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雪吻9859
-
2 # 教育實驗室
擔憂輸在起跑線,體現了家長的焦慮感,是因為控制不了終點線。
人生是場馬拉松,又不是百米賽跑,起跑線早跑那幾步有多大影響?
怎樣讓孩子跑的動力持久才是真正應該關心的。
就像俞敏洪說的,把你們都送走了我再走。
-
3 # Tina育兒
這個問題是我這兩天正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因為最近看了“拾遺”專欄的一篇文章,感觸頗深。就跟大家來聊聊關於孩子起跑線的問題,到底,起跑線應該在哪裡?
說到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那麼我們要知道什麼是輸?什麼是贏?
輸贏在教育領域應該是沒有標準定義的,我們來看一些案例吧。
1978年3月9日,中國首個“少年班”成立,其中三位特別優秀的學生被全國家喻戶曉,他們是寧鉑、謝彥波和干政。40多年過去了,這3個孩子的現狀是怎樣的呢?
寧鉑出家為僧,謝彥波和普林斯頓導師鬧翻,干政患上精神疾病……
他們曾經是從少年時代就接納了最好的教育師資力量,接受了悉心的培育,然而,他們的最終的成就,並沒有他們的起點那麼高。這是為何?大家想過嗎?
因為如果一個人在起跑線開始的地方,就被愛,被尊重、被鼓勵、被支援,被賦予正能量,被教育的很好,那麼他們斷然不會選擇這樣的方式離開。
所以,教育的起跑線應該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兩位美國的心理學家,一位叫做華生;一位叫做哈洛。
行為主義心理學創始人華生,提出了一個非常著名的理論:
“孩子對愛的需求,
源自於他對食物的需求,
滿足了他對食物的需求,
就滿足了他對愛的需求,
所以母親只需要給寶寶提供足夠食物就可以了。
母親不能和孩子過度親密,
過度親密會阻礙孩子的成長,
使孩子在成人後非常依賴母親,
從而難以獨立難以成才。”
而哈洛針對華生的理論提出了質疑,於是他用猴子做了代母實驗。
根據這個實驗,哈洛提出了一個著名論斷——愛源於接觸,而非食物。
接觸所帶來的安慰感,是母愛最重要的元素。
“母愛的本質,
絕對不是簡單地滿足孩子的飢餓和乾渴的需求,
它的核心是接觸性關懷:
擁抱、撫摸、親暱。”
這兩個理論曾經在美國引發了軒然大波,後來大家對哈洛的試驗也進行了批評,因為後續哈洛對猴子還做了“搖擺試驗“、“曠場試驗” 、“長期缺母試驗”、“ 絕望之井試驗”這些試驗的結果,都讓小猴子們不同程度的抑鬱、死亡、恐懼……也引發了大家對教育的思考。
2016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釋出了一個數據:中國每13人中就有1個精神障礙患者,中國青少年自殺率已經排在了世界第一。
大家都在說不要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殊不知,起跑線不是讓孩子學習什麼知識報什麼型別的培訓班,而是父母愛孩子,擁抱孩子、陪伴孩子……真正的起跑線是在嬰兒期。如果嬰兒期時候,孩子有了足夠的愛,那麼長大後,他才能有愛的力量。
對孩子真正的富養,不是給最多的錢,不是給最好的食物,而是給最多的陪伴。
-
4 # 語文老師李探花
2019年,浙江麗水青田人徐嘉驁,以總分720分的高分拔得頭籌,其中語文131、數學147、英語142、理綜滿分。被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錄取。分數揭曉,徐嘉驁同學父母沒有欣喜若狂,而是保持著一份少有冷靜,又飽含著智慧。這位父親給兒子的微信是這樣說的:
嘉驁,狀元是對你前面12年努力的肯定!但狀元只是虛名,希望你以後千萬不要被虛名所累,腳踏實地,順其自然。今天,爸爸還是頭像高考前的送你的一句話:天地有大美,美的是自然;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從徐嘉驁家長的這幾句話中,我們可以明白孩子的起跑線到底在哪裡,原來就藏在父母的學養裡。父母的知識、學養才是孩子成長的最好起跑線。
1.父母受教育程度決定孩子起跑線的長高和高度。受過良好教育的父母能夠充分認識到教育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和作用,他們也會主動地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
