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朵朵佬爺

    判斷崇禎是不是亡國之君,不是看亡在誰手裡,而是看誰要擔主要責任。以歷史的觀點來看,亡國之君應該是明熹宗朱由校,明朝在他手裡早已亡了,為什麼呢?人心已散,誰弄散的?魏忠賢,他迫害忠良,摧毀了知識分子的理想。後來崇禎用的人,沒一個像岳飛一樣的忠臣。袁崇煥,雖然是皇太極用了離間計,但袁崇煥也講了假話,大臣們都對皇上留一手,實則巳離心離德了。大臣們做任何事,先要用一隻眼睛盯住皇上,皇上又派太監盯住大臣,無法做到君臣一心。危難之機,君臣猜疑,只有死路一條。

  • 2 # 一山一水如山似水

    一:天地共有,事在人為。前朝再有諸多弊端,難道比白手起家打江山基礎.條件要好多了。這一點說明能力有限。

    二.崇禎最大缺陷是剛腹自用。本來是自己的主張。敗了是大臣之過。勝了居為己功。

    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又用又疑往往束縛將帥手腳.殆誤戰機。

    四.因第三條原因更容易聽信讒言.辯別力差.易種反間計。(比如聽信太監之言,也不分析重大事情能讓俘虜聽到,又安全逃出,本身就漏洞百出)。

    綜上所述,崇禎應負亡國之名。一葉障目,一己之見。可敘之見,勿噴。

  • 3 # 二曲人

    歷史上君王可粗略地試分為五類,一類是開國之君:能於千難萬險中走出生路,能力挽狂瀾於既倒,能被追隨者眾星捧月甘願託付生死,能把握大局有非凡的決斷力。如兩漢之劉邦、劉秀等。一類是開拓之君:非不及開國之君白手起家、創立江山,但其雄才大略能夠有力推動帝國的發展與強盛。如漢武帝劉徹、宋太宗趙光義等。一類是守成之君:接一江山,交一江山,無大的作為,也無大的失誤。如漢景帝劉啟、宋真宗趙恆等。一類是非君之君:其才德不足以為君王,世襲使然,無力秉政,令國事日非,接一穩定江山,交一紊亂江山;接一富庶江山,交一貧瘠江山。如漢元帝劉奭、明世宗朱厚熜等。一類是亡國之君:視臣下、百姓如草芥,視皇位為己之私產,胸無大局,不理朝政,荒淫無度,窮奢極欲,無決策則小人亂政,有決策則不計後果。如宋徽宗趙佶、明神宗朱翊鈞等。

    依以上標準衡量,崇禎帝非亡國之君也,而實為亡國之君,何故?祖上三代乃亡國之君也,崇禎本人也有性格缺陷。《明史》贊崇禎說:“帝承神、熹之後,慨然有為,即位之初沈機獨斷,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勢已傾,積習難免,在廷則門戶糾紛,疆場則將驕卒惰,兵荒四告,流寇漫延,遂至潰爛而不可救,可謂不幸也已”。應該是比較中肯的評價。但任何事項,不管多麼複雜還是非常簡單,在未出現最終結局前,總有可變的機率存在。而崇禎最終沒有改變明朝滅亡的結局,與其個人能力性格也應是有關的,一方面,他“不近聲色,憂勤惕勵,殫心治理,臨朝浩嘆,慨然思得非常之才”;另一方面,卻又“用非其人,益以僨事,乃覆信任宦官,佈列要地,舉措失當,制置乖方”。所以,他對明朝滅亡當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當明朝存在、崇禎當政時,擁護、支援他的人被反對、敷衍他的人所淹沒,好像天下人都必欲先除朱家王朝而後快之。但當朱家王朝確實坍塌後,遺民們才發現明朝的可親,崇禎的可敬,也表現出對先帝的追念與不盡的哀傷。計六奇《明季北略》中曾記載後人紀念先帝英烈詩三十七首,其一雲:“誰將勁弩射天狼,淚灑新亭痛不忘。一夜長星橫帝座,兩行血字詔穹蒼。雨鈴還自歸南苑,鸚鵡猶能說上皇。怪殺鼎湖龍莫挽,六宮春草斷人腸”。

    人就是這樣,當失去之後才知道珍惜,但已經無可珍惜了。

  • 4 # 公子笑

    當時雖然內憂外患,但他哥哥交給他的,是一箇中央集權高度集中的統治體系,閹黨背後其實是皇權,依靠閹黨制衡東林黨,同時依靠東林黨牽制閹黨,當時的宗室已沒什麼威脅,這樣中央皇權穩固,才有機會應對外敵,堅持到紅薯和玉米的引入,對抗小冰河期的天災,或許大明還能續命,那樣先進的內閣制度,能否演變成君主立憲制也未可知。

  • 5 # 愛歷史的小少年

    公元1644年三月十六日崇禎皇帝為了穩定人心,召見了三十三位考選官。皇帝詢問他們安人心、剿寇、生財足用之計。史書記載說:召見中皇帝忽而斟茶,忽而磨墨,忽而無緣無故的發笑,有些令人莫名其妙。中途一個太監匆匆走來,呈給皇帝一封密信,皇帝看後臉色大變,隨即起身離去。那封密信中報告說昌平已經失守。

    三月十七日李自成來到北京城下,早朝時大臣們誰都不敢說話,有人站在那裡只是默默流淚。崇禎皇帝顯得有些神經質,時不時伏案寫幾個字,讓邊上的人看一眼隨即抹去,別的人誰也不知道寫的是什麼。有一種說法說他反覆寫的是:“臣皆亡國之臣,文臣個個可殺!”此時此刻他顯然忘記了一個事實。這些臣子都是在他十七年執政歲月中,被他培養訓練成這副模樣的。

