的反坦克武器,1942年開始參與戰爭的各國都開始為步兵師配屬大量的反坦克炮、自行反坦克炮等武器,從而使步兵師至少在靜態防禦戰中具備和裝甲部隊抗衡的能力。而且透過將大量獨立的反坦克部隊集中部署到敵軍的重點進攻方向,步兵防禦陣地完全可以擊退或者遲滯敵軍突擊集團軍的進攻速度並給予其重創,為裝甲預備隊的趕來爭取到時間,最終利用裝甲部隊徹底粉碎其進攻行動,甚至還會發起反擊,奪取戰場主動權。
歷史上實際真正使“閃擊戰”失效的就是1941年蘇軍對德軍進攻的防禦,在莫斯科戰役之前蘇軍在任何一場會戰中都無法阻止德軍獲得戰役自由,進而導致大批蘇軍遭到德軍裝甲部隊的合圍而被殲滅,每一次大的會戰都意味著幾十萬蘇軍被殲滅俘虜,這主要由於在持續的機動作戰中,蘇軍來不及建立縱深的防線,新動員的部隊也缺乏阻止坦克的反坦克武器,所以防線經常被德軍坦克輕易的撕開。而在莫斯科戰役中,泥濘和嚴寒成為了蘇軍最大的盟友,它使德軍喪失了關鍵的最關鍵的機動能力,戰鬥重新演化成正面的攻防戰,勝負不再取決於裝甲部隊的機動作戰(因為已經喪失了機動),兵力和後勤補給佔優的一方將贏得最後的勝利。1941年蘇軍能夠頂住德軍的“閃擊”,依靠是廣闊的國土縱深、驚人的動員速度和自然環境的惡劣條件,使德軍的“閃擊戰”達到頂點之後最終失去了威力。
-
5 # 二戰資料局小號
其實我是來推銷@二戰資料局 這個號的。
廣袤的戰略縱深,強大的綜合國力,和巨大的人口優勢。
德國在北非和東線的失敗不是敗在了武器和戰法上,而是敗在了後勤和綜合國力上。
-
6 # 味哎兒
基本無破解。
戰爭須掌控全域性的主動權,有主動權勝,無主動權敗。沒有第二條戰略及態式。
先準充足者勝,無準備者敗。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進攻者強,守禦者弱。絕對事實不容更改。
閃電戰,就是快速,從而準備極充分,快速進攻,被攻方無主動權,不明由哪攻入,敗是自然的,不敗是偶然的。
如馬其諾防線,攻擊方不從此處進攻,所建再完整失效,也如攻城,東南西北,由哪攻,守城者不知,進攻者任意,想由那攻就在那攻,要啥時攻就啥時攻。守方疲備,放鬆警惕,進攻開始了。
四處設防,處處弱,攻擊方頃全力攻擊一方,勝歸必然。
僅重點防兩面,另兩面虛,人家由虛處攻,必勝。
法國是人家不從防線處攻,蘇聯全面防禦人家攻其一點,區域性抗不住,其它地方無戰事,防成了分散兵力,即所佈置的兵失效了。
國界線那麼長,怎佈防,都不行,由哪攻,啥時攻,在攻方掌握中。
由是小國土面積者全敗了,僅英國有海隔著,保住了。
蘇聯失利後,利用國土遼闊,堅避清野,不留人與物,全部大踏步的遠撒,德入無人無物境,用物用人須自後方補給,戰線被拉長,集中用兵被瓦解,優勢減弱;而蘇軍由全線防卿,兵力分散,轉入集中;此就是兵力分佈上的強弱轉換。勝與敗定矣。
日本更慘,稱三個月滅中國,已考慮到中國地盤比各歐洲國大了,不象希特勒幾天滅一國的了。但當時中國礦物探明的少,更無石油橡膠,使日本在沒完成全勝中國時,開闢了海島及東南亞戰役,運石油又嫌美軍艦礙事,另幫一下德意盟友,而偷襲珍珠港,造成三面作戰式。由是兵再強,分散了,也強不了多少了,六七年消耗,扛不住了,兵年齡要麼越來越老,要麼越來越少年,青壯耗沒了。若美蘇不插手,再幹十年八年,日本無人了。
侵他國,不論是誰,僅佔城市了,控住政府了,農村山鄉控不住佔不成,由此可見毛澤東鄉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思想的偉大了。
回覆列表
我所知道的唯一破解了閃電戰的是蘇聯老大哥,破掉了偉大的元首的閃電戰.用的方法說複雜點就是仗著廣大的領土以及優勢的兵員組成無數的防線,一條比一條堅固,到最後,閃電變成了強弩之末,百萬雄師變成了孤軍深入.就可以大縱深保衛吃掉所有敵人主力.
其實說白了,閃電戰的破解良藥就是持久戰.因為有能力發動真正閃電戰的國家,都是可以短期內集結強大的軍事實力和爆發力的國家,但是因為其無法支援大規模長時間的作戰,所以必須快速結束戰爭.通常面對這樣的國家,領土小,人口少的小國是無法抵抗的.這是戰爭中不爭的事實.只有真正的大國,才能破解閃電戰.比如二戰時的蘇聯,靠他的兵員及工業潛力.最終4年打贏了衛國戰爭.
中國也算是破解了小日本的閃電戰,但是靠的是4億人口和廣大的土地,以空間換時間嘛.有空你該去看看毛主席的<<論持久戰>>破解閃電戰的方法,他老人家早就有數了.歸根結底,還是國小民窮打不了仗,戰爭還得看國家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