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考古軍中馬前卒

    提起三國這段歷史,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關羽的忠義。在很多場合,關羽就是忠義的代名詞。

    很多人覺得,關羽“火起來”是因為羅貫中《三國演義》對他的神化,實則不然,早在《演義》出現之前,關羽就擁有強大的“粉絲團”了。

    例如,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加封關羽忠惠公崇寧真君的榮譽稱號。

    宣和五年,又封為義勇武安王,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封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明憲宗成化三年(1467)加封壯繆義勇武安顯靈英濟王,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加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

    在民間,關羽信仰就更加濃厚了,各地都有關帝廟,甚至傳播到海外。

    以上的這些稱號中,大多包含忠義之含義,為何如此?當然跟關羽本人的經歷有關。為了避免《演義》中的誇張成分的影響,這裡我們主要依據《三國志》的資料來看。

    看過《演義》的人都知道桃園結義,不過此事在正史中並無記載。關於這三人的關係,史書記載,劉備擔任平原相時,就跟關羽張飛相識,而且關係很好:

    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

    可見,劉備以真心待關羽,關羽亦以真心待劉備,雖然不一定真的有結拜之事,但感情上的確如同兄弟一般,這是他們之間的情感紐帶

    關羽唯一的一次脫離劉備,就是在建安五年劉備兵敗之時。

    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

    劉備打了敗仗跑路,關羽沒有跑成,選擇投降曹操。至於關羽為何投降,陳壽沒有交代。這一段,在《演義》中有細緻描述,作者還增加了土山約三事的情節。

    不過後面的發展大致和演義大體相同,關羽立功,被封為漢壽亭侯,曹操器重他,於是派張遼勸說關羽安心留下,不過:

    羽嘆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

    關羽也跟曹操挑明瞭——劉備對我好,我得知恩圖報,跟他同生共死,不能背叛。等我報答了你們曹老闆,我就走。

    關羽如何離開曹營去找劉備,正史中沒有五關六將的故事,基本上就是關羽要走,曹操沒有阻攔,很直接。

    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為其主,勿追也。”

    從此之後,關羽一直追隨劉備,盡汗馬功勞,直到被孫權所斬殺。

    從以上的種種記載,我們可以看出,關羽對劉備還是非常忠心的,儘管在漢末群雄中劉備的實力一直都不是最強大的。

    如今網路上有些人為了黑關羽,總拿降曹之事作為關羽的汙點。對於這些人,答主想說,你們是真的看不到“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嗎?

    關羽之所以如此,除了我們前面說到的情感紐帶,還應該與關羽自身的價值觀有關。

    裴松之給《三國志》做注時,引用《江表傳》:“羽好左氏傳,諷誦略皆上口。”

    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關羽愛讀春秋,對於君君臣臣應當是有比較強的認可,在漢末的歷史環境中,很多人都感到劉家天下馬上藥丸,這與春秋的禮崩樂壞正相符。

    因此我們推測,在關羽的觀念中,匡扶漢室是一種應當盡的本分。他之所以選擇跟隨劉備而非曹操,與此有直接關係。

    雜史記載,初,劉備在許,與曹公共獵。獵中,眾散,羽勸備殺公,備不從。

    許田打獵時,關羽曾經勸說劉備殺掉曹操。這個情節在《演義》中也是有的。

    因此,劉備所具備的“正統性”就是關羽對他忠誠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了。

    總之,歷史上的關羽,的確表現出對劉備的高度忠誠度,這與二人的私交感情與關羽本人的價值取向都有一定關係。

  • 2 # 如是史社

    雖然留下千古美談的“桃園三結義”是假,但劉關張的兄弟情義是真。

    關羽早年因犯事逃離家鄉至幽州涿郡。“漢室宗親”劉備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義勇軍,由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攜千金資助,參與撲滅黃巾軍的戰爭,關羽與張飛都是投奔了劉備來的。(不是販履賣棗售豬肉認識的)戰打勝了後,朝廷只給了他一個小小的安喜縣尉,還派了個沒眼色的督郵下來,因為沒收到賄賂,百般刁難,導致劉備這個火爆脾氣沒控制住,痛打了督郵一頓,不受這口鳥氣,帶著關張跑了。