  • 6 # 曾銘瀾

    是的,但另一個皇帝估計一樣亡國,明朝重視子孫的利益,以維護朱家,皇帝的兒子封王,王的兒子封郡王,郡王的兒子都鎮國將軍,還有輔國,奉國,奉恩將軍。只養皇室子孫,國庫都窮了,加上土地兼併,不群民並起才奇怪。

  • 7 # 老九讀書

    整個明史,我實際最感興趣的是崇禎,我覺得與其給學生講成功學,不如從失敗的人身上獲取教訓,自己少犯錯誤,就離成功近了,紅樓夢也是如此,比如從晴雯王熙鳳身上吸取教訓,修正改進自己。

    如何評價崇禎,我覺得四個字,過猶不及,做過了頭,還不如那些無所作為的明朝皇帝哪,中國有自己的文化結構,有規矩無規則,崇禎沒有參透中國文化,

    第一,崇禎無情,太狠,甚至刻毒,到了最後殺大臣時,被殺的大臣不但不謝恩,還大罵崇禎皇帝,這是古往今來很少有的,他自己下了幾次罪己詔,都是言不由衷,所有都是大臣的錯,朕非亡國之君,臣是亡國之臣,陳新甲,薛國觀,周延儒,楊嗣昌等等,哪一個有好下場,臣子們跟你混半天,就是這個結局,誰還跟你一條心,這一點像紅樓夢裡的王熙鳳,四個陪嫁丫頭死的死,攆的攆,就剩平兒

    第二,崇禎愛讀書,勤政,節儉,是明朝皇帝裡少有的不花天酒地的皇帝,但是他是做的越多錯的越多,這就是他沒有參透中國文化,一意孤行,認為華人有的是,亂世用重典,每當換新人,就要處理下臺的官員,不是殺就是就流放,毫不手軟,官員是他統治的重要力量,這些人都和他離心離德了,統治基礎就動搖了,瞧不起文官卻又怕武官,對於文官他覺得都是無用愚蠢的,絕不心慈手軟,對於武官,比如左良玉,吳三桂,孫傳庭,他就沒辦法,只能安撫,長此以往,軍隊軍閥化,國家的軍隊變成個人的軍隊

    第三,經濟上不能根本上解決問題,只能靠加稅,加重老百姓負擔,老百姓與其離心離德,明朝皇帝個個精打細算,出了名的賬房先生,崇禎皇帝也不例外,撈錢吝嗇守財奴,自己一分錢不出,要大臣們捐餉,開源開不成,自己的宮中開支那麼大,節流也失敗,士兵拿不到餉銀,最後造反,實際流寇就是從關外的逃兵開始的,士兵也與其離心離德

    第四,崇禎皇帝這個人小聰明但是無大智慧,熱衷於審案子,這也是他剛愎自用,狠毒的一方面,形式主義嚴重,愛開會,愛平臺召對,好像很勤奮,可是都是做的無用功。

    第五,崇禎每發一次罪己詔,就殺一批大臣解解氣,他好像是躁鬱症,抑鬱時,大臣們就可以被寬恕,他自己就認錯,過後可就是躁狂狀態,大開殺戒,薛國觀被殺,成為替罪羊,還有周延儒不想死,被錦衣衛吊到房樑上兩個時辰,放下來,怕他不死,不好交差,又往周延儒頭裡訂了大鐵釘,慘啊!

    從崇禎最後的所作所為,逼著周皇后自殺,殺了幼公主,砍了長公主,刺了袁貴妃一劍,自己又在煤山與王承恩一起自盡,他最後一定得了抑鬱症

    第六,崇禎太愛面子,不承擔責任,不能擔當,一切推給大臣,與清朝和談是好事,但是當訊息被傳洩露後,他殺了陳新甲做替罪羊,南逃去南京,也是戰略之舉,他等著大臣提出,最後機會喪失,誤國誤民,

    第七,關於用人培養人一片混亂不得章法,他的思路是對的,但是他沒有形成方案,比如從多種渠道提拔人才,不是僅僅用翰林,大力提拔那些有實際工作經驗幹練能治國的官員,直接從底層提拔,但是不能形成機制方案,不能培養鍛鍊人才,完全是他心血來潮,隨心所欲,一人在單打獨鬥,一會兒一個主意

    第八,他卻不能夠利用黨爭,他恨大臣們結黨,可是能沒有黨派嗎,他不能很好利用黨爭,最後反而被大臣牽著鼻子走,溫體仁就把他給摸透了,利用崇禎剷除異己,

    第九,崇禎皇帝是出了名的多疑,崇禎對每次會推大學士都不滿意,他的疑心太重,懷疑大臣們作弊,最後自己還是乾剛獨斷,自己寫一份名單出來,每次會推閣老,都是讓大臣們怨聲載道

    第十,崇禎皇帝是典型的不會算賬的皇帝,用我們山東話叫騎著驢頭摸驢蛋,大處不算小處算,只抓細節區域性,不看全域性,他在宮中搞節約,穿洗過幾次都爛了的衣服,可是被太監剋扣的錢有多少,袁貴妃一個木廚太監就要800兩白銀,宮中大量的太監宮女,一年花費驚人,最後大明王朝推翻,崇禎的私房錢都到了李自成的手中!

    總之崇禎皇帝做的越多錯的越多,過猶不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校花到身價超500億, 章澤天的成功之路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