這裡面最好的教育不僅僅是自己創造的物質方面的,還有精神方面的,更有對學校教育的重視上面。這些家長一般都能夠配合學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有時還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校對學生的教育之中去,提出許多可行性的富有實踐價值的意見和看法。
下圖是一張某調查機構的父母學歷與高考狀元之間關聯的調查結果:
從這張表中,我們發現,能夠產生狀元家庭的父母接受教育的情況:父親接受過高中及高中以上教育的,佔到77.5%以上,母親接受高中及高中以上教育的佔到69%以上。也就是說,父母接受的教育程度直接影響著孩子後天的成長和教育。
2.父母的職業也是孩子一條重要起跑線的出發點。先看下錶,這是一張校友會統計的2007-2016年中國高考狀元父母職業情況統計表:
其中父母職業是教師的孩子狀元率最高,這與教師重視教育、懂得教育息息相關。教師因為就是教育工作從事者,他們更懂得教育理論,更能夠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教育。這一條給家長最大的啟示,就是教育孩子是一個科學的、系統的工程,是要遵行一定教育規律的。
讓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不是將來往死裡折騰孩子,而是現在往死裡折騰自己,因為孩子的起跑線是你!你的經濟能力、學識修養、道德三觀、眼界品位決定你孩子從哪裡開始跑,往哪裡跑,怎麼跑。 -
5 # 蘇老師聊教育
首先我想說的是,對於孩子來說,起跑線是一個偽命題,你可能永遠都找不到。
有人說,孩子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應該好好抓,為他擇重點學校,上民辦。可是去一看,一通考試下來,發現人家娃一通回答好溜,自家娃彷彿什麼都不知。一打聽,人家幼兒園都學了啥啥啥,咱們沒有學啊,所以當孩子面對老師提問的時候抓瞎。
幼兒園的孩子家長再去看,自家娃好不容易給他挑了一個好幼兒園,這下總沒有問題了吧,然後進去也零亂了,別的孩子早早地就上過早教了,我家孩子怎麼沒有想到。那上過早教的娃明顯比我們家孩子活潑靈動。
再說了,即使是報個好幼兒園吧或者好小學吧,人家提出來要看爸媽的學歷,甚至是爺爺奶奶的學歷,還要看第一學歷。當爸媽的心裡那個懊悔啊,自己當初怎麼就不好好讀書,如今娃上學要學歷,到哪裡去找?補課也來不及啊!再說了,都這個年紀了,怎麼補?
很多人看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節目,一直驚豔於黃磊的女兒多多一口流利的英語,不知道那孩子是怎麼學的,花了什麼樣的代價。不管她怎麼學,對於普通工薪人家的孩子,想要達到如此程度,幾乎不可能。
於是,一眾父母都跟著焦慮了:怎麼辦?我離人家差距那麼大怎麼辦?
沒辦法!這就是差距!有的人投胎技術好,出生於豪門,他的一生都坐享富貴,根本不需要去找起跑線,而有的人,無論你怎樣努力,你找到起跑線都沒有用,因為總有人的起跑線比你早。早到你想不到。
就像我帶的學生,同一個班上上課,一些非常努力的孩子,卻在考試中總也趕不上一些不太努力的孩子,怎麼辦呢?父母給的智商就不一樣,你和他的起跑線自然也不一樣。
所以,我說起跑線是一個偽命題,不要去找什麼起跑線,那個所謂的起跑線是用來打擊你的,對你沒有任何作用。
人生是一場長跑,馬拉松,不是百米衝刺,即使你比別人早跑了一兩步有什麼用?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誰笑到最後誰笑得最美。人生沒有走到最後,誰都不能說自己就是大贏家。蓋棺才能定論。
這樣想,你就不會為那些所謂的起跑線而焦慮,導致夜不能寐了。
回覆列表
孩子成長的起跑線,我認為應該是良好習慣的養成。孩子做人、處事、生活、學習等一系列行為習慣,會影響到孩子人格品質的塑造以及長大後待人接物、為人處世的方式和態度,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完善的人格品質就難以形成,甚至缺失,一個沒有健全人格品質和積極人生態度的人,你覺得日後他能走多遠……所以,孩子成長的起跑線,就是良好習慣的培養,越早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越早一天走向成功!