    跑路都要帶著,三人感情在這時就不一般了。劉備雖然脾氣很爆,但很仁義。《三國志.張飛傳》記載:“張飛.........少與羽俱事先主。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劉備是如何對待關張的呢? "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說明三人皆有兄弟情義,且付諸行動。

    《三國志》有記載:“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曹公盡收其眾,虜先主妻子,並禽關羽以歸。”關羽去,曹操說:“彼各為其主,勿追也。”也就是說,關羽認主劉備,不僅是“大哥”。若論年紀,關羽還大劉備一歲,可見是君臣的關係。這裡後世探討不休的“降曹”,改為“主賓”更為合適。

    所以,我覺得關羽對劉備忠心不二,有幾個因素組成。首先,劉備有“正統”的身份之利,佔了天地大理。作為手持《春秋》的關二爺,一定也受“忠誠事主”影響甚大。第二,劉備重情義,講仁義,待關張尤其親厚,有心理上的認同。曹操雖然對關羽也甚好,可惜晚了一步。第三,忠臣不事二主,事關名節,更要一心一意。如呂布三姓家奴,再大的本事,也要被鄙視,殺之才可安心。我是專注歷史原創的如是。關注歷史,關注如是。

  • 3 # 永殤衺靈夢

    其實說不上忠誠度有多高,只是人設擺在那裡了,再加上各個小說,影視劇的瞎編瞎寫,導致人們的認識出現誤差而已,其實說實話,關羽到底是什麼樣的,根本就沒人知道,都只是作為參考而已,不好說忠誠到底高不高

  • 4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因為他們就是結拜兄弟啊!

    不僅是結拜兄弟,還是君臣關係。

    我說的是史實,並非《三國演義》,且聽我慢慢分析。

    《三國志.關羽傳》: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待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

    意思是說劉備與關羽、張飛兩人同床而眠,情同兄弟,而在廣眾之前,關羽、張飛兩人則整天侍立於劉備左右,跟隨劉備南征北戰,從不避難險。

    這句話至少有2個意思:

    1、劉、關、張三人關係非常好,情同兄弟,私下三人同床而睡。

    2、三人在大庭廣眾之下,以主下(僕)關係示人。

    眾所周知,東漢末年時代,等級森嚴,劉備雖有個皇族出身,早己沒落,與關羽、張飛一樣,是底層百姓,為何關羽、張飛兩個萬人敵死心塌地的跟著劉備?因為劉備是皇叔嗎?劉備有錢嗎?沒有。有勢力嗎?沒有。

    劉備一無所有,關羽和張飛傻嗎?當然不傻。

    只有一個原因:他們就是結拜兄弟。

    對外顯示主下(僕)關係,對內劉備靠結拜為兄弟籠絡關羽和張飛,但並不公開。這樣才能解釋的通關羽和張飛死心塌地跟著劉備,而陳壽本人是蜀地人,對於劉備還是尊敬的,對於三人這種關係心知肚明,而且在史書中也不經意透露了三人的關係。

    還是《三國志.關羽傳》: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這句話是關羽對張遼說的,背景是曹操讓張遼試探關羽是否願留下來?關羽回答:然而我受劉將軍大恩,發誓共生死,不能背叛劉將軍。

    這裡出現了四個字:誓以共死。

    說明劉備與關羽是發誓了共生死,什麼樣的關係可以共生死?只有結拜兄弟。這可是寫進史書的。如果僅僅關係好,要發誓共生死嗎?要知道古人可不像現在,發誓可是很隆重的事情,沒有結拜兄弟,何必發誓。

    劉備看人很準,而且劉備對關羽為人非常放心,每當打下城池需分兵留守,留守第一人選必是關羽,劉備對關羽如此放心,說明關羽是信得過的人,而關羽確實不負劉備厚望,對劉備忠心不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的劉備感覺明明比曹操還奸雄,為何被傳成現在這樣忠厚,老實,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